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查明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3个处理:插秧、撒播和条播,对其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测定,就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插秧水稻的产量(10390 kg/hm2)要高于撒播(7790.7 kg/hm2)和条播(9105.2 kg/hm2),3种栽培模式下水稻的收获指数几乎没有不同(撒播、条播和插秧分别为56.5、54.7、53.9),而插秧水稻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明显高于撒播和条播,更高的地上部干物质量使插秧水稻形成了更大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特别是后者较撒播和条播分别高39.0%和26.9%,其与水稻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95)。3种栽培模式相比,条播水稻的效益成本比最高,达到了2.52。总之,与直播(撒播、条播)相比,插秧水稻获得高产的根本原因是其具有更大的穗粒数,但考虑到成本投入,在实际生产中,条播水稻的收益更高。  相似文献   

2.
陈丽鹏 《种子科技》2020,(2):112-112,1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创新,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渐随之提高,食品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绿色与优质成为了人们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人们对水稻也是既要求优质又要求味美。基于此,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差异,并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简析,希望能为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产量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中国水稻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及一季主产区的粮食增产渠道。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再生稻、早稻和晚稻的稻米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早稻和晚稻相比,再生稻实现农药零输入,减少肥料和灌溉水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持经济效益稳定;提高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粒形、垩白率和垩白面积,增加稻米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总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品质。再生稻符合水稻轻简栽培和农业资源较少投入的要求,实现“种植一季,收获两季”,拓宽粮食生产渠道,对中国粮食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获得大量豌豆铁蛋白基因(Fer)水稻转化体的基础上,经过连续自交纯化和结合GUS标记辅助选择,得到了一批独立转基因纯系。选取2份富铁种质(Fer34和Fer65)及其原始对照(秀水11)为试材,开展不同生态环境下(杭州和海南)其稻米矿质元素积累、外观品质、食用品质、淀粉结构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转基因富铁稻(Fer34和Fer65)确有更强的稻米积累铁含量功能,但这种富铁程度与所处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有关;而不同环境对稻米品质性状和RVA谱参数等性状影响程度,在转基因材料和CK之间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结合模式及生态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常规稻作生产以大量化肥、农药投入为主要手段,虽然确保了水稻稳产高产,满足了人们的温饱需求,但给稻田生态安全、环境健康和农产品食用品质带来一定的污染,从而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发展,减轻常规稻作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稻米食用安全,特别是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性高、无污染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我国适时提出和实施减肥减药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重大举措,深受全社会的肯定。稻田种养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具有明显的减肥减药、稳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综合效应,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笔者概述了稻田种养的生态原理和生态功能,指出了目前我国稻田种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路径,以期为我国稻田综合种养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农业进程的加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早春马铃薯霜冻和干旱带来的灾害问题,提高马铃薯单产,以当地品种‘合作88’与引进品种‘青薯9号’为主体作物,采用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大垄双行滴灌、大垄双行覆白膜、大垄双行、大垄双行稻草包芯、大垄双行覆黑膜、常规栽培7种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合作88’产量最高的栽培方式是常规栽培(57.18 t/hm~2),其次是大垄双行覆白膜(53.76 t/hm~2),产量最低的是大垄双行覆黑膜(33.23 t/hm~2);‘青薯9号’产量最高的是大垄双行(64.26 t/hm~2),其次是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61.14 t/hm~2),大垄双行覆黑膜的产量(40.46 t/hm~2)最低。(2)除常规栽培外,其余6种栽培方式下‘青薯9号’的产量均高于‘合作88’。(3)大垄双行覆黑膜栽培下的纯收入(‘合作88’6.30万元/hm~2,‘青薯9号’8.45万元/hm~2)和产投比(‘合作88’2.95,‘青薯9号’3.58)最低。常规栽培下‘合作88’马铃薯的产投比(5.82)和纯收入(14.27万元/hm~2)最高;大垄双行栽培下‘青薯9号’马铃薯的产投比(6.11)和纯收入(15.81万元/hm~2)最高。