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分析和测定全粒木薯的常规养分及其生长猪消化能(DE)、代谢能(ME)。试验选用体重为(51.9±1.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12头,采用交叉设计并分配3种饲粮。饲粮设计采取等比回归法,包括1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2组由全粒木薯分别等比替代15%、30%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所有饲粮中除待测原料外,其余能量原料间均保持着相同的比例;回归过程以全粒木薯摄入量为回归因子,对生长猪DE、ME摄入量作回归方程,进而得到全粒木薯生长猪DE、ME。结果表明:1)全粒木薯总能为15.02 MJ/kg,干物质含量为88.58%,粗蛋白质含量为2.62%,粗脂肪含量为0.62%,粗纤维含量为17.66%,粗灰分含量为7.97%,淀粉含量为45.16%。2)基础饲粮组DE显著高于30%全粒木薯替代饲粮组(P <0.05),但与15%全粒木薯替代饲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基础饲粮组ME显著高于30%全粒木薯替代饲粮组(P<0.05),但与15%全粒木薯替代饲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 15%与30%全粒木薯替代饲粮组间DE差异显著(P<0.05),但15%与30%全粒木薯替代饲粮组间ME差异不显著(P>0.05)。3)全粒木薯摄入量与其生长猪DE、ME摄入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61+12.50X(R2=0.96,CV=0.17),Y=0.16+11.82X(R2=0.93,CV=0.23)。综上所述,全粒木薯能量利用价值一般,其生长猪DE、ME分别为12.50、11.82 MJ/kg DM,建议用其替代玉米-豆粕型饲粮的最佳水平为15%,不影响生长猪DE、ME,但还需平衡饲粮中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采集我国多个地区大米蛋白样品,分析大米蛋白常规成分,测定生长猪消化能(DE)、代谢能(ME),建立大米蛋白常规成分与生长猪DE、ME之间的关系。试验选用体重(33.0±1.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12头,采用2个6×6拉丁方试验设计,包括1种基础饲粮和11种大米蛋白替代15%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采用全收粪法和套算法结合测定大米蛋白猪DE、ME,并将大米蛋白的常规成分与猪DE、ME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大米蛋白猪DE、ME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1种大米蛋白风干基础下猪DE为(18.13±1.12)M J/kg,M E为(16.44±1.59)M J/kg。由此得出,大米蛋白猪DE最佳预测模型(绝干基础)为DE=22.17-0.51NDF(R2=0.50,RSD=0.93),DE=18.58-0.49 CF+0.31 EE(R2=0.70,RSD=0.77);M E最佳预测模型(绝干基础)为ME=21.42-0.74 NDF(R2=0.52,RSD=1.30)。NDF为大米蛋白猪DE、M E最佳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来源的10个菜籽饼的化学成分以及生长育肥猪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基于其有效化学成分含量构建DE和ME预测方程。选取健康的、初始体重为(51.2±1.7) kg的杂交[杜×(长×大)]阉公猪22头,采用2个不完全的11×3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10个菜籽饼饲粮和1个基础饲粮,菜籽饼饲粮以菜籽饼替代基础饲粮的20%,试验共3个周期,每个周期包括7 d预试期和5 d粪尿收集期,采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生长育肥猪对菜籽饼的DE和ME。结果显示:1)在饲喂基础上,10个菜籽饼的干物质(DM)含量为87.95%~94.68%,总能(GE)为18.45~20.84 MJ/kg,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总磷(TP)和总硫苷(TGS)含量分别为35.15%~43.61%、 5.48%~11.76%、 5.99%~7.75%、 8.26%~11.32%、21.89%~48.61%、13.13%~22.87%、0.50%~0.62%、0.92%~1.30%和20.25~2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评定白酒糟的营养成分及在生长猪上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基于其所含化学组分建立白酒糟在生长猪上DE和ME的预测模型。选取78头健康、体重(52.1±3.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配到1个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12个白酒糟(替代基础日粮供能组分的30%)待测日粮处理中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其对生长猪的DE和ME值。进一步分析每个样品的化学成分与其有效能值的关系,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12个白酒糟样品DE和ME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饲喂基础下,12个白酒糟样品的DE为3.79~8.81 MJ/kg,ME为3.54~8.15 MJ/kg;白酒槽DE的最佳预测方程为DE(MJ/kg)=38.46-0.63×粗灰分-0.11×粗纤维-1.14×总能-0.03×中性洗涤纤维(R^2=0.81),ME的最佳预测方程为ME(MJ/kg)=41.86-0.75×粗灰分-1.51×总能+0.20×粗脂肪-0.05×粗纤维(R^2=0.74)。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减少铁、锰、锌、镁和铜5种矿物元素添加量对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以及骨骼肌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接近[(76.17±1.5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00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减少30%或60%矿物元素的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减少30%和60%矿物元素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减少30%和60%矿物元素,育肥猪血清氨含量显著升高(P0.05);减少60%矿物元素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同时有降低血清总蛋白含量的趋势(P0.10);3)饲粮减少30%矿物元素对育肥猪骨骼肌中各矿物元素含量并无显著影响(P0.05),而减少60%矿物元素使得骨骼肌铜、铁和锰元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知,育肥猪饲粮中铁、锰、锌、镁和铜元素的含量可减少NRC(2012)推荐量的30%,而不会影响育肥猪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添加苹果果胶寡糖(APOS)对育肥后期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和结肠主要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平均体重约为80 kg健康"杜×长×大"去势公猪,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各处理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和400 mg/kg APOS的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APOS未显著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P0.05);饲粮添加APOS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育肥猪的眼肌面积(P0.05)和肌内脂肪含量(P=0.07),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育肥猪的肌肉滴水损失(P=0.06)和蒸煮损失(P0.05);另外,饲粮添加APOS还提高了育肥猪结肠食糜中总菌的数量(P=0.07),且显著提高了结肠食糜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200或400 