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物碳对新疆灰漠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倩  侯振安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1):2102-2107
[目的]研究生物碳对新疆灰漠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方法]室内模拟试验,试验设置三种土壤处理,分别为空白土壤(CK)、施用等碳量的秸秆和生物碳;每种土壤磷肥(P2O5)施用量设三个水平,分别为0、0.25和0.5 g/kg.[结果]灰漠土无机磷各形态中以Ca10-P为主,占60;以上;其次是Ca8-P,占20;以上.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Ca2-P、Ca8-P、A1-P和Fe-P含量,但对O-P和Ca10-P含量均无影响.施用秸秆和生物碳可以提高土壤Ca2-P含量,尤其是施用生物碳可显著增加土壤Ca2-P和Al-P含量,但是Ca8-P和Fe-P含量有所减低.[结论]施用生物碳有助于提高灰漠土壤无机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带性土壤磷吸附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疆南、北疆地带性土壤灰漠土和棕漠土的土壤磷吸附特性及磷最大吸附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筛选影响新疆地带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的主要土壤性质。【方法】采集新疆北疆灰漠土和南疆棕漠土样品,进行磷等温吸附试验。【结果】灰漠土和棕漠土的磷等温吸附曲线都很好地拟合了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北疆灰漠土最大吸磷量随着土壤pH值、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棕漠土的最大吸磷量随着土壤pH值、Ca CO3含量、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地带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全磷、速效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影响灰漠土和棕漠土的吸附固磷能力的土壤性质包括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碳酸钙含量及pH值。棕漠土碳酸钙含量高达20%左右,pH值也高于灰漠土,导致棕漠土比灰漠土具有更强的吸附固定磷的能力,供试南疆棕漠土最大吸磷量平均为1 087.59 mg/kg;北疆灰漠土平均为820.77 mg/kg。  相似文献   

3.
生物炭对土壤性质及黄瓜和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生物炭对土壤性质、黄瓜和生菜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不同剂量生物炭和不同蔬菜类别双因素设计,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竹制生物炭后,分析其对土壤有机质、持水量、p H值、EC值、硝态氮含量,测定黄瓜和生菜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土壤电导率值呈现上升趋势,土壤p H值无明显变化;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与对照相比,生物炭显著提高了黄瓜与生菜的发芽率,对黄瓜株高没有明显影响。生菜株高、黄瓜干鲜重均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而生菜的干鲜重则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黄瓜与生菜的发芽率及生长在2%~4%的生物炭添加量范围内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盐渍地人工苜蓿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明贵  张德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21-7422
[目的]为改进和利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提供依据。[方法]在临泽县盐渍地种植苜蓿,测定1~5年生人工苜蓿草地的生产力,并研究苜蓿对盐渍化土地的改良效果。[结果]在盐渍地种植苜蓿后,苜蓿的主根长、主根直径和侧根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从种植到第5年,盐渍地苜蓿的鲜草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盐渍地种植苜蓿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而土壤盐离子含量不断下降。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速度和盐离子含量的下降速度均在苜蓿种植后的生长前期较慢而生长后期较快。[结论]苜蓿的生产力与灌水量、灌水次数有关。一个生育周期应至少灌水4次,种植苜蓿的适宜灌水量为4275m3/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绿木霉及其混剂施用后对番茄植株生理性状、果实品质、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混合接菌,测定各种相关指标。[结果]植株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果实中可溶性糖与Vc含量增加;土壤中有益细菌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含量增加。[结论]施用黄绿木霉菌混剂对植株、土壤影响明显。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的应用对提高番茄质量、改善土壤环境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15N示踪技术,在池栽群体条件下,研究了三种土壤肥力和两种灌水量组合对冬小麦生产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氮肥的当季吸收利用率变化在39.08% ̄53.08%,土壤残留率在21.80% ̄33.59%之间,损失率变化幅度为18.81% ̄34.62%,植株吸收积累氮素中的29.88% ̄47.55%来自肥料;证明,采用不同土壤肥力和灌水量组合来调控小麦生产系统的氮素平衡具有较大的空间。