因此,在建水县甸尾乡试验区,‘合作88’马铃薯最佳的栽培模式是常规栽培,‘青薯9号’最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且在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适宜的情况下‘青薯9号’马铃薯是一个高产的品种。研究结果可为早春马铃薯种植方式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规模化种植已成为水稻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对安徽省霍邱县300个种植大户展开系统问卷调查,分析水稻规模化种植者年龄结构分布、种植规模大小、种植模式及其产量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种植者年龄分布主要介于40~60岁,合作社经营模式(H3)年龄更趋于年轻化,且H3模式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普通大户(H1)和家庭农场(H2)种植模式;平均种植面积以H3最大,其后依次为H2和H1。深入分析认为:年龄偏老龄化和种植面积过大是限制高产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在机插及直播水稻条件下,经济效益分别较人工手插秧高出27.13%~36.85%和17.45%~22.40%。综上所述,在增大轻简栽培水稻(机插和直播水稻)比重基础上,以合作社经营模式为主的种植大户可能是进一步提高水稻规模化生产潜力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不同糯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特性和遗传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稻生产已经成为中国粮食生产中不容忽视的产业,糯米是各种传统风味食品、工业化食品和饮料的重要原料,开展糯稻遗传特性和品质研究十分重要。本试验利用过去大面积种植的11个重要栽培品种,测定其理化指标和RVA谱特征值,同时,分析RVA谱与各项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利用SSR分子标记计算其遗传距离,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揭示其遗传差异。结果表明糯稻品种的RVA谱特征值中崩解值(BDV)、消减值(SBV)、回复值(CSV)与胶稠度(GC),碱消值(ASV),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糯稻的品质评价不能借助非糯稻的评价体系。供试材料可以分为籼糯、偏籼糯、粳糯、偏粳糯4个群体,同一类群内遗传差异较小。应在不同类群中选取理化指标优良的材料作为亲本,评价亲本的杂种优势潜力,以寻找到最优配置,为育种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旱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了农业特别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水稻旱种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节水技术,对于发展节水农业和保证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旱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特点,从光合特性、物质生产与运转、根系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及其激素和酶学机制以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讨论了旱种水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了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并对使用水稻栽培技术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水稻强化栽培下的稻米品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协优527为材料,对水稻强化栽培下的稻米品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因单株不同位次分蘖抽穗的早迟,稻米品质有较大差异,即随抽穗时期的推迟,稻米品质降低;(2)强化栽培抽穗历时比常规栽培相对较长或相当,其所产稻米品质显著改善,特别是精米率、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但对籽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料种类对水稻强化栽培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中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比较,试验得出: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均能提高水稻的分蘖数,其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以及增产效果均以“微生物活性肥+有机肥+化肥”的处理最高。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降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活性肥料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比单一施用一种肥料能够更明显地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量水平鲜食型甘薯品种产量形成及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不同产量水平的鲜食型甘薯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差异,为高产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指导。以2 个不同产量水平的鲜食型甘薯新品种‘泰薯14’和‘烟薯25’为材料,测定2 个品种不同生长时期茎叶生长、块根膨大速率、以及收获期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泰薯14’茎粗、蔓长、茎叶鲜重和单株叶面积均高于‘烟薯25’,‘烟薯25’的地下部发育早于‘泰薯14’,而‘泰薯14’生长后期地下部发育快于‘烟薯25’,栽苗后80 天‘泰薯14’块根单薯重和单株薯重均显著高于‘烟薯25’;‘烟薯25’的块根商品薯率高于‘泰薯14’,‘泰薯14’块根产量高于‘烟薯25’,薯干产量低于‘烟薯25’。‘泰薯14’的干物率、淀粉率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烟薯25,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烟薯25’,食味评分低于‘烟薯25’。茎叶较长的功能期使‘泰薯14’具有更大的高产潜力,而‘烟薯25’的品质及食味优于‘泰薯14’。  相似文献   

14.
