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是建造标准化。根据种植蔬菜、瓜果、花卉等不同特点,通过对温室的保温性能、温度和湿度控制、使用寿命、经济性等方面的试验示范,我省探索出建造成本低、保温性好、使用寿命长、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温室及大棚建造方案。  相似文献   

2.
智能控制系统在温室花卉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温室通过各种传感器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温室环境,为花卉在不适宜生长的季节和地区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以达到不时栽培、提早采收、延长花期和增加产量的目的.根据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要求,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了适合花卉生长的新型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各种环境因素的控制.大量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传感器,实现了计算机环境自动监控系统与花卉专家系统的有机结合,具有功能强大、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和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并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北方温室群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温室环境各因素的分析,针对辽沈II型温室特点,介绍了一种采用分布式模式的温室群环境监控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软件设计,并提出了适用于多温室多参数采集与控制系统的数据结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及数据预浏览,具有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和便于维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花卉栽培用微喷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微喷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以凝聚名贵花卉实际栽培经验的专家数据库为基准,结合不同花卉的栽培要求和福建省的气候特点,通过对温室内的主要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土壤湿度、CO2浓度的综合调控.为各花卉生长发育提供最佳的生态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农业也在加速向现代化设施农业的方向发展。智能化温室是设施农业中的高级类型,拥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亮点在于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可稳定温室环境,利用该系统可以直接调节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多因素,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全年高产、稳步精细,经济效益好。基于此,研究小组介绍了智能温室的定义、技术和监控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智能温室发展现状,以北京世园公园生产温室为例,详细剖析了智能温室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智能温室建设的建议,并探讨了智能温室的发展前景,以期为今后智能温室产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龙口市以温室大棚为主要形式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各种温室大棚达3万个。葡萄、蔬菜、草莓、花卉、果树等优质高值的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0.3万hm~2。近年,龙口市农机部门针对温室大棚发展快、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贫乏的特点,引进以色列和韩国微灌机械化设备,开展了温室葡萄、蔬菜、草莓滴灌,花卉微喷灌,果树小管出流等微灌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温室测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对温室大棚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度进行测控的多功能智能系统,阐述了系统硬件部分的总体设计方案、各元器件的选型、对温室内参数的测控原理和元器件间的连接电路,并给出了系统下位机主程序的流程图、PID控制算法及基于Delphi7.0的上位机操作界面.通过控制不同时期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佳环境参数,系统实现了温室大棚的科学、高效、智能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二代节能温室是在日光温室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在设计上特别重视了采光蓄热和保温防寒。该温室结构简单,造价低,节能效果好,可生产多种蔬菜,经济效益较高。目前,这种温室的装备水平低,环境控制能力弱,不能种植对环境有严格要求的名特优蔬菜和花卉。要提高二代节能温室的调控能力,使其达到高标准,必须抓好相关设备的推广和应用,这是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其主要设备如下:  相似文献   

9.
2.现代化温室此行考察了2处,一处是津川的农家温室,有一个联栋玻璃温室,使用滴灌方式灌溉,采用营养液无土栽培方式培育月季花幼苗,温室内育成的幼苗定植于塑料大棚内,生产花卉成品。另一处是京畿道农业技术院试验场,其温室的规模较大,有二联栋、三联栋、四联栋的多种温室。温室的结构为铝合金框架,早期建的温室采用无窗式有机玻  相似文献   

10.
袁驰  王健  刘云 《农机化研究》2008,(6):190-192
换气调温是花卉培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变频调速技术以其高可靠性及优良的控制性能,可以作为自动换气调温系统应用在花卉培育温室大棚中。为此,详细叙述了换气调温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变频调速器的选择和控制;给出了测温电路图、运行模式图和变频调速器的接线图。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调温控制稳定,节能效果显著、保护功能充实,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对国内外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档温室自动控制的需要,探索性地将温室作物生长模型引入到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结构中,开发了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理论,对温室内外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温室内作物生长创造最优化的生长条件.该系统功能强大,软硬件全中文界面,操作简便,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一门新兴前沿技术。针对目前温室环境监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和农业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数据融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温室环境参数测控的决策准确性,可显著改善温室环境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华北型日光温室升温系统的节能设计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温室的采暖设计理论未考虑新节能技术和温室采用的智能控制系统对温度的影响,因而容易造成设备容量过大和燃料储备过多的现象。为此,使用基于神经网络和模型的模糊专家系统来设计适当的加温设备和经济的燃料储备,可以大量地节约温室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段控制策略的温室智能测控系统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PID算法和模糊控制理论相结合的分段控制理论为控制策略,嵌入温室作物生长模型和栽培专家知识,基于RS485总线,设计了一个分布式温室智能测控系统,对温室生产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智能决策输出,调节温室控制设备,创造最佳的温室作物生长环境条件.实践证明,分段控制算法使控制输出准确跟踪设置值.  相似文献   

15.
以冬季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因子对口光温室环境的影响,应用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北方日光温室冬季温度的控制,并利用MATLAB命令方式和Fuzzy Logic Toolbox实现对该控制系统的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对于日光温室温度的控制效果比较理想,在外界扰动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抗干扰能力强,反映速度快,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综合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集环境因子、作物生长过程和上层指标的综合温室控制系统,分析了现有温室控制研究成果,基于控制周期原则将温室控制系统分为分钟级温室环境因子控制系统(快速时变系统)、天或旬级的作物生长周期控制系统(中速时变系统)、年级的温室上层指标控制系统(慢速时变系统)。通过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3类控制系统具有多时标特性,借助奇异摄动理论,对温室控制系统进行了分层递阶设计,进而得出该理论下的总体温室控制系统模型与控制器求解过程。通过算例演绎该设计方法的步骤,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思路清晰、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智能化温室的环境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了适合作物生长的新型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同时也详细地阐述了各个环境因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8.
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文选  王琎 《农机化研究》2006,(8):163-164,167
现代化温室通过各种传感器及微型计算机自动控制温室环境,为作物在不适宜生长的季节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以实现不时栽培、提早采收、延长生育期和增加产量。根据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要求。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了适合作物生长的新型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各个环境因子的控制。通过试用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决策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下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中,农作物的生长通常受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根据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实际需求建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决策框架,并提出了一种数据预处理和决策融合方法。首先,使用箱线图检测量测数据中的异常值,考虑到现有直接剔除异常数据处理方法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异常数据自适应修正方法;然后,利用加权平均距离聚类处理更新后的数据;最后,根据所提出的基于加权相似度的基本概率分配方法结合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为温室环境控制做出正确决策。实验结果表明,箱线图检测异常数据更为准确,其检测率比狄克逊准则高近19.2%,对于不确定性融合结果,本文提出的基于加权相似度的基本概率分配方法相比现有方法降低了1~2个数量级,不仅可以提高温室环境参数融合精度,加快收敛速度,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决策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