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健康动物消化道的菌群屏障是保护动物免受病原微生物及内毒素侵害的重要保障。家兔肠道菌以厌氧菌为主,需氧菌为辅。肠道内容物中,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只占肠道菌群的5%以下,而占95%以上的都是厌氧菌。肠道菌群的结构正常及稳定,是家兔保持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菌群紊乱会导致家兔机体生产性能低下,甚至暴发疾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山东省东平湖库区常见淡水鱼肠道菌群的组成, 作者对该库区内的草鱼、鲢鱼、鲫鱼和鲤鱼4 种鲤科鱼肠道菌群中的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每种鱼肠道中的菌群数量和种类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鱼肠道中均存在哈夫尼亚菌属、致病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柠檬酸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链球菌属,其中鲤鱼和鲫鱼肠道菌群的总量比较接近,两者共同含有菌属的数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活菌制剂替代抗菌药物添加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类中的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是动物体内有益的正常菌群。它们的存在不仅能提高机体的消化机能,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并能竞争性地抑制某些入侵的病原菌或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增殖。但是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饲料中广谱抗菌素的大量使用及化学制剂的添加,导致肠道内正常菌群紊乱,使肠道正常菌群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正>健康动物消化道的菌群屏障是保护动物免受病原微生物及内毒素侵害的重要保障。家兔肠道菌以厌氧菌为主,需氧菌为辅。肠道内容物中,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只占肠道菌群的5%以下,而占95%以上的都是厌氧菌。肠道菌群的结构正常及稳定,是家兔保持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菌群紊乱会导致家兔机体生产性能低下,甚至暴发疾病。随着国际市场对畜禽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益生菌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益生菌剂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60头7.5 kg左右的"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原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将仔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1%益生菌剂,检测各组仔猪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等。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制剂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促进仔猪的生长;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仔猪肠道非常住菌群(过路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常住菌群;益生菌剂能极显著减少仔猪肠道的好氧菌(P<0.01),极显著增加仔猪肠道的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P<0.01),显著降低仔猪肠道的产气荚膜梭菌(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剂能有效改善仔猪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6.
益生素对罗曼褐种鸡生产性能和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推广,饲用微生态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饲料中直接添加的活菌制剂是由宿主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或具有调节和有益作用的外来菌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能够促进动物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平衡,通过生物夺氧、菌群调整、生物拮抗、提高免疫  相似文献   

7.
活菌制剂的作用及研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活菌制剂的作用及研究应用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永义1.活菌制剂的作用1.1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幼畜腹泻性疾病。正常情况下,动物胃肠道菌群保持着动态平衡,这表现在需氧菌和厌氧菌、有益菌和致病菌保持一定比例。比如,健康小猪,在小肠内需氧菌与厌氧菌之...  相似文献   

8.
仔猪白痢是7~30日龄仔猪多发和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长期使用大量抗菌药物治疗,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和正常菌群的失调,致使仔猪抵抗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为了探讨调整肠道菌群的新途径,我们采用活菌制剂“乳酪奶”治疗仔猪白痢,并与土霉素作疗效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给新生仔猪喂服复合生物菌,测定其对肠道3种主要菌群的影响;同时用致病性大肠杆菌攻毒,测定其抗病力.结果表明:复合生物菌能显著地减少仔猪直肠中的大肠杆菌,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有效地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并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很强的颉颃作用,使仔猪下痢的发病率降低87.4%,治疗显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益生素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益生素的作用和作用机理4.1益生素的作用1)益生素的作用特点是安全无毒、无蓄积残留、无引进潜在致病菌危害,无环境污染等。2)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畜禽尤其是幼畜的肠道疾病。健康动物肠道内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状态,建立一个正常且平衡良好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对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肠道菌群保持动态平衡,有害菌和致病菌在肠道内保持一定比例。在某些情况下,如应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可破坏平衡。正常情况下,猪肠道内优势菌为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复合生物菌给新生仔猪喂服,测定其对肠道三种主要菌群的影响;同时用致病性大肠杆菌攻毒,测定其抗病力。结果表明:复合生物菌能显著地降低仔猪直肠中的大肠杆菌,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有效地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使仔猪下痢的发病率降低87.47%,治疗显效率达100%,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防治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大肠杆菌是仔猪肠道的常在菌和条件性病原菌,仔猪常因断奶、转圈、更换饲料等应激而致肠道正常菌群区系失调,大肠杆菌趁机大量增殖,产生毒素而致病。其发病率较高,致死率高达80%一100%,是危害仔猪的重  相似文献   

