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把握国家发展战略下三次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始终围绕公平与效率问题展开,集中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为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更加重视公平,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包括两个环节: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初次分配侧重于解决效率问题,二次分配则是主要解决公平问题。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或再分配解决各种形式的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同步,是十六大确立的重要方针,也是近些年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注意解决经济收入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需要对问题本身作深入的分析,结合一般通行的解决手段并加以完善,使社会实现公平与和谐。因此,重视对有关再分配中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求有效解决途径,就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国60多年来,不断结合国内现实情况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制定本国的分配政策。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王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援引《资本论》原著阐述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二部分,分析劳动价值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灵活应用。第三部分,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在我国“十二五”经济政策中的最新体现。  相似文献   

4.
初次分配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再分配就要更加注重公平,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曲涛 《甘肃农业》2003,(10):19-20
陇东老区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初次分配未能充分体现市场效率原则 ,再分配促进公平的能力弱化 ,财政赤字运行 ,财力分配结构失衡 ,社会收入差距扩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是 ,谋求加快发展 ,解决垄断性经营收入的问题、反腐败和反非法暴富问题 ,以及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出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影响我国经济转型,而且还会激化社会矛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先从分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入手,界定现阶段应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再结合目前我国劳动收入、资本收入、政府转移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找出了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改革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变化、产生的收入差距的原因,正确客观地看待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有效地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走,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调控的力度。调节分配结构,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更多的入走上富裕之路,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凯恩斯及其继承者-凯恩斯主义者(即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切入,批判地吸取其合理成份,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及其对消费倾向、储蓄倾向、投资需求、社会总需求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我国目前国民收入中的工资和利润、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国民收入合理性标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和改革分配制度的难点及对策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系列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这些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刻揭示,也是我国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指导思想。鉴于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作者认为解决的途径是:应当在和谐的理念下,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二元化”收入差距;解决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树立市场与非市场的界碑,逐步打破行业垄断,逐步完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梅琳  陈斌 《甘肃农业》2007,(2):31-32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而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作者在对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分配制度改革,构造和谐社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food demand in rural China.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dynamic impact of income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on food demand in rural China. Using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data, this study employs a consistent two-step quadratic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model, with addressed problems of endogeneity of total expenditure and zero shares, to estimate the food demand elasticities among adults in rural areas with regard to the different income str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anges in income and income strata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food demand in rural areas. Except for grains, all other food groups, including vegetables, oils and fats, animal products, and other foods, have positive income elasticities, and the rise in the income strata will lead to declining income elasticities for grains, vegetables, oils and fats, and anim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estimated income elasticities, the food consumption projections indicate that reduc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society can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of low-income people in terms of nutrient intakes.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经济任务。而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彭高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4-5,17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显著的成就背后也存在着隐忧一一我国的收入差距正日益扩大,它成为我国社会和谐的严重威胁。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促进国民收入分配公平必须首先增加农民收入,文中就造成农民贫困及增收困难的原因以及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及增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菊萍  潘时常 《农学学报》2014,4(9):108-113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从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收入差距等角度分析了农民收入的现状,并从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风险等方面研究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最后从促进充分就业、推动创业致富、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环节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和谐。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和谐。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运动员跨国所得做单独规定的必要性分析,对运动员跨国所得的课税规则的范本做了基本研究和部分具体研究,提出对我国的运动员跨国所得立法和完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收入分配模型导出的计量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3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及其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使用谱分析方法,估计并比较农民收入增长与GDP及各产业增长的波动周期。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贡献,但第三产业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与GDP及非农产业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一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的副周期则与农业产业增长波动的主周期一致。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稳定农民收入,一方面需稳定农民的农业收入,另一方面应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进入第三产业就业以获得增收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个人所得税筹划模型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对工薪阶层的工资、薪金与年终奖金进行分析,总结工资、薪金与年终奖金的纳税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建立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工资、薪金与奖金分配方案。最后用模型对实例进行筹划,并与未筹划前的纳税情况进行对比,证实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Social security has, as one of its primary aims,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those deemed to be poor or facing the threat of poverty.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statistical data covering social insurance,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welfare between the period 1978–2018,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n reduc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rural poverty with cointegrat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the income gap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long run, but the effect is very limited; nearly 99% of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come from its own contributions. Further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 elasticity of rural poverty incidence to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s –0.2255, which indicates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helps reduce rural absolute pover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can be that much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a more equit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encouraged. It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anti-poverty strategies after 2020 in China when we win the battle against absolute pove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