(2)随土壤肥力的提高,植株吸收的总氮和土壤氮量显著增加,但营养体滞留量增加,向子粒的分配比例减少;而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则表现为中肥>高肥>低肥;氮肥损失率表现为低肥>高肥>中肥,残留率无明显变化,说明土壤肥力达到本实验的中等水平后再继续提高,会给肥料氮的吸收利用带来不利影响,但可有效降低对肥料氮的依赖。(3)增加灌水量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均可促进对总氮的吸收量,但对土壤氮吸收的促进作用远高于肥料氮,同时也提高了肥料氮的损失率、降低了土壤残留率和向子粒的分配率。(4)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灌水量均可提高小麦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和土壤A值,降低收获指数;子粒蛋白质含量随肥力的提高而增加,随灌水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肥料浪费,研究氮、磷、钾肥施用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以及氮、磷、钾肥在蔬菜、土壤中累积量。[方法]进行一个周年轮作设施番茄、菜花、芹菜田间施肥试验。[结果]当番茄、菜花、芹菜不施N、P、K肥时,减产6.0%~13.8%,年总收入分别减少39220、36902、22023元/hm2;氮、磷、钾素是蔬菜产量的限制因子。蔬菜中N吸收量:番茄和菜花>芹菜,P吸收量:菜花>番茄和芹菜,K吸收量:番茄>芹菜>菜花;番茄果实中氮吸收量低于菜花果实氮吸收量,植株氮吸收量也低于菜花植株。而果实中磷、钾的吸收量是高于植株,并且钾吸收量明显高于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顺序为菜花>番茄>芹菜。番茄、菜花和芹菜收获后的土壤氮、磷、钾含量均高于种植前的土壤含量;受底施有机肥的影响,番茄土壤中残留氮含量、芹菜土壤残留磷含量都高于基础土壤含量2倍以上;菜花没施有机肥,土壤残留氮、钾含量低于番茄和芹菜。[结论]土壤残留磷含量比较高,造成资源浪费,也污染土壤环境。应加强有机无机配合施肥。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自然环境下土壤硼素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土母岩中硼的丰度及含硼矿物的稳定性是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决定性因素;而成土母质有效硼与土壤有效硼则更具直接的关系,其相关系数(r)在0.37-0.71之间;土壤有效硼含量与常年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土朋机质与有效硼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H值对硼的有效性影响最大,硼的吸附量随pH上升呈直线增加;随土壤物理性粘粒的增加,对硼的吸附量呈直线增加;土壤碳酸钙对硼的吸附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咸水滴灌条件下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对水氮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咸水滴灌条件下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对水氮的响应.[方法]试验设置了3种灌溉水盐度0.35(S1)、4.61(S2)和8.04(S3)dS/m,2个灌水量405(L1)和540(L2)mm以及2个施氮量240(N1)和360(N2) kg/hm2.[结果]棉花的株高在生长前期主要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和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三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生长后期主要受灌水量的影响显著.高灌水量L2(540 mm)各处理株高为S2>S1>S3,施氮量对株高的生长差异影响不显著.棉花茎和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其中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而棉铃和总的干物质积累量受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棉花的氮素吸收量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三因素及其两者或三者的影响显著;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棉花的氮素吸收量呈下降的趋势;而氮素吸收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显著增加,表明增加灌水量可促进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醋糟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是有效处理酿醋产业副产物醋糟的方式之一,本文旨在探究醋糟生物炭对石灰性土壤中镉钝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醋糟生物炭(施加量为0.5%和2%)对镉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镉形态及有效性和小麦吸收转运镉的影响。[结果]施加醋糟生物炭后土壤pH值无显著变化,但生物炭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且当生物炭施加量为2%时其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01.53%~109.54%和54.85%~61.14%。在镉污染浓度分别为2、4和8 mg·kg-1的土壤中,施入2%生物炭时,土壤DTPA提取态镉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64.66%、13.47%和20.35%。当土壤镉污染浓度达到8 mg·kg-1时,与对照相比,施加2%生物炭可显著促使土壤可交换态镉(35.48%)和碳酸盐结合态镉(18.90%)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54.96%)、有机结合态镉(133.50%)和残渣态镉(4.56%)转化。此外,施加生物炭可有效降低小麦植株的镉含量,其中生物炭施加量为2%时,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0.41%~51.73%和11.98%~38.93%。...  相似文献   

11.
