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褐飞虱是主要的虫害问题,不仅会影响水稻的产量,也会对水稻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制约。基于此,相关研究人员开始研发抗褐飞虱基因,能在主效基因定位的基础上,完善应用效果。文章对水稻抗褐飞虱基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基因育种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集中阐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5年水稻后期褐飞虱大暴发。据南农大植保学院专家测定,褐飞虱对毗虫啉产生高抗,2006年8月底至9月初大批成虫迁入,加上原有虫量造成四代特大发生。为了寻求防治褐飞虱的有效药剂,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毗蚜酮等药剂防治褐飞虱的药效试验,旨在为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世界三大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粮食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研究水稻栽培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水稻种植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灰飞虱、褐飞虱以及稻瘟病等,采用有效的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控,既可以保证水稻品质,又可以增加水稻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就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水稻条纹叶枯病关键措施是防治好传毒媒介灰稻虱,现提出以下防控技术意见: 一、抓住时机,切实做好农田“四边”杂草、冬闲田和麦田的灰稻虱防治。要充分发动群众,彻底清除田埂、沟渠等“四边”杂草,减少中间寄主,破坏灰稻虱生存环境;要结合冬闲田化学除草防治灰稻虱;麦田是灰稻虱的重要越冬和繁殖场所,当前田间虫量高,要求抓紧做好小麦田灰稻虱的防治,药剂可选用40%毒死蜱或25%吡虫啉等药剂。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稻褐飞虱虫害程度快速普查问题,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受到褐飞虱胁迫的水稻叶片光谱信息,来快速检测水稻虫害程度.通过采集褐飞虱危害期间的水稻叶片光谱数据,对叶片反射光谱进行一阶微分预处理,采用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波段筛选法和遗传算法,根据RMSECV值确定检测褐飞虱虫害的敏感波长,以敏感波长光谱数据位输入量,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褐飞虱虫量程度检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接种褐飞虱3天后,可以监测到水稻虫害,第3天、第6天与第9天虫害预测准确率分别为45.2%,86.4%和99.2%.这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水稻褐飞虱虫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挖掘抗褐飞虱基因以及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提供抗性稳定的材料,文章利用苗期集团鉴定法对普通野生稻GXU186进行3次抗性鉴定,评价抗褐飞虱表现的稳定性。鉴定结果显示,普通野生稻GXU186在苗期对褐飞虱表现为较强的稳定抗性。因此,普通野生稻GXU186在挖掘抗褐飞虱基因以及培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上富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吡蚜酮等药剂防治褐飞虱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水稻后期褐飞虱大暴发,根据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专家测定,褐飞虱对吡虫啉也产生较强抗性。为寻求防治褐飞虱较好的药剂,丹阳市植保植检站于2006年进行了吡蚜酮等药剂防治褐飞虱的药效试验,旨在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吡蚜酮等药剂防治四代褐飞虱田间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水稻后期褐飞虱大暴发。据南农大植保学院专家测定,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抗,2006年8月底至9月初大批成虫迁入,加上原有虫量造成四代特大发生。为了寻求防治褐飞虱的有效药剂,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吡蚜酮等药剂防治褐飞虱的药效试验,旨在为今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5%锐劲特和25%噻嗪酮混配剂对褐飞虱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实验目的近年来褐飞虱在水稻后期不断爆发,由于突发性和药剂储备不足,再加上一些药剂品种抗性的产生,防治上往往措手不及,造成较大危害。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药剂对褐飞虱的防效筛选试验,以希望在对褐飞虱的防治上找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Curbix 100SC防治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Curbix 100SC对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也较长,3~15d的防效均达到74%以上,防治三代褐飞虱适期为低龄若虫高峰期,推荐用量为30mL/667m2。  相似文献   

