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南、黔西南少数民族饮茶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境内长期生活着仡佬族、苗族、侗族、彝族、土家族、水族、布依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包括着茶文化。本文对今天的仡佬族和长期生活在贵州山区的各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3.
作为西南地区一个"开荒辟草"的古老民族,仡佬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恰当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天人和合"思想,家训族规教育强化了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协同固化作用,仡佬族众多的体育艺术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节庆饮食文化则维系着一种乡土的礼治秩序。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乌塌菜的营养价值及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在黔西北高海拔立体气候条件下,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栽培季节的栽培管理措施和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茶树的种植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饮茶开始较早,但真正的发展期却在唐朝,宋朝之后逐渐兴盛,茶寮馆肆遍布民间,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和饮茶文化。而日本的饮茶始于8世纪,由日本来华僧人带回传入,其发展具备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日本茶道。那么,中国的饮茶文化和日本茶道在本质上和内容上的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黄秋葵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维  何远宽  程娜  闵家媛  马杰 《农技服务》2010,27(8):1035-1036
黔西北地区属于高海拔冷凉性气候,通过对喜温性蔬菜黄秋葵的引进试种,逐步总结出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不仅丰富黔西北地区的农产品市场的蔬菜品种,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沅陵县境内的火场土家族乡,素有鸟乡之称,斗鸟活动一直十分兴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的土家人对鸟的感情执着而热烈,尤其是对画眉鸟情有独钟,其画眉鸟文化已被列为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家具的形成、民俗特征和装饰布置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进而归纳总结了西北少数民族家具的主要特征,藉此推动我国传统民族家具的深入研究,并有助于开发现代民族家具.  相似文献   

9.
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以地膜覆盖为中心,以选用优良品种为重点,实行蒜粮分带、科学施肥、适时早播、加强田间管理等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加快毕节地区大蒜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密度对优质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除磷肥施用量外,其余各因素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理论产量是788.95 kg/亩,此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是:施用纯氮12.0 kg/亩,基肥施氮比例10%,不施用磷肥,钾肥施用量11.2 kg/亩,密度3.0万窝/亩。实现亩产600 kg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10.09 kg/亩,基肥施氮比例:45.74%,磷肥施用量:4.07 kg/亩,钾肥施用量:6.90 kg/亩,密度:1.99窝/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黔西北山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各异的3个村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目前制约黔西北山区农村经济及生产发展的共性因素,提出进一步促进生产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彝族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烤罐茶”习俗是彝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传统,是彝族火塘茶艺与地域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彝族人的观念中,“茶”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也蕴含着他们图腾崇拜意识、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和民族之间凝聚力的表达等多种文化因素。新时代背景下,彝族的烤罐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传承,也蕴含着现代人的养生观念。本文以楚雄彝族烤罐茶习俗为研究对象,探索现代生活中的彝族烤罐茶习俗的传承发展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黔西北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黔西北山区实际,阐述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首先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其次要坚持科技先行,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第三要积极建好一批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产品规模经营;第四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注重培育和创新名牌产品,发挥名牌效益,搞活农产品流通.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7,(8):8-9
通过对黔西北地理气候环境和花卉生产优势的阐述,分析了黔西北花卉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大力发展花卉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花卉生产的发展前景:花卉生产和销售量将大幅度增加,生产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花卉产品结构日趋合理,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具有鲜明火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的用火习俗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通过特有的习俗反馈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已内化为社会规范和文化自觉,对民族的长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以火文化为切入点,对彝族用火习俗中表现出来的森林生态思想进行探析,将彝族火文化中的用火习俗和用火智慧与其林业发展结合起来,从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视角出发探究彝族火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挖掘其中折射出来的森林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6.
黔西北核桃大田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亚云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24-124,126
介绍了黔西北毕节地区核桃嫁接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苗圃地选择、接穗采集与蜡封冷藏、苗木嫁接、定植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进行黔西北普通豌豆试验,结果表明:草原25号、成豌8号、定豌2号适应毕节地区的气候条件,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草原25号,为2 544 kg/hm2,草原224、定豌1号产量低,不适宜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进行芸豆品种比较试验,进行产量和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NaryROG、品芸2号、龙芸豆4号、恩威、吉芸1号5个品种产量较高,可在黔西北地推广种植。龙芸豆5号、英国红、芸丰2号、坝芸1号、张芸4号产量性状较差,病害严重,不适宜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以期为黔西北山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黔西北地处高原山区,酸性土壤分布广,地形崎岖,排水性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比较适合种植茶树。茶树建园前要进行土壤整治,选择适宜的品种,加强管理,及时修剪,冬季做好防冻。本文就山区茶叶栽培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