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紫荆全分布区的7个天然群体为研究试材,另取2个栽培群体为对照,对当年生枝的叶片、荚果、种子等14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紫荆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32.30%,群体内的变异贡献大于群体间的。紫荆表型性状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其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呈梯度规律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和种子逐渐变大;随着经纬度的增加,荚果形状从窄条形向宽条形变异,种子形状从近圆形向椭圆形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对8个群体进行了排序、归类(其中P6群体性状值缺失比较多,故未进行排序),分析表明8个群体大致可以划为天然和栽培两类,天然群体又可分为两亚类。天然紫荆与栽培紫荆在表型上已经产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2.
东乡野生稻群体植株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江西东乡野生稻异位保存圃群体植株的表型性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东乡野生稻群体内植株存在丰富的变异。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处于多年生向一年生分化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3.
表型轮回选择改良小麦群体不同农艺性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大丽花花型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4个花型群体84个优良大丽花品种为试材,对大丽花7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丽花不同花型群体间在茎粗、叶长、叶宽、花径和花梗长性状上差异显著,在株高和叶柄长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巨大花型的在叶长、叶宽和叶柄长性状上分化明显,其它花型的叶分化不明显,4个花型群体间在花径和花梗长性状上分化均明显;花径在大花型中与株高、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小花型中与叶柄长显著正相关;4个花型群体内叶长与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同一花型群体内,不同性状相关程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选用2个强优势组合95149、518及其亲本,研究黄瓜苗期子叶面积、真叶面积、鲜重、干重、第1雌花节位、出苗至第1雌花开放天数、苗期茎粗、下胚轴长度、株高、前期产量、总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黄瓜子叶面积、苗期叶面积、苗期鲜重、第1雌花节位、叶面积指数等指标在早期预测黄瓜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分布在亚热带种源地区毛竹的生长和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3个地区210株毛竹的胸径、枝下高和叶片等9个相关指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毛竹生长和表型性状在3个群体存在显著差异(P0.01)。胸径相关指标和枝下节均长以安徽霍山地区最高,枝下高、枝下节数、叶长和长宽比变化以广西灌阳地区最高;枝下高和枝下节均长在3个群体内变异程度均较大;叶片相关指标仅在广西灌阳地区变异程度较大;枝下节均长与叶片相关性状是最主要的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松主要分布区内,采集不同区域的18个天然群体540株单株的针叶,通过对各单株的10束针叶7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表型性状在各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变异存在的广泛性;不同性状的变异规律有所差异,大多数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表型分化系数低于50%;基于各性状两两群体间的表型分化均很低,甚至没有分化。不同表型性状对揭示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关系贡献不同,综合多个性状能反映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经各性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生态距离间的相关检测,由地理距离、生态距离等引起针叶性状变异的趋势不明显,但由生态距离引起的作用大于地理距离的作用,表明地理、气候和土壤因子对云南松群体间的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经聚类分析,各群体的聚类并不完全按地理分布进行聚类。  相似文献   

8.
在山核桃天然分布区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居群,对当年生山核桃的果长、果宽、果形比、壳厚及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山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广泛变异。5个性状在居群内F值介于0.39~1.97,居群间F值为38.54~73.18,差异程度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实表型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壳厚,最小的为果形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种实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方法】从浙江省天台县8年生无患子实生林分中,选择102棵无患子单株,连续2年观测102棵单株的15个种实性状,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聚类、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102棵无患子的15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4.91%~65.67%;基于15个种实性状划分的6个群组间性状差异明显,可为营建不同用途的无患子林提供基本材料;果实质量、单株产量、果皮皂苷含量和种仁油脂含量是无患子4个重要的经济性状,4个性状与其他性状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表征产量、种实化学成分和种实形态因子的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790%,其反映的信息与基于15个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无患子实生群体表型变异丰富,这些多层次变异为不同利用目标的良种初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赤霉病抗性与表型性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苏麦3号×安农2号和望水白×安农8455等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多年的表型性状与抗赤霉病扩展和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年度间,小麦赤霉病侵染和扩展的病小穗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穗下节间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显著的年份较少;与小穗数在多数情况下无相关性.赤霉病侵染的病小穗率与小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相关显著性不稳定.因此,小麦表型性状与赤霉病抗性关系,因试验材料、方法及环境而不尽相同.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将适中的株高、小穗密度和穗长等作为初选性状,实现综合性状协调,有利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喜马拉雅野生鸭茅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表型性状差异进行评价,旨在获得不同倍性鸭茅种质的表型性状基础数据.[方法]采用个体测定方法对花期供试单株的分蘖数、繁殖枝数、叶长宽、节长、花序长宽、种子大小、千粒重、单株重等30个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喜马拉雅野生鸭茅二倍体经过染色加倍后的同源四倍体,其...  相似文献   

