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种中草药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4种尖孢镰刀菌(番茄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茄子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8种中草药的粗提物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中,地肤对4种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在70%以上,并与其他植物的抑菌效果有显著性差异;鸦胆子的抑菌效果次之,在40%以上。不同溶剂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地肤氯仿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为80.29%;鸦胆子乙醇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为47.92%。  相似文献   

2.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链格孢菌、芭蕉炭疽菌、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采自福建省福州地区1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0.0lg·mL-1下,有8种植物对至少1种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达60%以上,大飞扬、杨梅、桃金娘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这3种植物用极性从小至大的溶剂依次提取,提取物抑菌活性表明,活性物质多只分布在其中1至3种极性溶剂层中,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抑菌能力与抑菌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大飞扬的丙酮提取物对芭蕉炭疽菌孢子可能具有毒害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使芭蕉炭疽菌和链格孢菌的孢子芽管生长不正常.  相似文献   

3.
采用病原菌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浓度新鲜西番莲叶、茎、果的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田七根腐病菌之一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为田七根腐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西番莲叶、茎的水、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田七根腐病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抑菌活性随浓度增高而增强。其中西番莲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抑制率达到49%。  相似文献   

4.
大豆根腐病是导致大豆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但危害重而且防治困难,而尖孢镰刀菌是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的优势菌种,为研究大豆尖孢镰刀菌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情况,采用蛇床子和知母的提取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蛇床子和知母的提取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都有抑制作用,蛇床子提取物在浓度为20%时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90.36%,而当知母提取物浓度为40%时,抑菌率为65.27%。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尝试采用8种中药(姜黄、茵陈、金银花、马齿苋、黄芩、紫花地丁、黄连、黄柏)水提液对三七根腐病原菌中尖孢镰刀菌进行抑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中药对尖孢镰刀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中药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8种中药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金银花水提液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最大抑菌率可达75%,EC50最小,为5.55 mg/mL;黄连、金银花、黄芩对尖孢镰刀菌的MIC≤1 mg/mL,说明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有效起始抑菌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侵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芬变  王金胜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085-1087
用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对尖孢镰刀菌侵染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能够使尖孢镰刀菌的菌膜透性增大,导致病原菌活力降低,侵染活性也随之下降;同时能够通过降低尖孢镰刀菌的纤维素酶和β-D-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使尖孢镰刀菌的侵染力下降。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能够通过降低尖孢镰刀菌的侵染活性而起到抑菌和保护植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种植物的不同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种溶剂(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对广玉兰和小叶黄杨进行平行提取。以香石竹尖孢镰刀菌、棉花枯萎病菌、交链孢、链格孢、多隔镰刀菌等5种植物病原菌为靶标,对广玉兰和小叶黄杨不同溶剂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广玉兰和小叶黄杨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醇、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为明显,分别在0.067 g/ml和0.1 g/ml的浓度下对病原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广玉兰0.1 g/ml浓度乙醇提取物6 d对链格孢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为85%;其次是小叶黄杨0.1 g/ml乙醇提取物6 d、9 d对交链孢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1%、82%;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差,小叶黄杨的提取液对供试5种病原菌的综合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苦槛蓝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和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苦槛蓝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及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优于石油醚提取物,芒果炭疽病抗药性菌株对苦槛蓝不同溶剂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抗药性。苦槛蓝丙酮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抗药性菌株(ZJR)及香蕉尖孢镰刀菌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26.29 mg/mL、21.37 mg/mL和23.56 mg/mL。  相似文献   

