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油茶籽壳为原料,选择磷酸为活化剂,研究油茶籽壳活性炭的制备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料比、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4个显著因素,再通过正交试验对油茶籽壳活性炭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定活化剂磷酸的质量分数为60%,炭化时间为140 min时,制备油茶籽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液料比3.0∶1,炭化温度200℃,活化温度550℃,活化时间60 min,活性炭产品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10.5 mL/0.1 g,碘吸附值为1 461 mg/g,以上2个指标均达到木质净水用活性炭中的优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碳单质,具有吸附作用,已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例如,食品加工、军事化学防护、环境保护等。针对沙柳枝木的利用现状,选取KOH为活化剂并且采用微波法制备沙柳枝木活性炭,研究了活化剂辐射时间、质量浓度、液料比、辐射功率、浸渍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单因素试验结果的正交优化,得出活性炭制备的最佳方法如下:KOH活化法制备沙柳枝木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浸渍时间18 h、辐照功率560 W、辐照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炭成品碘吸附值为1011.01 mg/g,达到了GB/T 13803.2—1999中一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生物质炭制备工艺,得到高性能、低成本的生物质炭产品。笔者以核桃壳为原料,分别考察了炭化温度、活化剂种类、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剂浓度对生物质炭得率、碘值、亚甲基蓝值的影响,并对炭化与活化后的产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化剂种类是影响生物质炭性质的主要因素,最优工艺条件是以磷酸为活化剂,液固比为2:1,活化剂浓度为50%,活化温度为400℃,活化时间为120 min,其产物具有发达的孔隙,高比表面积和完好的整体结构,碘吸附值为1574.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20 mg/g。  相似文献   

4.
核桃壳基生物质炭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优化生物质炭制备工艺,得到高性能、低成本的生物质炭产品。笔者以核桃壳为原料,分别考察了炭化温度、活化剂种类、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剂浓度对生物质炭得率、碘值、亚甲基蓝值的影响,并对炭化与活化后的产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化剂种类是影响生物质炭性质的主要因素,最优工艺条件是以磷酸为活化剂,液固比为2:1,活化剂浓度为50%,活化温度为400℃,活化时间为120 min,其产物具有发达的孔隙,高比表面积和完好的整体结构,碘吸附值为1574.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20 mg/g。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碱法制备阿魏酸,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出制备阿魏酸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是:碱液质量分数为1%,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h。碱液浸提法阿魏酸的最佳提取量为2.58mg/g麦麸。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小麦麸皮为原料,通过碱法和酶法处理制备阿魏酸,研究阿魏酸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碱法和酶法制备阿魏酸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法温度80℃,时间3 h,料液比1:20,细度120目,碱液质量分数1.5%;酶法料液比1:6,温度40℃,pH值为5.5,时间120 min。碱法与酶法协同处理小麦麸皮提取的阿魏酸质量分数达5.2 mg/g。  相似文献   

7.
以Cr~(6+)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时间、温度、配比条件下的生物炭吸附性能,优化玉米秸秆与甘蔗渣生物炭的制备过程。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单因素试验是研究炭化时间、炭化温度、生物炭配比对生物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是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比较优异的试验条件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最佳试验条件。单因素试验发现,混合生物炭对Cr~(6+)的清除率在炭化时间1.5 h,炭化温度500℃,生物炭配比0.50∶0.50时达到最高;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炭化时间对Cr~(6+)的吸附性能影响比较显著,而炭化温度、生物炭配比对Cr~(6+)的吸附性能影响不显著,最佳吸附条件为炭化时间2.0 h,炭化温度450℃,生物炭配比0.50∶0.5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混合生物炭对Cr~(6+)的清除率可达88.74%。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西省土壤Pb2 +污染问题,为了选择一种环保及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质材料。以农业废弃物小麦秸秆和花生壳制备而成的生物质炭为材料,通过平衡吸附法确定影响吸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Pb2+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生物质炭添加量为8 g/L,pH值3~7,25℃条件下震荡360 min,为最适吸附条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达24.85 mg/g,去除率达99.38%。该种生物质炭对Pb2 +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分别达0.9994和0.9985。本研究表明,用小麦秸秆和花生壳制备而成的生物质炭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对Pb2+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碱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采用光谱法研究海南当地甘蔗渣活性炭对有机实验室废水的处理能力,并讨论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5 mol/L NaOH溶液活化制得的甘蔗渣活性炭处理有机废水的效果最好,其粒径限定在100~120目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获得蚕蛹毛油,碱炼法进行脱酸精炼、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脱酸工艺中碱液浓度、碱炼温度、搅拌速度及碱炼时间等关键因素对酸价及得率的影响,确定了碱炼精制蚕蛹油最佳工艺,并对其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碱炼蚕蛹油最佳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浓度16°Bé,碱炼温度35~70℃,搅拌速度20 r/min,碱炼时间30 min,酸价值由17.40 mg KOH/g降到低于0.2 mg KOH/g,且保证得率大于6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酶法提取枸杞多糖及脱色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复合处理提取枸杞多糖,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温度30℃,酶解液pH值5,脱色时间1.5 h。  相似文献   

