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桐乡桑园间作历史悠久,全县33个乡中有30个乡实行桑园间作,间作桑园和间作农户分别占桑园总面积和总农户的54.11%和80%以上.经营水平中等的间作桑园亩产茧58.87公斤,间作物产值占桑园总产值的36—49%;经营水平高的间作桑园亩产茧超过175公斤,间作物产值约占桑园总产值的25%.间作增加了蚕农收入,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巩固发展,1986年全县桑蚕茧产量超过15000吨,跃居全省之首.本文对桐乡桑园间作规模、历史、模式、经济效益和技术经验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2012—2016年,平利县组织开展了桑园间作套种茶树生产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桑茶间作套种第一年的生产投资较高,但低于普通密植桑园和纯茶园单独建园的投资之和;进入丰产期后,3种不同栽植密度的桑茶间作套种园的生产收益均高于普通密植桑园和纯茶园,以每667m~2栽桑1000株和750株的桑茶间作套种园生产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冬季桑园内间作青菜、榨菜,以不间作的桑园作对照,调查桑园间作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桑园间作蔬菜后,在间作时增施肥料的情况下,土壤物理性状有改善,养分含量持平,对土壤肥力无不良影响,对桑叶产量出无影响,充分利用了桑园空间和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20%以上,蔬菜上市,繁荣了市场,有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桑园进行合理间作,可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增加蚕农的收入。尤其是蚕桑生产低潮时期,积极引导蚕农开展桑园合理间作,是“空中取钱”,提高桑园综合效益,稳定蚕桑生产基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胡松涛 《四川蚕业》2006,34(2):14-14,20
我县至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依托退耕还林政策栽植间作桑园1万余亩(1亩≈667 m2,下同),但至今仍有一些桑园疏于管理,杂草丛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何利用好这些间作桑园,发挥它们的作用,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就间作桑园的管理提出了些建议措施,以供探讨。1间作  相似文献   

6.
桑园间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月  丁文国  朱丹 《江苏蚕业》2010,32(2):29-31
桑园实行综合开发集约经营,多层次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总体效益,是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的一条有效途径。桑园合理间作是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间作,每667m^2可增加收入千元左右。指导和鼓励蚕农进行桑园合理间作,是提高桑园综合效益、增加蚕农收入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改变目前大部分地区桑园单一经营状态,利用桑树夏伐后一二个月桑园空闲时期和冬季桑树休眠期进行桑园间作,可以合理利用桑园生态资源,大幅度增加蚕农收入,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巩固和发展。桑固间作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也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桑-芥菜(青菜头、菜头)-魔芋”间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四川蚕业》2012,40(3):34-35
<正>广元市过去曾是四川优质茧出口产地,自然条件宜桑宜蚕,随着社会的发展,桑园仅仅单纯的栽桑养蚕已没有竟争力,必须进行综合开发,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综合效益,我市旺苍县汶水蚕桑生产示范园区开展桑园间作,摸索总结出了桑园间作芥菜(青菜头、菜头)-魔芋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夏伐桑园间作金丝瓜,新植桑园间作大蒜及地膜覆盖春花生的基础上,睢宁县又大力推广冬闲桑园间作莴苣,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将冬闲桑园间作莴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桑园行距内间作榨菜、平菇、杭白菊等,能显著提高桑园经济效益,有利于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我县桑园建设历史较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蚕桑生产的桑树基础主要是四边桑,八十年代中期四川提出四边桑、小桑园、间作桑"三结合"栽桑模式,各地才陆续发展小桑园或间作桑园,但主要分布在部分地区的少数农户,桑园面积总量不大,没有占据蚕桑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此,人们对桑园的建设关注不多,桑园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然而,近年来随着蚕桑产业的转型发展,大力开展了蚕桑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培育,规模化、  相似文献   

