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生活资料很早就与文学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明清小说中,对品茶生活及其含蕴的文化事象描写比比皆是.《红楼梦》、《金瓶梅》、《水浒传》等古典名著都记载了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对此已有论者写文章进行多方面的阐释.李绿园创作的《歧路灯》是反映中原地区十八世纪中下层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108回,涉及茶的就有97回,"茶"字在书中出现381次.小说中居家饮茶、待客献茶敬茶、醒酒或提神用茶、治疗感冒等疾病也用茶……茶事活动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作者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段之一.但是,至今尚无人论及《歧路灯》中丰富的茶事活动及其在小说中的意义,本文立足小说文本资料,进行细致梳理,以探究书中的茶事描写及其含蕴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茶与人生     
茶介入人们的生活,恐在汉代,而作为一种文化则在西晋南北朝时期已初露其风采,茶含有了文化色彩便给人们注入了清新自然的气息,文人们更喜爱茶的性格:如水、隽永、清幽、雅儒,乐而不乱,因此嗜而敬之.茶还能引导人们摆脱尘烦,趋于安详静谧,在恬淡的心境中录求真淳,在沉思中对生存现实及人生进行反思和省察,给人以更多的生机和清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3.
元代的茶俗 茶品 茶艺——元曲里所见的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个杰出贡献.在中国古代,茶与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享受密不可分,影响遍及饮食、民俗、商业、文学、艺术、民族交往等领域.元朝虽然在中原地区统治的时间较短,未曾出现过专门的茶学著作,但与唐诗、宋词比肩的元曲,却纳入了大量的茶事内容,包括茶品、茶礼、茶肆、茶俗和茶艺等各个方面.其中一些记载,充满生活情趣,反映元人饮茶的意境和感受,体现了厚重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人文精神,是研究元代茶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文化形成于中晚唐时代,之所以形成于中晚唐时代,这主要是因为到中晚唐时代,饮茶习尚才逐渐由南到北在全国展开,而正是到中晚唐时代,中国文人才变得世俗、变得沉湎于享受生活,再也没有了盛唐时代文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浪漫,茶成为了中晚唐时代文人们享受生活的媒介之一,文人们在面对人生无奈时,在茶中寻得些快乐、寻得些快慰、寻得些放下;文人们在人生快意时同样要以茶娱情,在茶中享受高雅的美.因为文人们将思想情感灌注于茶,喝茶才成为一种有较深刻文化内涵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齐世峰 《农业考古》2021,(2):246-249
茶在英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茶在英国催生了独特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人的生产生活,还对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茶文化产生了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英国茶园的重要类型或案例,如茶花园、果园茶室、本土茶种植园等,从中折射出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钱入深 《农业考古》2019,(5):202-205
越地自古山水秀丽,人文荟萃,区域经济繁荣,氤氲千年文脉延绵不绝,独特的山水与地域文化形成特有的联动关系。越茶作为越地山水和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经济作物,不但经济效益明显,对越地产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融通也产生重要影响,在茶历史、制茶技术和茶品类等方面同样开创了地区甚至是中华茶史的新篇章;越茶与越地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特殊的关系为越地历史问题和文化现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彝族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烤罐茶”习俗是彝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传统,是彝族火塘茶艺与地域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彝族人的观念中,“茶”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也蕴含着他们图腾崇拜意识、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和民族之间凝聚力的表达等多种文化因素。新时代背景下,彝族的烤罐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传承,也蕴含着现代人的养生观念。本文以楚雄彝族烤罐茶习俗为研究对象,探索现代生活中的彝族烤罐茶习俗的传承发展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李昱 《农业考古》2006,(5):45-48,53
酒与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它们一个喧腾着热情生命的浪漫不羁,一个内化出精神气质的超凡脱俗。在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诗酒茶共同激荡,演绎出中国文人丰富而有品位的人生。纵观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穷达转换本难自我掌控,再兼达时有达时的牵累,穷时有穷时的自在,这复杂回旋的情绪古人不是用书斋枯坐或借麻将牌、“争上游”之类来解决的。他们或向青山、问流水、泼墨书画、醉心琴棋,或诗酒吟啸,素瓷茶铛。让我们这些在大众文化浸染下困惑的现代读书人,在直面自己的群体生态文化时也不禁面有愧色。在忙碌紧张的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已经无暇顾及、更不要说去细细品尝生活的质地了。在此笔者也只能在触摸前人的生活方式中,去感受中华文化积淀的深厚和文人精神生活的品质,去探究中国传统文人视阈下的茶酒文化。  相似文献   

