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禾本科牧草具有适应性强,适口性好,再生性快等优点,在畜牧、水产发展中占有极其主要的地位,筛选耐瘠的禾本科牧草对于土壤贫瘠地区发展草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南方红壤区域显得更为重要。本  相似文献   

2.
推广果园种草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果园种草的优点1.1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果园种草后,降雨和灌溉的地表径流大大减少,随水流失的土壤也很少,尤其是山坡地和沙滩地果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栽培牧草的施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牧草粮食。增施肥料,特别是有机肥料,不仅能满足牧草生长的需要,而且还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从而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1合理施肥的原则1.1根据牧草种类和需肥量施肥牧草的种类不同,所需要的肥料种类、数量也不同。禾本科牧草对氮肥的需要量较大,反应敏感。因此,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豆科牧草具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应以磷、钾肥为主和少量的氮肥,尤其是在幼苗根瘤尚未形成时,施用少量的氮肥,可促进幼苗的生长。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播的草地,首先要增施磷肥,促进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以磷固氮,促进禾本科牧草的…  相似文献   

4.
在果园内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草,是果园目前最好的土壤管理方法,它主要有以下优点: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果园种草后,降雨和灌溉的地表径流大大减少,随水流失的土壤也很少,尤其是山坡地和沙滩地果园,效果更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刈割后铺在地上的草及草死亡的根,都是土壤有机质稳妥可靠的来源。经试验,在果园种植白三叶或黑麦草,经过5年,土壤有机质可由0.5%~0.7%增加到1.5%~2%。在种草的条件下,果园土壤表层的季节性和一天中昼夜温度的变化小。如一些沙土地果园,在清耕条件下,夏季炎热的中午和下午…  相似文献   

5.
苏丹草     
苏丹草系禾本科高粱属牧草,是最重要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之一,因原产于非洲北部苏丹(高原)地区故而得名。 (一)利用价值 苏丹草适应性极强,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上都能生长,具有很好的形成嫩枝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6.
混播草地禾草及土壤主要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干旱条件下研究了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禾草粗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耕层主要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生长第4年混播草地禾草叶片的粗蛋白质含量比单播禾草提高19.1%,茎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8.1%;生长第3年混播草地土壤0 ̄30cm的有机质提高8.5%,全氮提高13.3%,速效钾提高16.2%,全磷降低4.8%。  相似文献   

7.
中山人工草地共生固氮和尿素的去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允寅  陈明 《草地学报》1995,3(2):158-163
试验结果表明,亚热带中山草地施入75kg/ha15N-尿素能明显提高鸭茅产草量,其N%的增加显著高于多年生黑麦草;豆科牧草的N%不受施氮的影响。但是,巴东红三叶的固氮活性因尿素的施入而显著降低,胡依阿白三叶则无明显变化。前者固定空气氮量占植株地上部全氮量的81.95~93.24%,后者为56.64~69.84%。草场中生长10年以上的红三叶固氮百分率为91.82±7.65%,白三叶为54.74±12.34%。15N-尿素施入50天内豆禾牧草混播植株吸收利用36.02%,土壤残留46.79%,仅有17.18%的尿素损失;而混播禾本科牧草分别为28.44%、34.29%和37.20%。表明豆禾牧草混播显著优于禾本科牧草混播。在施入少量化合态氮素的情况下,禾本科牧草主要吸收土壤氮素,其吸收量占植株全氮的62.41~72.87%,豆科牧草则主要依靠共生固氮满足其生长和繁殖所需。  相似文献   

8.
星星草又名星星怪,是生长在草甸草原、盐渍化土壤碱斑周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它的耐盐、耐碱性较强,长3~5个叶的星星草幼苗,在土壤pH值大于10以上、表土含盐量5%以上时,仍能生长良好。具有结实多、采集方便、种子发芽率高及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一般当年播种的星星草种子的发芽率在70%以上,未发芽的种子在第2年温度适宜时也可以发芽。星星草的整个生育期为65~80天。如在春天播种,当年即可开花结籽,产籽高峰在2年以后。一般每亩(667平方米)可产籽50千克左右。星星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矿物质元素,是草食动物很好的饲料。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退化梯度上滇西北高山草甸植物群落补偿生长能力及其维持机制,本研究于2018年7月–9月在滇西北的3个草甸退化梯度[重度退化(heavy degradation, HD)、中度退化(medium degradation, MD)、无退化对照(control,CK)]上开展原位刈割试验以分析草甸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同时采集、分析相应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用于分析草甸植物补偿生长能力的维持机制。结果表明:1)随退化程度增加,草甸植物群落总盖度、平均高度及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2)随退化程度增加,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平均粒径、总氮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土壤pH、速效氮含量在退化梯度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排序为MD CK HD;3)各退化梯度的草甸植物群落均发生了超补偿生长,且超补偿生长能力在退化梯度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超补偿生长能力在退化梯度间没有显著差异,莎草科植物的超补偿生长能力排序为HD MD CK;4)相较于禾本科和莎草科,杂类草的超补偿生长能力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小;5)相较于CK和MD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对HD样地植物群落超补偿生长能力的影响程度更深。本研究表明,退化虽可导致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的负面变化,但当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尚不足以限制植物群落的超补偿生长能力时,植物群落的超补偿生长能力可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果园生草是一种新型土壤管理模式,草地成功建植是该模式建立的基础。苹果园土壤的特异性可能影响草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从而影响草地建植。本研究分析了陇东苹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浸提液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浸提液提高了黑麦草种子萌发数,但减小了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数,但对二者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与无落叶相比,落叶残留时土壤浸提液加快了种子萌发,并有提高种子萌发率的趋势。土壤浸提液抑制了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幼苗胚根的生长,减少了幼苗单株鲜重;但有落叶残留时的土壤浸提液相对于无落叶的土壤浸提液处理减小了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幼苗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因此,苹果园土壤可通过抑制草类植物幼苗生长而非种子萌发来影响草地建植;从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来看,苹果园生草选择黑麦草等禾本科牧草更适合。  相似文献   

