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蕉柑幼果内源激素和多胺的消长与种子败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幼果生理活性物质消长方面对蕉柑少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内源生长调节物相对含量、多胺总量和精胺(Spm)水平与胚珠败育有关,内源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ABA/IAA比值,腐胺(Put)、亚精胺(Spd)水平均与胚珠败育及珠心胚的发生发育有一定联系,它们的曲线都在胚珠败育或珠心胚发生的关键时刻出现折点,尤其是ABA/IAA比值变化最为突出,说明激素间的平衡对调控胚珠发育起了重要作用;(2)内源生长调节物除IAA、ABA外,还要注意酚类物质和GA的作用;(3)IAA含量受过氧化物酶(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影响少,而基本上和总酚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少籽西瓜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胚胎败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瓜材料F011、M05以及两者的F1代(少籽)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技术,比较了3个西瓜材料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ABA和iPAs的含量变化,对少籽西瓜种子败育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果实中IAA、GA3、ABA和iPAs的含量变化异常于亲本,IAA、GA3和iPAs在球形胚期相对亏损达到30%~70%,而ABA的含量最高值则为亲本同期的2倍,显著富足.同时,3个材料IAA/ABA、ABA/GA3和ABA/iPAs的比值变化趋势差异明显,说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平衡与西瓜胚胎败育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近年来内源激素的变化对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揭示胚胎败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观赏海棠种子内源激素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吲哚乙酸(IAA)等动态变化与胚胎败育关系。【方法】选取低败育率的红珠宝(M. Red Jewel)和高败育率的凯尔斯(M.Kelsey)为材料,分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胚胎败育、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互间关系。【结果】凯尔斯在授粉后1~13 d挂果率急速下降,在授粉后54 d趋于稳定,红珠宝与凯尔斯的果实挂果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胚胎发育前期,低败育率的红珠宝种子内源激素GA3、IAA含量及GA3/ABA、(GA3+IAA+CTK)/ABA比值显著高于高败育率的凯尔斯(P<0.05);在胚胎发育后期,低败育率的红珠宝种子内源激素GA3、ABA、IAA含量及IAA/ABA、 GA3/ABA、(GA3+IAA+CTK)/ABA比值显著低于高败育率的凯尔斯(P<0.05)。【结论】授粉后1~13 d是凯尔斯生理落果期,在...  相似文献   

5.
蕉柑育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蕉柑Jiaogan育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配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不正常,造成配子不育。通过核型分析得知,蕉柑染色体不对称性大于桔类和甜橙,说明蕉柑在长期的栽培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某些染色体节段的易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无核葡萄胚珠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变化对胚发育的影响,为花前喷洒外源激素及胚珠离体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激素以促进胚的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有核品种‘京秀’及其F1代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秦秀’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PL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分析方法,比较二者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胚珠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对于生长素(IAA)、玉米素(ZT)、玉米素核苷(ZR)和N6-异戊烯腺嘌呤(i PAS)含量,‘京秀’在花后39 d达到最高值,‘秦秀’在花后42 d达到最高值,但前者最高值均高于后者(1.5倍以上);对于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含量,‘京秀’在花后36 d(2 000 ng·g-1和6 500 ng·g-1)...  相似文献   

7.
蕉柑Jiaogan[Citrusreticulatavar.tankan(Hayata)H.H.Hu]育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配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不正常,造成配子不育.通过核型分析得知,蕉柑的染色体不对称性大于桔类和甜橙,说明蕉柑在长期的栽培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某些染色体节段的易位.  相似文献   

8.
同源四倍体刺槐内源激素与胚珠败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四倍体刺槐胚珠败育现象及其发生原因,发现花冠展开15 d之后的胚珠发育期间,败育胚珠生长促进类内源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胚珠,生长抑制类内源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胚珠,表明四倍体刺槐胚珠败育也可能与胚珠内源激素异常有关.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四倍体刺槐种子高度不育现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以柑橘异源四倍体为父本与单胚性柚杂交后,其三倍体种子的集中败育期为授粉后90~110 d,在柚的第2次生理落果(授粉后60d)之后,即三倍体种子的集中败育不会引起柚的大量落果.采用固相抗体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柚三倍体种子及果肉中GA1/3、ABA的检测可知,随着种子的成熟或败育,GA1/3含量较低(0.019~0.025 nmol·g-1),并呈下降趋势,ABA含量上升至最大值10.84nmol·g-1.同一发育时期,果肉中ABA含量缓慢上升,GA1/3含量也有波动,但GA1/3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柚三倍体种子虽大量败育,引起果实发育的暂时变缓,但并不能改变或阻止果实的正常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1.
蕉柑大孢子与珠心胚的发生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蕉柑大孢子和珠心胚发生发育过程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1)蕉柑大孢子发生发育过程比正常品种明显滞后;(2)蕉柑的胚珠和胚囊在发育过程中陆续出现严重败育;(3)仅有极少数胚珠能存活并产生珠心胚发育为多胚种子,因此,蕉柑的果实少核或无核。  相似文献   