9.
民俗中的茶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四川茶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茶俗文化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民间饮茶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可以窥见四川人幽默诙谐的饮茶审美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探寻川人饮茶习俗演变的轨迹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本文以茶的重要民俗事象,即茶的民间歌谣、竹枝词、茶馆文化来概述四川茶俗文化在民间的发展传承。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旅游"的旅游方式在国内外受到欢迎,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收、促进就业创造机会。茶旅融合是"农业+旅游"的一种旅游形式,能充分利用当地茶产业资源,让游客真正到茶地干活,自行挑选、制作茶叶,享受过程,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或因此衍生出茶家乐、休闲茶庄园、乡村茶餐厅、茶文化博览园、茶体运动地、茶体验馆等新业态,将丰富知茶、品茶、赏茶、吃茶、用茶、玩茶的茶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23,(2):118-122
宁波地域的茶文化与禅文化源远流长,茶与禅滋养了宁波地域的历史文化,使宁波地域的历史文化有着特别的茶禅味道。宁波的僧人和文人特别爱在茶中体悟禅境,茶禅成为宁波僧人及文人的生活情趣,乃至于精神慰藉。不仅是宁波的地域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茶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的文化萌动应该开始于汉代,逐渐从药用阶段、食用阶段发展到饮用为主的时代.而随着人们对茶叶认识的深入,饮茶在人们生活中角色的加重,茶叶也逐渐被赋予各种文化内涵,形成茶文化,并进而逐步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出现茶文化学.  相似文献   

13.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彰显健康生活的民生产业。如今,中国茶在新时代的脉络中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从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和茶健康等角度全方位论述了中国茶的影响、地位、贡献和前景,解读茶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愿景。  相似文献   

14.
杨万里茶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诗人一生与茶结缘,不可一日无茶。他歌咏了茶的清香与茶瓯的别趣,描述了茶的解乏、提神、驱睡等功能,也提及饮法不当导致疾病的烦恼。杨万里对煮茶之水,茶叶品质以及分茶技艺的生动描述,有利于读者认识宋代茶生活,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在文学上,茶成为诗人生活中重要的媒介。杨万里用茶来同文士交往,所作茶诗体现出浓郁的家乡情结。他还以茶来论诗和品诗,品题中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相似文献   

15.
唐宋时期,隐逸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同处特定历史时空,共存共融、互动互构:一方面,隐逸文化重心向“生活之隐”转向,其物化载体的选择、社交需求,促进了茶诗、茶礼、茶事等茶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茶成为真正的国饮;另一方面,茶以“南方之嘉木”的自然物质属性、“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格化精神属性,成为推动“生活之隐”的最佳媒介,最终使得隐逸精神沁入国民人格之中。  相似文献   

16.
陆羽《茶经》问世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了,这部汇技、艺、术为一炉,融儒、佛、道于一体的经典著作,首次把茶和茶饮作为一门专业学问并提升到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进行研究,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精神的培育和人格的创造.陆羽《茶经》荟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把和谐的思想贯注于茶饮之中,给中华茶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体现出了人们追求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今天,我们透过陆羽《茶经》的字里行间,分析研究其和谐的思想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茶文化传播、茶文化活动发展很快,这对普及茶事、弘扬茶精神和推广茶叶生产均有很大的意义,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可以这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茶,造福人类,其可贵之处在于以茶为媒介升华到与文化精神相融合,使茶象征了一种精神,强调了与道德修养和人格铸就联系起来,这就是上千年来茶所赋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寻求这种民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文化,探讨以茶文化为载体,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丁俊之 《农业考古》2003,(2):187-188
一、陆羽茶文化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茶文化是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精华之一 ,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茶不仅是止渴的饮料 ,也是保健饮品 ,还是显示文化艺术修养的载体。因为茶不仅是物质生活 (健体和美的享受 )又是精神生活 (茶道、茶艺、健心 )所不可少的。“2 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茶是 2 1世界的主导饮品”已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1 2 0 0多年前陆羽的《茶经》 ,是国内外公认的世界第一部茶业专著 ,流传环宇 ,影响深远。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1 96 3年出版的茶学教授CR·哈勒博士在他的著作《茶叶制造》(TeaManufacture)的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徐德培 《农业考古》2005,(6):201-204
茶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民俗旅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江西茶俗文化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就其旅游应用构想,尤其是注重推出一批特色系列茶产品,提高茶叶生产的附加值,为江西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亮点提出了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