12.
在宜良、新平和禄丰3个地点各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林分,每个林分从林冠层和更新层分别按通直和扭曲的树干表型性状采集针叶,并对7个针叶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林冠层和更新层中,通直群体和扭曲群体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云南松林冠层通直群体和扭曲群体的针叶性状 (针叶长度、针叶粗度、针叶束粗、叶鞘长度) 平均值均大于更新层,而云南松针叶的形状指数 (针叶长度/针叶粗度、针叶长度/叶鞘长度、针叶束粗/针叶粗度) 在林冠层和更新层间差异不大;云南松针叶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7个针叶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按大小顺序为NL/FSL (2220%)> NL/NW (1915%)> FSL (1904%)> NW (1900%)> NL (1661%)> FW (1510%)> FW/NW (1320%);云南松针叶性状大部分表现为群体间变异小于群体内变异,群体间总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090%,群体内的变异占7910%,说明群体内变异是云南松针叶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性状的统计分析和开发的SSR多态位点的统计分析,筛选以粉红泡泡(母本)和白鹤(父本)杂交育种产生的F_1代的优良新品种,以期作为今后开发推广的一种新型种质资源。采用表型分析结合SSR分子标记分析的方式,对杜鹃亲本及F_1代的49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分析。表型性状结果表明,花色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4%;叶片绒毛变异系数最小,为25%。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及F_1代聚为7个类群,第1类包含2个个体,第2类包含2个个体,第3类包含4个个体,第4类包含17个个体,第5类包含4个个体,第6类包含9个个体,第7类包含13个个体。分子聚类结果表明,亲本及F_1代共聚成6个类群,第1类包含13个个体,第2类包含7个个体,第3类包含7个个体,第4类包含8个个体,第5类包含15个个体,第6类包含1个个体。据SSR标记的聚类与表型性状聚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以果实性状差异显著的栽培甜瓜‘0246’和野生甜瓜‘Y101’为亲本,构建P1、P2、F1、F2、B1、B26个世代,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甜瓜4个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性状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控制,主基因在F2中的遗传率分别达到79.20%、87.80%、74.21%和84.62%。控制4个果实性状的主基因在F2中的遗传率较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适宜在早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9个地理种源半年生云南松子代幼苗252株实生苗为对象,分析不同种源半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比较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和变异系数在种源间的变化以及与种源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云南松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在种源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苗高、地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速生期均在7-9月;2)表型性状(除叶面积、根长和根表面积)在种源间均不显著,新平种源各性状值均最大;3)从变异来看,根系的稳定性最低,地径的稳定性最高,云龙种源的表型性状比较丰富,永仁种源的表型多样性程度最低;4)各器官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在种源间差异显著(P<0.05),新平种源具有最大的生物量。表明不同地理种源半年生云南松子代幼苗种源间的差异主要由生物量决定,初步选择出新平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6.
17.
试验以寿研502、寿研507、寿研084、富友2号和罗拉5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基质栽培和常规土壤栽培条件下对这5个品种株高、茎粗、始花节位、花穗数、抗病性、产量等性状的调查分析,发现这5个番茄品种在基质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高、抗病性好,推断基质栽培在番茄设施栽培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高露茶群体种茶树资源进行表型性状调查与多样性分析,并对15个样品茶树嫩芽制作的红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调查的15个样本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值为28.90%,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87。其中,调查样本中叶身、叶缘、叶质、叶齿深度、叶齿锐度及叶齿密度6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芽叶色泽、叶型、叶片大小、叶质及叶缘5个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样本红茶感官审评发现,高露茶适合作为加工红茶原料。  相似文献   

19.
锥栗种内表型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福建、浙江、湖南等地67个锥栗种质的41个果实经济性状指标和植物学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观测,分析了坚果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锥栗种内变异丰富,各项性状指标差异大,特别是在栗苞、坚果大小,连续结果能力,雌雄花比,坚果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等营养成分及贮藏性等指标上,高低间可相差2~4倍,坚果的风味品质上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大菊品种表型性状的分类学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菊花拥有非常丰富的品种变异,其分类体系众多,所依据的标准不一,对品种分类最具价值的性状尚不清楚。作者在多年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统计学采样方法,选取了400个独本菊品种,对其57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和R聚类分析,筛选出22个相对稳定的性状。主成分分析发现:影响品种分类的第1主成分主要包含舌状小花数、花瓣长、总苞片基部到花顶部的高度、花瓣形状等花部性状;第2主成分主要为2个花色性状(花瓣表面色彩和花瓣背面色彩);第3主成分主要是筒状花部直径和筒状花长度;第4主成分主要是托叶相关性状。这些结果显示菊花花部性状相对稳定,对品种分类影响较大;其托叶部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品种分类的合理补充;而叶部性状稳定性较差,在品种分类中可以作为更次一级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