mg/kg APOS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影响,但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育肥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并调节了结肠主要菌群和挥发性脂肪酸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55.85±1.37)kg]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肥育猪63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含10%桑叶饲粮、含20%桑叶饲粮,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1)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10%桑叶对育肥猪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P>0.05),板油率和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眼肌面积、料重比和胴体率差异不显著(P<0.05);2)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10%桑叶可减缓肌肉pH下降速度,显著提高肌肉肌苷酸和脂肪含量(P<0.05);3)和基础饲粮相比,饲粮中添加20%桑叶显著抑制血清脂肪酶、小肠蔗糖酶活性和降低育肥猪血脂含量(P<0.05),显著提高胰腺、板油脂肪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10%桑叶显著激活育肥猪肝脏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肝脏丙酮酸含量(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10%桑叶,不影响育肥猪生长速度,可降低猪板油率和背膘厚度,提高肌肉肌苷酸、脂肪含量,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控育肥猪蔗糖酶、脂肪酶及肝脏糖代谢酶活性达到对脂肪代谢和沉积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研究β-葡聚糖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探明β-葡聚糖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96头20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猪,按体重和性别比例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β-葡聚糖。试验期为10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β-葡聚糖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改善饲粮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β-葡聚糖显著提高猪只胴体长和肌肉p H(P0.05),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P0.05),显著改善肉色(P0.05),同时显著提高肌肉中肌苷酸含量(P0.05),改变猪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比例,从而改善肉的风味。综上,饲粮中添加100 mg/kgβ-葡聚糖可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消化率,提高胴体长,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低水平蛋氨酸锌(Zn-Met)或硫酸锌(ZnSO_4)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利用的影响,确定生长育肥猪饲粮中锌的适宜添加量,实现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排泄物中锌对环境的影响。选用体重为(33.70±2.76)kg的"杜×长×大"生长育肥猪32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 mg/kg Zn-Met、40 mg/kg ZnSO_4和80 mg/kg ZnSO_4(以锌元素计)。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分生长期和育肥期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来源和水平锌对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来源和水平锌能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40 mg/kg Zn-M et组血清T-SOD和GSH-Px活性最高,血清MDA含量最低;而血清Cu Zn-SOD活性随ZnSO_4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以80 mg/kg ZnSO_4组最高。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Zn-Met显著提高锌、铜和锰表观吸收率(P0.05),而饲粮添加ZnSO_4只显著提高锌表观吸收率(P0.05),且随ZnSO_4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40 mg/kg Zn-Met组锌表观吸收率最高。综上所述,饲粮添加Zn-Met或ZnSO_4没有显著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但显著改善了生长育肥猪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的表观吸收率;本试验条件下,生长育肥猪饲粮中ZnSO_4的添加量需低于80 mg/kg,而40 mg/kg Zn-M et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健康且初始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3组猪分别饲喂含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作为唯一淀粉来源配制的3种饲粮,饲粮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5和0.44。试验预试期4 d,正试期42 d。于正式试验的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收集盲肠食糜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育肥猪盲肠食糜的pH(P<0.05);2)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食糜中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P<0.05);3)对于肠道微生物氮代谢产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育肥猪食糜中氨态氮、腐胺、总生物胺、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著降低食糜中尸胺和色胺的含量(P<0.05);4)对于微生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著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普雷沃氏菌属的数量(P<0.05),而降低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增加了食糜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菌Ⅳ和梭菌ⅩⅣ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给育肥猪饲喂含有高直链的豌豆淀粉改变了其盲肠食糜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发酵模式,增加了部分有益菌的数量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含量,降低了潜在致病菌的数量和氮代谢产物的含量,这提示摄食含有高直链的淀粉有利于维持宿主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菌固态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和日龄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4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经乳酸菌发酵的基础饲粮。