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放牧条件下引进的萨福克羊对河谷型藏绵羊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改良效果,试验选取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3月龄萨福克羊与河谷型藏绵羊杂交F1代(以下简称萨藏杂交羊)公羔与河谷型藏绵羊公羔各50只饲养至18月龄,测定初生及3,7,18月龄体重,计算日增重;分别选择体重接近试验羊群体重平均值的7,18月龄萨藏杂交羊、河谷型藏绵羊各10只屠宰,测定屠宰前的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萨藏杂交羊初生及3,7,18月龄羔羊体重及初生~3月龄、4~7月龄、8~18月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绵羊(P<0.05)。18月龄时,萨藏杂交羊体高、腹围、胸围、臀高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绵羊(P<0.05),体长、胸深、胸宽、臀长、臀宽、管围、前肢长、后肢长、头长、头宽、耳长二者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7月龄时,萨藏杂交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左半骨重、左半净肉重均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绵羊(P<0.05),骨肉比、屠宰率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时,萨藏杂交羊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左半净肉重均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绵羊(P&l...  相似文献   

2.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kg,12.13kg和9.47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cm2,GR值为13.33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试验探究萨福克羊、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采集萨福克羊血液21份,西藏河谷型绵羊41份,萨藏杂交肉羊血液24份。结果显示,萨藏杂交肉羊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萨福克羊的血清尿素(UREA)含量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P0.05)。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的球蛋白(GLB)含量显著低于萨福克羊(P0.05),白蛋白/球蛋白(A/G)值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萨福克羊的肌酐(CRE)含量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羊(P0.05)。研究表明,不同绵羊群体血清生化指标存在差异,引入品种和杂交改良群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抗病性和自身免疫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剩余采食量(RFI)绵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以探究RFI对绵羊胴体特征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202只萨福克羊(?)×湖羊(♀)的杂交F1代青年绵羊作为试验候选群体,进行单栏饲喂试验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筛选出RFI最小(RFI=-0.39±0.04)、平均体重为31.35 kg的8只试验羊作为低剩余采食量组(L-RFI组),RFI值最高(RFI=0.30±0.03)、平均体重为31.15 kg的8只试验羊作为高剩余采食量组(H-RFI组)。测定2组屠宰性能,并且采集背最长肌、牡蛎肌、霖肉、米龙肌、腹腩肌,测定营养成分含量、肉色指标和持水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1)L-RFI组的GR值显著低于H-RFI组(P<0.05),2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没有显著差异(P>0.05)。2) L-RFI组的背最长肌脂肪含量,牡蛎肌脂肪、灰分含量以及霖肉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H-RFI组(P<0.05),2组之间米龙肌、腹腩肌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L-RFI组的背最长肌、牡蛎肌...  相似文献   

5.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 kg, 12.13 kg和9.47 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 cm2, GR值为13.33 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然放牧条件下仲巴县霍尔巴绵羊不同生长阶段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评估霍尔巴绵羊实际养殖生产价值。选用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3月龄霍尔巴绵羊牧群,自然放牧,于育成期(12月龄)和成年期(24月龄)随机选取牧群内试验公羊和母羊各10只,进行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在育成期,公羊的体重、体高和体长显著高于母羊(P<0.05);在成年期,公羊的体重、管围显著高于母羊(P<0.05)。2)成年羊体重和胴体重显著高于育成羊(P<0.05),但是屠宰率显著低于育成羊(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宰前活重与胴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屠宰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胴体重、屠宰率与宰前活重的回归模型中拟合系数(R2)分别为0.456和0.765,回归方程分别为Y=0.127X+11.656和Y=-0.955X+81.786。3)育成羊和成年羊的内脏器官占体重的比率分别为4.85%和3.56%,成年羊的头、蹄、肝脏、脾脏重量显著高于育成羊(P<0.05)。4)育成羊和成年羊羊肉中水分(73.49%v...  相似文献   

7.
