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中建立采用轮边液压驱动的麦弗逊独立悬架模型,以转向梯形各球铰空间位置为设计变量,根据实车空间布置情况及轮边液压驱动式麦弗逊悬架布置特点确定优化参数范围。考虑汽车转向运动学及车轮跳动对转向影响,确定了优化目标函数,对车轮添加转向及跳动约束,对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进行计算,使内外轮转向误差角较小、跳动转向角较小。  相似文献   

2.
张超  瞿兆杰  杨力  周明刚 《农机化研究》2023,(2):223-229+235
以叶轮直叶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单轮叶—土壤离散元模型,充分校核模型准确性后,分析了轮毂宽度对各个最优参数的影响规律以及叶片在不同速度下叶片长度最优值的变化情况。对实际工况下的叶片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单轮叶叶片长度、轮叶厚度、轮叶驱动面倾角、轮叶非驱动面倾角为试验因素,驱动叶轮平均驱动效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叶轮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中土壤颗粒空间位置的变化、颗粒堆积流动现象、叶轮受力情况以及各个参数的变化对驱动轮驱动性能的影响机理。优化后的最佳结构参数分别为叶片长度240mm、轮叶厚度6mm、轮叶驱动面倾角5°、轮叶非驱动面倾角4°,此时单轮叶的驱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三轮农用运输车行驶跑偏是一种较为危险的故障,其表现为:行驶中驾驶员须两手紧紧握住把手,并向某一侧施力才能保证直线行驶,手稍放松就跑向一边,单侧转向较费力。这样既加重驾驶员的疲劳,也不利于行车安全。1.行驶跑偏的原因(1)左右两驱动轮轮胎气压不一致,使整车的重心偏离对称位置,同时两轮滚动半径不等,驱动轮所受到的摩擦力和产生的牵引力不一致,这样便对前轮产生偏转力矩,致使行驶跑偏。(2)车架、前叉扭曲变形,车轮轮毂变形,引起车轮偏斜而跑偏。(3)前叉减震器两侧减震弹簧弹力不一致,或某侧减震器严重漏油,…  相似文献   

4.
如何合理地调配车轮,不仅涉及农用车辆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 一、关于车轮的两个概念 1."轮"与"胎"的区别 "轮"与"胎"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东风牌EQ1091型汽车的车轮为例,其后轴左右两侧是双胎并装,全车共有6个轮胎,但是只有4个车轮(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该车的驱动型式表示为"4×2",其中"4"表示全车有4个车轮,"2"表示其中有2个驱动轮.尽管后轴上有4只轮胎,但是不能将该车的驱动型式写成"6×4".  相似文献   

5.
<正>拖拉机汽车行走系的主要功用是把由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扭矩转变为拖拉机汽车工作所需要的推进力;并把驱动轮的旋转运动变成拖拉机汽车在地面上的移动。此外,行走系还用来支承拖拉机汽车的重量,并减轻冲击和振动。转向驱动桥是行走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两个实际案例来分析拖拉机汽车转向驱动桥的功用。转向驱动桥用于变形四轮驱动的拖拉机和越野汽车上,因为它既能驱动,又能转向,故称为转向驱动桥。  相似文献   

6.
可变直径轮全地形车辆越障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后轮驱动及四轮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下可变直径轮全地形车辆的越障性能.首先在RecurdynV7R5软件中建立可变直径轮与普通轮胎模型,并对其越障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后驱及四驱车辆前后轮径变化对越障性能影响的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车辆驱动方式以及车辆轮径的变化对车辆的越障性能具有很大影响.又在RecurdynV7 R5软件中建立了后驱及四驱2种驱动方式下的整车模型,调整车轮直径模拟分析其越障性能,并与理论计算进行了对比.最后,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32)拖拉机的行走装置功用和组成如何? 答:轮式拖拉机行走装置的功用是支承整车重量并通过支承和悬架把由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扭矩变为车辆运动所需的驱动力,并把驱动轮的旋转运动转变成车辆在地面上的移动。轮式拖拉机行走装置一般由车轮,车桥和悬架等组成。 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的功用是支承拖拉机的车架并使其驱动轮的回转运动转变成拖拉机的直线行驶运动。 履带拖拉机行走装置由驱动轮1、履带2、支重轮3、导向轮和张紧装置5、悬架弹簧和托链轮7以及台车架4等组成(如图17)。  相似文献   

8.
突发情况的应变处理(下)玲玲(上接1996年第5期第23面)7驱动轮打滑空转遇到这种情况,可将车辆稍向后退,然后使用冲力或改变车轮滚压的位置,便有可能通过。也可采取下列方法:在驱动轮上缠绕绳索;除去路面上的浮泥和驱动轮胎面上的泥土;在打滑路面上铺一...  相似文献   