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饲粮对生长期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乳酸菌发酵饲粮显著增加了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肉比(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乳酸菌发酵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育肥猪血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血液丙二醛含量(P0.05)。乳酸菌发酵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育肥猪肉的亮度和红度(P0.05),改善猪肉颜色,降低了猪肉剪切力(P0.05),对p H无显著影响(P0.05),改善了肉质。因此,养猪生产实践中,可以给生长育肥猪饲喂乳酸菌固态发酵饲料,提高生长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一水肌酸(CMH)及其组合添加物对生长育肥猪胴体组成、肉质性状及代谢分子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CMH在肉质营养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择60~70 kg体重"杜×大×长"阉公猪1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CMH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CMH+α-硫辛酸(ALA)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1 g/kg的ALA)、CMH+牛磺酸(Tau)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1 g/kg的Tau)和CMH+L-苹果酸(LMA)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5 g/kg的LMA),饲养50 d后统一屠宰,采集样品并测定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CMH及其不同组合添加物均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膘厚度(P0.05),有提高背最长肌水分和降低脂肪含量的趋势(P0.05); CMH+ALA饲粮和CMH+LMA饲粮显著增加生长育肥猪眼肌面积(P0.05); CMH饲粮和CMH+ALA饲粮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压榨损失(P0.05); CMH饲粮和CMH+Tau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肉色亮度和黄度值以及蒸煮损失(P0.05),显著降低肉色红度值(P0.05); CM H饲粮、CM H+ALA饲粮和CM H+Tau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琥珀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肌酸储备量(P0.05),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乳酸含量(P0.05),并以CM H+ALA饲粮改变程度最大; CM H饲粮和CM H+ALA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肌酸转运蛋白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后者改变大于前者且显著提高背最长肌肌红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Ⅱ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综合上述结果可知,饲粮添加CMH、CM H+ALA或Tau或LM A均能够降低生长育肥猪背膘厚度,其中CM H+ALA组合添加综合表现出更好的胴体和肉质改善作用,比单独添加CMH进一步提高了肌酸转运储备、氧化代谢能力、肌红蛋白表达和氧化型肌纤维比例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含高木薯渣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24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72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2头猪,进行30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含10%木薯渣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中添加200g/t纤维素酶。结果表明,高木薯渣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试猪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并明显改善饲粮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消化率(P0.05),对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也有一定改善,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在含较高木薯渣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可降解部分纤维素,从而消除纤维素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饲粮干物质、粗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促进试猪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乙氧基喹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脏器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80头体重为(31.98±2.34)kg三元杂交(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分别添加0、150、300、750和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试验期98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150~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2)试验第70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随着饲粮中乙氧基喹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线性P0.05)。试验第98天,血清TBIL含量随着饲粮中乙氧基喹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线性P0.05)。3)试验第70天和第98天,各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饲粮中乙氧基喹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线性P0.05)。试验第98天,各组血清丙二醛含量随着饲粮中乙氧基喹啉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二次P0.05)。综上所述,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50~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对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饲粮中添加750和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会导致生长育肥猪肝细胞损伤,饲粮中添加300~1 500 mg/kg乙氧基喹啉降低血清抗氧化性能,因此,生长肥育猪饲粮中乙氧基喹啉的推荐量为150 mg/kg。