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自然筛选的小诺霉素产生菌XDBJ-CF为诱变选育的出发菌株,经最适照射剂量60 s的紫外诱变后,在含20μg/mL链霉素的高氏平板上培养,获得链霉素抗性突变株。突变株摇瓶初筛试验显示,高产突变株的数量大于低产突变株。从正突变株中挑选相对发酵单位130%以上的16株高产突变株进行摇瓶复筛,获得2株小诺霉素高产突变株XDBJ-CF-09-24、XDBJ-CF-09-90,其小诺霉素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37.8%和46.3%,C2b组分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10%和20%。 相似文献
2.
大观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又名大观放线菌素、奇霉素、壮观霉素、淋必治、奇放线菌素、治淋炎,是在1961年由Mason等从壮观链霉菌(Streptinomyces spectabilis)发酵液中分离发现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大观霉素作为一种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多杀菌素是由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农药。采用氮离子注入方法并结合前体和自身代谢物抗性来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结果显示利用氮离子注入诱变刺糖多孢菌,其致死率曲线呈典型的马鞍形,并确定30 s×2.6×1013 ions/cm2的注入剂量用于进一步诱变筛选。通过前体及自身代谢物抗性筛选,最终得到5株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其多杀菌素的最高产量比选育前提高了44%。表明该技术对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褐黄孢链霉菌(ATCC13326)为出发菌株,紫外诱变后,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法选育纳他霉素高产菌株.原始菌株活化后,测定其最小链霉素抑制质量浓度为8 μg/mL.采用90% 的紫外致死剂量,照射108 mL-1 ATCC13326孢子悬液,诱变后涂布于8 μg/mL链霉素选择培养基上,筛选链霉素抗性突变株.通过形态指标初步选择5株突变株进行发酵性能测定,种子培养26 h,摇瓶发酵96 h,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303 nm下测定其吸光值,计算纳他霉素发酵产量.结果表明原始菌株纳他霉素发酵产量为1.229 g/L,诱变获得的两株高产突变株纳他霉素发酵产量分别为1.552和1.776 g/L,分别高出原始菌株26.3%、44.5%. 相似文献
5.
链霉素抗性筛选井冈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井冈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SJ-6(Streptomyce shygroscopicusvar. Jingganggensis Yen)进行UV和亚硝酸复合诱变,在含有菌株孢子最小抑制浓度的链霉素培养基平板上,采用链霉素抗性筛选法获得大量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筛选到突变株UN-80,在摇瓶发酵条件下,井冈霉素化学效价达15 943μg/ml,比出发菌株SJ-6提高了84.4%。该菌株连续培养5代,其化学效价基本稳定,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紫外线诱变、亚硝酸诱变对菌株WN-4的孢子依次进行处理,采用链霉素抗性突变株筛选和琼脂块筛选法,得到一株梧宁霉素高产菌株W11;其生物效价是出发菌株的1.27倍。 相似文献
7.