13.
16S 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肠道是多种细菌的良好生存环境,相当一部分肠道菌长期定居在肠道内,对宿主有益无害,这类菌群被称之为肠道正常菌群。肠道正常菌群在宿主内生存和增殖,对维持宿主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在肠内壁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防治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爽  饶正守 《养猪》1997,(4):35-36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大肠杆菌是仔猪肠道的常在菌和条件性病原菌,仔猪常因断奶、转圈、更换饲料等应激而致肠道正常菌群区系失调,大肠杆菌趁机大量增殖,产生毒素而致病。其发病率较高,致死率高达80%~100%,是危害仔猪的重  相似文献   

15.
猪的肠道菌群组成与种类及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研究健康、品种优良的猪的肠道菌群组成对于养猪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10日龄莱芜哺乳仔猪腹泻仔猪的粪便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仔猪共有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共有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腹泻仔猪共有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共有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此外,两组比较,Lactobacillus、Escherichia-Shigella、Prevotella_9、Fusobacterium、Prevotellaceae属在腹泻仔猪组丰度水平高,而Acinetobacter、Jeotgalibaca、Treponema_2、Psychrobacter属在健康仔猪组丰度水平高。本研究结果为莱芜猪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后期调节肠道菌群、促进猪的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粪肠球菌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之一,也是仔猪生产中常用的益生菌之一,有维持猪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益生功效。本文主要对粪肠球菌作用机制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1粪肠球菌的作用机制1.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对稳定的微生态体系。若肠道菌群平衡受到破坏,导致乳酸菌等有益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数量增加,进而导致出现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微生态制剂在绿色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1.1 生物夺氧,恢复优势菌群,净化体内外环境 一些需氧的微生物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恢复优势菌群,从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饲喂芽孢杆菌后能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沙门菌的数量,使动物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增加,因而排泄物、分泌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多,致病性微生物减少,从而净化了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强力益生素Ⅱ对哺乳仔猪饲养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力益生素Ⅱ对哺乳仔猪饲养效果的观察吴光楚,万来金前言据国外文献报导,益生素经口喂饲,有益菌在肠道大量增殖后,一方面调节肠道内菌群的数量和种类的平衡,修复被病原菌破坏的菌膜屏障,同时通过耗氧增殖,在肠道内形成缺氧环境,促进乳酸菌的大量增殖,从而防止下...  相似文献   

19.
动物胃肠道中有复杂的微生物区系 ,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种类型 ,二者之间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正常情况下 ,有益菌在消化道内是优势菌群 ,但在应激、日粮和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 ,病原菌成为优势菌群 ,机体发生病变 ,从而影响动物健康。如何通过提高消化道中有益菌的数量 ,减少病原菌 ,来防止动物发病呢 ?一方面可以通过饲喂动物活菌制剂来提高动物的健康情况 ,这些活菌又称为益生素或微生态制剂 ,是有益菌经工业化发酵生产出来的微生物制剂。另一方面是添加低聚糖。它既不能为动物自身吸收又不能为肠道有害菌利用 ,只能供肠道有益菌吸收…  相似文献   

20.
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断奶前后仔猪肠道菌群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前后仔猪肠道菌群的变化。随机选取胎次和出生时间相近的、体重差异不显著的健康"杜×长×大"外三元新生仔猪12头用于试验。整个试验期间由母猪按常规哺乳直到断奶(25日龄),母猪饲粮不含有抗生素,仔猪于12日龄开始饲喂教槽料。于25日龄(断奶前)和32日龄(断奶后)分别随机挑选3头仔猪进行心脏放血屠宰,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运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前后仔猪盲肠内容物中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断奶前仔猪相比,断奶后仔猪腹泻率显著增加(P<0.05);肠道中菌群多样性增加;肠道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含量显著增加了63.95%(P<0.05),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含量分别显著减少了100.00%和70.54%(P<0.05)。对厚壁菌门含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纲的水平,与断奶前仔猪相比,断奶后仔猪肠道中梭菌纲(Clostridia)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含量有减少的趋势(P>0.05),而Negativicutes纲、Erysipelotrichia纲和未知厚壁菌纲含量有增加的趋势(P>0.05)。从门到属的水平,断奶前后仔猪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不同,有些菌是断奶前仔猪肠道特有的,如嗜胆菌属(Bilophila)、具核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 nucleat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aceae)等,有些菌是断奶后仔猪肠道特有的,如费克蓝姆菌属(Facklamia)、八叠球菌属(Sarcina)等。由此可见,断奶后仔猪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