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地系统的地域分类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对区域历史、自然、人文、土地利用的综合研究基础上 ,本文对人地系统分类依据、原则进行探讨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对区域主要的人地系统基本类型、主要人地关系进行了评述 ,提出了人与地协调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危害较大。研究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区域差异,可为土地利用合理开发及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理论依据。采用G IS技术和土地利用综合分析方法,以甘州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对土地利用程度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全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平均为255.25,土地利用程度整体处于一个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各乡镇的土地利用程度参差不齐,土地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甘州区大部分乡镇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大于零,土地利用变化差异较大;土地利用程度依地形地貌特征差异分布,土地利用程度高的区域集中于中部平原,而南北两侧山地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上中下游用水竞争强烈,水资源的使用权分配对解决流域内不同区域间用水冲突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提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的优化分配原则,考虑不同规划年可利用水资源量和净需水量,以流域人均自产粮食需求需水为水资源使用权分配的约束下限,建立多目标优化分配模型。以石羊河流域为例,得到在不同规划水平年下分别考虑外调水和自产水情况下的流域水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各行政分区缺水率差异明显减小,并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分水方案比较,金川区生产用水使用权分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但由于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挤占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形成水资源分散、高耗、低效利用的格局,导致资源型缺水和结构性缺水的双重矛盾。在工业化的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本文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在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农村劳动力多层次转移的"产业移人"模式实现其"水资源利用—劳动力占用—产业效益"的良性循环,得出农村劳动力只有在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移的情况下,才能够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据疏勒河中下游地区1985、2000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等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强度在迅速增加,受其影响,生态服务总价值呈缓慢增长态势,从1985-2010年只增加0.02亿元,部分地区由于土地生态超载,土地过度利用的生态效应已经凸显;草地在研究区内生态系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变化对研究区内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有着较大影响;通过敏感度分析表明,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是缺乏弹性的,因此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实出发,在分析内陆河流域城镇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内陆河流域城镇体系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效应的总体研究框架,提出了研究目标、思路和内容。指出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水资源为主脉,以山地—绿洲—荒漠景观格局为底质,在分析水—绿洲—城镇体系空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特殊规律;不同时空条件下水资源的人口、城镇、经济承载力,建立不同边界条件下水资源有效转移和优化配置的模拟模型;通过对城乡人口迁移过程和机理分析,产业聚集、转型分析和绿洲-荒漠景观格局分析,构建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发展规模、职能状态和空间自组织结构;揭示城镇发展与环境演变协同作用下流域不同时空的生态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作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是所有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核心。区域案例研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黑河流域为例,阐明该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过程,揭示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力机制,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该流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该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农牧结构优化模式探讨——以黑河流域中上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黑河流域中上游农业的现状和问题,认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牧结构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促进农区和牧区两大经济生产系统全面健康发展,繁荣区域经济,而且在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有很大作用。结合现有基础提出了农牧耦合的发展模式:一是绿洲子系统内部的耦合,即中游绿洲农区舍饲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耦合;二是山地系统与绿洲系统的耦合,即山上繁殖,山下育肥模式与向山区放牧基地提供精细饲料,在牧区直接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植被恢复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影响,文中选取准格尔旗为研究区,基于1990、2000、2009年三期美国陆地卫星遥感影像提取各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在30m栅格尺度上定量评价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过度矿产资源开发等负面因素和生态恢复政策的正面因素。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人类活动及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增加,植被恢复的过程是有效而缓慢的。  相似文献   

10.
以黑河流域为区域背景,运用分形理论,定量化地研究西北干旱区景观镶嵌结构的复杂性与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景观要素,按照镶嵌结构的复杂性程度(分维值D)排序,依次分别为:高山草原>河滩地绿洲>漫灌戈壁绿洲>高山寒漠>土质平地盐漠>土质平地荒漠>中山森林>低滩地绿洲>中山草原>高山草甸>草原化荒漠>河湖滩地盐漠>冰川和永久性积雪>平沙地沙漠>固定沙丘沙漠>低平滩地盐漠>人工绿洲>荒漠草原>居民点(城市)>荒漠戈壁>荒漠剥蚀戈壁>高山草甸沼泽>半固定沙丘沙漠>流动沙丘沙漠>丘陵山地荒漠>高山灌丛草甸>中山灌丛草原>中山草甸草原。(2)各景观要素,按照镶嵌结构的稳定性程度(SK)排序,依次分别为:高山草原>河滩地绿洲>中山草甸草原>中山灌丛草原>高山灌丛草甸>丘陵山地荒漠>漫灌戈壁绿洲>高山寒漠>流动沙丘沙漠>半固定沙丘沙漠>土质平地盐漠>土质平地荒漠>中山森林>低滩地绿洲>高山草甸沼泽>中山草原>荒漠剥蚀戈壁>高山草甸>荒漠戈壁>居民点(城市)>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人工绿洲>低平滩地盐漠>固定沙丘沙漠>平沙地沙漠>河湖滩地盐漠>冰川和永久性积雪。(3)在各景观要素的镶嵌结构中,高山草原是最复杂,同时也是最稳定的;自然绿洲的复杂性和稳定性都大于人工绿洲。镶嵌结构最为简单的是中山草甸草原。最不稳定的景观要素,恰恰就是维系绿洲生存的关键-冰川和永久性积雪。(4)在沙漠和荒漠化景观中,固定沙丘和平沙地沙漠的复杂性虽然高于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荒漠戈壁、荒漠剥蚀及壁及荒漠草原,但是其稳定性却低于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荒漠戈壁、荒漠剥蚀戈壁、荒漠草原及草原化荒漠。