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景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建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三个倡导”是我们党顺应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党中央系统地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精炼阐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形成来源于资本主义的创造和推动,但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当代的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是机遇又是挑战。为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尤其要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实现国内经济、政治、化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加强社会主义力量的国际团结。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为我们了解社会主义、坚信社会主义和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通过探索新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工农联盟。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现实要求,确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方向。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道德水平、奠定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适应全球化挑战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内涵、特征、衡量标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新的理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进程,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切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邓小平立足于时代的局势,结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基本问题的思考,对社会主义价值进行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价值的层次性、价值实现的动态性以及价值结构上的多样性,从而使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价值论的角度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需要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涵义,社会主义本质“五要素”的辩证统一、实现过程、重大意义等方面认真学习与研究,力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大战略”,“九大行动”等各项部署,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郎启武  李莉 《甘肃农业》2006,(6):267-268
邓小平同志第一次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但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是我们一直忽视或是没有搞清楚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其于1992年所概括的“五句话”吗?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是特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包括整个社会主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吗?如果不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就很难说搞清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当然也就不可能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因此,正确解答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尤其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支柱和重要力量,负有直接领导、决策、组织、管理的职责和权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展 《甘肃农业》2006,(9):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人的问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科学发展观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整体优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五个统筹”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和平崛起”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等方面,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作出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浙江现代农业》2005,(2):F002-F002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明、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过许多有独创性的见解。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根本任务、经济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等方面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对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简单说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一个哲学基础”、“一个主题”、‘四论”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简明回答,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内涵。就这两论被提出的方法、视角及其涵义而言,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群 《河北农业》2007,(6):45-46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密切相关。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搞好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基层文化事业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重大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