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表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是我场旱田化学除草的主要方法,它具有省工、快速、减少杂草早期危害和大气污染等特点。施药通常在播前或播后苗前进行。由于土壤封闭是把除草剂直接喷撒于土壤表层或通过混土操作把除草剂拌入一定深度的土壤之中,建立一个除草剂封闭层,以杀死萌发的杂草。因此,土壤处理化除的技术条件则是除草剂药效发挥的保证。根据我场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几种作物化除的实践表明,早田土壤处理化除的技术条件及其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吴凡 《植物医生》2004,17(5):39-40
1使用方法 1.1土壤处理在整地后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将除草剂喷、撒或泼浇到土壤上,该药剂施后一般不需翻动土层,以免影响药效.但对于易挥发、光解和移动性差的除草剂,在土壤干旱时,施药后应立即耙混土层3~5 cm深.喷施时,一般每667 m2用药液30~50kg.氟乐灵、拉索、都尔、禾耐斯、地乐胺等是通常最常用的土壤处理剂.  相似文献   

3.
孝感地区板栗主要害虫剪枝象甲、栗实象甲、板栗雪片象甲对板栗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板栗的产量与质量;3种象甲的成虫出土期各不相同,分布与为害程度也有异,根据各地虫情,在板栗象甲成虫出土期前10d,在树盘、园地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同年在堆果堆,库仓进行土壤、地面药剂处理、用全生境土壤,地面药剂处理法来防治板栗象甲,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土壤进行的三个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止土壤土传病害发生,使植株发病率明显降低,特别是种植玉米和秸秆的两个处理消灭了土传病害同时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了番茄的产量。不仅提高了番茄品质,果实亮丽、硬度好,更延长采摘期8~9d。  相似文献   

5.
设施黄瓜根结线虫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简便、安全、高效防控蔬菜根结线虫技术,更好地指导设施蔬菜生产,进行了98.1%1,3-二氯丙烯·氯化苦胶囊剂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深度、施药后覆膜与否和定植前后施药对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98.1%1,3-二氯丙烯·氯化苦胶囊剂20kg/667m~2进行土壤熏蒸处理,闷棚后定植优于定植后施药处理,施药后覆膜优于不覆膜处理对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不同施药深度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对于设施蔬菜根结线虫防治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场处理后白沙蒿气孔密度及分布对沙地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电场条件处理沙生植物白沙蒿种子,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试验方法,研究电场处理后其幼苗对土壤干旱和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电场处理后随土壤干旱程度加剧,叶片气孔密度有上升趋势,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趋向均匀;随温差变化加大,叶片气孔密度有下降趋势,其分布趋向均匀,电场处理提高了白沙蒿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调控措施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盐碱障碍的消除效果及对作物和土壤质量动态的影响,在河南封丘布置小区模拟实验,通过测产、采样和分析,研究四种盐障消除调控处理模式对无盐和盐障区玉米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各处理的利弊权重。结果表明:盐碱障碍对夏玉米和土壤质量胁迫明显。有机肥处理对增加亩产、消除土壤盐障、提高表土肥力效果最好,但作物体内Na含量和Na/K增加;秸杆覆盖处理对提高亩产、消除土壤盐障效果其次,但作物体内Na含量和Na/K增加、K含量低;饼肥处理对提高亩产、消除土壤盐障效果最差,但利于作物体内降低Na含量和Na/K、提高K含量,并显著增大表土肥效;耐盐作物处理对提高亩产、增强作物体内排Na效果较好,但作物吸收养分离子少、Na/K增加、土壤保肥效果一般、不能消除土壤盐障。针对各处理的不同利弊权重,需采取均衡施肥、多处理交叉配合等措施,扬利除弊,达到消除盐障和提高地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谷子和糜子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安全性与药效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谷子和糜子田播后苗前,选择常用的7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分别设低、中、高量进行安全性及防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糜子比谷子相对耐药,谷子田播后苗前安全性及防效均较好的除草剂为扑津·西草净45%可湿性粉剂,而糜子田可选用扑津·西草净45%可湿性粉、扑草净50%可湿性粉剂或莠去津38%悬浮剂.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了解绿洲农田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利用长期定位实验的方法,初步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绿洲农田的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无肥CK处理养分含量最低,尤其是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的有机质、全N和碱解氮分别比对照区平均高1.5 g/kg0、.19 g/kg和10.5 mg/kg,其他各处理养分含量处于二者之间。结果还表明,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尤其是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的含量关系密切,制约产量的首要养分因素是N素,其次是P素。CK处理由于连年作物吸收及收获带走养分,使土壤的有效养分库消耗很快,致使作物产量逐渐降低。P、K处理作物产量变化趋势和CK处理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了N素是影响绿洲农田作物产量的首要因素。对各处理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变化研究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作物产量最高,平均为4 010.8 kg/hm2,因此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能是提高绿洲农田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的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0.
出口盆景中土壤线虫的检疫处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权  翟金声 《植物检疫》1994,8(3):147-150
使用克线磷10%颗粒剂、克线丹10%颗粒剂和呋喃丹3%颗粒剂对广州地区出口盆景中土壤线虫进行检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克线丹和克线磷对降低盆景土壤线虫群体数量的效果极显著,用4g/盆(40cm规格盆,盆土重6~7kg)剂量处理2个月,校正虫口减退率达93%以上。呋喃丹的效果较差,在低剂量时对降低盆景土壤中线虫群体数量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1.
白蚁药剂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白蚁药剂的评价方法。重点综述了土壤处理类药剂和木材处理类药剂的室内外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冬油菜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06.7万hm2,而其草害面积达种植面积的46.9%,一般年份造成油菜减产10%~20%。为探索土壤处理对冬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笔者进行了2种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试验,以期为土壤处理除草剂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句容市华阳镇读者来电话说,旱直播种稻播种后用噁草·丁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由于用药前没有泅水,用药后土壤干旱,封闭效果很差,现在田间有很多1叶1心期的马唐、千金子等杂草。播种已经7d,部分土壤湿润的地方水稻开始出苗,但大面积的水稻还没有出苗。这块田播种的是干籽,田间盖籽很好,几乎没有露籽。  相似文献   