12.
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子败育型葡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为试材,系统研究其胚发育及败育的细胞学进程,分析胚乳败育与胚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与有核葡萄的胚均能发育到球形胚阶段,但不同品种发育到该阶段的时间不同,火星无核在花后28~37 d处于球形胚阶段,康能无核在花后31~40 d,有核葡萄白香蕉的球形胚阶段是花后28~40 d,随后无核葡萄的胚逐渐败育,而有核葡萄的胚历经心形胚和鱼雷形胚阶段,最后发育成熟。种子败育型葡萄胚乳败育均早于胚败育,可能是胚败育的直接原因。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挽救适宜取材时期分别在花后34 d和花后40 d。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种子败育与形态解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89年对净月潭樟子松种子园种子败育进行形态解剖观察,确定了胚珠、雌配子体,胚败育的形态特征及发生时间和比重。与宏观调查比较研究,得知产生败育的主要原因是养分竞争和授粉不良。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两个辣椒品种进行低温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温结束后生长恢复期辣椒叶片中多胺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使辣椒叶片中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使GA3和IAA的含量降低和ABA含量增加;随着低温条件的解除,腐胺含量和ABA含量迅速下降至对照水平,表明腐胺和ABA含量的变化是植株自身对低温的一种应激反应,而精胺和IAA含量在低温解除一段时间后不能恢复至对照水平,推测精胺和IAA含量的变化是可能植株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胚珠败育数量、胚珠直观形态特征、胚珠和果实的体积及重量变化.结果表明,由遗传因素主导的火星无核、康能无核胚珠畸形或败育分别始于花后28d、34d,其外观形态表现为体积偏小、颜色偏淡、呈不对称性发育;胚珠及果实的外观形态指标与胚珠败育进程关系紧密.花后28~34d、34~40d分别是火星无核及康能无核进行胚挽救的适宜取材时期.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两个辣椒品种进行低温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温结束后生长恢复期辣椒叶片中多胺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使辣椒叶片中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使GA3和IAA的含量降低和ABA含量增加;随着低温条件的解除,腐胺含量和ABA含量迅速下降至对照水平,表明腐胺和ABA含量的变化是植株自身对低温的一种应激反应,而精胺和IAA含量在低温解除一段时间后不能恢复至对照水平,推测精胺和IAA含量的变化是可能植株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无核荔枝种子败育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无核荔枝是一个珍贵品种,由于其上有双蒂果同时发育、无种子(完全无核)、假种子丰富、无明显大小年之分等特征,值得大力推广,无核荔枝的大孢子在发育各个阶段均可出现败育现象,结果导致无法形成胚,这是产生无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概述了不同外植体和体胚发生特定部位的内源激素水平、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内源激素差异、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内源激素间的平衡等与体胚发生能力的关系以及多胺在植物体胚发生中的作用,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激素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典型的果穗顶端败育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穗中部正常籽粒与上部败育籽粒内源ABA,IAA,GAs和CTK进行测定表明:在授粉后0~8d阶段,不同类型籽粒间ABA,IAA,GAs的浓度无明显差异。在授粉后4~8d阶段败育籽粒的CTK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籽粒。进一步测定乙烯释放量发现,在授粉后0~4d阶段2部位籽粒间已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正常与败育籽粒间内源激素的浓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时序性,授粉后顶部籽粒高水平的乙烯释放可能是籽粒败育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L.)Olsson]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芽原基出现以前(接种后0~8d)外植体内源玉米素核苷(ZRs)和脱落酸(ABA)含量上升,而吲哚乙酸(IAA)含量下降;不定芽出现(接种后8d)后变化趋势相反;ABA/IAA值和ZRs/IAA值在培养初期(接种0~8d)增大,不定芽出现以后逐渐减小。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外植体内源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都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均在培养第8d时达到峰值;Spm/Put值和Spd/Put值的变化趋势也与此相似。说明大白菜下胚轴不定芽的再生与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及平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