11.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2006年,江苏东台市植保站选用不同的施药器械,在水稻生长后期进行了田间防治褐飞虱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褐飞虱诱导的水稻冠层热图像温度特征变异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水稻被褐飞虱侵害后冠层温度特征的有效评估方法,以褐飞虱易感水稻品种"TN1"为研究对象,设置了褐飞虱侵害及未侵害两个处理,运用热红外成像技术获取水稻的冠层温度特征,使用机器学习分类器,对褐飞虱诱导的水稻冠层热图像温度特征变异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试验采集的水稻冠层热图像和对应时刻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水稻灌溉水层水温信息进行分析,针对水稻冠层热图像提取了3种统计学温度特征,并使用了累计差值法分析水稻冠层的特征数;然后,对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水温与冠层温度特征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后,分别采用逻辑回归算法与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评估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3种统计学特征中,冠层温度变异系数的累计差值为30. 78,是差异性最大的特征值;统计学特征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水温的皮尔逊系数分别为0. 27、-0. 34和0. 41。将3种冠层特征作为输入向量,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判断水稻受褐飞虱侵害状况的测试集精准率为87. 15%,召回率为86. 54%,F1综合指标为86. 55%。本文提出将气象因子与水稻的冠层特征数相结合,对水稻受褐飞虱侵害的冠层温度特征进行评估,可为水稻虫害的监测与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机》2012,(3):37-37
稻水象甲是什么? 稻水象甲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检疫性害虫,成虫体长2.6~3.8mm(比米粒还小),体表呈灰色。背部有一暗褐色斑。  相似文献   

14.
1世界水稻直播技术迅速发展11欧美水稻直播技术业已成熟由于移栽稻成本高,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放弃了水稻移栽技术。那些农业人口少,机械化程度高的国家首先普遍采用直播。在欧美,如意大利,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有50%面积的水稻为移栽稻,而到了1990年,意...  相似文献   

15.
1试验目的为了寻求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防治褐飞虱的药剂,特进行了本试验。2试验处理A:30%三虱青(5%噻嗪酮、25%混灭威乳油)80mL/667m~2;B:30%三虱青120mL/667m~2;C:30%三虱青160mL/667m~2;D:对照CK。注:30%三虱青由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推广稻茬麦机械化少(免)耕条播技术朱新民江苏省为典型稻麦两熟制地区,现有三麦面积4300多万亩,其中稻茬麦有2600万亩左右。为解决稻后种植三麦机械作业这一难题,江苏省80年代研制出少免耕条播机、园盘开沟机、鼠道犁、化肥深施器、分段及背负式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7.
菠萝浓缩汁发生褐变会影响菠萝果汁或菠萝饮料的颜色,需要对此进行防控。阐述菠萝浓缩汁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的机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褐变的技术方法,以期为提高菠萝浓缩汁相关产品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播栽方式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水稻播栽方式的发展现状水稻轻简栽培,具有省工、省力、节本的特点。只要技术配套,同样能取得与移栽稻相当的产量,深受农民群众的青睐,其发展速度之快超出预料。扬中市水稻轻简栽培发展较早,80年代中期联合等镇推广了“机插秧”,90年代初新坝镇率先推广了“机械水直播稻”,90年代中期全市推广了“抛秧稻”。近年又推广了新一轮“机插秧”和“人工旱直播稻”。  相似文献   

19.
袁虹  刘萍 《农业工程》2020,10(6):41-45
稻渔共作模式是一种继承传统农业中遵循自然协调、绿色生态的农业发展理念并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指导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但缺乏稻田生态理论研究及新的生态管理技术,且基础设施不足,与种养技术匹配设施缺乏。工程设施技术属于稻渔共作模式配套技术,决定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潜力。目前工程设备设施在稻渔共作模式中的应用普及程度低,尚未开发出与稻渔共作模式特点相匹配的专用设备。结合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对配套工程设施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5%阿克泰水分散剂是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烟碱类杀虫剂,为验证和比较阿克泰等不同的作用机理药剂对褐飞虱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