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赵大川 《农业考古》2002,(4):205-230
提 要一、古籍对陆羽在上元初的记载 ,有“结庐于苕溪之湄”、“更隐苕溪”、“隐苕溪”、“隐居苎山”、“隐居苕” ,和“闭关读书”、“阖门著书”、“著茶经其地”等说法 ,需考证清楚。二、陆羽著“茶记”、“茶经”考。古籍上对陆羽有著“茶记”一卷 ,“茶记”二卷 ,“茶经”三卷 ,“茶经”二卷 ,“茶论”三卷等说法 ,应以陆羽著“茶经”三卷又“茶记”一卷为妥。三、“余杭苎山考”。大量古籍、地图证实陆羽曾隐居余杭苎山并著“茶记”一卷。四、苕即余杭考。南宋嘉泰二年进士、兵部尚书、兼修国史洪咨夔之“余杭县治记” ,是“苕…  相似文献   

2.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6,(5):196-196
1984年就有人提出陆羽初隐于余杭苎山。 1989年,《陆羽研究》提到:“陆羽初隐居苎山(余杭近郊)。自称桑苎翁,著《茶记》一卷。”  相似文献   

3.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3,(2):220-227
对陆羽在何地与写《茶经》 ,当代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湖州 ,一说在余杭 ,我以湖州说为是 ,因此曾撰文《陆羽湖州写 (茶经 )考》 ,发表在《茶博览》1997年秋之卷上 (文章经过删节 )。同时 ,又以《陆羽在湖州写 <茶经>》发表在《陆羽茶文化研究》1998年第 8期上 (全文刊登 )。这几年来 ,余杭说盛行 ,是否我的湖州说错了 ,我进行了反思 ,我仔细研读了余杭说的多篇论文 ,又查找了一些有关史料 ,觉得我的湖州说并没有错 ,没有错就应表个态 ,于是我便写了《再论陆羽在湖州写 (茶经 )》。一、两说争论的焦点这是由《余杭县志》的一段记载引发的。明…  相似文献   

4.
三、余杭文保单位———“余杭双溪陆羽泉”“茶圣陆羽著茶经其地”的“余杭双溪陆羽泉” ,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传承千年余杭双溪十景之首景。《中国茶叶》1982年第 2期王家斌、沈根荣的文章中披露孙绍祖先生的《晚窗余韵钞略》 ,此书中民国余杭双溪孙绍祖老人 ,缅怀陆羽在余杭著《茶经》的“苎泉怀古”诗有五首之多 ,见证了“陆羽泉”在民国时期 192 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前后“游人玩赏忆先贤” ,到抗战时期“古迹荒凉多感慨” ,“陆羽隐居苕著茶经其地”从盛到衰 ,逐渐败落 ,以致被人遗忘的全过程。只是由于战乱 ,孙绍祖先生《晚窗余韵钞略…  相似文献   

5.
林金木 《农业考古》2006,(5):197-199
2002年4月16日在杭州余杭茶圣陆羽当年著《茶经》三卷其地——余杭双溪陆羽泉,举办首届中国茶圣节。期间2002年第2期《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曾发表本人拙作《陆羽泉与径山寺》,文中考证了茶圣陆羽著《茶经》其地陆羽泉。嗣后,杭州陆羽与径山茶文化研究会的同人们,持续深入挖掘鲜见文字、图片、实物以“茶圣著经其地,日本茶道之源”为题,著述丰富,其中2005年4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大川著《径山茶图考》,30余万字,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最为翔实。本人也非常关注陆羽在余杭著《茶记》《茶经》的新依据,苦苦寻觅三四年也有不少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对清华简《尹诰》提出五项质疑:(一)与传世本《礼记·缁衣》所引《尹诰》文义不合太甚;(二)称呼混乱;(三)叙事内容与《尚书·汤誓》互相冲突;(四)“金玉”连用不应出于夏商之际;(五)与传世文献多有雷同,且夹杂后世语言。  相似文献   

7.
试论陆羽《茶经》"一之源"中的"上"与顾渚紫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盛有 《农业考古》2004,(2):250-252
据许多史料证明,陆羽隐居湖州苕溪撰写《茶经》期间,经常身临顾渚山茶区,调查考察茶事,开展研究工作。如《全唐诗》载耿湋和陆羽的一首联句诗,其中有“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耿湋)。拜井菰城里,携笼万壑前(陆羽)”。明确指出陆羽常到顾渚山去。唐代皮日休作《茶中杂咏并序》云:“余始得季疵(陆羽)书(指《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太平御览》中内容同为“多言何益”的三则载录的比较分析,可推测出至少在宋代《墨子》里,当仍有与之相近或相同的文字存在;所载对话的发问者应为禽滑釐,墨子所作答语末尾应有“唯其言之时也”(或“唯言之时也”)一句;对话反映了墨子关于“言”的一些新的、值得重视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杨再丽 《农业考古》2005,(2):263-263
如果从店武德三年(620)在通谷镇(今大安镇)置金牛县算起,宁强境内置县设治迄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可谓久矣;如果以唐朝陆羽《茶经》所载“茶树,金州(今安康)生西成、安康二县山谷,梁州(今汉中)生褒城、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为据,我县种茶的历史可谓长矣;如果把茶史、茶技、茶艺、茶人、茶事等辑录成书,则可谓好矣。  相似文献   

