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肚菌作为最为名贵的食用菌之一,现在的人工栽培主要是在耕地中种植,为增加林区职工和群众收入,节约耕地,利用林地这一天然的食用菌工厂,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江洛林场通过在不同林分选择地块进行越冬茬和早春茬羊肚菌种植试验,并取得成功经验和相关数据。就如何选择羊肚菌的适生林分,从选择林分的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灌木盖度,选择林分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缪玉和 《绿色科技》2023,(5):104-108
为达成优化林下羊肚菌越冬茬种植技术质量、提升羊肚菌经济效益、加强区域林业产业发展等目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宣威市野生羊肚菌林下分布范围为基础,结合云南宣威冬季种植条件,对林下羊肚菌越冬茬种植技术流程、种植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宣威市冬季温差波动大、羊肚菌种植与生长环境不稳定、越冬难度大。为此,提出了以下建议:(1)应完善云南宣威羊肚菌种植技术流程;(2)优化羊肚菌播种前、播种阶段、播种后种植技术;(3)构建科学化的羊肚菌越冬茬种植机制与采摘、加工、储存机制;(4)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此来促进云南宣威林下羊肚菌稳定越冬,提升羊肚菌生产效益、创新当地林业生产与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羊肚菌杂交选育及其杨树林下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野生羊肚菌和东北野生羊肚菌为亲本,采用单孢子菌丝杂交融合技术,经过5 a多时间的筛选试验,选择出适合辽宁地区栽培的高产、稳产优良杂交羊肚菌菌株。利用筛选的优良菌种,建立了羊肚菌杨树林下栽培技术体系,使667 m2杨树林地的羊肚菌产量超过150 kg。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通过对羊肚菌和野生荷离褶伞在仿生条件下进行复种技术研究,并通过出菇实验,掌握了羊肚菌和荷叶离褶伞仿生复种技术,为今后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和提高单位面积收益,提高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桃楸高接换优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以早实核桃辽宁1号为接穗、胡桃楸为砧木的高接换优技术,旨在利用野生胡桃楸资源扩大栽培核桃良种的种植面积,提高林分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
林芝位于西藏的东南部,植被丰富、雨水充沛,海拔从几百米到三千多米,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也为野生羊肚菌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通过对林芝的波密、察隅县和易贡乡的野生羊肚菌资源采集、生境调查。结果表明:林芝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存在多样性,整体出菇较多的时间集中在每年的4~5月。该调查研究为西藏本地野生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栽培及资源保护分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野生羊肚菌发生环境比较系统的实地调查观测,阐述了黑龙江省野生羊肚菌的资源分布形态种类、发生特点、相关植被等状况,为区域野生真菌资源的研发提供了资料与数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海省玛可河林区内野生羊肚菌的生长特性观察,结合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经验,从羊肚菌原种菌丝培养,栽培种制作,林下栽培及最后收菇等操作流程,做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旺 《河北林业科技》2010,(2):26-26,33
通过对野生羊肚菌发生环境比较系统的实地调查观测,阐述了承德野生羊肚菌的资源分布、形态种类、发生特点、相关植被等状况,为区域野生真菌资源的研发提供了资料与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一、羊肚菌的特性 羊肚菌为羊肚菌属真菌统称,主要包括黑色羊肚菌和黄色羊肚菌两类。国内外一直视其为高档宴席上的佳肴。同时羊肚菌子实体还可入药。目前,气候、环境影响,羊肚菌产量极不稳定。尽快解决羊肚菌栽培技术问题,早日实现羊肚菌的规模化种植,将会给林区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羊肚菌进行林下仿生态种植试验,掌握了羊肚菌的母种分离、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林地种植等技术,实现了羊肚菌的商业化生产,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2015年自四川引进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对种植过程中菌种选择、栽培种制作、播种日期及田间管理进行优化,经过2年试验,实现产量0.29kg·m~(-2),总结出大兴安岭地区秋季播种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Pers.]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有关其种类分布、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研究报道。2013—2016年,采用区域调查和定点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野生羊肚菌的种类、自然分布和生态环境等资源学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该地区有7种野生羊肚菌,分别为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小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紫褐羊肚菌(Morchella purpurascens)和半开羊肚菌(Morchella semilibera),其中紫褐羊肚菌(Morchella purpurascens)和半开羊肚菌(Morchella semilibera)为甘肃省新纪录种。(2)该地区野生羊肚菌发生季节为每年的4—5月,春夏之交的雨后广泛生于桦、栎等阔叶林中及林缘空旷草丛中,并且每年的10—11月也偶有发生。(3)该地区野生羊肚菌大多发生在壤质潮土、粘质潮土和褐壤腐殖质较多的土壤中,土壤中富含微量元素镁、铁、锰、铜、锌、硼、钼等。(4)该地区野生羊肚菌发生温度一般在4.4~16.8℃,相对湿度在75%左右,若阴、晴天交替和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则非常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兴安盟地区野生平榛林资源丰富,且完全在野生自然状态下生长。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科学管理,粗放性经营,出现平榛生长质量衰退,病虫害时有发生,低产低效,品质劣等现象。研究选择兴安盟扎赉特旗神山林场作为试点,进行野生平榛林平茬复壮技术、播种育苗、人工造林及除草技术的研究,旨为有效的开发利用野生平榛林资源,提高野生平榛林果实产量及质量,更好的发挥野生平榛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很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小陇山野生果树资源,对小陇山林区21个林场的野生果树资源状况进行了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现有野生果树225种,隶属于25科、56属,其中草本果树有12种;在这些野生果树中,蔷薇科最多,有110多种.文中还对这225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果树的分布、用途和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河北省木兰林区"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技术的适用林分类型、培育目标、目标树选择、干扰树选择以及林分在幼树阶段、形干阶段、疏伐阶段和收获阶段的主要技术措施,对我国北方林区的森林经营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查,对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生境进行调查,基本摸清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资源,发现兰科兰属植物2种1变种。对发现的兰科兰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物学性状、生境及野生资源现状进行了简述,增补了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兰属植物研究的空白,对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羊肚菌营养丰富,含19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近年来外贸以高价出口,野生资源极少,供不应求,为了增加其产量,人工栽培势在必行.为此对羊肚菌在吉林省内生长时间、区域、植被、土壤及所需温、湿度、pH值、光照、营养条件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9.
野生花卉植物是野生经济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种类多,蕴藏量大,合理保护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对林区经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浅略的论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花卉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林区生态建设工作的加强,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实施和林区改革转型发展,掌握野生浆果资源分布规律,科学培育、驯化,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浆果资源,是林区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浆果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