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辣木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65.40±1.6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144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6%和9%辣木叶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6%辣木叶组育肥猪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3%和6%辣木叶组育肥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6%辣木叶组育肥猪的胴体直长显著增加(P0.05),6%辣木叶组育肥猪的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6%和9%辣木叶组育肥猪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3%、6%和9%辣木叶组育肥猪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4)饲粮中添加辣木叶对育肥猪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6%和9%辣木叶组育肥猪的肌肉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辣木叶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改善肉品质。本试验条件下,辣木叶适宜添加水平为6%。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茶树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64头初重为(68.13±0.46)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和300 mg/kg茶树油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00和300 mg/kg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g/kg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200和300 mg/kg组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00 mg/kg组肾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组背最长肌红度值、p H24 h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g/kg组背最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茶树油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肉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茶树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合硅铝酸钠钙(HSCAS)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48.0±10.0)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45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和2.50%HSCAS的饲粮。试验期为70d,分为48~80kg(前期)和81~110kg(后期)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HSCAS对猪生长性能、血清尿素氮(UN)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后期粗蛋白质(CP)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HSCAS显著提高了后期和全期的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UN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后期生长育肥猪CP、粗灰分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0.25%HSCAS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和健康无明显影响,但添加量达到2.50%可显著降低其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饲粮中三聚氰胺的添加对育肥猪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三聚氰胺的添加在育肥猪肾脏中的残留及其对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60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生长育肥猪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00和1 000 mg/kg的三聚氰胺.试验期47 d,分2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37.00±1.55) kg]相近的"杜×长×大"生长猪22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S组饲喂添加30 mg/kg COS的基础饲粮,低能低蛋白质+COS组饲喂添加30 mg/kg COS的低能低蛋白质饲粮(粗蛋白质含量降低1个百分点,消化能降低0.21 MJ/kg)。试验期9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和部分鲜味氨基酸(谷氨酸、苯丙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低能低蛋白质+COS组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中肌苷酸含量同样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COS组生长育肥猪肝脏中相关抗氧化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p5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P0.05),低能低蛋白质+COS组生长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同时,COS组和低能低蛋白质+COS组生长育肥猪血清补体4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COS组生长育肥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基础饲粮添加30 mg/kg COS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改善肠道黏膜形态,进而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并一定程度上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建立肉用绵羊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ME)的预测模型。选用66只体重为(45.0±2.0)kg的体况良好的杜泊×小尾寒羊F1代杂交肉用羯羊,随机分为1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11种不同粗饲料组成的饲粮的营养物质含量,通过物质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测定这11种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能(DE)及ME,在分析饲粮营养物质含量、可消化营养物质、DE和ME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估测因子并建立估测方程。结果表明:饲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总能(GE)消化率与饲粮中CP、GE和OM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饲粮NDF消化率与饲粮中DM、OM、CP、GE含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NDF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饲粮中营养物质含量对ME进行估测的最佳方程为ME=-49.593+0.594OM-0.107NDF(R2=0.949,P0.01)。由此得出,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ME与营养物质含量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可通过营养物质含量对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率、ME进行合理估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