这就是说,固定沙丘并不稳定。(5)在草原景观中,荒漠草原的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图,通过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净变化速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分析渭干河流域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利用程度的时空差异,并探讨土地利用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渭干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其类型分布和面积变化存在时空差异。1990—2008年流域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草地、沼泽、未利用地有所减少,耕地面积先增后减,总体有所增加。(2)因未利用地面积比重较大,流域各县的土地利用程度普遍不高,但近年有明显提高。库车、沙雅、新和三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渐增长,拜城县先增后减,总体有所增长。流域各县的土地利用效益均逐年增长,后期增长率远大于前期。(3)土地利用程度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越高,单位面积GDP和空间城市化水平越高。未利用地面积比重的空间差异对各县市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较大影响。(4)人类活动加剧、社会经济发展等因子是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遥感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在对石羊河流域城乡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深入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生态学、物理学、数理统计学、城市规划学、区域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构建城乡规模评价指标反映城乡规模及辐射范围,结合流域内部相互辐射、引力及场强模型建立遥感与GIS模型。利用引力模型分析城乡间联系的疏密程度和城镇在流域体系中的集聚能力,利用场强模型分析城镇间的辐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对于干旱内陆河流域区域分析研究,能充分利用到遥感和GIS技术进行空间定位和空间表达,以此建立研究区城镇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相互作用及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进行直观可视化表达,从而使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完善。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关于石羊河流域城乡体系协调发展的整合模式,从而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中根据影响人口经济压力的内在矛盾和外在因素,确定了反映区域人口经济压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其压力指数,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定量分析了甘肃省人口经济压力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5年间,甘肃省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特征表现为经济较发达、自然资源条件较好、人口增长较慢、人口素质较高的地区,其人口经济压力变化小;反之,人口经济压力变化就大,除人口自身带来压力外,经济发展缓慢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为切入点,通过青海省"二普"、"三普"、"四普"、"五普"等人口普查资料以及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揭示了建国以来,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的地理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64-2005年期间,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空间格局为:北、东部高,南、西部低,整体呈"T"字形间隔的三级阶梯格局,整体空...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价比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将2000年作为基准年对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肃南为最脆弱地区,甘州区属于中等脆弱地区,高台、民乐属于较不脆弱地区,临泽、山丹属于最不脆弱地区。在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对策。对调整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黑河上游山区1956—2004a祁连站气温与降水数据、莺落峡水文站出山径流进行各季年均值变化分析、基于MathCAD对气温和降水分别与出山径流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近50a黑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的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降水变化与径流的变化表现出正相关,而气温与径流则没有相关性。近50a降水各季变化没有一致性,却出现一定的规律,即春季持平,夏秋下降,而冬季增加。相对于降水而言,气温变化则表现出各季之间的一致性趋势,即近10a表现出明显的增温趋势,而且增温幅度相似,都在2℃左右。另外对气温与降水对出山径流的影响做了量化,降水与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557,而气温与径流的相关系数只有0.045左右;根据影响径流的气候因子所占权重,集成气候(无量纲)变化曲线,显示出与径流变化的一致性,即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依据本文分析和总结,预计今后10—20a气温、降水都将有升高或增加趋势,届时出山径流将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标 ,研究了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的农业景观空间格局从 1 987年到 1 997年十年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目明显增多 ,平均斑块面积减小 :旱地和草地在景观中的作用有所下降 ,水浇地和林地有所提高 ;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增大 ,景观向多优势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干旱区湿地-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质量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湖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盐化草甸土>盐土>灰棕漠土>风沙土的规律。湿地土壤有机质空间上表现为湖区以东、以西、以南方向上层土壤有机质依次递减,湖区以北上层土壤有机质先递减后递增。湖区以西中层土壤有机质与上层趋势一致,以北有机质含量较大,湖区以东、以南方向有机质含量较小。下层土壤样品中,湖区以西、以北位置均呈现递减趋势,以东方向有机质含量较高,以南较小。盐化草甸土有机质含量自上而下依次递减,趋势明显。盐土、风沙土、灰棕漠土有机质含量上层>中、下层,中下层含量差异较小。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还草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途径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将武川县的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坡度数据叠加分析同时参考土壤侵蚀、降水量和温度等方面的资料 ,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对TM影像目视解译得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并与土地适宜性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可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此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作为一种技术模式 ,可进行推广 ,对西部大开发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1 ] 。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借助航片,编制景观生态图(1∶1万),并选取基本参数、空间特征指数,从景观的二维水平方面定时研究了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平原区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该地区以旱地、水浇地、草地为主,居民工矿用地、林地、园地、水域占地为辅的典型农牧景观,斑块表现出显著的非随机格局。人类影响强烈的班块,一般形状规则,边界整齐,廊道连通性好而较规则;反之,形状狭窄,边界复杂而不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