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海水比重及溶氧水平的相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中国对虾(7.30±0.32g/p,8.12±0.14cm/p)为测试对象,在海水比重d_1=1.0015至d_7=1.0305之间7个梯度组中分别饲养10天,于32±1℃水温条件下测定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mg/g·h);遂将瞬时耗氧速率与时间、溶氧量(DO,mg/L)和水的比重作相关分析。结果是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溶氧下降而递减;当比重在1.0030~1.0185范围内。耗氧速率随比重增加而增大。7个比重组虾的昏迷点为0.61~1.48mg/L,窒息点为0.61~1.06mg/L。  相似文献   

2.
江黄颡鱼瞬时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种水温条件下 ( 12℃、2 0℃、2 8℃ )测定江黄颡鱼 (Pseudobagrusvachelli)幼鱼 ( 6 .5~ 8.6cm/p ,3.953~ 8.4 0 7g/ p)的耗氧状况 ,据此计算出幼鱼的瞬时耗氧速率 (V ,mg/ g.h)与溶氧量 (DO ,mg/L)及水温的相关关系。试验表明 :江黄颡鱼耐低氧能力较强 ;其昏迷点、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增大 ,2 8℃时两者分别为 0 .3183、0 .2 750mg/L ;江黄颡鱼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延长、溶氧量的降低而降低 ,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  相似文献   

3.
江黄颡鱼瞬时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三种水温条件下(12℃、20℃、28℃)测定江黄颡鱼(Pseudobagrus vachelli)幼鱼(6.5~8.6cm/p,3.953~8.407 g/p)的耗氧状况,据此计算出幼鱼的瞬时耗氧速率(V,mg/g.h)与溶氧量(DO,mg/L)及水温的相关关系。试验表明:江黄颡鱼耐低氧能力较强;其昏迷点、窒息点随水温的升高而有所增大,28℃时两者分别为0.3183、0.2750 mg/L;江黄颡鱼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延长、溶氧量的降低而降低,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  相似文献   

4.
罗氏沼虾仔虾及培育水的瞬时耗氧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淡化前后的罗氏沼虾仔虾(体长0.82 cm±0.06 cm)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瞬时耗氧率,并与溶解氧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水呼吸时,淡化前后的仔虾的瞬时耗氧率随溶解氧的升降而升降.同时还测定了各种研究对象所处的水环境的瞬时耗氧率.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耗氧速率与窒息点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爱敏 《齐鲁渔业》1997,14(2):37-39
以罗氏沼虾蚤状幼体V与IX期为试验对象,在水温28.5±0.2℃条件下测定其瞬时耗氧速率;并将瞬时耗氧速率与时间、溶氧量作相关分析。结果: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溶氧量下降而递减;蚤状幼体V与IX期昏迷点分别为2.18mg/L,1.34mg/L;窒息点分别为1.85mg/L,1.26mg/L。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水温条件下,对中华倒刺鲃鱼种(1.55~7.28 g)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耗氧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体长4.35 cm,均重1.55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4202mg/g·h,窒息点为0.4412 mg/L,平均体长7.22 cm,均重7.28 g的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2222 mg/g·h,窒息点为0.8831 mg/L.水温与耗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易于饲养管理等优点,作为一个养殖新品种,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为能做到科学养虾,我们进行了罗氏沼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目的是探讨从池水的溶氧量和虾的耗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出合理的放养密度,从而可以最有效地利用水体。所以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不仅对罗氏沼虾的饲养,还对虾的运输和越冬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瞬时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8.0±0.5)℃下,用封闭静水式装置测定了体长1.90~11.03 cm、体重0.17~22.99 g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瞬时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黄颡鱼窒息点(Sp)为0.33~0.60 mg/L,瞬时耗氧率(IRO2)为0.0119~0.2081 mg/g.h。Sp和IRO2随规格的增加而降低,黄颡鱼窒息点(Sp)与体长(L)、体重(W)的关系式分别为:Sp=0.7795L-0.3695(R2=0.9619)、Sp=0.4897W-0.1323(R2=0.9656);瞬时耗氧率(IRO2)与体长(L)、体重(W)的回归方程为:IRO2=0.7290L-0.5709(R2=0.9580)、IRO2=0.3549W-0.2036(R2=0.9539);IRO2随水中溶解氧(DO)的下降而下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黄颡鱼属低窒息点鱼类,其呼吸类型可归属于顺应型。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易于饲养管理等优点,作为一个养殖新品种,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为能做到科学养虾,我们进行了罗氏沼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目的是探讨从池水的溶氧量和虾的耗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出合理的放养密度,从而可以最有效地利用水体。所以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不仅对罗氏沼虾的饲养,还对虾的运输和越冬方面具有实践意义。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中所用的各种规格的罗氏沼虾,均取自本所水泥池里饲养的虾。耗氧率的测定,仿叶奕佐鱼苗、鱼种耗氧率测定装置,均在流水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耗氧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0 0~22 0℃时,对秀丽白虾(平均1 58g/尾)和日本沼虾(平均1 98g/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虾的耗氧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中午12:00,低谷约在凌晨2:00;同一时刻日本沼虾的耗氧率略高于秀丽白虾,但秀丽白虾的窒息点(2 36mg/L)高于日本沼虾(2 05mg/L)。  相似文献   