利用无角陶赛特羊改良当地藏羊,陶藏F1羊表现出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好、产肉力高的特点,陶藏F1羊4、6和8月龄体重分别高于藏羊2.92、3.85和4.2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经屠宰测定陶藏F1羊胴体重、屠宰率分别比藏羊提高2.96kg(P<0.01)和4.49%,杂交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萨福克和陶塞特羊与藏羊杂交一代羊的生长育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和陶藏F1的初生重与青海藏羊差异不显著,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哺乳期和8月龄体重、体长、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极显著高于青海藏羊(P<0.01);萨藏F1和陶藏F1羔羊平均体重达到34.74和34.96 kg,分别比青海藏羊高7.56和7.78 kg,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多收入49.14元和50.57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萨福克羊为父本,青海藏羊为母本。通过萨藏杂交提高产肉性能,经对萨藏F1的测定,增重效果极显著。萨藏F1代生长发育快,上膘快,肉质鲜嫩,在自然放牧条件下,4~8月龄,萨藏Fl平均日增重为88g,比藏羊的40.08g提高47.92g(P0.01);8月龄时杂一代胴体重比藏羊高3.89kg,活重比藏羊高8kg(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深、胸宽、管围和尻宽均极显著大于藏羊(P0.01),具有父本明显的肉用性能特点,同时又保持了母本藏羊对高寒严酷环境的适应性。初步认为,萨福克公羊是青藏高原牧区开展商品肉羊生产的理想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测定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指标,确定体尺指标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从不同种藏羊的测定结果来看,欧拉型藏羊体重极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1),胸深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5),宰前体重、胴体重、净肉率都极显著高于高原型藏羊(P0.01),产肉性能要好于高原型藏羊;从欧拉型藏羊体尺指标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宰前重与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骨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宰前重、胴体重与体尺标志体重、体长、体高、胸围、胸深、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本试验的测定结果为欧拉型藏羊本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栽培草地生产系统肉羊舍饲生产利弊共存。本研究通过对比舍饲与放牧补饲条件下的肉羊屠宰及肉质性能,旨在探究肉羊优质高效生产的模式。选取80只体况相当的6月龄育肥小尾寒羊,随机分为两组(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40只。其中舍饲组(HF)于圈舍内以全混合颗粒饲料饲喂,剩料10%的方式进行饲养。放牧补饲组(GS)白天于红豆草草地进行放牧,夜晚归牧后于圈舍进行补饲,补饲饲料与舍饲组相同。在90 d育肥试验结束后,从每个试验组选取6只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试验羊用于屠宰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饲养方式下,小尾寒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GS组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均极显著高于HF组(P<0.01);GS组与HF组相比总不饱和脂肪酸(TUFA)、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GS组γ-亚麻酸(C18:3n-6)含量高于HF组(P<0.05)。HF组小尾寒羊背最长肌中缬氨酸含量低于GS组(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全舍饲,放牧补饲可提升小尾寒羊肉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白萨福克羊为父本,藏系绵羊为母本,通过白藏杂交提高产肉性能。在自然放牧条件下,经测定,12月龄白-藏羊活重比藏系绵羊高6.82%,差异显著(P0.05),胸围极显著大于藏羊(P0.01);胴体重提高12.36%,净肉重13.28%,净肉率提高6.02%,屠宰率提高7.50%,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提高1.65%,差异不显著(P0.05);GR值差异极显著(P0.01);后腿肉重提高18.02%,胸下肉降低21.13%,颈肉重提高95.24%,差异均极显著(P0.01);腰肉提高4.08%,肋肉提高6.90%,肩胛肉重提高6.30%,差异显著(P0.05)。大腿肌肉厚提高58.54%,腰脂厚降低23.08%,差异均极显著(P0.01);背脂厚度、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胴体后腿长、胴体后腿宽、腰部肌肉厚均差异不显著(P0.05)。白-藏羊与藏系绵羊相比,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分析了波×南一代羊、南江黄羊出生到6月龄的生长发育,190日龄的屠宰指标。结果表明:在青海高寒牧区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波×南一代羔羊和南江黄羊生长发育快于藏系绵羊,6月龄公、母羊活重比藏系绵羊分别高7.4kg、5.59kg和3.5kg、2.66kg(P<0.01);体长、体高、胸围均极显著大于藏系绵羊(P<0.01);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明显优于藏系绵羊,波×南一代羊和南江黄羊公、母羊胴体重、屠宰率比藏系绵羊分别高6.11kg、7.52个百分点和3.13kg、5.38个百分点(P<0.01);净肉重和净肉率分别高5.98kg、10.72个百分点和3.39kg、9.25个百分点(P<0.01);眼肌面积也大于藏系绵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饲养水平对阿勒泰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0~3.5月龄、体重[(19.16±0.54)kg]接近、臀型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阿勒泰母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羊。自由采食60 d后,参照NRC(2007)饲养标准中维持能量(Em)需要,通过控制试验羊采食量,3个组分别按1.5(0.75 MJ/kg W^0.75,1.5Em组)、1.0(0.50 MJ/kg W^0.75,1.0Em组)、0.5倍Em(0.25 MJ/kg W^0.75,0.5Em组)饲喂30 d。结果表明:1)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2)随着相对饲养水平的降低,3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1.5Em组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和GR值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3)1.5Em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1.0Em组的心脏、肾脏重量及心脏、肝脏、肾脏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5Em组(P<0.05或P<0.01)。1.5Em组的毛+皮和头+蹄重量和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或P<0.01)。4)1.5Em组的背最长肌亮度值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0Em组的背最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1.5Em组、0.5Em组(P<0.05)。5)1.5Em组的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0Em组、0.5Em组(P<0.05),1.5Em组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0Em组、0.5Em组(P<0.05)。