11.
在三江平原沼泽化草甸草场上,对牧草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状况与牧草的产量,经济类群变化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表现为“二高一低”的变化规律,在干旱季节提高低平地土壤含量水量,可促进小时章牧草的生长发育,在牧草返青期以每公顷灌水300吨,抽穗期每公顷灌水700吨增产效果显著,二者比对照增产39.6%和45.3%,在多雨季节降低洼地土壤含水量,可使质差的莎草科苔草草地向禾本科小叶章草地主  相似文献   

12.
种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中国农业大学塞北草业科学实验站,对种植3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un-ce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蓝茎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一年生饲料作物燕麦Avena sativa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生长第3年从春季到秋季,0~10,10~20,20~30 cm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层中,土壤容重平均降低9.29%,8.64%,6.38%。从7月开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燕麦地。生长第3年从春季到秋季0~10 cm土壤,多年生牧草使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6.45%,燕麦地减小了1.04%;10~20 cm,多年生牧草使孔隙度平均增加7.15%,燕麦地增加了1.49%。0~30 cm土层中,≥0.25 mm土壤团聚体总数,多年生牧草平均为73.89%,比燕麦地(平均为65.44%)高8.45%。  相似文献   

13.
1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1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丛生,须根系,分蘖较多,茎由4~7节组成,具圆锥花序,千粒重25~35克。燕麦喜冷凉湿润气候,种子发芽最低温度3-4℃,幼苗能忍受2-3℃低温。不耐热,在夏季温度较低的山区适于燕麦生长。生长期需水分较多,喜富含有机质的壤质土,能适应不同的酸碱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4.
四种禾本科牧草对官厅水库库滨荒地的培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官厅水库库滨选择典型荒滩荒坡地,种植苇状羊茅、老芒麦、无芒雀麦和草地雀麦4种禾本科牧草,对比研究其生长特征及种植后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4种牧草表现较为近似,其在荒滩荒地上均可正常生长,且平均每年可提供10.99t/hm2的干饲料,同时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具有较好的培肥改土效应。4种牧草种植2年后,平均可使表层土壤粘粒含量显著增加14%,粉粒含量显著减少21%,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112%,土壤容重显著降低15%,同时还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227%,全氮含量显著增加76%,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66%,41%和4%。综合认为,官厅水库库滨种植的4种禾本科牧草可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显著改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兼具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荒地土壤的持续培育和科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草业科学》2008,25(3):135-136
品种来源:1971年在青海省同德县巴滩地区采集的野生种,经30多年的栽培驯化而成。 品种特征特性:禾本科碱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5~70cm,茎直立,基部节间膝曲,疏丛型;叶片线性,长5~16cm,宽0.15~0.40cm,叶舌膜质截平,长约0.1cm。圆锥花序,开展,长10~18cm,主轴平滑,下部节分枝3~6枝。耐寒、耐旱、耐盐碱,在pH值8.5~9.0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6.
星星草是生长在草甸草原,盐渍化碱斑周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它的耐盐、碱性较强,长3个以上叶的星星草幼苗,在土壤pH10以上、表土含盐量15%以上,仍然生长良好,具有结实多,采集方便,种子发芽率高的特点。在碱斑草地上种植星星草是治理碱斑,恢复植被的理想方法。我县从1977年开始,由小区试验到大面积种植,已治理碱斑草原16.31万亩。种植星星草的碱斑土壤,两年后表土盐基总量和代换性阴、阳离子踢显下降,土壤腐植质含量增加,提高了土  相似文献   

17.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改良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改土培肥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其内在机制,对指导豆+禾混播,加强土壤管理,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生态位互补且能促进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作用。豆禾混播草地在发达的根系、土壤微生物、水分等协同作用下,土壤结构改善、有机质增加、矿质养分总量及有效性提高,草地土壤总体肥力增强。此外,豆+禾混播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充分的利用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豆+禾混播能在极端环境中展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有助于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18.
油籽饼(渣)是具有丰富营养的精饲料。就其营养价值而言,每公斤所含饲料单位几乎可与禾本科和豆科籽实类饲料同等;总消化养分高达90.3%,近于碗豆,高于玉米和燕麦;可消化蛋白质每公斤273克,是禾本科籽实的3倍,与豆科籽实不相上下(见表2)。因此,它是家畜优良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尤其对猪来说,价值更高,其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为3.98兆卡/公斤和3.55兆卡/公斤,比禾本科籽实都高接近碗豆(见表3)。  相似文献   

19.
桑漆斑病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立道  李雪明 《蚕业科学》1993,19(4):193-197
桑漆斑病是我国近年发现的桑树叶部病害,是由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eum Tode ex Fr.)寄生引起的,病原在病叶、土壤与水中越冬,除寄生桑树外,还寄生豆科作物及禾本科杂草等。发病初期用优氯净溶液喷洒桑叶有明显防治效果。桑园中的禾本科杂草,用10%禾草克水溶液喷洒可以清除,以减少病原。杀草效果为100%,该药对桑、蚕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杂交狼尾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杂交狼尾草(又名皇草)的生物学特性 (1)喜温暖湿润气候。海拔1500米以下,年均气温15℃,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或水源较充足地区均能良好生长;耐涝性能好。(2)耐旱性能很强。在百日大旱情况下,仍能良好生长。(3)耐瘠薄沙化、盐碱土壤。皇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包括荒漠、沙滩荒地、盐碱地等在内的各种土壤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