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推广工作对于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农业推广又离不开信息的传播与沟通。本文对农业推广、农业传播与沟通的涵义进行梳理;比较了传播与沟通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了农业传播与沟通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存在的障碍以及提高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技术服务于农民,只有在农民学习并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加以应用。因此,就需要对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农业推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技成果与实际应用的转化效率。随之而来的是在农业推广中快速高效的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与沟通。因此可以将农业推广简易的理解为农业推广人员在对农业信息的传播以及与农民沟通。本文认为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与沟通能够极大的促进农业推广工作的进行,指出了在农业推广中影响信息传播与沟通阻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的信息传播技术,构建出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格局,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质量。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体系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在简化了传播手段的同时,也在改变原有的以大众传播为主导的信息传播体系和以政府主导的技术推广体系。在多元化传播体系下,如何科学评价不同方式的传播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构建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不同传播方式传播效率的研究基础。作者基于信息论与控制论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多元化传播体系下河北省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多元化传播体系下,科学评价不同方式的传播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台湾省的农业信息传播工作,已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在传播方式上,以农业推广教育为主,其次为大众传播媒体。近年来个体服务方式“电传视讯”发展迅速。借鉴台湾的经验,对大陆农业信息传播工作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黎璟萍 《现代农业》2012,(12):97-98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推广以及农业工作者自身素养提升的综合过程。作为科技兴农和信息惠农的有机结合,广告传播是沟通科技、信息与"三农"的纽带,探寻契合中国农情、适合农业发展的农业广播发展之路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农业广告传播方式、内容、模式、渠道的传承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与现代科技、现代传媒的有机结合,不断迈向信息化和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1影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因素在黑龙江省,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农业技术推广不仅是农技推广工作者向农民传授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过程,而且是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进行信息交流,相互沟通的人际交往活动。沟通与农业推广有  相似文献   

9.
信息传播技术,前提是信息的获得,目的是信息发出的实现,信息传播的实际效果主要决定于传播者的技术,信息传播决不是单一的指令,更是社会环境关系的协调。沟通是传播技术内容的范畴,又是传播技术的基础,运用好沟通就更能做好传播,沟通的关键是在于上下关系协调,意见一致。农村广阔,农业多种,农民素质不同,加速农技推广,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正>一、影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因素在黑龙江省,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然而,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资料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成本,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以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模式为探讨内容,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料网络团购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及阻碍因素,并以嘉兴市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现状为具体实例,提出了如何将当前采购模式向网络团购模式转换的路径。同时还对农业生产资料网络团购模式下的配套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当前农业物联网智能网关数据封装标准和通信协议不统一的不足,提出一种三层通信协议的智能网关设计方法,结合该方法完成了智能网关设计。首先定义了智能网关应用层的通信协议、串口通信协议和节点通信协议,三层协议协同完成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封装、处理和传输;其次结合通信协议完成了智能网关软件设计;最后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经智能网关设计的物联网系统能根据通信协议有效监测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农业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应设备的自动控制。验证了通信协议的正确性和智能网关在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构建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农村背景下农业传播的主要模式及其应用,为农业传播学中相关理论的探讨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传播学研究中的传播过程模式为理论支点,通过对比传统农业传播模式,采取归纳分析的方法,提出当前新农村背景下农业传播的主要模式.[结果]目前,我国农业传播主要存在行政干预的上行下效模式、农业意见领袖的两级传播模式、社会互动的远程教育模式、大众传播的自发效仿模式等4种.[建议]应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综合考虑传播者、受众、信息内容、传播媒介以及反馈等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对传播各环节进行重新组合和整体把握,形成一个符合特定需求的动态发展的农业信息传播系统.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主在家庭农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家庭农场主产生来源主要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及返乡创业者。家庭农场主以男性居多,平均年龄较大,老龄化明显,学历水平较低,其个人特质如气质特征、性格特征、能力特征等也有差异。结合家庭农场主群体特征,建议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业人才引进力度,为家庭农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大力推动农业保险和商业化农业保险发展;扩大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吴开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58-15559
晚清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期刊是传播国外农业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阵地。在介绍晚清主要农业科技期刊的基础上,探讨了晚清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晚清农业期刊办刊经验对当前办好农业科技期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广东甘薯品种资源杂交不亲和群的鉴定及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1-1986年6年期间利用广东省丰富的甘薯品种资源及其有利于自然开花的气候条件,测定出313个品种的杂交不亲和群的群别,其中属B群品种资源的最多。按不同群别品种数目多少排列,其顺序是B群>A群>D群>C群>A#-1-2群>美国红群>铁线藤群。同时测出7群外品种6个,半亲和群品种17个,分属B、D、美国红群,而其中有7个属多群性半亲和品种。对甘薯杂交育种亲本组配中确定群别因素和提高杂交结实率,以及对不亲和性的研究,提供大量基础资料。经研究分析指出:⒈在广州利用天然开花条件开展测群工作,宜于10-11月下旬的上半旬;⒉可以应用地方性的农家品种资源群别鉴定资料及其地理分布状况,推断甘薯的传播途径,为农业考古提供科学依据;⒊通过杂交不亲和性鉴定可以作为整理甘薯品种资源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因此,完善适合公众普遍参与的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在分析了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转基因风险交流的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并从研发者、管理者、社会公众等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的客观需求,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相互配合机制。提出了完善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长效机制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殷三  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67-17968
雕版印刷在宋元时期发展达到顶峰.该文从不同农书种类,选取重点,阐述了雕版印刷对宋元时期农书传播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对当前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农作物生长等条件的差异较大,生产结构呈多元化,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要与每个区域农村的生产实际都相适应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研究农业科技区域精准传播策略的目的是探索如何能使农业科技传播内容、途径与当地农村生产实际相适应。本研究应用区域传播学理论,从农业科技区域传播的规律出发,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区域传播"的成功案例为启示,提出以区域环境为坐标划分传播区域,根据传播区域的差异特征来制定传播的方式和内容,以及促进区域传播与区域环境良性互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技术包括生态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分析了此三类支撑技术的相互关系;通过深入比较,指出生态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必然选择,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同时提出了生态技术群中应该重点发展的主要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综合养殖生态技术、特色农业技术、多色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农业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