旨在优化出适合盐碱水田水稻种植的群体结构,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以吉粳809为材料,试验采取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群体结构对水稻农艺性状指标及稻米外观品质、碾米品质和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3B2处理产量、一次枝梗实粒数、二次枝梗实粒数和总粒数分别比对照A4B3增加31.4%、16.1%、18.9%和6.3%,有效穗数和株高分别比对照A4B3减少24.5%,降低4.5%。行距和株距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和有效穗数有显著影响,对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不同行距间,株距间对产量、总粒数和实粒数影响不显著,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A3B2处理条件下整精米率高于对照处理。随着行距和株距的扩大,稻米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降低,对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影响较小,变化范围分别在6.54%~7.16%,17.2%~19.3%。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晚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寻求消减土壤重金属的种植模式,确保食物安全,以6年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土壤重金属Cd、Pb、Hg、As含量、晚稻植株重金属的积累与分配、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闲-双季稻(CK)相比,黑麦草-双季稻(T1)、紫云英-双季稻(T2)、油菜-双季稻(T3)和马铃薯-双季稻(T4) 4种冬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T1土壤As,T2土壤Cd、Hg、As,T3土壤Cd、Hg,T4土壤Pb、Hg含量均显著低于CK,但T1土壤Hg,T3土壤As,T4土壤Cd、As含量显著高于CK。不同种植模式晚稻植株重金属含量均为根>茎叶>糙米,冬种模式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CK,茎叶Cd含量均高于CK,茎叶Pb、Hg、As含量表现不稳定,糙米Cd、Pb含量除T4 Cd外,其余均显著低于CK。冬种模式均增加了稻米出糙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垩白米率和垩白大小。冬种模式增加了晚稻产量,其中T4比CK显著增产17.52%。上述结果说明,冬种模式有促进消减土壤部分重金属污染趋势,但其作用有限,并能一定程度降低糙米Cd、Pb含量,改善稻米品质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九山北路兽医桥 温州市农业站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水稻不同秧龄移栽方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内香8518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水稻小秧(3叶1心~4叶1心)直插和大秧(7~9叶)移栽方式大区对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从实际产量来看,大秧移栽时的水稻产量为9 381.0kg/hm2,比小秧直插时的9 252.0kg/hm2高129kg/hm2,增产1.39%,二者差异并不明显。而从经济效益上看,小秧直插方式投入的成本较少,虽然其产量略低,但由于减少了人工寄栽秧的环节,最终提高了经济效益,小秧直插比大秧移栽增效3 663.0元/hm2,节本增效达24.2%。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早春马铃薯霜冻和干旱带来的灾害问题,提高马铃薯单产,以当地品种‘合作88’与引进品种‘青薯9号’为主体作物,采用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大垄双行滴灌、大垄双行覆白膜、大垄双行、大垄双行稻草包芯、大垄双行覆黑膜、常规栽培7种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合作88’产量最高的栽培方式是常规栽培 (57.18t/hm2),其次是大垄双行覆白膜(53.76t/hm2),产量最低的是大垄双行覆黑膜 (33.23t/hm2);‘青薯9号’产量最高的是大垄双行(64.26t/hm2),其次是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61.14t/hm2),大垄双行覆黑膜的产量 (40.46t/hm2)最低。(2)除常规栽培外,其余6种栽培方式下‘青薯9号’的产量均高于‘合作88’。(3)大垄双行覆黑膜栽培下的纯收入(‘合作88’ 6.30万元/hm2,‘青薯9号’ 8.45万元/hm2)和产投比(‘合作88’2.95,‘青薯9号’3.58)最低。常规栽培下‘合作88’马铃薯的产投比(5.82)和纯收入(14.27万元/hm2)最高;大垄双行栽培下‘青薯9号’马铃薯的产投比(6.11)和纯收入(15.81万元/hm2)最高。因此,在建水县甸尾乡试验区,‘合作88’马铃薯最佳的栽培模式是常规栽培,‘青薯9号’最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且在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适宜的情况下‘青薯9号’马铃薯是一个高产的品种。研究结果可为早春马铃薯种植方式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转基因水稻株系产量形成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本试验以日本晴和以其为亲本通过转基因方式获得的5个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水稻株系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上述株系产量的形成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株系,其产量水平相对较低,结实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各株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抽穗前积累的干物质少,抽穗后叶片功能期相对较短,光合速率低,灌浆结实期茎秆中的干物质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转运率低,引起结实率下降,是导致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株系产量降低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20.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将传统的水稻种植与水产(畜禽)养殖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模式,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增收途径主要来源于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的收入。沈高镇河横汉土家庭农场稻田养鸭、鱼、虾种养结合示范应用,稻田养鸭、养鱼、养龙虾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61.7%、215.2%、255.5%,经济效益显著,据此提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