9.
枯萎病是多种作物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孢子或者病残体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导致该病防治困难,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对丁香、甘草2种醇提取物抑制枯萎病机制的进一步解析提供思路以及数据支撑,试验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2种植物提取物处理后对尖孢镰刀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序错误率均小于0.025%,且样本组内与组间相关系数差距较大,故测序数据准确度高、生物学重复性较好。甘草提取物处理后差异基因在GO数据库中主要富集到膜的组成成分和膜的固有成分,其中53.27%上调,在KEGG通路中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富集最为显著;丁香提取物处理后,在GO数据库中显著富集的途径与甘草相同,有33.98%上调,KEGG通路中差异基因在嘌呤代谢途径的富集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说明,甘草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的主要抑菌机制可能是在翻译水平上促进真菌细胞膜的多种成分的生成与代谢,与此同时减弱尖孢镰刀菌DNA的损伤修复功能和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的生成与代谢水平;而丁香提取物可能使得参与菌丝细胞生长或者菌丝抵御机制的基因过表达、RNA代谢旺盛,促进细胞膜的生长代谢,导致菌丝不能正常生长。综上,抑菌效果显著的2种植物提...  相似文献   

10.
甘肃瑞香提取物对8种常见植物病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串珠镰刀菌、瓜果腐霉、禾谷镰刀菌、细交链格孢、致病疫霉、尖孢镰刀菌、仁果丛梗孢、绿色木霉为供试真菌,用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质量法对甘肃瑞香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菌种的质量浓度为0.1 g·mL-1时,甘肃瑞香叶的丙酮提取物对8种供试菌菌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其中的7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强,抑制率达...  相似文献   