14.
温汤处理杀灭进口苏铁球茎寄生性线虫的试验李德福张晓燕王明霞(福州动植物检疫局350013)寄生性线虫常因进口带根或附有少量土壤的种苗传入境内,对携带这些有害生物的种苗及时进行检疫处理是口岸检疫工作的重要部分。药剂处理有害生物,时间长、不彻底,很难防止...  相似文献   

15.
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上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选用棉隆、二甲基二硫、多菌灵3种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通过测定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辣椒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的变化, 明确不同药剂处理对辣椒生长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后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出先抑制后激活的变化趋势; 消毒后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的数量均受到抑制, 随着恢复培养时间的增加, 抑制效果逐渐减弱; 3种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均可以增加辣椒的产量, 其中二甲基二硫处理对辣椒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增产幅度达55.19%。  相似文献   

16.
药剂拌种结合土壤处理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种衣剂分别拌种,结合播前以20%三唑酮乳油处理土壤,在河南博爱开展小麦全蚀病防治试验,调查各药剂处理的安全性、防治全蚀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麦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效果最优:处理后的小麦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未见药害;拔节期病株防效为98.62%,乳熟期白穗防效为92.04%;处理区小麦产量较清水对照区增加54.37%,均为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为对照药剂,测定了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包衣花生种子后氟虫腈和毒死蜱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的剂量动态及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包衣种子播种后微囊化可以显著延缓毒死蜱和氟虫腈在花生根际土壤中的降解,在相同剂量下氟虫腈·毒死蜱18%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处理中在花生根际土壤和根系中氟虫腈和毒死蜱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微囊化制剂。在药种比1∶100或1∶50条件下,用氟虫腈·毒死蜱种子处理微囊18%悬浮剂对花生种子包衣即可在整个花生生育期对蛴螬有效控制,防治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强还原处理所使用有机物料与其杀菌效果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土壤厌氧环境并添加大量有机物料的强还原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消毒方法,但对于RSD过程中添加不同有机物料与其杀菌效果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甚少。本试验采集两种连作土壤,分别进行添加稻壳(RSD1)、麦麸(RSD2)和芦苇(RSD3);甘蔗渣(RSD4)、葡萄糖(RSD5)和纤维素(RSD6)的RSD处理,采用荧光定量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物料理化性质与杀菌效果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RSD处理显著地降低了土壤中的NO-3-N含量和电导率Ec,增加了NH+4-N含量;稻壳、麦麸和芦苇RSD处理的杀菌效果分别为88.60%、90.76%和85.91%,甘蔗渣、葡萄糖和纤维素RSD处理的杀菌效果分别为72.30%、85.87%和30.65%;有机物料中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易氧化有机碳(eas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EOC)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与杀菌效果及细菌数量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中添加有机物料初始C/N与杀菌效果呈显著负相关,与细菌数量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添加高EOC和TN及低C/N的有机物料的RSD处理杀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用于防除黄芩田杂草的除草剂,进行黄芩田施药试验,调查土壤处理除草剂二甲戊灵、氟乐灵播前土壤喷雾、播后苗前土壤喷雾的除草效果,以及茎叶处理除草剂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对茎叶喷雾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和氟乐灵于播后苗前处理土壤后对黄芩田杂草的防效最高,在黄芩出苗后第50天,上述两处理对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3.99%和94.30%,株防效分别为77.89%和73.33%;二甲戊灵和氟乐灵于播前处理土壤的防效次之;精喹禾灵和高效氟吡甲禾灵处理茎叶的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20.
以常规施肥不置换土层为对照,研究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置换、置换后增施15%磷肥、置换后增施有机肥及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土壤灭菌等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根际土壤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及晚疫病病情指数影响,结果表明:土层置换处理及置换后增施磷肥或有机肥和土壤灭菌处理,对马铃薯田间根际不同深度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均有影响。马铃薯播种后35 d时,土层置换及土壤灭菌处理降低了0~10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土层置换并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层置换并增施磷肥或有机肥可有效保持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磷酸酶的活性,其中以增施磷肥效果更为明显。土层置换后增施磷肥或对表土灭菌处理可减少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率;在播种后77 d时,置换后增施有机肥的病情指数分别比不置换土壤、土层置换、置换后增施15%磷肥和土壤灭菌处理分别提高17.5%、47.1%、60.8%和66.6%,在土壤置换后施用有机肥不利于降低马铃薯的晚疫病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