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生狐狸是棘球绦虫的主要终末宿主,在棘球蚴病的传播中有重要作用.为了解青海省狐狸中棘球绦虫感染状况,我们用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试剂盒,对收集于青海省称多县、贵南县、祁连县的野生狐狸粪便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称多县收集的129份狐狸粪便阳性15份,阳性率11.6%;祁连县收集的84份狐狸粪便阳性3份,阳性率3.6%;贵南县...  相似文献   

2.
棘球蚴病与棘球绦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一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加强诊断与检疫是防控本类疾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棘球蚴病的诊断与检疫方法目前报道有:血清学检测及影像学方法;而应用于棘球绦虫病的方法主要有:虫体检查法、粪抗原免疫学诊断和粪源PCR方法。本文论述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及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正为全面掌握大通县犬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状况及防治后的效果,在全县范围内对犬棘求绦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驱虫后犬粪进行棘球绦虫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本县犬棘求绦虫抗原检测阳性率6.6%,犬剖检阳性率0%,犬棘求绦虫感染范围较广,只有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此病的传播流行。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小肠内的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人或动物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包虫病几  相似文献   

4.
正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由带科、棘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羊、牛、骆驼、猪、人及其它动物肝和肺等器官中所引起,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危害极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此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人畜共患二类疫病和16种优先防控疾病之一。一、发育过程及流行特点犬科动物为终末宿主,羊、牛等动物是中间宿主。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中的成虫发育成熟后,其孕节  相似文献   

5.
<正>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由棘球属(Echinococcus)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动物和人的内脏所致的一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阻碍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又称包虫病(hydatid disease)。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欧洲、非洲北部、亚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在我国主要见于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阿坝等放牧地区。棘球蚴病的终末宿主以犬科动物为主,棘球绦虫感染的诊断主要有粪便虫卵检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索粪便样本分析对犬科动物物种鉴别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同时对野外犬科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哺乳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通用引物对101份采集自野外环境的犬科动物粪便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核苷酸位点变异分析、BLAST相似性比对、遗传距离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对粪样来源物种进行分子鉴别。同时,采用粪-抗原ELISA检测,对粪样棘球绦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粪样来源物种鉴别的检测成功率为73.27%,获得的74条序列共定义单倍型20个,所有单倍型序列均可在GenBank数据库中匹配到单一物种,序列相似度为98.52%~100%。单倍型根据序列差异可分为4个单倍型集,各单倍型集间平均碱基差异为17.83~70.10,各单倍型集内单倍型碱基差异在1~10个之间。各集合间遗传距离为0.068~0.342,远大于各集合内单倍型间遗传距离0.009~0.022。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同一集合的单倍型以高自展值聚集成一支。综合各项分析结果,可推测所检测粪样宿主来源分别为犬、灰狼、赤狐和红狐。粪-抗原ELISA检测发现阳性样本11份,样本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10.89%。综上表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可用于犬科动物的分子鉴别,可结合核基因等其他分子标记进一步提升检测准确率。研究区域野外犬科动物棘球绦虫粪抗原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棘球蚴病(Echinaccosis)又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寄生在犬和狐狸、狼等终末宿主体内的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我国是棘球蚴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青藏高原,由于该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自然生态、生物因素及防病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动物和人畜间棘球蚴病的高度流行.2006年开始,我们对省内部分地区犬和屠宰场收购的淘汰藏羊进行了棘球蚴病感染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1~2015年,对甘肃省18个犬细粒棘球蚴流行县区进行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采集犬粪样品16 200份,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包虫抗原检测。结果显示,犬包虫病阳性率由2011年的35.0%下降为2015年的3.0%。通过综合防控,有效控制了甘肃省犬细粒棘球绦虫病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采集27个重点感染县犬粪样品2780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区重点感染27个县犬粪抗原阳性阳性247份,阳性率9.12%。从各地市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结果可知,山南和那曲阳性率较高于其余地市,这与牧区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流浪犬管控不到位,在放牧过程中通常共用草场或共同放牧,放牧时有家犬跟随,增大了感染机率,造成棘球蚴循环传播、重复感染有密切关系;除了个别县外全区犬包虫病感染率明显下降,终末宿主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正>石渠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棘球蚴病的重度流行地区,其中泡型棘球蚴和细粒棘球蚴均有流行。高原鼠兔,属兔形目、鼠兔属,是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重要中间宿主。据2017年调查显示,石渠县高原鼠兔平均密度达到9.58只/亩,相当于全县约有3.6亿只[1],是当地数量最多的物种。高原鼠兔中间宿主因吞食虫卵受感染,虫卵在体内发育成幼虫,被狐狸、流浪犬、家犬等终末宿主捕食,终末宿主将虫卵和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和草地,中间宿主经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