11.
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倒提壶地上部分醇提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4个极性部位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差异较大。石油醚相对5种供试的细菌菌株均无作用;氯仿相对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3 mg/mL;乙酸乙酯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2 mg/mL;水相仅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0 mg/mL。氯仿相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50为1.48 mg/mL;乙酸乙酯相对可可葡萄座腔菌和多主棒孢霉抑菌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78 mg/mL和0.63 mg/mL;石油醚相和水相的抑真菌活性相对较弱。石油醚相、氯仿相和水相对供试真菌中的部分菌种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蒜废弃物对农作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大蒜废弃物资源丰富,为引导其合理化、资源化利用,测定了大蒜提取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 eBary)、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 yringae pv.glycinea)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Ishiyama〕Dye,Xoo)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大蒜提取物、大蒜渣、大蒜肥对土壤中大豆尖孢镰刀菌的抑制试验,测定了其在土壤中对土传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大蒜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也更为明显。质量浓度为500mg.mL-1时对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基中提取物浓度达100mg.mL-1时对两种真菌的抑制达100%。同时,含大蒜提取物0.05mL.g-1、大蒜渣5%或大蒜肥25%的土壤能抑制土传病原菌大豆尖孢镰刀菌在土壤中的定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的方法确证了尖孢镰刀菌是引起蒜瓣腐烂的致病菌。菌落抑制法分析表明:大蒜不同组织挥发物和浸提液对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均具有抑菌活性,不同组织挥发物和浸提液的抑菌活性为蒜瓣叶茎根。试验进一步分析了从腐烂蒜瓣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群体和从小麦赤霉病样上分离的禾谷镰刀菌群体菌株对大蒜挥发物和浸提液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同一种内不同的菌株对挥发物和浸提液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从腐烂蒜瓣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对大蒜挥发物和浸提液敏感性较低;小麦赤霉病菌群体中绝大多数菌株对挥发物和浸提液敏感性较高,但也存在不敏感的菌株。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从蒜瓣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均能使蒜瓣致病,而禾谷镰刀菌中只有对挥发物和浸提液不敏感的菌株能引起蒜瓣腐烂。说明一些镰刀菌能对大蒜挥发物或浸提液产生抗性。因此,在利用大蒜与其他作物间作或轮作控制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时,应避免长期连续轮作,以免病原菌对挥发物和浸提液产生抗性,从而降低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石菖蒲提取物对芒果炭疽及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石菖蒲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及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及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优于石油醚提取物.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供试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抗药性,石菖蒲丙酮、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抗药性菌株(ZJR)有效中浓度EC50介于4.06~7.23 mg DW/mL,石菖蒲丙酮、乙醇提取物对香蕉尖孢镰刀菌有效中浓度EC50 分别为4.03,2.88 mg DW/mL.石菖蒲乙醇提取物25.0 mg DW/mL浓度下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37.32%,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增效剂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45.20%,与施保克、农抗120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测定哈茨木霉M-17对尖孢镰刀菌、接骨木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锐顶镰刀菌的抑制作用;通过抑菌试验测定菌株M-17在添加中药残渣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产物浸提液的抑菌作用,筛选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具有抑菌作用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17对尖孢镰刀菌、接骨木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锐顶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6.39%、66.18%、  57.06%、66.38%和51.29%;在添加中药渣固体发酵培养基上,菌株M-17的发酵产物浸提液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配方为甘草∶玉米粉∶木屑的固体培养基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配比为5∶4∶1时,M-17发酵产物浸提液对木贼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为76.89%;配比为3∶5∶2时,对木贼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8.45%和72.20%;配比为7∶2∶1时,对木贼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为77.19%;配方为板蓝根∶玉米粉∶木屑、配比为3∶5∶2时,M-17发酵产物浸提液对木贼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为77.99%。不同固体发酵培养基和配方影响木霉M-17发酵产物对不同镰刀菌的抑菌作用,为木霉菌制剂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1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为棉花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1种香料植物精油,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精油对2种棉花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青花椒、肉桂、八角等7种植物精油对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肉桂油、大蒜油的活性最好,荆芥油、八角油和丁香油次之;肉桂、大蒜、荆芥和孜然对尖孢镰刀菌的EC50值分别为22.89 、51.33 、79.71和101.97 mg /L。肉桂、丁香、大蒜、荆芥、花椒、孜然6种植物精油对串珠镰刀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肉桂油、丁香油的活性最好,大蒜油、荆芥油、花椒油和孜然油次之;肉桂、大蒜和丁香对串珠镰刀菌的EC50值分别为83.15、123.33和99.20 mg /L。【结论】肉桂油、大蒜油、荆芥油对2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孜然油对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丁香油对串珠镰刀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这5种高活性植物精油具有开发为天然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石菖蒲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及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及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优于石油醚提取物。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供试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抗药性,石菖蒲丙酮、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抗药性菌株(ZJR)有效中浓度EC50介于4.06~7.23mg DW/mL,石菖蒲丙酮、乙醇提取物对香蕉尖孢镰刀菌有效中浓度EC50 分别为4.03,2.88mg DW/mL。石菖蒲乙醇提取物25.0mg DW/mL浓度下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37.32%,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增效剂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45.20%,与施保克、农抗120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且随着草莓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加重。明确草莓主要栽培地区根腐病致病菌种类,能够正确指导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天津市主要草莓种植基地草莓根腐病病株分离纯化7个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草莓根腐病病原菌有两种: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抗药性测定结果显示戊唑醇对胶孢炭疽菌和尖孢镰刀菌抑菌活性最好;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吡唑醚菌酯、福美双次之;氟唑菌酰胺、甲基硫菌灵对不同地区菌株的抑菌活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0-9菌株对引起小麦根腐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抑菌率为50%,该菌株发酵代谢产物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作用达83%;0-9菌株代谢产物处理尖孢镰刀菌的分生孢子后,其萌发率降低61.2%;发酵代谢物质在高温和长时间紫外线照射下仍具有约80%的抑菌活性,且代谢产物的有效抑菌活性可以长达14 d。同时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0-9菌株对5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0-9菌株也具有广泛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抑菌活性物质,采用三次浸渍提取法对中草药进行提取,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单位面积产孢量计算法和凹玻片悬低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再经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抑菌活性物质对桃褐腐菌的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结果标明:黄芩、甘草和威灵仙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M.fructicol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丙酮提取物和黄芩80%乙醇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到80%以上,对菌丝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且能够抑制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同时对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抑菌谱较广.说明黄芩丙酮和黄芩80%的乙醇提取液中均含有抗菌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