9.
在修理手扶拖拉机时.常常碰到车轮轮毂损坏的故障.经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是由于装配不当,轮毂与驱动轮半轴松动而造成的。有的机手装上车轮轮较后,就急于拧紧定位螺栓使之与轴定位。这样.由于车轮我与驱动轮半轴为动配合.加之车轮我在半轴上采用开口夹紧的固定形式.因此.先拧紧定位螺栓就将使轴推向另一边.使轴与孔之间存在间隙.车轮较夹不住半轴.夹紧螺栓也就不起夹紧作用了。也有的机手把车轮致装上半轴后.接着装配橡胶轮.并使车轮农的四个螺栓与橡胶轮固定.然后拧紧夹紧螺栓.因车轮较被辐板固定紧.使半轴与车轮我夹不紧…  相似文献   

10.
1概述小型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传动形式确定后,驱动轮轴的定位有两种典型结构可供选择。第一种结构如图1,驱动轮轴1由两个滚动轴承6支承,眼位套5仅起轴向阳位作用,例如东风8、TY61等。第二种结构如图2,驱动轮轴1由滚动轴承7和中间支承套5支承。中间支承套5为粉末冶金材料制成,安装在箱体的中间支承上,即为滑动轴承。如EM7系列和EM31系列手扶拖拉机就是如此。长期以来,我厂7kw以下的手扶拖拉机上述两种结构均大量使用。许多配套农机具均由我厂设计和制造,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以EM31系列手扶拖拉机为例,将两种结构以及与…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山区手扶变型运输机结构和不同驱动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手扶变型运输机的驱动和附着条件,得到了手扶变型运输机上坡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分析了手扶变型运输机受发动机功率和附着力限制的最大爬坡度情况,并以204T型手扶变型运输机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手扶变型运输机发动机功率为14.7 kW,采用后轮或全轮(四轮)驱动方式,其最大爬坡度为17.7°,将具有更好的驱动性能及较强的爬坡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驱动轮下不平软路面的激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驱动轮下不平软路面的激励取决于驱动轮与不平软路面间的相互作用。车轮与土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刚性轮时,地表起伏对车轮的激励表现为对轮下前、后破坏区分别作用的综合结果,驱动力大,则激励表现得小些;弹性轮时,激励表现为轮下前、中、后承载区作用的综合结果,中区的影响较显著,因此弹性轮比刚性轮所受激励稍大  相似文献   

13.
摩擦轮驱动是汽车制造总装输送线常用的驱动方式之一,实际使用中会遇到很多结构性缺陷的问题。介绍的是一种汽车装配输送线上用的弯段摩擦驱动装置,其结构主要由驱动马达、摩擦轮装置、摩擦轮支架及转轴、压紧轮装置、压紧轮支架及转轴、摩擦轮和压紧轮之间的联系杆及缓冲装置、检测装置等组成。该设计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的柔性摩擦轮驱动能真正达到小装备解决大难题的效果,希望能为汽车制造总装输送有此期待的同行提供有益帮助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下雨天或在乡间路上行车时,经常遇到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一旦发现车轮陷入泥坑,要试探性地将车开出,可以将油门缓缓踩下,一旦汽车能前行或后退,则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以低速开出泥泞路段。但多数情况下,车轮陷入泥坑后,汽车无法前后移动。这时,首先应下车仔细观察陷车状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果车身没有擦地,一般情况下,通过自救,可以将车驶出泥坑。对前置后驱的汽车,可以尽量使汽车重心后移,增大后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将汽车开出泥坑。可将所有随车物品尽量摆在后备箱的后部,其他乘车人也可坐在后备箱上。根据情况还可以给后轮放气,增…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燃油驱动、前轮转向的高地隙喷雾机传动效率低、碳排放高、环境污染、智能化水平低、灵活性差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的高地隙四轮独立驱动(Four Wheel Independent Drive,4WID)喷雾机。其采用混合动力、前后双转向桥的4WID,转向半径小,前后轮的运行轨迹高度一致,能够减少田间植保作业时的压苗现象。考虑水田极端作业环境下驱动轮的滑移、陷坑等问题,基于喷雾机线性时变的运动学模型(LTV),构建了考虑驱动轮滑移的分层路径跟踪控制。上层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器根据预期路径、车辆当前位置,获得喷雾机的转向角和运动速度,实现路径跟踪。下层以模糊控制和积分分离PID控制构建驱动轮滑移控制器,从而实现路径跟踪、运动速度、驱动轮滑移的有效控制,提高了喷雾机在复杂作业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精度。采用Adams/Matlab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的工况条件下,喷雾机驱动轮的滑移率依然控制在±20%之内,防止驱动轮发生过度滑移对车速和转向角产生不良影响,有利于喷雾机稳定性的提升。本喷雾机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期望路径,与未考虑驱动轮滑移的控制相比,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跟踪精度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机化》2002,(3):52-52
(待续)●●●●●●●●●●●●●●●●●●●●●●●●●●●●●●●●●●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外芯发动机冷却液液位制动器液箱液位离合器液箱液位(如果装有)燃油过滤器/水分离器发动机机油油位挡风玻璃喷洗器液位(如果装有)气罐(气刹挂车制动器用)散热器,机油冷却器和空调冷凝器驾驶室空气过滤器所有黄油油嘴轮胎压力和状况前后车轮螺母扭矩远程刹车阀放水罐发动机机油和过滤器蓄电池电解液液位(热带气候)四轮驱动前桥和轮毂油位前轮轴承(仅为两轮驱动)后桥轴系变速箱/后桥/液压系统油位聚合材料V型带压缩机驱动皮带(…  相似文献   

