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是否高产、优质,品种选择是关键.土质特点不一样,有冬水田、两季田,在品种选择上要根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以及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选择品种.稻瘟病近年来在我市普遍发生,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应把稻瘟病防治作为水稻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关键是要推广抗病品种.目前,适合推广的品种有:冈优725、冈优182、冈优527、冈优99-14、Ⅱ优725、Ⅱ优7954、Ⅱ优162、D优527、D优363、金优725、川香优2号、菲优99-14、一丰8号、富优1号、硕丰2号、绵5优527、宜香1577等.各地应当因地制宜选择这些品种,并实行合理布局,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自然高温胁迫对杂交水稻花粉育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重庆市2008年10个主推品种,以Ⅱ优838作对照,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对花粉育性和千粒重、结实率及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花粉成活率均受高温影响,到35℃时显著下降,不同品种之间花粉育性存在较大的差异,Q优1号>冈优725>渝优1号>Q优6号>T优300>荆楚优735。高温对千粒重、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在抽穗扬花期间日均温33℃和34.5℃时影响最为严重。但是不同杂交水稻品种耐高温能力差异显著,渝优1号、冈优725、Q优1号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对比试验,筛选出Ⅱ优498、川农优498、珞优8号、中种5号、内香8156、内香2550、Ⅱ优615、德香4103、川香858、川农优527、红优669、G1A×蜀恢1088、川香29A×蜀恢498、蓉11A×396、蓉18A×R498、FS-3A/蜀恢498等一批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组合),为温江区水稻品种选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胡志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21-121,69
对引进的8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农艺性状优良的冈优827、金优527、协优527、川香优2号中籼组合。  相似文献   

5.
6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6个具有代表性的杂交水稻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从江县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逐步替代目前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冈优527产量高,抗逆性强,可大面积推广种植;中优63、Q优1号、宜香优725等品种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汕优63,抗逆性较强,可小面积试种,考察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超级稻进行品种(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就抗性而言,稻瘟病以Ⅱ优6号感病较轻,其次是冈优1577、准两优527;从综合性状来看,以T优300、准两优527、灭优998、Ⅱ优7954、冈优1577、Ⅱ优航1号、Ⅱ优6号等品种表现较好,可以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7.
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ichards模型研究了12个杂交稻品种(组合)的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V2(B优827)、V7(宜香优2292)和V9(内香2550)强、弱势粒灌浆高峰时间间隔较短,为明显的同步灌浆类型;其余的组合强、弱势粒灌浆高峰时间间隔较长,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灌浆过程的前、中、后3期对总灌浆物质的贡献分别约占12%、61%、27%,且V2(B优827)、V5(冈优363)、V6(绵2优838)、V11(D优527)的强势粒上前期和中期的灌浆持续天数相差很小,V1(一丰8号)、V5(冈优363)、V11(D优527)的弱势粒上中期和后期的灌浆持续天数相差很小,V1(一丰8号)、V5(冈优363)、V11(D优527)、V12(川香9838)的弱势粒上前期贡献率较大,所以这些品种(组合)的灌浆效果都显著,产量都较高。相关分析表明,活跃生长期D、灌浆中期持续时间T2和整个灌浆持续t99都对终极生长量A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不同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在贵州省三都县普安镇进行了4个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冈优527产量最高,为609.2 kg/667m2,比其它品种增产9.4%~16.6%;Ⅱ优多系1号次之,具有较理想的分蘖,较高的成穗率和较适宜的叶面积系数;冈优527、Ⅱ优多系1号的实粒与顶3叶比适中,产量稳定,可作为贵州省三都县普安镇的主推品种。4个品种有效分蘖与各阶段分蘖呈正相关,不同品种叶序、长、宽间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系,选择适宜叶面积系数,能够提高成穗率、粒叶比,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水稻根系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5个不同品种水稻秧苗在剪根条件下当日移栽,用502型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其叶绿素相对含量,移栽5d后测定其根数和根长。[结果]不同品种的水稻叶绿素含量越高,其植株所发的根越多越长,并且植株干重越大。D优527和B优827、冈优827相比较,叶绿素含量的差异达0.05显著水平。优527和红优527、优827、冈优DB827相比较,根的数量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同一品种水稻的叶绿素含量与其所发根的数量和长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其所发根的数量和长度成正比。[结论]水稻叶绿素含量越高,其所发出的根越多越长。  相似文献   

