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水稻负泥虫俗称巴巴虫、背屎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在黑龙江省是属于常发生性害虫。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的水稻区,平原地区发生较轻。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谷子、芦苇、游草、剪草等。 相似文献
3.
4.
5.
水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 Kuwayama),俗称巴巴虫、背粪虫,是鞘翅目叶甲科的昆虫.其危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以及中南部的一些水稻产区,特别是在黑龙江省,水稻负泥虫是常见的害虫,而且近些年来,水稻负泥虫灾害发生的面积和危害程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成为黑龙江寒地水稻区的重点防治对象.此外,水稻负泥虫除了对水稻产生危害之外,对于芦苇、游草、碱草、谷子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7.
稻负泥虫俗称稻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我国主要发生于东北、中南及华南等一些水稻产区,在黑龙江省是属于常发性虫害。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谷子、芦苇、游草、剪草等。 相似文献
8.
水稻负泥虫,在幼虫期被俗称为烟筒虫、截虫,在我国主要有两大发生区:一为东北稻区,另一为中南部的贵州、云南、陕西、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和浙江等省区,是水稻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多发生于新开荒的水直播稻田和丘陵山区的稻田,除为害水稻幼苗外,还为害稗草、茅草、碱草等杂草嫩芽。 相似文献
9.
水稻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在我国各稻区,主要发生在东北,是寒地稻作区主要水稻害虫之一。多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芦苇、碱草等。 相似文献
10.
杨春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7):33-33
水稻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在我国各稻区,主要发生在东北,是寒地稻作区主要水稻害虫之一。多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带,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芦苇、碱草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密云县芦笋种植面积达333.33 hm2。十四点负泥虫的发生不仅是芦笋产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虫害之一,更是制约这一产业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全县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北京市密云县植保植检站开展了十四点负泥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的试验,找出了芦笋十四点负泥虫在全县发生的危害规律,总结出了压低一代虫源基数是关键,综合防治是保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仝玉金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5):29-29
水稻负泥虫俗称背粪虫、巴巴虫,在我国主要发生于东北及中南部的一些水稻产区,在黑龙江省是水稻常发性害虫。除危害水稻外,尚可危害谷子、游草、芦苇、碱草等。
负泥虫以幼虫和成虫害水稻,沿叶脉取食叶肉,造成白色纵痕,重者造成全叶变白,以致破裂、腐烂,造成缺苗。即保存活也将造成水稻迟熟,影响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全球气温上升,南方虫源地冬季温和,越冬虫量大,为冬季死亡区的春季迁入提供了充足的稻纵卷叶螟虫源。该虫在思南县世代多而重迭,蛾峰缀联危害期长,连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且日趋严重。1发生规律稻纵卷叶螟在思南县不能安全越冬,属外地迁入型害虫,从1995年至2004年10年间系统监测资料统计,第2代成虫迁入始见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较早年1995年4月19日,较晚年2001年5月10日,历年平均为5月1日。初期虫源栖息在低海拔坝区双季早稻秧田中产卵,但气候及食源等条件恶劣,不适于卵孵化和幼虫取食,基本不造成危害。1.1第2代稻纵卷叶螟基本属南方(… 相似文献
15.
16.
稻蝗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孙从法,赵秀山,王新娟,崔雪梅,蔡家彬(临沂地区农业局276001)稻蝗是山东省稻麦两熟地区的重要害虫之一。据调查,山东省为害水稻的蝗虫有15种,其中稻蝗属6种,以中华稻蝗发生量大、为害重,是稻蝗的优势种。1990~1992年我... 相似文献
17.
3年普查表明,辽宁省调查到的37个县级地区均发生水稻负泥虫,东部山区8个县市发生为害严重。系统观测表明,负泥虫在辽宁省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与新一代成虫发生重叠,周年可见,主要为害虫态幼虫于6月上旬~8月中旬可见,6月中下旬为高峰期。稻田常用杀虫剂敌百虫、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以移栽前苗床施药和移栽后5 d全田施药2种方式防治,考察全田施药后15 d处理的受害情况和幼虫量,结果表明,3种药剂2种施药方式对负泥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株防效为79.3%~91.89%,以氯虫苯甲酰胺苗床施药方式为最高;虫量防效为85.74%~92.19%,以氯虫苯甲酰胺本田全田施药方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顾洪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6):37-37
水稻负泥虫俗称背粪虫、巴巴虫,在我国主要发生于东北及中南部的一些水稻产区,在黑龙江省是水稻常发性害虫。除危害水稻外,尚可危害谷子、游草、芦苇、碱草等。负泥虫以幼虫和成虫害水稻,沿叶脉取食叶肉,造成白色纵痕,重者造成全叶变白,以致破裂、腐烂,造成缺苗。即保存活也将造成水稻迟熟,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9.
危害症状幼虫钻食柿果,前期第1代幼虫危害可造成小柿干缩由绿变褐,不脱落,群众俗称“小黑柿”。后期第2代幼虫危害可造成柿果早期发红、变软、脱落,被害果群众称之为“柿烘”、“旦柿”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