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明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臻油89适宜的轻简、高效、节约的种植模式及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育苗移栽、机播机收和免耕直播等3种不同种植方式对臻油89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播机收和免耕直播方式下臻油89的全生育期分别为207d和204d,分别比育苗移栽提前成熟5d和7d。机播机收和免耕直播方式下臻油89的株高、分枝数、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育苗移栽,但机播机收方式的单位面积纯收入最高,达449.5元/667m2;免耕直播次之,为311.5元/667m2;育苗移栽最低,仅74.5元/667m2。机播机收和免耕直播方式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育苗移栽,其中又以机播机收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最高、最理想。  相似文献   

2.
在中等施肥水平(纯N 7.36 kg/667m2)下采用油菜育苗移栽、开行点播、条播和撒播,667m2相应密度分别为4 167株、1万株、2.2~2.4万株和2.3~2.5万株的情况下,贵州思南塘头和安顺兴隆两地试验油研10号产量水平分别为165.0~175.0 kg/667m2和208.1~232.4 kg/667m2,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点播、条播和撒播比育苗移栽用工减少7.29~10.56个/667m2,总投入减少130.67~173.72元/667m2,单位面积纯经济效益比育苗移栽高79.27~151.32元/667m2。单位劳动生产率比育苗移栽高16.88~30.45元/个工。点播、条播和撒播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2003~2005年度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用油研7号、油研10号、油研8号等进行油菜撒播高产、高效的轻型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面积分别为3.41 hm2和100 hm2,平均单产分别达164.1 kg/667m2和133.2 kg/667m2。其中,2004年验收的10块地(测量面积合计0.685 hm2)的撒播油菜平均产量为158.9 kg/667m2,最高产量达210~230 kg/667m2;2005年验收各类田块19块(面积合计1.159 hm2),单产105~206.3 kg/667m2。除去人工(每个工按15元计)、牛工(每个工按30元计)、物资投入外,667m2纯收入达189.57元,单个劳动力的产值达35.83元,比同地育苗移栽分别高131.11元/667m2和17.83元/个,比当地传统的苦油菜(芥菜型)撒播栽培增收175.72元/667m2。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苗方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设置营养球、营养块、营养土撒播、直播4种高粱育苗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球、营养块、营养土撒播、直播每667m2高粱实际平均产量分别为330.00kg、324.51kg、292.78kg和182.84kg。营养球、营养块、撒播每667m2高粱平均产量较直播(CK)增产80.5%、77.5%和60.1%。纯收益以营养块最高,为898.40元/667m2,其次为营养球,直播最低(465.40元/667m2)。净投产比以撒播最高(1∶6.19),其次为营养块,直播最低(1∶3.29)。综合4种育苗方式的产量、产值、纯收益、净投产比,营养块育苗是高粱理想的育苗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9号适宜的配套轻简高效种植方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设置4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油29号以传统育苗移栽种植产量最高(为191.89kg/667m2),投入成本最多(为793.0元/667m2),而以稻桩直播产量最低(为153.71kg/667m2),投入成本最少(为269.0元/667m2)。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及产投比从高到低依次均为稻桩直播>机械直播>免耕移栽>传统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6.
邱兴  胡思明  万俊英  罗庆川  邹成华 《农技服务》2013,(11):1156+1159-1156,1159
进行了水稻分厢撒播栽培方式与水稻旱育稀植移栽方式的产量与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分厢撒播栽培方式比旱育稀植育苗移栽方式减少劳动力投入5个/667 m2,有效穗达209 600穗/667 m2,增加22 720穗/667 m2,产量达835.9 kg/667 m2,增产33.3kg/667 m2,可增加纯收入438.4元/667 m2,是节本增效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黔油29号机械化播种示范效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大力推行油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方式,对黔油29号杂交新品种进行了小型机械化播种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早播单产达178.5kg/667m2,稻田机播单产150kg/667m2左右,其生产效益高于传统育苗移栽和稻田免耕移栽。说明,大力推广机械化播种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对全面推进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油菜生产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油—稻—稻"三熟制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开展了油菜育苗移栽、免耕撒播、免耕条播、免耕穴播4种栽培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播种方式对双季稻区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能显著提高油菜苗期叶片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有利于改善油菜产量构成因素。4种不同播种方式的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移栽免耕穴播免耕条播免耕撒播;免耕撒播、免耕条播、免耕穴播比育苗移栽分别增效2238.24元/hm~2、781.75元/hm~2、543.79元/hm~2。因此,可因地制宜地发展"油—稻—稻"三熟制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9.
卢朝凤 《农技服务》2014,(1):13+16-13,16
近几年,我县坝区稻田机播油菜面积逐年扩大,为探索杂交油菜在机播(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的蕾苔期尿素施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菜蕾苔期施用4kg/667m2、8kg/667m2、12kg/667m2尿素,分别比对照增产10.83%,20.83%和28.52%,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稻套油轻型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常年油菜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1995年以前,我市油菜栽培以育苗移栽方式为主,与小麦生产相比,用工较多,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菜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小麦价格的进一步下挫,油菜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稻田套播油菜栽培应蕴而生.从1998年起,我们对稻套油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示范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999年示范试验表明,与常规移栽油菜相比,稻套油667m2165.2kg,667m2增产13.9%,且667m2节省育苗与移栽用工5.25个,这一新兴栽培方式的出现使油菜生产向高产高效又迈出了一大步.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试验表明:双低油菜"南油10号"采用育苗移栽栽培产量最高,干籽产量为158.06kg/667m2,其次为翻耕穴播栽培产量为130.38kg/667m2,最低为免耕直播栽培产量为63.00kg/667m2。育苗移栽栽培的大油菜比翻耕穴播栽培多增产27.68kg/667m2,比免耕直播栽培多增产95.06kg/667m2,三个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天峨县在双低大油菜生产上适合推广使用育苗移栽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2.
经试验表明:双低油菜"南油10号"采用育苗移栽栽培产量最高,干籽产量为158.06kg/667m2,其次为翻耕穴播栽培产量为130.38kg/667m2,最低为免耕直播栽培产量为63.00kg/667m2。育苗移栽栽培的大油菜比翻耕穴播栽培多增产27.68kg/667m2,比免耕直播栽培多增产95.06kg/667m2,三个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天峨县在双低大油菜生产上适合推广使用育苗移栽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6,(8):26-27
笔者在思南县许家坝镇许家坝村张宗权农户承包的责任田内开展了油研50品种大田整地撒播、传统条播同育苗移栽种植方式的经济效益比较试验,为探索油菜简易化栽培,提高油菜经济效益提供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菜撒播是油菜种植的一种方式,如能按其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栽培,不仅能获得高产,而且能较大程度地节约生产成本,特别能节约劳动力的投入,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纯收入和单位劳动生产率。撒播油菜要获得150 kg/667m2以上的产量,其配套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应做到以下几点。1整地1.  相似文献   

