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姚健  樊志民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248-252
明清两朝陕西茶大致经历从汉中茶、泾阳茶到紫阳茶的阶段,每一阶段茶对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制茶技艺各有特点.明清时期陕西茶品牌嬗变是由茶马贸易制度的演变、人口迁徙融合、内在文化濡化等因素造成的,陕西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有利于促使制茶技艺简化,有利于陕西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超凡 《农业考古》2021,(2):261-270
"茶马古道"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古代交通运输网络,其存在已有数千年之久。唐宋以来,藏区的藏族居民因为饮食多为肉类,为消食因而对茶叶具有很高的依赖,西南川滇地区对藏区优良的马匹、毛皮等也适应了朝廷的大量需求,因此该商道在较长时间内以茶叶和马匹作为核心商品。20世纪90年代,木霁弘、李旭、陈保亚等学者将其命名为"茶马古道",自此正式揭开了"茶马古道"的研究序幕。"茶马古道"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学术界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茶马古道"相关概念、路线、民族交往、商业贸易、开发保护、茶马官营等方面。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文学类作品占比高,学术类著作相对较少,茶马古道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学术机构建设,建立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业考古》2006,(2):48-48
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我国台湾以及大陆的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的近百名专家,围绕茶马古道文化进行了为期3天的研讨。茶马古道是自唐宋以来巴蜀茶区通向我国西部边陲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千百年来,西南茶区的各族人民,通过人背马驮等多种形式,克服气候、地理等诸多困难把茶叶和各种物资运送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加强了内地与西部各族人民的沟通与往来。以古巴蜀茶区为起点的川藏、滇藏、青藏茶路成为继古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内地与藏区进行交流的重要人马驿道,为我国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及汉、藏民族团…  相似文献   

4.
茶马古道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遗产价值,具备发展成为高端旅游品牌的潜力,目前茶马古道旅游资源还有待深入发掘和利用。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茶马古道的资源价值,探讨了茶马古道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对品牌的精准定位、注重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活动、解决沿线社区发展等对策,为推动茶马古道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茶马古道源远流长云南普洱茶史可追溯至唐朝。到了明朝,普洱茶已被官吏作为贡奉朝延的礼品。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朝廷正式封普洱茶为贡品,普洱府奉诏贡茶,使普洱茶"享誉京华"。因普洱茶的瑞贡京城和对外贸易,自唐朝时期开始,以普洱茶为核心,从宁洱起  相似文献   

6.
在普洱茶产地———美丽的西双版纳,种茶、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浓厚。我们探访了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寻觅勐海茶区的老茶树、古茶园,登上了历史悠久的易武茶马古道,深刻体会到了普洱茶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我这一生,既不抽烟爱饮茶,无心恋酒捕鱼虾,嗜书得食充饥肚,爱笔耕耘种苦瓜,与茶结下了长久之缘。少年时期,我在家中喝过普洱茶,但只知道止渴解腻;1951年秋参加工作时,我由墨江家乡沿普洱茶马古道步行五天到普洱,次年调到思茅,半年后又沿茶马古道步行从思茅到普洱到墨江,乘坐煤炭汽车、马车、尖头客车到昆明学校学习,毕业后又返到墨江,  相似文献   