邬晓蒙  李伟  周冰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60+70-60,70
[目的]准确可靠地测定三江源地区土壤样中银、硼、锡的含量。[方法]采用发射光谱法测定银、硼、锡的含量。[结果]在最佳测定条件下,该方法检出限Ag为0.02μg/g、B为0.92μg/g、Sn为0.84μg/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n=12)。[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度、精密度好,检出限低等特点,可满足土壤样中银、硼、锡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钾硼配合施用对油菜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翠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75-1176
[目的]探讨钾硼配合施用对油菜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华油杂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硼4种肥料不同配方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钾硼配合施用油菜产量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明显。以施K2O 120.0kg/hm^2和硼砂15.0kg/hm^2的油菜经济效益最高,产值为15764元/hm^2,比对照增收3108元/hm^2,增产24.6%,钾硼肥配合施用产投比3.0。不施用钾肥,油菜收获后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施用钾肥后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土壤速效钾变化趋势大于缓效钾;施用硼肥加剧了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的下降。[结论]该研究为建立高效的油菜施肥技术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施硼对抗虫棉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对渝棉1号和抗虫棉施用0、0.1%、0.3%浓度的硼酸,取叶片、花萼、花瓣和花蕊进行硼、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试验田土壤的有效硼含量为0.17 mg/kg,属于缺硼土壤。施硼酸明显提高棉花各部位硼含量,变化程度为花蕊>叶片>花瓣。施硼后叶片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花瓣的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花蕊的蛋白质含量在2品种中差异较大,无明显规律。施硼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花瓣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抗虫棉花蕊的可溶性糖含量略有降低,渝棉1号花蕊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施硼后棉花各部位含硼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各异。综合考虑,对抗虫棉施用0.1%的硼浓度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石柱县南宾单元植烟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为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石柱县南宾单元采集130个土壤样品,检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结果]该单元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为8.39 mg/kg,有效铜为1.44mg/kg,有效锌为2.16 mg/kg,有效铁为56.39 mg/kg,有效锰为51.86 mg/kg,有效钼为0.10 mg/kg,有效硼为0.18 mg/kg。有效锌处于中等水平,有效铜处于高水平,有效锰和有效铁处于很高水平,而水溶性氯、有效钼和有效硼较为缺乏。[结论]针对石柱县南宾单元土壤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建议全面补施硼肥和含氯肥料,对临溪镇、龙沙镇、六塘乡和南宾镇适当补施钼肥。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植烟区土壤硼素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建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47-13749
[目的]为重庆市优质烟叶的生产和烤熘生产中合理施用硼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植烟区土壤硼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重庆市植烟区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平均为0.39mg/kg,变幅为0.07~1.99mg/k。其中≤0.25mg/kg严重缺硼的土壤样本数占32.35%,〉0.5mg/kg缺硼临界值的样本数只占24.42%。从重庆市不同植烟区县土壤有效硼含量来看,以武隆、彭水和南川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分别为0.21、0.24、0.29mg/kg;以涪陵、城口、奉节、巫山、开县和丰都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75、0.70、0.68、0.62、0.59、0.50mg/kg;其他区县在0.31~0.39mg/kg范围内。不同类型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差异较大,其有效硼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石灰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水稻土。各类土壤有效硼含量≤0.5mg/kg缺硼临界值的土壤样本数分别占50.00%,40.00%、78.35%、75.00%和100.00%。[结论]重庆市沿长江两岸区县的土壤有效硼含量较高,而原来黔江区所辖的几个县及相邻的区县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分析土壤有效硼、锌、钼含量和烟叶B、Zn、Mo含量。