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沿江地区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春玉米营养钵苗+地膜、塑盘苗+地膜、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直播4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植株的生育进程、株高增长、叶片生长、群体叶面积消长、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宁夏扬黄灌区沙地底层铺垫地膜节水高效种植玉米的试验结果表明,沙地底层铺垫地膜的处理玉米植株与穗部性状变化,产量达到12750kg/hm^2,比常规不铺垫地膜沙地玉米增产88.9%,并可节约灌水6.3万m^3/hm^2;地膜使用年限按15a计算,采用这种方式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为5637元/hm^2。  相似文献   

3.
玉米吨粮高产种植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实现玉米的吨粮生产,就要依靠地膜技术.虽然最近十多年来,黑龙江省一直在大力推广玉米大双腹技术,但因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玉米地膜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一直很难推广.不过部分地区可以采用地膜技术提高商品价值高的作物的产量,如粘玉米,甜玉米等.下面就玉米吨粮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4.
在坡耕地白浆土上开展白地膜种植玉米、黑地膜种植玉米、祼地种植玉米的比较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的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结果表明,白地膜种植玉米较黑地膜种植玉米、祼地种植玉米分别增产118.5、2 712.0 kg/hm~2,分别增值151.68、1 554.12元/hm~2,白地膜种植玉米、黑地膜种植玉米均较祼地种植玉米生育期提前6 d,白地膜种植玉米较黑地膜种植玉米、祼地种植玉米收获穗分别多360、885穗/hm~2。表明白地膜种植玉米对提高保苗率、促进各生育期提前作用显著,在桦甸坡耕地应用白地膜种植玉米是玉米高产稳产优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哈密市沁城乡以牧业为主.近年来,沁城乡因地制宜,加大了对地膜玉米,尤其是饲草玉米的种植.2012年,沁城乡城东、城西、二宫、白山等七个自然村,共种植地膜玉米1.15万亩,平均产量达到684 kg/666.7m2.现在将地膜饲草玉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土壤准备 玉米对土壤质地要求不太严格,但对肥力要求较高,种植玉米产量高,需肥也多,所以应选择光照充足、中等肥力以上、秋耕冬灌的地块,一般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5 m3/666.7m2.  相似文献   

6.
种植地膜玉米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不同的追肥时期对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差异很大.为了探索山区地膜玉米在同样施肥水平下最佳的追肥时期,达到地膜玉米最大限度的增产增收目的,特于2005年组织了此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普通地膜和渗水地膜交替覆盖、秸秆覆盖和裸地种植五种处理方式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渗水地膜覆盖能使玉米产量增加32.66%,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1.9%,说明渗水地膜覆盖是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地膜玉米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分亏缺而推广面积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从1998年开始在定西县凤翔镇口下庄村、景家口村进行地膜玉米沟穴播试验示范种植,3 a累计种植15.733 hm2,平均产量7 710 kg/hm2,比常规地膜玉米对照田增产1 920kg/hm2,增产率为33.2%.几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地膜玉米沟穴播具有接纳降水多、蒸发量小、作物对土壤水分利用率高、在干旱年份增产幅度大等特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技术逐渐应用到玉米种植中。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可有效保证玉米质量及产量,缩短玉米成熟的时间,降低了玉米种植的成本,是一种新型的玉米栽培技术。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在地面覆盖一层农用塑料薄膜,保证地面温度、湿度,以此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在白浆土上开展玉米降解地膜种植与祼地种植的效果比较试验,并对其生育期、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种植玉米,可明显提高保苗率、提高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使玉米出苗期、吐丝期及成熟期提前5~6 d。降解地膜种植玉米较裸地种植增值1 899.96元/hm2,同时节省清除地膜所需费用。因此,桦甸市地白浆土应用降解地膜种植玉米,是高产稳产达到高效生产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地膜玉米技术能够改变玉米原有生长时间,实现玉米在春季的种植,以此提高我国玉米产量。本文则对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的重点技术进行分析,以更好的促进地膜玉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磷肥不同施用量对地膜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膜玉米在泾源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泾源县光热资源不足,严重影响地膜玉米产量,经过多年试验、示范一些良种良法得到全面推广普及。通过地膜玉米磷肥养分平衡定位试验找出泾源县玉米磷肥的最佳施肥量及磷肥的变化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当667m2施纯磷9kg时可实现最高产量618.34kg。  相似文献   

13.
在坡耕地上开展玉米地膜种植与祼地种植的比较试验,并对各处理的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地膜种植较祼地种植玉米增产、增值分别为2 371.5 kg/hm~2、1 212.15元/hm~2,地膜种植较祼地种植玉米的各生育期提前5~7 d,地膜种植较祼地种植玉米的收获株数、收获穗数分别高出7 350株/hm~2、6 000穗/hm~2,表明地膜种植玉米对提高保苗率,促进各生育期提前作用显著,为玉米在坡耕白浆土种植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杨金梅 《农技服务》2014,31(8):58-58
近年来,随着地膜在玉米种植中的广泛应用,玉米的产量和收获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使用地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农民的利益。本文主要针对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推广的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积累经验,大力推广地膜玉米。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功能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分2行和3行两种种植方式,观测了各处理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种植2行还是3行玉米,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耕层土壤温度高0~1.24℃。种植2行玉米时,功能地膜比普通地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0-40cm土层土壤水分低11.9~25.3g,kg,株高提高10.90%,玉米生物量提高20.57%,折合产量提高11.53%。种植3行玉米时,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0--40cm土层土壤水分低6.5~18.2g/kg,株高提高7.80%,生物量提高34.23%;折合产量提高9.28%.  相似文献   

16.
晋西北风沙源区玉米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在晋西北风沙源区推广的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及覆膜模式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水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出配方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的趋势,但配方施肥只是单纯地提高了产量,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出渗水地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不施肥处理的趋势,同时渗水地膜的经济效益也最佳。综合比较,配方施肥渗水地膜覆盖方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7 584.3 kg/hm~2和2.44 kg/m~3;传统施肥渗水地膜覆盖方式经济效益最高,纯利润达到7 817.2元/hm~2。  相似文献   

17.
1甜玉米种植情况 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可降解地膜在玉米上的使用效果,证明降解地膜不改变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和习惯,对玉米的生长周期及产量无不良影响,玉米综合经济指标好于普通地膜田。同时降解地膜可减少对耕地和环境的白色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地膜在高密度玉米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在白浆土地上进行了地膜种植与祼地高密度种植玉米的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高密度种植玉米的保苗率、保穗率、千粒重、产量及产值均高于祼地种植;地膜高密度种植玉米的各生育期均较祼地种植提前5~7 d。地膜高密度种植收获株数为103 995株/hm2,而收获穗数为72 825穗/hm2,空秆株数为31 170株/hm2,为消除玉米空秆株,种植密度应为72 825株/hm2。因此,明确了桦甸市白浆土高密度地膜种植玉米密度为72 825株/hm2,可为确保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降解地膜在旱塬地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旱塬地进行的不同地膜覆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降解性地膜与覆盖普通地膜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差异不大,但均比不覆盖地膜增产。覆盖降解性地膜可明显改善土壤结构。降解性地膜在玉米成熟时开裂,生育期内地膜基本完好,建议在灵台县地膜覆盖种植玉米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