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栖架式舍饲散养模式对蛋鸡行为与鸡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栖架式舍饲散养模式对蛋鸡行为与鸡舍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舍内栖架散养形式,按照采食区、饮水区、栖息区、活动区和垫料区进行鸡舍内立体分布设计,并配置栖木、采食底网、料线、水线以及产蛋箱等规模饲养设施,建立栖架式舍饲散养模式,以传统全阶梯三层笼养模式为对照,观察8~10周龄海兰褐蛋鸡的各种行为,并检测鸡舍内的NH3、CO2和H2S质量浓度。【结果】与传统笼养相比,栖架散养蛋鸡的趴卧平均频次、趴卧持续时间、行走持续时间、舒展平均频次与舒展持续时间分别显著增加733.33%,6 388.24%,102.44%,287.72%和78.36%(P0.05),站立、采食与饮水的平均频次分别显著降低68.82%,67.01%和60.75%(P0.05),异常行为出现的频次与平均持续时间分别显著下降82.77%和58.04%(P0.05),紧张性静止行为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了55.05%(P0.05),鸡只神态自然、体表被毛完整。栖架散养鸡舍中的NH3、CO2和H2S日平均含量均低于传统笼养鸡舍,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栖架式舍饲散养模式利于蛋鸡行为的自由表达,有助于提高其健康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2.
笼养密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笼养密度分别为17只/m2(高密度)、14只/m2(中密度)和11只/m2(低密度)条件下,4~6周龄肉仔鸡的行为特点,以及笼养密度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笼养肉仔鸡各行为持续时间比例中趴卧最高,达77.08%。6周龄肉仔鸡行为与4和5周龄的相比,其行为受密度的影响最大:高密度下趴卧持续时间长、频次低(P<0.05);低密度下行走、饮水、采食、梳羽、舒展、晃动等活动型的行为频次高、持续时间长(P<0.05);高密度下胸囊肿发病率显著高于低密度(P<0.05),且发病率与晃动、梳羽行为持续时间比例及趴卧频次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97,P=0.048;r=-0.999,P=0.028;r=-0.996,P=0.034)。高笼养密度条件下,肉仔鸡趴卧行为持续时间长,晃动、梳羽等活动型行为持续时间缩短,频次降低,其胸囊肿发生率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育成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第9~11周,将150只海兰白羽蛋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养在光照强度为5和15 lx的鸡舍。观察试验鸡只的啄羽行为,同时记录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部位,并对皮肤损伤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皮肤(37.54%)、背部皮肤(20.64%)和头部皮肤(16.91%)。育成期蛋鸡的皮肤损伤评分总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在蛋鸡生产中减少啄羽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啄癖常见于高密度饲养的集约化鸡群,严重影响蛋鸡的采食和饲料转化率。主要表现为鸡相互啄羽、啄肛(高产鸡群)、啄趾、啄蛋等,导致生长不良,羽毛蓬乱,严重者导致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啄癖发生的原因。①环境因素:饲养密度过大,禽舍空间不足,育雏温度过高,采食及饮水不足  相似文献   

5.
<正>1.饲料营养失衡。有些养鸡户为节省饲养成本,在全价饲料中添加玉米后喂鸡,且添加比例较高,甚至超过50%。因此种原因导致肉鸡啄羽的养鸡户占80%以上。2.料桶和饮水器不够。鸡只采食拥挤和饮水不及时,也易造成啄羽。3.饲养密度过大。鸡只活动受到限制,空气污浊,温度增高,也易引发肉鸡啄羽。4.感染寄生虫。有些养鸡场内,不仅垫料比较潮湿,而且肉眼就能见到垫料中的各种寄生虫。鸡群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床饲养环境下肉仔鸡在白天(8:00~20:00)的行为表现,随机选取9只肉仔鸡进行连续1周的观察。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饲养下,鸡的各行为持续时间中,趴卧时间最长,约占80%,而鸡的行走、奔跑及梳羽等运动时间较少,约占10%,且运动主要集中在8:00~10:00和18:00~20:00这两个鸡舍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段。一天中,鸡出现两次采食高峰期和两次饮水高峰期。采食高峰期出现在14:00~16:00和18:00~20:00这两个时段,饮水高峰期出现在14:00~16:00和10:00~12:00这两个时段。此外,肉仔鸡的体温和张嘴率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与之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采用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观察方法对处于育成期的笼养山麻鸭的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笼养鸭1 d内有两个采食高峰期,分别为6:30~8:00和15:30~17:00,采食量分别占全天的25.38%和20.62%;每只日均耗水量约250 mL,饮水高峰在采食高峰稍后和12:00~15:00;有较严重的啄羽行为,但只均啄羽频次在3只组显著高于2只组,并且理羽、伸展、展翅、挠头、挪动和俯卧等舒适行为的频次显著少于2只组。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的养鸡生产中,当鸡只生长到一定的日龄,就要对其断喙。断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防止鸡群啄肛、啄羽、啄蛋、啄趾等恶癖的发生;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报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使鸡群采食缓慢均匀,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所以,断喙是饲养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集约化经营中断喙不仅能够防止鸡只之间相互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的发生,还能提高饲料报酬,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是饲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科学上已经证实断喙能引起鸡极大的疼痛和终生的行为损失。行为学研究显示,断喙的鸡不能正常采食、饮水和适当的打扮,同时,断喙严重的破坏了神经,易发展成为神经瘤,这也会引起急性或慢性疼痛,这对鸡会产生很大的应激。因此,断喙在养鸡业上的运用及存在的福利问题也就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盒式笼中肉种蛋鸡啄羽行为在遮光区和非遮光区的频次差异,旨在检验遮光、环境丰富度、啄羽和福利的关系。利用行为观测者摄像分析仪,对相同光周期下遮光的单鸡笼和双鸡笼每组各16只同日龄肉种产蛋鸡的活动同时摄录并分析。结果显示,单鸡笼啄羽频次(4.3±1.13)显著低于双鸡笼的(14.0±2.0)(P<0.01);单鸡笼暗区啄羽相比亮区减少了46%(P>0.05),而双鸡笼啄羽仅发生在亮区(P<0.05);亮区啄羽,单鸡笼较之双鸡笼则显著减小了80%(P<0.01),而暗区啄羽2者水平都很低(0~1.5),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未见剧烈型啄羽,仅有温和型啄羽。本研究表明,虽然啄羽的密度效应大于啄羽的遮光效应,但遮光能够降低密度对啄羽的效应值。遮光提供分化的光环境,而被遮光的环境很可能以减弱视觉信号方式减小羽毛对啄羽行为的刺激作用。这提示对盒式鸡笼进行局部遮光以增大其环境丰富度从而提高动物福利,也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1.