11.
增氧设备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斌 《中国水产》2011,(11):49-50
养殖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关系到养殖水生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根据对我国传统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水平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在水体总溶氧量中,70%左右的溶解氧来自于水体中的植物尤其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30%左右来自于大气的溶入。通常情况下,水体上层的溶氧量较高,池塘底层水体的溶氧量较低,往往低于lmg/L。溶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鱼、虾的摄食量、饲料转化率以及生长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养殖鱼类在溶氧Nc3mg/L时的饲料系数要l:t4mg/L时增大1倍;在溶氧量7mg/L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良后的黑白瓶法测定了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在低温下的光合放氧和呼吸耗氧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仍具有一定的光合放氧能力。在光照度为2100lx,温度为-1℃时,蛋白核小球藻和裸甲藻叶绿素a光合放氧速率分别为(30.78±2.18)μmol/(mg·h)和(11.92±0.97)μmol/(mg·h);呼吸耗氧速率分别为(2.30±1.49)μmol/(mg·h)和(2.34±0.85)μmol/(mg·h)。在-1~4℃,2种单胞藻的净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耗氧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基本相似,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增长,但其增长幅度随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定水温条件下 ,对中华倒刺鱼种 (1 5 5~ 7 2 8g)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结果表明 :耗氧率随鱼体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平均体长 4 35cm ,均重 1 5 5 g的个体 ,平均耗氧率为 0 42 0 2mg/g·h ,窒息点为0 441 2mg/L ,平均体长 7 2 2cm ,均重 7 2 8g的个体 ,平均耗氧率为 0 2 2 2 2mg/g·h ,窒息点为 0 8831mg/L。水温与耗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内对2种规格宝石鲈的耗氧率、耗氧量及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实验用水为曝气24 h以上的自来水,水温 25℃,pH值6.5-7.0,D04.9 mg/L。结果表明:宝石鲈的耗氧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而耗氧量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上升。平均体长4.77 cm、体重2.18g/尾的宝石鲈耗氧率为0.2561 mg/g·h,耗氧量0.5654 mg/尾·h,窒息点0.448 mg/L;平均体长6.09 cm、体重4.78 g/尾的宝石鲈耗氧率为0.2473 mg/g·h,耗氧量1.1840 mg/尾·h,窒息点0.632 mg/L。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日本对虾幼虾生长与耗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日本对虾幼虾(L=0.0976cm,W=0.00277g)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及温度对幼虾耗氧的影响。5℃、10℃、15℃、20℃、25℃、30℃和35℃各组最终成活率分别为:0、0、6.7%、48.3%、28.3%、16.7%和0;幼虾体重、体长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虾对升温的适应能力强于降温,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强于低温。该规格幼虾在20-25℃中生长可获得最佳的饲养效果。不同温度对日本对虾幼虾瞬时耗氧速率影响显著,在高温中生长的幼虾的耗氧速率明显高于低温中饲养的幼虾。  相似文献   