12.
桑树定植前2—3年产叶量及产茧量低,单位桑园效益低,桑园合理间作,可挖掘和发挥桑园生产潜力,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总体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类型桑园间作早甘蓝的试验,可使每0.1hm^2桑园产值增加101%,说明菜桑间作,增加桑园复种指数,是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 桑园间作绿肥,是解决桑园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1978年我县桑园间作绿肥(紫云英等)20256亩,占桑地总面积的40%,1979年间作绿肥18852亩。但近几年来,桑园作绿肥数量则有明显下降。1982年下降为14185亩,1984年只有3750亩,只有78年的18.5%,这将使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潜在的成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间作绿肥也要讲究经济效益。不但要增肥,也要能增收。为此,我们选择了“134”早熟豌豆为试验材料,在桑园试种。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介绍“桑粮牧”种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粮牧”种养模式是在“桑粮蔬”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应运而生。两种模式比较,“桑粮”是相同的,即都是在桑园内间作玉米(粮),不同之处就是一个在桑园内间作蔬菜,一个是在桑园内间作牧草养羊(牧)。通过“桑粮牧”这一种养模式,可以将桑园立体种植与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养蚕与养羊结合起来,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1 经济效益分析1.1 间作玉米效益 每667m2可收获100~150公斤,增加收益150~200元;1.2 养羊效益 通过对有养羊习惯的农户调查,单纯利用田间杂草、稻草以及黄豆…  相似文献   

15.
单位土地产出率的高低,决定着蚕桑生产的兴衰,特别是在目前我县工业快速发展,蚕桑比较效益低下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新桑园是摆在蚕桑科技人员面前难题。为此,睢宁县蚕桑站把发展桑园复合经营,开拓增收途径作为突破口,近年来推广的新植桑园间作大蒜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广大蚕农热烈欢迎,现将新植桑园间作大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汝学 《四川蚕业》2008,36(3):48-49
桑园间作蔬菜,不但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而且当茧丝行业大滑坡时,可弥补养蚕减收部分和杜绝桑园撂荒或毁桑、挖桑现象出现,确保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贺  史慧英  王莉宁 《四川蚕业》2006,34(4):43-43,46
桑园间作有效利用了桑树和间作物之间的生长特性,充分提高了桑园复种指数,增加了桑园综合效益,对于蚕桑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鉴山东宁阳地区经验,打破传统的桑园一股冬季间作露地菜的模式,于夏伐前在桑园内间作黄瓜,主要用于培育黄瓜种子,取得了初步成功。1方法1  相似文献   

18.
利用稀释平板法与Biolog-Eco技术对桑树单作、桑树-大豆间作的桑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群结构以及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桑树合理间作其它作物改良桑园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桑树间作大豆的桑园,桑树根际(IMR)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可培养细菌种群结构、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平均单孔颜色变化率(AWCD)及多样性指数(H)均显著高于单作桑园,而真菌数量低于单作桑园。争论贪噬菌(Variovorax paradoxus)和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是间作桑园的桑树根际土壤中特有的优势菌属。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及主成分分析表明,糖类、氨基酸、聚合物和混合物是间作桑园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类型,利用强度均显著高于单作桑园的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间作桑园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亦显著高于单作桑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桑树间作大豆改变了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增强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多样性,改善了土壤养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新建桑园间作能使桑园构成一个合理的群体,而增加光能和水肥的利用率,提高桑园的综合经济效益。桑园的间作应注意: 1 必须以桑为主。要求间作作物与桑树生长无突出矛盾,最好还能有利于桑树生长,更不能喧宾夺主。 2 间作的数量要适当。因为数量过多会造成桑园内生长群体过大,加大了作物与桑树的矛盾,出现争水争肥争光的情况,过少则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  相似文献   

20.
关于桑园间作的几个问题郑海燕(江西樟树农校330202)一桑园进行间作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是提高产叶量和叶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间作各种绿肥和经济作物应考虑到桑园的实际情况,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间作经济作物不能盲目进行,要符合实际最忌不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