集约化养鸡生产中,鸡只易形成啄癖,如互相啄羽、啄肛以及争斗打架,并且一旦形成习惯则很难去除。光照过强、通风不良,或者饲养密度过大,发生啄癖的比例还会增加。为了防止啄癖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往往在7~10日龄雏鸡进行断喙。本文就肉鸡断喙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断喙时鸡群要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育雏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光照强度,将200只海兰白羽蛋鸡雏鸡分为L1(光照强度为5 lx)、L2(光照强度为10 lx)、L3(光照强度为15 lx)、L4(光照强度为20 lx)4组。第4~6周,观察各组鸡只的啄羽行为,记录被啄鸡只的皮肤损伤,并对皮肤损伤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被啄鸡只的皮肤损伤部位主要为尾部皮肤(44.02%)、背部皮肤(20.88%)和头部皮肤(15.73%)。育雏期蛋鸡的皮肤损伤评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鸡只皮肤仅有轻微损伤。[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在蛋鸡生产中从禽舍光照角度减少啄羽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肉鸡采食行为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鸡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由自动饲喂系统收集的45日龄黄羽肉鸡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数据,通过统计描述鸡采食行为24 h的变化规律,对鸡群的各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鸡群1 d中存在2个采食高峰,分别是06:00—10:00和17:00—19:00;在采食高峰期前期或末期鸡群的平均单只采食速率更高,最高约为3.0 g·min~(–1);鸡只的单次采食行为(单次采食量、单次采食时长、单次采食速率)与生产性能(日均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饲料转化率)存在显著相关;鸡只的日均采食次数与平均日增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饲料转化率存在显著正相关;鸡只日均采食时长与生产性能无显著相关。【结论】鸡的单次采食行为与生产性能之间联系紧密,选育采食次数少的鸡只可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鸡啄癖是因饲养管理和饲料调制不当、环境应激因素等引起的综合征。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1鸡啄癖发生原因1.1饲养管理方面原因1.1.1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活动空间受限制、鸡舍湿度过大、通风不良,鸡群饥饿等原因引起小鸡、雏  相似文献   

15.
蛋鸡啄癖包括啄羽和啄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鸡群同类间的互啄恶癖.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白羽鸡群比红羽鸡群更易发病.鸡只皮肤表面出血,如挂破、脱肛等更易成为被啄对象.形成啄癖的原因很复杂,一定要查明原因,对症防治,方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金 《当代农业》2009,(15):39-39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整齐度差;鸡舍环境调控不当;日粮营养不合理等: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舡、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7.
张金 《农家致富》2009,(15):39-39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整齐度差;鸡舍环境调控不当;日粮营养不合理等: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舡、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舍饲圈养方式对怀孕母羊生理及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设计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PU6050为核心的母羊产前运动行为监测装置,并对37只成年小尾寒羊母羊产前的运动行为(站立、行走、趴卧及刨地)进行分类识别。针对母羊趴卧和站立2种静态行为识别难度大的问题,提出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趴卧行为进行识别。在此识别结果的基础上,通过MATLAB软件对其他3种行为数据进行校正、滤波、加窗分段处理,提取母羊产前运动行为数据的19维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降维方法获取累积贡献率达到95%的6个分量作为新的特征集用于行为识别。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其他3种运动行为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母羊产前运动行为识别算法对母羊产前趴卧行为的识别率达到99.2%,对站立、行走及刨地行为的识别率分别为85.7%、88.9%、80.0%,能够满足对母羊行为识别的要求;经PCA降维后算法的识别率提高了9.9%,识别效果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兰天 《河北农业》2006,(12):28-28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整齐度差;鸡舍环境调控不当;日粮营养不合理等;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啄肛癖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LED光色和光照强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行为的影响,为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18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分别用不同光强(5,50和100lx)的LED红光(RL)、白光(WL)和蓝光(BL)照射,每日16h光照、8h黑暗(06:00开灯,22:00关灯),共21d,测定光色和光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和行为(采食、饮水和行走等)的影响。【结果】不同LED光色下光照强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红光下5,50和100lx 3种光强对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肉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5lx白光下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0lx(P0.05);而50lx蓝光下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5lx(P0.05)。不同LED光色下的光照强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也不一致,红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饮水和站立时间(P0.05),极显著影响其行走和趴卧时间(P0.01);白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时间(P0.05),极显著影响其趴卧时间(P0.01);蓝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趴卧和伸展时间(P0.05)。【结论】5lx白光有利于肉仔鸡生长,50lx蓝光则会促进肉仔鸡采食。5lx光强下红、白和蓝光均可使肉仔鸡的趴卧时间延长,并减少采食时间;5lx红光可增加肉仔鸡站立时间,而减少饮水和行走时间;100lx蓝光可延长肉仔鸡伸展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