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用真菌黄裙竹荪的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药用真菌黄裙竹荪资源调查、标本采集、菌种分离、培养基的筛选、生长温度、酸碱度、覆土土质以及覆土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一级菌种培养基以PDA培养基为主,添加松针浸出汁为黄裙竹荪的最佳培养基;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适宜pH值为6.5;栽培播种完成后,及时覆盖砂质黄壤土,是黄裙竹荪栽培的最佳方法和最佳土质。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工栽培的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olvata)和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都属中低温型和中温型,子实体形成和分化适温范围为19~28℃,在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人工栽培很难越夏,且对环境条件、培养料和覆土要求苛刻,不易形成菌蛋。有的虽能形成菌蛋,但不能分化散裙,使许多栽培者遭受损失,影响了竹荪生产的发展。贵州高原生物示范厂的GD-710和D-8菌株,在26~38℃气温范围内能形成菌蛋和分化散裙,且栽培技术简便,适宜在竹木资源丰富的南方推广。但高温型竹荪菌丝在常用的竹荪培养基上不易成活或生长发育速度很慢,一般需60~80天才能长满试管斜面。因此,提高菌种分离和移植的成活率,加快菌丝的繁殖速度,已成为高温型竹荪栽培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广西、贵州的四  相似文献   

3.
金针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针菇生产中,往往会碰到母种或原种在瓶内过早出现子实体、菌丝老化、影响产量,为了促进菌丝生长延缓菌种老化,作者从改变菌种培养料配方着手,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供试菌株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经栽培后进行组织分离得到试管种。  相似文献   

4.
竹荪制种采用组织分离培养难度较高,但分离出的菌种质量好.由组织分离培养成的试管斜面菌种称为母种或一级种;将母种接入木屑培养基中培养成的菌种称为原种或二级种;原种在木屑墙养基上扩大培养即为栽培种或三级种.  相似文献   

5.
竹荪培养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竹荪在不同培养材料及其适当配方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筛选菌丝生长快、长势好的基质配方,以期缩短制种周期,提高竹荪栽培效益,特做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 短裙竹荪D引自广东微生物所.1.2 培养基配方①杂木屑7.3kg,麸皮2.5kg,蔗糖100g,轻质碳酸钙100k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10g,料水比1:1:3;②蔗渣7.3kg,麸皮2.5kg,蔗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通过对竹荪野生生态环境的考察、制种和速生高产栽培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一)菌种选择及制备优良的竹荪菌种,要求菌丝粗壮,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原种和栽培种以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半个月左右使用效果为好.具体制作方法是:1.母种制作培养基为麸皮50g(煮汁),葡萄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琼脂18~20g,水1000ml,pH5.5~6,按常规方法配成.要求培养基配制后立即移接,并保持斜面湿润,接种后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迅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灵芝最优菌种的分离部位,对生产中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原基、子实体幼嫩边缘组织、菌管、栽培基质4个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获得菌株进行栽培性状比较。结果表明,从栽培基质中分离纯化的菌种,其菌丝生活力强,子实体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子实体幼嫩边缘组织分离菌种高1.08%、菌管分离菌种高0.41%、原基分离菌种高0.2%,是具有推广潜力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菌株"辽抚4号"为试材,采用继代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继代培养次数对菌丝的生长特性和显微形态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菌种使用和继代培养对菌种退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对菌丝的生长特性和菌丝微观形态影响显著,子实体组织分离的部位和培养基成分对继代培养菌株菌丝的长速和长势影响明显。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丝长速下降趋势显著,继代培养40次之后,木屑培养基上,菌盖部位分离菌丝生长速度下降35.62%,PDA培养基上,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分离菌丝生长速度下降34.05%,菌丝稀疏,长势变弱;菌丝显微结构可见明显变化,菌丝宽度、锁状联合的宽度和数量发生菌丝微观形态的改变,趋势上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丝分枝和锁状联合数量逐渐减少,菌盖处组织分离得到的菌丝锁状联合的宽度逐渐增加;组织分离菌株的菌丝特性差异表明菌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是最佳分离部位。  相似文献   

9.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亲子相关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10个平菇菌种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多菌种、二菌种和菌种内三组4×4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误差小;亲本单孢菌株与后代杂交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间不相关;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差异均显著,菌种间杂交非加性效应占优势,菌种内交配以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共选出菌丝生长速度配合力高的单孢菌株4个,杂交组合5个。  相似文献   

10.
原生质体诱变技术选育香菇菌株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比较了双核菌丝制备的香菇原生质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再生率,观察了原生质体再生过程.以存活率37%的剂量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后,选出102份再生克隆,从中选出在CM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上菌丝长速较快的材料23份,进行栽培试验,其中10份产量提高,出菇较早.在随后的二次或三次组织分离后代的栽培试验中,大部分材料保持了增产、早熟的性状,经显著性测验.其中2份材料的产量显著提高.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用原生质体诱变技术选育香菇菌株的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11.
罗凡 《食用菌》1994,16(5):32-32
室外栽培短裙竹荪,一次投资,可连续收获三年,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效益高等特点。我县桥楼乡农民杨永良,去年利用房后坡地改梯地后,栽培短裙竹荪12厢36m~2,仅今年收干品11kg,经济收入4000余元。三年采收结束,估计产值可达8000元,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良菌种安排好栽培季节 在竹荪栽培品种中,以短裙竹荪品质最好,产量较高,市场前景好。优质短裙竹荪菌种,菌丝生长健壮,长势整齐,无中断,无杂菌斑块,培养基与瓶壁紧连无收缩脱节,无黄水。尤其要注意的是,竹荪菌种前期感染杂菌后,虽经培养竹荪菌丝可以覆盖料面,但是这种菌丝吃料慢,长势弱,产量也低,因此要注意鉴别,一旦发现坚决淘汰。 竹荪栽培分春播秋收和秋播夏收两季,春播以“春分”开始3~5月均适,秋播以秋末冬初9~11月最适。如果11~12月、1~2月栽培时,下种后必须覆盖薄膜,以便升温、保温,否则竹荪菌丝生长缓慢,第二年或当年难以出荪。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利用羊肚菌种质资源,收集、组织分离了 5个羊肚菌菌株.通过观察羊肚菌菌株在培养基配方和田间栽培时的生长特性,发现5个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特征、菌核特征、平均产量、单菇重均有差异.其中菌株Y-Q1和Y-Q4综合性状最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比较4种母种培养基,配方1在菌丝长速、颜色、密度和产核情况均优于其...  相似文献   