低能离子注入诱变选育盐霉素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离子注入对白色链霉菌的诱变效应,同时筛选高产盐霉素的变异菌株。[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氮离子对白色链霉菌S-11-04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研究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其存活率、菌落形状及产盐霉素能力的影响。[结果]低能氮离子注入对白色链霉菌的诱变效应显著,试验得到了13株盐霉素产量较高的突变菌株,其中N3-6菌株经连续传代4次,遗传稳定性较好,其摇瓶发酵水平较对照提高了41%,发酵生产后平均发酵水平提高了20.5%。[结论]离子注入诱变是获得高产盐霉素突变菌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杀菌素产生菌株航天育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多杀菌素诱变育种的有效途径。[方法]对多杀菌素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筛选和发酵测定,计算多杀菌素总效价。[结果]搭载后的刺糖多孢菌SP1,经大量筛选得到2株高产且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菌株HY463和HY466,多杀菌素总效价分别达到147.51μg/ml和95.33μg/ml,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SP1提高288%和151%。对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发现,菌落形态各异,有草帽状、中间凹状、放射线状和宝塔状,并且以草帽状的菌落居多,且不同形态的突变菌株发酵水平也参差不齐。[结论]与UV6、0Co等其他诱变方法相比,空间搭载诱变更能使刺糖多孢菌的产素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绿色产绿链霉菌(StreptomycesviridochromogenesNRRL2860)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氯化锂、微波—
吖啶橙两轮复合诱变,结合氯化钙、阿维拉霉素、链霉素多重抗性筛选,获得一种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 MY-20.摇
瓶发酵结果显示,与原始出发菌相比,菌株 MY-20表现出高产菌株的生长代谢特性,168h阿维拉霉素 A和B组
分产量达到0.95g/L和4.62g/L,分别比出发菌提高了428%和237%.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96孔板高通量筛选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建立了96孔板高通量筛选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方法。结果表明:96孔板三明治盖能同时满足过滤杂菌和刺糖多孢菌生长耗氧所需,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与传统斜面培养相当,种子培养最适种龄为60 h,每孔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0.4 mL。与传统摇瓶发酵筛选平台相比,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14.
对盐霉素产生菌进行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处理后,以脂肪酶活力为指标筛选盐霉素高产菌株。通过摇瓶进一步复筛,得到摇瓶发酵水平比出发菌株产量提高13.6%的盐霉素高产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高产菌株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杏鲍菇高产菌株。[方法]通过紫外诱变、单菌落分离、突变株选择、菌丝生长及出菇对比试验研究了杏鲍菇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技术。[结果]将经紫外线照射处理的孢子悬液稀释,涂在平板培养基上,7 d后分离单菌落并两两配对。取镜检有锁状联合的菌株菌落与原始菌株做拮抗试验,得到了11株突变株。7号和11号菌株与其他菌株间有极显著差异,5号和10号菌株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原始菌株,2号菌株与对照菌株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余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无显著差异。9个菌株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5号和10号菌株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35%和34%。它们被命名为PL-5和PL-10。[结论]经紫外线诱变选育的杏鲍菇菌株表现出良好的高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金色链霉菌产金霉素水平,增大突变多样性,研究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紫外线与氯化锂复合诱变对构建金色链霉菌突变库的影响。结合前体物及高浓度产物耐受性确定筛选模型,通过初筛及摇瓶复筛,选育获得2株菌落形态特性改变、金霉素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20%以上,且其高效价特性稳定的高产金霉素突变菌株。基于多重复合诱变和前体/产物耐受构建了高产菌株选育模型,不仅突变库的多样性更高,而且简便快捷,提高了筛选效率,并减少筛选工作量,对金霉素及其他链霉菌来源抗生素的生产成本降低和产能提高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为实现糖多孢菌的体内转座诱变,采用刺糖多孢菌的强启动子促进Tn5转座酶基因tnp(5)的表达,优化链霉菌高效转座质粒pHL734,构建了转座质粒pJTn1、pJTn2、pJTn3、pJTn4、pJTn5、pJTn6。结果显示:pJTn1~pJTn6系列转座质粒均可在红色糖多孢菌中高效转座;pJTn1和pJTn5可在刺糖多孢菌中进行转座,获得31个刺糖多孢菌转座突变株;其中30个菌株的基因组中检测到标准的Tn5转座,8个突变株的多杀菌素产量显著降低。表明pJTn系列转座质粒可作为糖多孢菌的体内转座诱变工具,为抗生素的产量调控研究和高产育种靶标基因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对多杀菌素产生菌株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进行选育,并获得了高产菌种。首先对出发菌株S-203进行了自然选育,获得效价为643μg.mL-1的菌株S-306;在紫外线诱变的基础上,筛选丙酸钠耐性变株,得到菌株S-466,摇瓶发酵单位为871 mg·L-1,比自然选育获得的出发菌株提高了35%。其传代实验表明菌株S-466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为应用于发酵罐进行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