16.
丁鱥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温度(26.1±0.5)℃,试验鱼平均体长10.60 cm,平均体质量13.09 g。丁鱥耗氧率为0.0849mg/(kg.h),窒息点为0.7598 mg/L。丁鱥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平均耗氧率为0.0585 mg/(kg.h),夜间平均耗氧率为1.1161 mg/(kg.h)。丁鱥的耗氧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减小。在一定水温范围内,耗氧率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温度下随水体溶解氧量下降过程中的耗氧和活动变化规律,于5.4 L圆桶状呼吸室中采用封闭式呼吸室的方法,在12、16、20、24℃4个温度条件下,测定平均体长为(9.5±0.08) cm、体质量为(15.34±0.15) 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幼鱼在12、16、20、24℃的窒息点分别为(0.85±0.06) mg/L、(0.97±0.04) mg/L、(1.10±0.05) mg/L、(1.40±0.07) mg/L,窒息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4个温度下溶解氧质量浓度分别为2.14、2.37、2.40 mg/L和3.06 mg/L时,幼鱼出现不适行为、开始死亡至全部死亡,各温度组的溶解氧质量浓度下降幅度均接近0.3 mg/L,温度越高幼鱼全部死亡时间越短;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溶解氧质量浓度的降低,4个温度组的耗氧率从开始的0.104、0.131、0.187 mg/(g·h)和0.318 mg/(g·h)降低到结束时的0.02~0.03 mg/(g·h),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将各温度组溶解氧含量下降过程的耗氧率变化分为...  相似文献   

18.
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及窒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不同温度下测定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的耗氧速率随水中溶解氧增减而升降,其呼吸类型属顺应型,耗氧速率还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随鱼体的增大而降低;在溶氧接近饱和值情况下,14℃水温时,平均体重7.8-26.9克鱼的耗氧速率为0.31-0.24mgO2/g/hr,窒息点1.35-1.32mgO2/L,水温25℃时,平均体重8.0-17.2克鱼的耗氧速率为0.61-0.53mg/O2/g/hr,窒息点为2.18-2.10mg/O2/L。  相似文献   

19.
急性硫化物胁迫对日本沼虾免疫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硫化物浓度为0.4、1.2和4.0 mg/L的水体中暴露48 h,研究硫化物胁迫对其血液免疫指标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物对日本沼虾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22.5、15.2、12.5、11.35 mg/L.血细胞密度(THC)和吞噬活力(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至48 h,0.4、1.2和4.0 mg/L组的THC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85.71%、70.75%和57.48%.各试验组沼虾的凝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延长,1.2 mg/L和4.0 mg/L组分别从12 h和6h开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沼虾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 T-AOC)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至48 h,1.2 mg/L和4.0 mg/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至48 h,1.2 mg/L和4.0 mg/L组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本沼虾免疫系统对低浓度硫化物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硫化物浓度过高时,沼虾的免疫能力降低,对机体抗氧化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硫化物浓度为0.4、1.2和4.0mg/L的水体中暴露48h,研究硫化物胁迫对其血液免疫指标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物对日本沼虾的24、48、72、96hLC50分别为22.5、15.2、12.5、11.35mg/L。血细胞密度(THC)和吞噬活力(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至48h,0.4、1.2和4.0mg/L组的THC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85.71%、70.75%和57.48%。各试验组沼虾的凝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延长,1.2mg/L和4.0mg/L组分别从12h和6h开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沼虾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至48h,1.2mg/L和4.0mg/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至48h,1.2mg/L和4.0mg/L组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本沼虾免疫系统对低浓度硫化物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硫化物浓度过高时,沼虾的免疫能力降低,对机体抗氧化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