13.
代料栽培灵芝组织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娟 《食用菌》1999,(2):10-11
组织分离是利用菌体幼嫩的活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下,由于实体发育阶段回复到菌丝生长阶段,变成没有组织化的菌丝体,是获得纯菌种最简便的一种方法.在生产上,由于灵芝的担孢子不易萌发,故常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种,为了高效、快速、准确地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实践中,我们对代料栽培灵芝的组织分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草菇V23原生质体再生菌丝经过0 ℃低温胁迫处理108 h后,筛选出菌丝较耐低温的菌株V23a,获得V23a的孢子分离菌株(Spore Isolation Strains, SIS),经栽培后,筛选生物学效率高的菌株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组织分离菌株(Tissue Isolation Strains, TIS),选出其中生物学效率最高的Va2作为草菇高产新菌种,其生物学效率比对照V23高14.27%.选育过程中分析了SIS菌株的气生菌丝密度、厚垣孢子数量和出菇率,比较了SIS和TI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数、生产周期、单菇平均质量和生物学效率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可出菇的SIS菌株其子实体产量差异较大,但均低于对照菌株V23.TIS菌株的产量比SIS的提高了0~87.18%.  相似文献   

15.
以榆耳5个栽培菌株、5个野生分离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拮抗试验和栽培试验;通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质量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筛选出优良榆耳菌株U07。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质量佳,产量高,秋季冷棚栽培在木屑培养基上生物学效率41.2%。  相似文献   

16.
鸡腿菇菌种培养基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田景花  王梅  杨喆 《食用菌》2003,25(1):20-20
鸡腿菇 ,又名毛头鬼伞。近年来由于生料栽培的成功 ,促进了鸡腿菇生产的发展 ,但在菌种生产上仍存在菌丝长速慢、长势弱等问题。为此 ,笔者进行了鸡腿菇不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的比较试验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鸡腿菇 1号 ,本校分离。1.2 母种培养基配方试验 试验设A、B、C、D、E 5个处理。A .PDA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 2 0 0 g,葡萄糖 2 0g ,琼脂 2 0 g ,水1,0 0 0ml,pH自然 ;B .PDA综合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 2 0 0 g ,葡萄糖 2 0g,磷酸二氢钾 3g,硫酸镁 1.5 g ,VB12 0m…  相似文献   

17.
陈世喜  张才贤 《食用菌》1993,15(4):37-37
(一)栽培季节根据地理条件和竹荪生长发育特性,以当地气温持续在8~28℃为栽培适时。一般可春、秋季栽培,春季2月下旬~4月下旬,秋季9~10月播种。(二)选良种和优质菌种目前生产栽培较多的是长、短裙竹荪,如D892、D886、D-古优1号、875等。优质菌必须具备:初期菌丝体浓白、粗壮、呈束状,有气生菌丝;成熟的长裙竹荪菌丝体多为粉红色,间有紫褐色,短裙竹荪菌丝体紫色较多,间有少量粉红色。老化菌种气生菌丝消失,有黄色水珠附于瓶壁,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菌种长期使用、长期保藏,以及转管次数过多,都会导致菌丝生活力降低,因此必须经过复壮才能用于生产,现将四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组织分离提纯菌种 将原有的优良菌株,通过一定数量的栽培,然后对不同菌株从长势、出菇、产量、生物效率等方面对比,挑选出性状稳定,无劣势变异,具有该品种典型特征的七、八成熟的菇,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待菌丝长至一定长度,挑取菌丝尖端部位接入新斜面试管,即可作为继代母种供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发掘适合陕北风沙区栽培的野生羊肚菌资源,确定最佳菌种分离方法及培养配方,探索出适合当地推广的优质菌株,从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菌种分离纯化、培养基筛选、大田试种与推广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方的26个菌株主要包括梯棱羊肚菌7株、六妹羊肚菌5株、七妹羊肚菌4株。以菌盖部位进行的组织分离,菌核密集且含有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基因;以孢子分离获得的菌丝长势强、菌核密集且含有2种交配型基因。5种培养基中以配方M2最佳,菌丝健壮浓密、长势强且整齐。经过初选和复选获得6个优选菌株,在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栽培中驯化选育出的6个菌株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抗病性,平均产量均超过200 kg·667-1m-2。其中,以采自四川绵阳的七妹羊肚菌菌株NK-2平均产量最高,达到292 kg·667-1m-2。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优良菌株筛选及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1个双孢蘑菇菌株,进行了不同菌株、原料配方、制种料处理方式和制种封口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福建2796菌株菌丝生长最快,其适宜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小麦汁和牛粪培养基,在生产原种时小麦粒以预泡10h后菌种质量较好,制种封口材料以棉花塞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