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粮食品质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粮食测报工作水平的对策,以为粮食品质测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首先论述开展粮食品质测报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粮食品质测报要实现三个结合,使测报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有关要求,助力粮食增产增收,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决定采取部省联动方式开展水稻联合收割机质量调查和收获损失率调查,云南省作为全国参与调查的12个省之一,承担4家农机生产企业4种型号全喂入履带式水稻联合收割机60台入户调查和6台收获损失率调查任务。目前已完成22台入户调查任务。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稻米种植大省,在保证粮食供给和粮食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贵州省农业部门在提高稻米产量,提高稻米品质方面下了大气力,整体上丰富提升了稻米的品质。特别在优质稻米的研究生产方面,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优质稻米是指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4个方面达到有关标准指标以上的稻米,决定稻米品质优劣主要是品种,生态环境,栽培管理以及收获干燥,贮藏加工四个方面的因素。了解品种,环境与栽培因素对优质稻米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种植优质水稻并获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生产、收获和保管是事关民生的大事。因此,在粮食收获后、入库时对粮食的质量进行检验,将不合格的粮食检测出来并摒弃在库外,这是保证优质粮食储存的有效方法,也是储粮企业生存的根本。1加强入库质量检验管理工作要想保证新粮的质量,收储企业必须提前做好粮食的调查工作,从农民生产的源头上抓起,在快到收获期时,收储企业的业务人员要提前对当地的新粮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稻米种植大省,在保证粮食供给和粮食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贵州省农业部门在提高稻米产量,提高稻米品质方面下了大气力,整体上丰富提升了稻米的品质.特别在优质稻米的研究生产方面.积攒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优质稻米是指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4个方面达到有关标准指标以上的稻米,决定稻米品质优劣主要是品种,生态环境,栽培管理以及收获干燥,贮藏加工四个方面的因素.了解品种,环境与栽培因素对优质稻米品质的影响对我们种植优质水稻并获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面测报是每个气象台站最重要、最基础的业务之一。地面自动站测报业务改革调整后,由于测报人员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不足、硬件设施发生故障、地面测报业务工作规章制度执行不严、观测员人岗位责任制不明确,岗位责任意识不强等致使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为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应加强测报人员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完善的地面测报业务规章制度,做好地面测报工作仪器设备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浅议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的几点建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观测不仅是气象工作的基本,还为气象测报提供了首要依据。地面自动站测报的数据是气象观测资料的重要依据,其精准度直接影响到对当地气候的评价与分析。如果测报质量低下,就会严重影响防灾减灾工作的及时开展,故而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变得极其重要。本文从如何提高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入手,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发现更适用与具体工作的经验、办法,从而提高气象观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王剑锋  刘冬辉 《北京农业》2012,(24):131-13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面自动站测报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自动站测报质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地面自动站测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测报质量的提高措施,对于我国地面自动站测报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站业务人员整个月的业绩以及成果都是直接和地面检测报告相联系的,良好的地面测报质量,不仅需要值班人员对地面进行各项观察,还需要预审员严格监督测报的月报表。但是自动站报表预审的不正常,直接影响着自动站的整体业绩。因此,笔者通过预审工作总结,从预审前、资料预审以及不正常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想大家介绍一些处理自动站报表预审数据不正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吉林省正值一代粘虫、草地螟发生期,省病虫测报站数据显示,一代粘虫已经在部分地区发生为害且虫龄较高,一些县(市)草地螟成虫迁入数量较大,对我省未来粮食安全生产威胁较大。为此,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省里统一工作部署,切实加强迁飞性重大害虫监测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加密监测网点,全面掌握发生扩散动态  相似文献   

12.
再生稻是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经培育萌发在头季稻收获后进一步生长发育成稻穗,一次播栽,两次收稻谷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资源节约型稻作栽培技术。发展再生稻,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粮食品质,增加社会粮食总量,能有效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再生稻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是理想的绿色大米,深受人们喜爱。要夺取高产,应抓好6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水肥管理等栽培技术措施,使头季稻(中稻)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在头季稻收获以后进一步生长发育而成的水稻.它具有一种二收三高四省(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优点,而且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销路好,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大米).蓄留再生稻,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社会粮食总量.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许多地方大幅度调减早稻面积,大力发展再生稻生产,既能有效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又可以提高粮食品质,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07,(22):F0004-F0004
涡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于1990年,属独立法人事业单位。下设人秘财务股,粮油作物站,经济作物站,土壤肥料站,植保植检站,病虫测报站,农业环保站,技术培训站,化验室等九个股(站,室)。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6人。负责全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以及土壤肥力,土壤墒情,农业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预测预报,植物检疫,无公害农产品申报等工作。并先后承担了粮食丰产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国家和省农业项目。  相似文献   

15.
辛小雪  王霞  王芳 《北京农业》2013,(3):107-108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测报工作中的基础,其工作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着气象测报工作的质量,气象测报工作中的规范较多,且数据较为繁杂,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错误,山西省交口县气象局是我国二级站地面气象测报机构之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测报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还有些许的不足之处,基于此主要根据山西省交口县气象局的特点探讨如何高质量的完成二级站地面测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和前哨。我们根据省站的工作安排和我市的实际情况,测报工作重点是提高测报准确率和提高信息入户率,从而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充分发挥了测报工作对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推进作用,为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多种方式,提高测报准确率测报准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的决策和农民的防治活动,一旦出现失误,将给农业生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31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省、市病虫测报专家和省农业气象专家对2010年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预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面测报业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从2012年4月1日起新疆所有的气象台站,取消了天气报和加密天气报的发报任务,改为发送新长Z文件传输数据文件,同时对基准站和基本站的观测任务和发报任务进行了调整,并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和编报以及新长Z文件数据传输做出了新的规定。全体测报工作人员应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地面测报工作业务调整后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向,快速地掌握地面观测业务工作的新要求,提高地面观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是由29个省(市、自治区)近400个测报(植保)站参加的庞大的组织网络,承担着几十种重大病虫的监测预测任务。随着测报事业的发展,该网络还将不断地建设壮大。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对该网络的组织、管理及业务联系任务日趋繁重。多年来延用的人工管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率低,已很难适应工作需要。我们开发的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利用计算机储存测报网各类管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处理加工成为更有用、更有意义的新信息,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的建设、管理及日常业务联系提供及时可靠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盐都区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推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植物保护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为做好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对当地农作物病虫测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包括测报队伍结构、基础设施、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测报科技成果等,同时通过深入剖析盐都区病虫测报站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在今后的测报工作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