10.
汪丽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82-83
引进水稻中籼品种700余个,筛选出适宜安庆地区气候栽培的中籼超高产水稻主推品种6个:新两优6号、两优6326、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准两优527、皖稻153;示范品种4个:两优0293、P88s/747、Y优1号、红莲优6号.并对这些筛选出的新品种栽培技术进行探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赵磊  胡燕  吴文革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43-44,161
为了研究超级稻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特安排了丰两优香1号、金优527、淮两优527等20个水稻品种参加试验,结果表明:徽两优6号、D优527和Ⅱ优7954丰产性、适应性较好,适合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陈淞  袁旭 《甘肃农业》2011,(11):84-85
为优化遵义县水稻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扩大良种覆盖率和品种多样性,对3个优质稻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527、中优85、Q优6号的产量都在9000kg/hm2以上,分别比川香2146(CK)增产25.74%、17.07%、12.66%,以准两优527产量居首位,达10050.30kg/hm2...  相似文献   

13.
德宏州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德宏州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推广,引进泰优159、内香6A/蜀恢852等11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试验,以宜香优99E-4为对照。结果表明,参试的11个水稻品种中泰优159、川谷优7329、玉优1号和内香6A/蜀恢852等9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增幅为0.2%~14.5%,产量最高的是川谷优7329为11 157 kg/hm2;有2个品种比对照减产,减产0.6%~1.5%,产量最低是川农1A/蜀恢852为9 592.5 kg/hm2。增产5%以上的品种有川谷优7329增14.5%,玉优1号增9.3%,这2个品种在4个试验点均增产,可在德宏州范围内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超级稻品种齐穗后的干物质形成特性,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选择在四川应用较多的6个超级稻品种和3个在生产上表现典型的品种,对齐穗后的穗子、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川香9838、II优084、准两优527、川香727穗子的鲜重、干重增重速率较高,且在灌浆阶段0~7 d、17~29 d区间形成两个明显的峰值;II优7号、D优527、II优602、II优航1号穗子增重速率较低。II优084、准两优527、II优602齐穗后植株鲜重、干重增重速率较高,川香727、D优527、II优航1号齐穗后植株干重增重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已取得国家农业部对杂交水稻新品种D62A、蜀恢527、D优13、D优527及D702A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同时,根据四川农业大学的唯一授权,我公司目前已取得上述品种及其配制的其它组合品种如D优527、冈优527、金优527、  相似文献   

16.
以冈优725、天龙优540、川农优527、Q优6号和Ⅱ优498等5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在旱育超长龄秧迟栽条件下,研究了穴栽株数对水稻成穗结构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长龄秧迟栽条件下,壮秧单株每穴总穗数最多,其中二次分蘖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穴栽株数对水稻穗部经济性状的影响不大,壮秧单株与弱秧单株或多株相比差异不显著.壮秧单株的生物产量、实粒重和收获指数都高于弱秧单株或多株处理.  相似文献   

17.
5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品种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5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冈优527与D优13表现最好,最适宜在贵阳市乌当区中低海拔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9个水稻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家琼 《农技服务》2010,27(8):969-970
对8个引进水稻品种Ⅱ优明86、协优527、特优航1号、准两优527、Ⅱ优7号、D优527、两优培九、B优827和对照金优63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比较分析了各个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用性。结果表明:Ⅱ优明86、特优航1号、D优527、B优827、准两优527、Ⅱ优7号均适宜在六枝种植,以Ⅱ优明86最好。除协优527、两优培九外,各品种植株株型高大,茎秆粗壮;协优527、特优航1号、Ⅱ优7号、两优培九抗纹枯病和稻瘟病。  相似文献   

19.
胡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34-12435
[目的]研究沿淮地区中稻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筛选适宜的中稻品种。[方法]参试品种共20个,分别是丰两优香1号、金优527、淮两优527、D优202、丰两优1号、D优527、Ⅱ优7954、Y两优1号、Q优6号、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丰两优6号、徽两优6号、Ⅱ优602、新两优6号、新两优6380、内两优6号、Ⅱ优航1号、珞优8号、两优1128。品种随机排列,2次重复,栽插规格:30.0 cm×14.7 cm。[结果]徽两优6号、D优527和Ⅱ优7954水稻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适合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沿淮地区水稻品种选择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进行水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Q优6号和宜香725不仅抗逆性强,而且增产显著,适宜在册享县冗渡镇种植,是代替冈优527的理想品种,可作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