8.
巴山古道与秦巴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宗保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163-165
汉中是早期西北茶马贸易茶的集散地,就近利用秦巴茶叶,无虑长途输运之弊。"巴茶"沿巴山古道至汉中,一直延续到茶马贸易衰落。苛征茶税,忽视技术改进,束缚了秦巴茶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雅婷 《农业考古》2019,(2):117-120
在西藏,人们每天都要饮茶,茶叶主要由内地供给,故茶叶成为了西藏与内地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本文以茶叶贸易为切入点,研究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以及它们的产生对古今历史及现实的意义,剖析茶叶在内地与西藏的贸易往来之间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茶马古道鲁史段作为我国古代滇西南边陲重要的移民、商贸及文化通道,其沿线聚落的形成反应了当地生活、文化及各类物质的变迁。通过对茶马古道鲁史段研究,不仅能很好地记述古道沿线聚落形成事实,还能为我国其他古道沿线聚落形成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茶马古道鲁史段沿线聚落金马村、鲁史村、犀牛村和塘房村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研究沿线聚落的形成,时间角度上采用史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空间角度上运用GIS分析聚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鲁史段古驿道沿线聚落形成于明代、清代和民国三个时期,主要受政治政策、驿道经济和生计需求等方面的影响;聚落分布与驿站距离、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类型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古驿道沿线聚落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巴间道”与秦巴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是早期西北茶马贸易茶的集散地,就近利用秦巴茶叶,无虑长途输运之弊。“巴茶”沿“巴间道”至汉中,一直延续到茶马贸易衰落。苛征茶税,忽视技术改进,束缚了秦巴茶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茶马贸易是明王朝以茶叶换取"西番"少数民族马匹的经济政策。茶马贸易中茶叶主要来源于汉中、四川及湖南安化。这三个地区的茶叶品质各异,产茶数量也不尽相同,用于茶马贸易的茶叶也有很大的差别。受茶叶品质及运输距离的影响,明代茶马贸易主要以汉中茶叶及四川的巴茶、乌茶为主,辅以湖南安化黑茶。  相似文献   

13.
江城县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茶文化,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茶叶品质好,是普洱茶产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和水上茶马古道的起点和集散地。茶产业是江城传统优势产业,是全县各族群众尤其是广大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该文通过分析江城县普洱茶加工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做强做大茶产业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庾莉萍 《农业考古》2005,(4):174-177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兴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线和川藏线,是西藏高原与内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证明。它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在沟通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与“丝绸之路”具有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雅安市自古盛产名茶,从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以来的1 000多年里,雅安茶通过茶马古道川藏线输往藏区。雅安市作为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巩固雅安市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的历史地位,对雅安市茶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代茶马贸易形式主要分为由官方进行的“茶马贸易”、国家宏观控制的商人合法贸易和民间暗中进行的非法走私贸易,由此川茶形成了官茶、商茶和私茶等多种外销途径.进入明代中期以后,由于陕西扩大开商中茶,使得川茶失去了陕西市场,甚至被陕西茶取而代之,川茶在茶马贸易中的主导性地位逐渐丧失.川茶的外销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在明代的中外关系中起到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海超 《农业考古》2020,(2):110-117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云南茶叶生产趋于繁荣,将茶运往藏区销售并出口到以安南为主的东南亚地区成为王国重要的贸易活动。南诏大理国将茶叶产区的诸多民族置于统一的管辖之下,保证了产地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联系;茶叶贸易不仅维持着茶马古道交通网络的存在,云南也借此强化了与西藏以及东南亚的政治文化交流。本文以茶叶及其对外贸易为媒介进行讨论,旨在揭示南诏大理国的经济与社会状况,深化对中国西南边疆发展历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历史文献,研究了中国古代农牧业交错地区(特别是甘肃)的茶马交易市场。作者考证了茶马市的由来后,对河西茶马市和互市政策措施进行了重点论述。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茶马交易的规模,因茶马交易对我国边境政策、贸易政策和马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茶马交易是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正>一条神秘的古道,绵延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原野丛林间,马蹄声声、商贾往来,历经了千年风雨,这便是鲜为人知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沟通滇、川、藏等地区并延伸至南亚、西亚的古商道。在马蹄声声的千年岁月里,不计其数的马帮用骡马向西藏地区以及尼泊尔、印度、缅甸等国运去云南、四川的茶叶,返回内地时,他们便带回西藏的马匹、药材及  相似文献   

20.
开中法是明代创建的重要经济政策,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开中盐法,对开中茶法关注较少.茶叶开中始于洪武,兴于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出现衰落,顺治年间一度复兴,康熙时随着茶马贸易的终结而停止,前后历经三百余年.为茶马贸易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在赈济饥荒、筹措军饷、活跃地方茶叶经济等诸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