10.
苕溪霅溪考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5,(2):163-168,171
苕溪和霅溪,是浙江省两条普普通通的河流。近年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热的兴起,这两条河流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原因是一些古籍中有茶圣陆羽“结庐于苕溪之湄”,“更隐苕溪”的明确记载,并由此有“著茶经其地”的说法。但由于在今浙江舆地中,又确实存在着同名的两条苕溪,一条是湖州市的西苕溪,一条是余杭县的东苕溪。这样就产生了争议,陆羽的隐居地和编撰茶经,究竟是在西苕溪还是东苕溪。因此,我们就有必要追寻一下中国地理舆名的历史与变迁,对苕溪的确切地名和位置作一番考察,以澄清各种争端与误解,推动中国茶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1.
家禽繁育是发展家禽生产的主要环节。我国家禽孵化的历史极其悠久。据先秦文献《夏小正》:“正月,鸡桴粥。”(古书释义:桴,伏也;粥,这里音yu,养也。)“鸡桴粥”就是鸡抱窝孵小鸡。战国时,《逸周书》也提到:“大寒,鸡始乳。”乳即养殖,这说明我国先民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知晓正月、大寒时节是家鸡孵化的最佳时期。只不过那时还处于自然孵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以《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治学思想为主线,结合近现代学者对治学态度与方法的诠释与发展.提出其给当代学人的治学启示主要有:(1)博学、审问、慎思是培养当代学人严谨的治学态度的有力借鉴;(2)明辨、笃行是成就当代学人政知与力行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3)学风、文风、德行是衡量当代学人治学真伪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对《三面铜镜铭文释读补正》一文补释有三:(1)镜铭“良居君王”的“良”当释为“所”;(2)镜铭“史□贵富”的“史”应通假为“使”,后一缺字当补为“人”;(3)镜铭“谨金之清,可见信□[诚]的“谨”当释为“玄”,“见”当释为“取”。  相似文献   

14.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以下简称新模式)是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副校长在传统“麦/玉/苕”模式的基础上,研究集成的旱地新型种植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在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条件下以冬大豆代替“麦/玉/苕”模式中的红苕。  相似文献   

15.
余杭地处浙江杭嘉湖经济区圆心,三面包围杭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余杭15家国有农林场更是以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余杭跨越式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集团紧紧抓住农林场环境和区位优势,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抓手,以建设和谐农林场为保障,积极推进现代示范农场建设,力求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和谐社会的新社区。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农业美学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农业活动因自然之资,通过对对象世界的规律性把握,体现求真之美;二是因时而为,善待自然,以生命的、情感的视角去看待自然,将其与人自身统一为一体,彰显生命之美;三是因民施政,将农业活动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秩序之美相统一,引导规范着一种人所应当行走的“善行之道”。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学研究》是宁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前身为《宁夏农学院学报》。季刊,A4,公开发行。本刊所发表论文被英国《动物学记录》(ZR,被列入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数据库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检索录用,被围内《全国报刊索引(生物、农业)》、《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摘录,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2007年6月被国家民委、全国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版优秀期刊”,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  相似文献   

18.
《庄子·养生主》有三个疑难问题需要解决。一,“养生主”意为“养生的主要原则”,而非“护养生命之主——精神”;全篇主旨是形神兼养,而非仅仅养神。二、全篇结构为:第一段统领全篇,接着用四个故事以“养形(庖丁解牛)——养神(公文轩)——养形(泽雉)——养神(老聃死)”反复交叉的形式阐述形神兼养的道理,造成一种循环往复、再三叮嘱、耳提面命的阅读效果。三、“指穷于为薪”一段仍属于秦失的话,目的是进一步说明死亡不必悲哀的道理,因为死去的只是肉体,而灵魂永存。  相似文献   

19.
肖克之 《农业考古》2001,(1):279-280
《菊谱》著者颇丰,自宋以降延清达十几位。至今存谱约半。笔者知见宋菊谱四存三,明菊谱四存二,清菊谱七存四。存者宋:刘蒙菊谱,史正志菊谱,范成大菊谱;明:黄省曾菊谱,周履靖菊谱;清:叶天培菊谱,秋明主人菊谱,吴升菊谱,爱菊山人菊谱(此本笔者未见据《中国农学遗产文献综录》记载,只有抄本)。佚者宋:马辑菊谱(据《降云楼书目》记载);明:文应鲁菊谱(据《湖南通志,艺文志》记载),吕天遗菊谱(《艺菊志》中提到“钱谦益题吕天遗菊谱”);清柳灏菊谱(光绪《山东通志·艺文志》记载),张汉超菊谱(光绪《山东通志·艺…  相似文献   

20.
《宁夏农学院学报》2009,(3):F0003-F0003
《农业科学研究》是宁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前身为《宁夏农学院学报》。季刊,A4,公开发行。本刊所发表论文被英国《动物学记录》(ZR,被列入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被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数据库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检索录用,被国内《全国报刊索引(生物、农业)》、《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摘录,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