由此可见,相对饲养水平可显著影响阿勒泰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和部分肉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引进肉羊品种澳洲白羊、杜泊羊、萨福克羊对青海高原型藏羊屠宰性状和羊肉品质的影响,以直线育肥4月龄澳藏F_1、杜藏F_1、萨藏F_1公羊为试验组,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同月龄藏羊公羊为对照组,进行屠宰性能、胴体分割和肉质多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杜泊羊、澳洲白羊、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杂交一代4月龄羔羊屠宰率51.88%~54.32%,高于藏羊8.30~10.74个百分点(P0.01),净肉率75.24%~77.00%,高于藏羊6.26~8.02个百分点(P0.01),肌肉pH值、熟肉率与藏羊无显著差异(P0.05),但失水率高于藏羊5.58~8.22个百分点(P0.01),眼肌面积大于藏羊3.30~3.95 cm~2(P0.01),骨肉比1∶3.04~1∶3.39,高于藏羊的1∶2.28,GR值除萨藏F_1与藏羊接近外,澳藏F_1、杜藏F_1分别高于藏羊5.07 mm(P0.01)和2.75 mm(P0.05),肉藏F_1羔羊肉保水性略低于藏羊肉,但肉质鲜美、柔嫩多汁,适口性好,营养更加丰富,即肉藏杂交对藏羊胴体品质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放牧对育肥后期苏山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以及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为(75.0±2.0) kg的苏山猪80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放牧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放牧组猪群每天11:00—17:00在果园中放牧,自由采食黑麦草、俄罗斯草等青绿饲料。对照组猪群舍饲。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放牧组平均日增重和屠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放牧组胴体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放牧组背最长肌失水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亮度(L*)值和红度(a*)值高于对照组,黄度(b*)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放牧组背最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对照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放牧组背最长肌中缬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胱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4)放牧组背最长肌中总必需氨基酸、总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放牧和舍饲对肉羊生长、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挑选24只健康无病、体重(20.0±2.2) kg杜寒杂交肉羊,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公、母各半。放牧组肉羊以柏籽和柏树叶作为主要饲料,适当补饲基础日粮,舍饲组肉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柏籽。预试期为15 d,正式试验期为90 d。结果显示,舍饲组肉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总增重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舍饲组肉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率、屠宰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或P<0.01)。舍饲组羊肉的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放牧组羊肉的pH24 h值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羊肉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舍饲组羊肉中的丙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甘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放牧组羊肉的色泽、香气、滋味、总分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青贮饲料桑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取胎次、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健康公湖羊2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湖羊。C组(对照组)湖羊饲喂50%花生秧+50%精料,F组湖羊饲喂40%花生秧+10%青贮饲料桑+50%精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F组湖羊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酮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F组湖羊背最长肌的pH45 min值、pH24 h值、肌肉a45 min值、肌肉a24 h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F组湖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F组的背最长肌中十七碳烯酸、油酸、α-亚麻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  相似文献   

19.
饲用油菜混合青贮对湖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用油菜与其他粗饲料混合青贮对湖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0只湖羊公羔(3月龄)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饲喂玉米青贮全混合日粮(对照组)和油菜混合青贮日粮(试验组),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挑选10只湖羊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湖羊胴体重、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屠宰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肝脏重极显著增高(P<0.01),肾脏重显著增高(P<0.05);宰后45 min、24 h背最长肌的红度值(a45 min24 h*)极显著降低(P<0.01);背最长肌中山嵛酸(C22:0)含量显著增高(P<0.05),花生四烯酸(C20:4n6)、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及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以饲用油菜混合青贮为粗饲料饲喂湖羊,可以达到与传统全株玉米青贮相近的效果,对湖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没有不利影响,为饲用油菜在养羊业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天然放牧条件下多胎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评估多胎萨福克羊对哈萨克羊的级进杂交改良效果。【方法】试验以3月龄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多胎萨福克羊及其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F1、F2代和哈萨克公羊为研究对象,天然放牧条件下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选择接近组内平均体重羔羊各10只,屠宰前测定各试验羊体尺指标,屠宰后分别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成分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的体高、胸深、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P<0.05);级进杂交F1代羔羊和哈萨克羊的背脂厚度、尾脂重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和级进杂交F2代羔羊(P<0.05)。(2)级进杂交F1代羔羊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2代羔羊和哈萨克羊(P<0.05);哈萨克羊背最长肌中铁、锌、镁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P<0.05)。(3)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血液中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中性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