17.
研究前桥摆转转向式四驱底盘的行走轮在转向过程中角速度的变化规律,设计出合适的驱动方式可为该类底盘的应用设计提供参考。通过ADAMS软件对不同长宽比下行走轮角速度变化分析,得出长宽比越小,底盘后内外两侧行走轮之间的角速度变化趋势越大。为了满足底盘在转向过程中各行走轮的驱动要求,分析比较了机械式、电动式、液压式3种驱动方式,选择了液压驱动方式的方案。液压驱动系统采用4个液压马达分别驱动1个行走轮,第5个马达用做动力输出轴。系统采用一轴两液压油泵分别驱动4个行走轮马达和动力输出轴,利于动力输出轴与行走速度参数的匹配。两前轮液压马达采用串联形式并与两后轮液压马达并联连接。转向时,通过控制前内侧液压马达停转,后内侧液压马达随动,实现了前桥摆转转向,满足内侧后轮在转向过程中随着前桥摆转时的角速度与角速度方向的变化。通过物理样机试验验证,在无方向盘的操作下前桥摆转转向式底盘采用本设计的液压驱动系统,可实现良好的直线行走性能和任意角度摆转转向。  相似文献   

18.
转向系是通过对左、右转向车轮不同转角之间的合理匹配来保证汽车能沿着设想的轨迹运动的机构。在设计低速汽车的转向系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汽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2)内外转向轮转角的匹配应保证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各车轮只有滚动而无滑动;(3)操纵轻便,转向时加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一般不大于245N;(4)转向后转向盘应能自动回正,并能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工况;(5)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导向装置的运动干涉应最小;(6)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都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7)当转向轮受到地面冲击时,转向系传递到转向盘上反冲击要小。  相似文献   

19.
<正>万向传动装置是在一对轴线相交且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的两轴之间传递动力。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有时还加装中间支承。一、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变速器常与发动机、离合器连成一体支承在车架上。而驱动桥则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筛网轮具有质量轻、转向阻力小等优点,但其在松软干沙路面上的牵引通过性研究比较少。本文设计了轻型轮壤土槽测试系统,以车轮沉陷量、驱动扭矩、挂钩牵引力和牵引系数为指标,在土壤松散和自然状态下进行筛网轮和圆柱轮牵引通过性对比试验,基于轮辙非接触测量获取筛网轮表观沉陷量。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筛网轮实际沉陷量范围分别为13.1~26.3mm(松散状态)和8.1~18.7mm(自然状态),较圆柱轮平均分别增加了26.4%(松散状态)和22.7%(自然状态);随着滑转率的增加,筛网轮表观沉陷量呈现减小趋势,圆柱轮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车轮驱动扭矩、挂钩牵引力随着滑转率的增加而增加,牵引系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筛网轮驱动扭矩最大值分别为3.18N·m(松散状态)和3.76N〖DK〗·m(自然状态),筛网轮挂钩牵引力最大值分别为8.46N(松散状态)和9.9N(自然状态),自然状态土壤较松散状态时挂钩牵引力平均提高了16.7%;与筛网轮相比,圆柱轮驱动扭矩较筛网轮平均提高了45.2%,挂钩牵引力则平均提高了30.9%(松散状态)和33.6%(自然状态);筛网轮牵引系数明显较圆柱轮大,自然状态下筛网轮牵引系数最大值为0.29,较松散状态下提高了17.9%。综合考虑车轮沉陷量、牵引系数的影响,筛网轮在干沙路面上比圆柱轮具有更好的牵引通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