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从经济、生态和社会角度出发,筛选出24个指标作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金坛市生态农业规划实施前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在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金坛市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通过生态农业建设综合评价,规范和衡量了金坛市生态农业建设在全省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为加快金坛市生态农业向高层次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关键因素入手,借鉴已有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方法(AHP),构建了三个层次共17个具体指标的区域性现代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常州市2011-2013年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情况,通过数据获取、确定不同年份评定系数、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综合效益评定系数等科学方法,对常州地区现代农业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布局概况,并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浙江省及其他地区的生态农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文章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共13个指标构建我国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前列的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2018年浙江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生态农业效益主要基于生态农业社会辐射、生产效率、资源基础、现代化水平4方面进行评价。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是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其次是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较弱的是嘉兴市、湖州市、衢州市、舟山市。整体而言,浙江省生态农业效益排名暂时呈现浙中最优,南北两面居中,东西两翼靠后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综述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和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评价指标矩阵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安徽芜湖市为例,对芜湖市郊区、南陵县、芜湖县和繁昌县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比较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南陵县和芜湖县的生态环境较好,是发展生态农业较好的区域,繁昌县和芜湖市郊区生态环境较差,污染严重,发展生态农业受到较大限制。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及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肖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17-6719
[目的]构建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评价体系,评价其生态农业效益及协调发展水平。[方法]在借鉴已有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河南省各地级市的生态农业效益及其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郑州市,协调水平最高的是安阳市,协调发展水平最高的是郑州市,三门峡市最低。[结论]该研究为我国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总结绍兴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基础,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生态农业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制定、生态农业理论研究、新模式新技术新研发与推广、民众认识提高与劳动力要素激发、农耕文化挖掘与继承、效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绍兴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浙江省和其他地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浙江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宏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在全面分析浙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我省作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决策,把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现代农业的目标模式,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浙江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大力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实现了由"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再向"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转变,推动农业走上了以"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突显人力资源优势"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发展路子,加快了浙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大力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实现了由“产量农业”向“效益农业”再向“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转变,推动农业走上了以“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突显人力资源优势”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发展路子,加快了浙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为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全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激励农民创业创新,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由省领导亲自创意的浙江农业吉尼斯创建活动自2007年初开始在农业、林业、水产等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是"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布局的关键,建立"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以为国家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方法,从气候、能源、社会经济、水文因素4个层次中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对安塞县、陇县、西乡县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3个地区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顺序为陇县>西乡县>安塞县。【结论】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颂心 《农学学报》2018,8(6):86-91
在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和生态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低碳农业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农业领域探究的新热点。低碳农济发展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有利于为低碳农业发展过程提供重要指导、为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以农业大省、经济发达省双覆盖的浙江省为例对低碳农业进行评价,具有很强的先导意义。[方法]基于低碳农业概念与内涵系统分析,构建农业发展水平、投入品强度、能源使用率、资源使用水平、废弃物利用水平5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利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到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上。[结果]浙江省2006年开始,低碳农业取得快速发展,能源使用率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投入品强度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障碍。[结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和农膜等投入品使用量,提升环保投入使用量,能有效提升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围绕农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人口4个维度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浙江省和省内不同地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宏观统计数据,从动态视角评价了2013—2017年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静态比较2017年浙江省山区、半山区、平原区和海岛区等不同地形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2013—2017年,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不同地形县域之间存在差异:半山区和平原区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山区县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低。基于此,认为高水平构建农业体系、高水平推进绿色生产、高水平打造产业平台和高水平培育农业品牌是推进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浙江省县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测算浙江省2014—2019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2014—2019年浙江农业产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率的提升,至2019年,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30%。2014—2019年,浙江农业的狭义科技进步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主要依靠中性技术进步。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技术的应用和生产经营规模,从而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产生影响。将浙江农业划分为平原型、沿海型、山地型3种农业发展类型,资本和土地对山地型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劳动力对平原型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大,沿海型农业的技术效率变化率最大。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以来,浙江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与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农业的产业化、组织化、生态化水平领先全国,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课题和挑战。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以及今后浙江省农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和对农业科技的新需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将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安全、农业转型升级及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主动对接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从而更好地抓住促进浙江省农业发展的新机遇,构筑新优势。  相似文献   

15.
蔡文新 《北京农业》2011,(33):205-206
农业作为浙江省的国民经济体系重要内容,对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立足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农业发展状况,以发展循环农业系统为当前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加强观念、制度、手段等多方面努力,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循环农业系统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并以台州天台农业发展为例,提出发展循环农业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詹琳  蒋和平 《农业展望》2014,(12):27-32
江浙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立足于产业引导与园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基于江苏与浙江两省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实地考察结果,归纳了江浙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按照现代农业内部的经营组织形式,以及政府与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总结了"浙江模式""苏南模式"与"苏北模式"3种典型经验,剖析了两地现代农业在经营主体类型和体制、扶持资金使用方式、可持续发展动力以及金融上存在的4类主要问题,并提出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财政扶持方式、推进现代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制度改革以及完善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信息化是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助推动力,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服务“三农”为主要内容,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文章在综合比较分析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最新进展和发展策略的基础上,针对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探讨进一步发展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的策略、路径和重点,并就如何提升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的水平提出构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1990--2005年浙江省l1个地市的平行数据(Panel Data),在综合考虑偏要素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应用超越对数函数法建立了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模型。测算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阶段,今后促进农业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技术进步以及完善农业发展的市场导向机制是提高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综合评价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深入了解广西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从而为广西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从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要素减量投入、能源低碳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四个维度构建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广西农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和命名公共因子,采用熵值法为公共因子赋权,计算得到2000—2018年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综合得分及排名。2000年以来,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总体上逐年得到改善,经历了起步、提升、腾飞三个时期,这与近年来广西农业经济社会稳步向前发展和要素利用与环境安全不断改善及农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有关;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公因子在影响广西低碳农业发展质量综合得分方面比要素利用与环境安全因子、农业能源利用效率因子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广西后发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构建要素利用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提升农业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广西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101-9103,9116
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1995~2011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1年浙江省农业TFP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5%;浙江省农业TFP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的,年均增长率为4.8%;各市农业TFP增长差异明显,其中丽水市农业TFP增长最快,杭州市农业TFP增长最慢;浙东北的农业TFP增速低于浙西南,其中浙西南农业技术进步快于浙东北,而浙东北的农业技术效率高于浙西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