12.
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的纯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通过静态、动态实验,确定最佳纯化参数;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原花青素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XDA-8是纯化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的最优树脂,吸附率为63.41%,解吸率为78.98%。其最佳工艺为:上样流速4 BV/h、上样浓度4 mg/m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4 BV/h。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纯度由5.25%提高到12.10%。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纯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138、0.3699 μg/mL,清除能力强于Vc。因此,XDA-8树脂纯化法简单、高效,可用于紫苏籽壳原花青素的纯化,且紫苏籽壳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研究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包括不同的耕作、轮作和施肥的综合利用方式对经14年28茬的中性紫色水稻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差异,探究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微生物量碳主要介于200~600mg/kg,除垄作耕翻(稻油)处理外,基本随深度增加而降低。长期垄作免耕并实行稻油轮作的利用方式使其土壤微生物量碳在0~10cm土层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明显增加,并且差异显著;而水旱轮作(稻油)的利用方式不利于增加微生物量碳,说明微生物量碳可用作利用方式影响紫色水稻土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评价指标。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与有机碳含量的角度来看,垄作免耕(稻油)的利用方式最适合于紫色水稻土。  相似文献   

14.
井冈红米方便米饭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井冈红米方便米饭的加工工艺,通过优化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浸泡温度为30℃,时间为60min;蒸煮时的加水量为1∶0.6,蒸煮时间为30min;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得出,在浸渍离散时加酶量为0.3g/100g大米,浸泡料液比1∶5,浸泡时间20min,制成的井冈红米饭成品滋味好,营养丰富,香气诱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性炭对果胶浸提液进行脱色,分别对活性炭添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开展单因素试验,不考虑交互作用,以吸附率和果胶得率为衡量指标。结果表明,在活性炭添加量1%,吸附时间20 min,吸附温度60℃条件下,果胶提取液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以枇杷叶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叶科罗索酸浓度,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枇杷叶科罗索酸,并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液中的科罗索酸。试验结果枇杷叶中科罗索酸提取得量为7.76 mg/g 干粉;枇杷叶提取液脱色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0.2%,活性炭用量1.5%,脱色温度为70℃,脱色时间20 min,枇杷叶提取液的色素去除率达90%,科罗索酸回收率为91.2%;大孔树脂分离静态试验结果表明,NKA9 大孔吸附树脂较适合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分离纯化,静态吸附率为96.3%,解吸率为80.9%。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枇杷叶科罗索酸的分离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为3 BV/h,洗脱剂体积分数为90%乙醇,用量为7 BV,洗脱流速为3 BV/h,获得科罗索酸的纯度为43.12%。  相似文献   

17.
真空浸糖樱桃番茄果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护色硬化、真空浸糖等工艺对樱桃番茄低糖果脯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柠檬酸溶液护色, 2%δ-葡萄糖酸内酯浸泡硬化,6g/kg海藻酸钠作保形处理,在真空为0.09 MPa、糖液温度为55℃,浸糖时间80 min后,温度65 ℃下干制12 h,可获得品质、外观和口感均较好的低糖樱桃番茄果脯。  相似文献   

18.
以苹果、糯米为原料,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苹果汁添加量、发酵时间、酒曲添加量等因素对苹果米酒酿造工艺的影响,确定苹果米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从而为制作出优质的苹果米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苹果米酒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果汁添加量16%,发酵时间36 h,酒曲添加量0.4%,发酵温度为恒温28℃,在此条件下所制作出的苹果米酒色泽偏金黄色,澄清透亮,味道醇正香甜,苹果的果香味与米酒的酒香味非常协调,具有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微波裂解稻壳制备生物质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生物质能逐渐兴起,因此生物质的热解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充分利用生物质废弃物,提供制备可再生新能源的新途径,通过采用微波快速裂解的技术,以稻壳为原料,通过微波裂解技术制备生物质油,结果表明稻壳在微波裂解温度为600℃,微波功率为2 kW,微波吸收剂用量为3%,微波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生物质油的得率最高。由此可知稻壳可以通过微波裂解技术制备生物质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