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地棉亲本间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10份陆地棉优异亲本交配后,对25个杂种F1的10个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产量性状皮棉产量超高优势的平均值为-2.91%,10个组合具正向的杂种优势;中亲优势的平均值为22.45%。21个组合均具有正向的中亲优势;竞争优势的平均值为-14.21%。4个组合出现正面竞争优势。其它产量性状中单株蛉数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纤维品质性状,2.5%跨长的优势明显,麦克隆值的负向优势明显。高亲值、中亲值和低亲值与F1平均值的相关关系表明。多数性状F1代平均值与中亲值和低亲值相关性密切。  相似文献   

2.
以9个陆地棉亲本配置20个杂交组合,对同一亲本的杂交组合平均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亲本有好的产量性状利用价值,品质性状优势不明显。C2对有效铃、子棉产量有正向作用,C4是一个高产亲本,S2可提高子棉产量、纤维强度和上半部平均长度的表现型值;筛选出了3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组合,提供给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强  王谧 《中国棉花》2011,38(4):25-26
 以15个陆地棉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对产量、品质两类表型性状遗传距离的研究,所选材料产量与品质性状上的遗传距离其相关系数为0.88,表现为极显著;两类遗传距离均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衣指、大样衣分与衣分均表现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居于-0.228~-0.017,且不显著;两类遗传距离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程度低,其变幅为-0.319~0.055,均不显著。比较而言,品质性状遗传距离与各品质性状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均优于产量性状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新品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曲峋  张芹 《江西棉花》2004,26(4):14-17
研究了自育的几个陆地棉新品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组配杂种优势的潜力。结果表明,研究的几个陆地棉新品系中,以品系99-54、99-20、96-7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所配组合的杂种竞争优势籽、皮棉产量分别达到16.21%、12.18%和11.38%、7.68%.而品系98-19和00-99一般配合力较差。在亲本选择和杂种优势利用中,应用99-54、99-20、96-7较其它四个品系k4、k6、98-19、00-99为优。  相似文献   

5.
利用广西南部充足的光热资源,为陆海杂交种的选育及其宿生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研究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并对一、二年生海岛棉及陆海杂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相对陆地棉和海岛棉亲本,陆海杂种具有出苗率较高、生长速率较快、植株比较粗壮的特点,生育期长于陆地棉而短于海岛棉,且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2)二年生与一年生棉花相比,皮棉产量增高64.97%~94.11%;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陆海杂种及其宿生栽培在广西南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0对陆海杂种一代的优势表现研究,表明陆海杂种的产量、籽指、铃重、铃数、株高、果粒数、果节数和纤维品质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与双亲的平均值比较。籽棉产量高出22.32%,皮棉产量高出7.25%。铃重增加5.36%,成铃数增加33.21%。株高增加30.04%。果节数增加26.68%.陆海杂种结铃性较好。结铃数与对照相比。增加19.50%。而铃重和衣分较对照。平均下降16.59%和23.81%。纤雏品质优势明显。2.5%跨长、比强度、伸长率、麦克隆值的平均竞争优势均在30%以上.整齐度增幅较小,平均为5.17%;多数组合的2.5%跨长大于34m。比强度大于35cN/tex。麦克隆值在3.7-4.2的A级范围内。表现出超高亲遗传。  相似文献   