15.
夏小均  陈杰 《农技服务》2013,(9):1015-1018
在贵州道真、贵州德江、重庆彭水、湖南桑植4个烤烟主产县进行移栽期、种植密度、施氮量、留叶数4因素5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结果表明:留叶数是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关联度最大的指标;留叶数是与茎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关联度最高的指标,其次是种植密度;留叶数是与产值、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指标,其次是种植密度。通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推导出了不同产区最大产值产量时的4个影响因素理论水平数值。道真县在常规移栽期提前8 d,施氮肥3 kg/667 m2,种植密度1 143株/667 m2,留叶数24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45.08 kg/667 m2,最高产值1 714元/667 m2。德江县在常规移栽期推后6 d,施氮肥12 kg/667 m2,种植密度700株/667 m2,留叶数17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55.7 kg/667 m2,最高产值2 742元/667 m2。彭水县在常规移栽期移栽,施氮肥5 kg/667 m2,种植密度1 043株/667 m2,留叶数23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63.2 kg/667 m2,最高产值2 552元/667 m2。桑植县在常规移栽期推后7 d移栽,施氮肥12 kg/667 m2,种植密度700株/667 m2,留叶数17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90.75 kg/667 m2,最高产值3 706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20,(1):7-9
为磷动力在油菜高产栽培上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了直播与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下施用磷动力1kg/667m~2、2kg/667m~2与45%(15∶15∶15)复合肥25kg/667m~2作底肥时,油菜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动力1kg/667m~2的油菜苗期株高、最大叶长宽、根湿重、茎叶湿重及开盘直径等指标与施用45%复合肥25kg/667m~2的相当,而施用磷动力2kg/667m~2的多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复合肥处理;直播和移栽试验各产量性状及产量均以磷动力用量2kg/667m~2时最高,分别比施用复合肥增产20.42%、18.75%,分别比不施用底肥增产49.95%、47.43%,产值分别为917.45元/667m~2、1 144.64元/667m~2,利润分别为280.45元/667m~2、458.64元/667m~2,比施用复合肥处理分别增收152.07元/667m~2、177.22元/667m~2,投入产出比亦为最高。因此,在油菜高产栽培中使用磷动力(后期配合钾肥)替代底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推荐用量为2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为摸清甘蓝型优质杂交油幕新品种油研50适宜的配套轻简高效种植方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设置6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其配套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普通育苗移栽(对照)的产量最高,但净收益最低.其他处理的产量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但净收益均比对照高,增加的倍数不等,其中,整地撒播增加的最多(11.88倍),其次是...  相似文献   

18.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育苗翻耕移栽产量最高,但劳动力投入最高。稻桩直播产量最低,劳动力投入最低。油菜不按配方施肥,不合理的高肥料投入,不能获得效益,反而产生负效益。劳动力价格高过30元/工作日的地区不宜种油菜。在劳动力价格20~30元/工作日的地区,油菜种植宜采用免耕撒播适当肥料投入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粱漂浮育苗是一种新型育苗方式,为了探究漂浮育苗对金糯粱1号高粱品种苗期形态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年4月9日在宜宾长宁对金糯粱1号糯高粱品种进行漂浮育苗并以传统撒播拱膜育苗为对照,分别于4叶1心进行移栽,测定其苗期和移栽后期形态以及成熟期产量,并测算2种育苗方式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漂浮育苗高粱苗的株高、叶片数、茎粗、根数均大于传统育苗,而根长短于传统育苗;漂浮育苗移栽后比传统育苗生长矮壮,有效光合叶片数更多,最终漂浮育苗667m~2平均产量为436.11kg,比对照408.46kg增产6.77%。综合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漂浮育苗比传统撒播拱膜育苗增收98.60元/667m~2,漂浮育苗是一种更高效的育苗方式,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2017年示范结果证明,"辣椒+玉米-油菜"种植模式是鄂西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玉米产值576元/667 m~2,辣椒产量1 493 kg/667 m~2、产值2 664元/667 m~2,总产值3 240元/667 m~2,农民纯收入2 410元/667 m~2。油菜秋季播种绿肥生物质产量1 269 kg/667 m~2。其关键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油菜播种与翻耕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