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关键性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该文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批示为基础,研讨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以生态环境演变为主导,论证了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调控的基本原理。以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工程为目标,研讨了治理水土流失,侵蚀环境调控,农田建设,水利建设及防止新的人为加速侵蚀等,提出了应强化研究的关键性和基本规律性的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与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土地资源,但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计落后,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和生产建设项目的规模会逐步扩大,势必加剧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因此必须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体来抓,落实好“24字方针”,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为西部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 ;坚持按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选择和配置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坚持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在 3个坚持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正确与连续政策和科学技术等支撑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坝系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组成部分,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内依靠坝系建设发展沟坝地、缩河造地、引洪淤地。利用坝库拦蓄的径流发展水浇地。增加粮食产量,为荒山退耕还林还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研究需求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针对目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当前面临的若干问题与研究需求,包括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治理黄土高原的前景与重点治理区的选择问题、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与沟壑治理相结合的问题、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植被恢复前景问题、制定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划的理论基础问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后效的预测、监测与评估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7.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土保持林对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水土保持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其次分析了该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最后提出了水土保持林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浅谈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为我国西北、西南和华中三大区的结合部.自1989年长江上游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工程实施以来,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据第3次遥 感技术调查测算,四川水土流失仍相当严重,是影响四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头号环境问题 .因此,加快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就此笔者对如何搞好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建设淤地坝可以改变微地貌,增加良田面积,有效拦截泥沙,防止沟道侵蚀;能有效拦蓄洪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区域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坝代路,便利交通.实践证明,淤地坝建设是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剧烈水蚀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16亿 t土壤中,氮、磷、钾总量约 4 000多万t,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对策,首先以第三代国家领导集体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批示统一思想,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统一规划,在总结50多a的治理经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治理;加强预防监督工作,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在资金投入上,进一步完善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加大投资力度,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加大诸如机修梯田、集两节水灌溉、径流林业、抗旱保水剂应用技术等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实施“十、百、千”工程,以提高整个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1.
1深刻认识水土保持是整治江湖、防御洪灾的根本性措施面对1998年洪涝灾害暴露出来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举国上下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就强调“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流...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 13 73万km2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全省仅初步治理 8万km2 ,真正达标的只有 4万km2 。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综合治理。基本农田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突破口 ,只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精种多收 ,才能促进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它容三大措施为一体 ,形成综合体系 ,发挥着群体防护效应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无论是在治理措施上 ,还是达到的预期目标上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三门峡市水土流失面积 5 474 5km2 ,现已治理 3 6 97km2 ,林木覆盖率由 1990年的 2 2 %上升到 44 7% ,年减少土壤流失 95 0万t。全市“四荒”开发转制面积 16万hm2 ,已建成苹果、杜仲、银杏、梨枣、核桃、板栗、柿子、杏 8大基地 ,2 0多个“公司 +农户”的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各级领导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真抓实干 ,政府部门制定配套政策 ,一批企业家、下岗职工和机关分流人员积极参与 ,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开展了5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结50年来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在治理开发,机制创新、科技推广、预防监督等方面的成绩和经验,充分认识目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存在的差距,大力推进改革,探索新形势下促进水保发展的新机制,全面推进我省水土保持事业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圳市水土流失面积已从1995年的184.99km^2减少到1998年底的96.7km^2。严重级流失面积所占比重也从1995年的55.7%减少到1998年的20.6%。经分析计算,1996年-1998年水土保持累计减少进入河道(排水道)的泥沙量达3.343×10^6t,减沙效益达2×10^8元。在对深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水土保持的最新进展。概括了实施城市水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科学史观简要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通过分析认为,历史时期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不再单纯表现为自然过程,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地互动过程,人为因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具有双重意义,既通过耕种对自然环境破坏,还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土地承载能力,其主要是由不同的环境观和社会因素造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以资源利用为主,有意识的建设活动较少,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就巨大,生态环境演变具有明显历史进程,被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对生态环境演变有特殊意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及其成效在农不利环境,土壤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表现突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西部大开发机遇下,应借鉴历史经验,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建议采用科学的环境修复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同步进行,建设结构 水土保持型大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在全国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左云县为全面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真正实现山川秀美,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本县实际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水利与水保工程相结合,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治理速度与工程质量相联系,公益性工程与受益性工程相配套,并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三制”管理制度,引进新科技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淤地坝是适应黄土高原地区气候与水土资源条件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原创性贡献,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效,更是一种独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在拦泥淤地、减少入黄泥沙和确保黄河安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淤地坝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重点从"守底线、补短板、强监管"等方面着手,具体而言就是从除险、销号、转型、慎建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流域人、坝、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淤地坝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和安全运用长效机制,合理运用飞检、暗访、群众举报、督查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全面加强淤地坝监管,在短期内扭转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问题频发的现状,保证淤地坝安全运用和防汛安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母亲河闽江下游.全市现有人口583.38万人.全境海岸线长1136km.辖区内水系发达,闽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福州,境内长150km,流域面积8000km2,其它主要水系还有安仁溪、梅溪、大樟溪、大目溪、新店溪、营前溪及鳌江、龙江等.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900~210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