7.
8.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应用部分双列杂交中的轮回设计,选用11个亲本,配制22个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皮棉产量及其组分均有一定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皮棉产量正向优势组合率分别达95.5%和86.4%,最大优势分别为50.23%和37.18%,纤维品质优势不明显;在F1中,单铃重与皮棉产量为遗传正相关,且显著,纤维品质与皮棉产量的遗传负相关已不同程度的被打破;对皮棉产量直接作用较大的性状为衣分、单株铃数、比强度、且遗传力也较高;单株铃数、单铃重相对遗传进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高光合速率与高叶绿素含量新种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试了25份陆地棉资源材料在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的叶绿素含量、单叶光合速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25份材料3个重要时期叶绿素含量、单叶净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净光合速率平均值最大的材料为ZX1789,最小的材料为E563;25份材料的叶绿素含量与其光合速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5份材料聚为两大类。筛选出ZX1789、ZX69、ZX242等高光合性能种质资源,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在盛蕾期、盛花期较高,盛铃期下降缓慢,可以作为高光效育种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0.
陆地棉苗期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5个陆地棉品种(系)苗期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分析发现:出叶速率、子叶高度与纤维强度呈显著相,子叶面积与成熟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优质棉育种可在苗期通过对出叶速率快。子叶高度高和子叶面积大对纤维强度和成熟度进行间接选择,以防止间苗、定苗时拔掉优质棉单株,减少成熟纤维样本的品质测试数量,降低测试成本,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探讨了两类陆地棉隐性核不育系(单隐性和双隐性核不育系)与海岛棉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多数组合的皮棉产量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其中双56×新海2号最高为17.1%。但与陆地棉对照比较,所有组合均极显著减产,平均减产28.8%。单株铃数、子指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分别为63.8%和24.4%,而铃重、衣分和衣指分别为-24.6%、-19.5%和-14.5%的较大负值。陆海杂种在植株长势和纤维品质上表现了明显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讨论了两类不育系的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12.
早熟陆地棉棉铃发育特点及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熟陆地棉棉铃发育过程中,在开花后30天左右以增加体积为主,棉铃的含水量达85%以上;棉铃的干重自开花至吐絮前增长曲线为y=0.492e0.054x,其中铃壳的干重在开花后30天内基本达到最大值;棉纤维长度在开花后25天内增长最快;棉铃的铃期和所需积温有随节位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疆陆地棉早熟性与农艺性状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特定生态条件及栽培模式下,对85份陆地棉品种的果枝始节、主茎节间长度、株高3个高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长短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性与果枝始节高低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主茎节间长度及株高则有着不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说明主茎节间长度及株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多。利用果枝始节对品种进行早熟性的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用远缘杂交后代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叶型不同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结果表明:在吐絮期前鸡脚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均高于正常叶.而在吐絮期后正好相反.考查了不同叶型的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虫籽率和僵瓣率.试验结果表明:鸡脚叶对陆地棉产量没有不利影响;与正常叶比较,红铃虫为害的虫籽率和僵瓣率分别低32.7%和18.8%.  相似文献   

15.
    
《棉花科学》2004,26(4)
  相似文献   

16.
1994~1995年选用陆地棉新品系冀资1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开花前摘除苞叶对陆地棉不同铃位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摘除苞叶衣分不降低或稍高,铃重、子指及纤维长度、比强度和麦克隆值降低,且这些性状纵向或横向变化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不同果枝同一铃位从下到上铃重、衣分及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的纵向变化为由低→高→低的变化;子指为由高→低→高→低的变化。同一果枝不同铃位随铃位外延的横向变化为衣分增高(1~6果枝),纤维长度增长;铃重、子指、比强度和麦克隆值降低,与对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摘除苞叶单株铃数增多,吐絮期提前。  相似文献   

17.
在陆地棉群体中发现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并对之进行了鉴定,确定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该突变体对于研究棉花雄性不育的细胞质遗传机理,将具有重要的种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数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5 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对4 个新陆中系列品种和5 个前苏联品种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新疆特定生态条件下, 单铃重、衣分、子指、绒长、比强度、伸长率的遗传力较高, 可在早代选择, 而其它6 个性状遗传力偏低, 宜在高代选择; 新陆中5 号在大多数性状上表现出较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是一个优良亲本; 新陆中5 号×安吉然16 在多数性状上表现出较优的特殊配合力, 可做为一个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19.
大豆鼓粒期非叶光合器官与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丽华  章建新 《大豆科学》2006,25(4):425-428
在田间条件下,R6期采用铝箔遮光处理,对三个早熟大豆材料中、上部节叶片、荚、叶柄进行遮光处理,研究叶片,荚、叶柄对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遮光节粒重下降幅度为10.4%~33.3%;叶柄遮光节粒重下降仅为1.0%~8.9%;荚遮光与叶片遮光粒重降幅相近为27.3~40.0%。粒数比单粒重对遮光反应更敏感。荚的光合作用主要在鼓粒前期进行。  相似文献   

20.
油菜花后光合面积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油菜光合面积变化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初花期,盛花期叶面积系数(LAI)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终花期LAI,终花期和成熟期角果皮面积系数(PAI)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花后LAI下降幅度越大,花后干物质净增量越低,花后PAI上升幅度加大,花后干物质净增量和产量增加,高产油菜的光合面积系数变化以LAI在初花期达最大值,盛花期略为下降,盛花后缓慢下降,花后PAI迅速增加为宜,施肥能有效调节油菜光合面积系数的变化,提高花后LAI和PAI,延缓花后叶面积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