[方法]2012年采用采样调查和分析测试的手段,分别采集平顶山叶县烟区土壤和烟叶样品。[结果]叶县烟区42.86%的植烟土壤缺硼,龚店、叶邑、水寨和仙台土壤缺硼较严重;叶县烟区土壤总体呈现极度缺锌状况,其中龚店、叶邑、夏李、仙台、龙泉和廉村土壤有效锌含量极度缺乏;叶县烟区28.57%的植烟土壤缺钼,洪庄杨和廉村土壤有效钼含量最低;叶县烟叶平均硼含量为27.51 mg/kg,邓李烟叶硼含量最低;叶县烟叶平均锌含量为19.11 mg/kg,洪庄杨、水寨和叶邑烟叶锌含量最低。叶县烟叶平均钼含量为0.27 mg/kg,其中,龙泉和夏李烟叶钼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对于叶县浓香型烟叶生产中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ICP-MS对绒柄牛肝菌生长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分析提供方法支持。[方法]称取10 g土样,按水土比2∶1用沸水浸提15 min,稍冷却,立即干过滤,滤液直接上ICP测定。[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平行测定11次的结果表明,沸水浸提-ICP-MS法的检出限为0.009μg/g。将此方法应用于土壤标准物质中有效硼有效含量的测定,测定值均在标准物质的规定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66%。对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16)C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3.3%~101.3%。[结论]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该法的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线性动态范围宽,对绒柄牛肝菌生长的土壤中有效硼的测定准确可靠,可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中有效硼及土壤样品中超痕量有效硼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硼植烟土壤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钾肥对烤烟高硼毒害的缓解效果,为开展高硼植烟土壤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比较适宜硼植烟土壤(不施钾肥)及高硼植烟土壤不同施钾量(不施钾肥及分别施钾112.5、330.0和420.0 kg/ha)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不施钾肥的情况下,与适宜硼植烟土壤相比,高硼植烟土壤抑制烤烟的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烟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净光合速率、SPAD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干物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主要病害病情指数及烟株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呈现明显的硼毒害现象.在高硼植烟土壤条件下,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各施钾处理的大多数农艺性状指标、净光合速率、SPAD值、POD活性及干物质量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硼毒害作用逐渐减轻,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其中以施钾420.0 kg/ha的经济效益最高,较高硼不施钾处理产量增加20.61%,产值增加57.50%,中上等烟比例提高21.10%(绝对值),均价提高7.17元/kg.[结论]高硼植烟土壤会抑制烟株的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增施钾肥可缓解烤烟受到的硼毒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其中以增施420.0 kg/ha钾肥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周口主要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锦桥  毛家伟  刘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19-18821,18824
[目的]研究周口主要植烟土壤养分状况,为烟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在周口烟区商水、鹿邑、郸城等植烟县市采集有代表性烟田土壤样品,分析其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结果]全区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相对偏高,速效磷总体含量集中在"中低"水平,速效钾含量较丰富,水溶性氯含量偏高,有效硼普遍缺乏。4个重点植烟县烟田土壤养分状况存在差异。[结论]该区烤烟施肥应遵循"控氮,增磷,稳钾,补硼、锰微肥"的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昌图县典型耕地棕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适合辽宁省昌图县的施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室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辽宁省昌图县典型耕地棕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现状。[结果]该地区的有效铁、锰、铜和锌的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双井子镇的有效锌含量低至(0.29±0.24)mg/kg。该地区有效硼、铁、锰、铜和锌的含量分别为(0.73±0.35)、(28.00±11.90)、(33.96±8.58)、(1.46±0.42)和(1.21±0.59)mg/kg。该地区锌含量的变异度最高,其变异系数达48.81%,锰含量的变异度最低,其变异系数为25.28%。该地区土壤中有效硼和锰的含量较高,73.82%的地区有效硼含量达高量水平,94.55%的地区有效锰含量达高量水平 有效铁和铜的含量较适中 土壤中的有效锌较缺乏,89.93%的地区有效锌含量为缺乏,仅有0.31%的土壤中有效锌含量达高量水平。[结论]该地区土壤中有效锌缺乏严重,应多注意补充有效锌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