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90年代以来,棉铃虫在我市持续大发生,由于不合理的用药,使棉铃虫产生了抗药性,通过连续几年的抗性监测和治理,使棉铃虫的抗性得到了有效治理,同时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伍平 《植物保护》2000,26(1):38-39
随着国家棉花发展战略的西移,近年来新疆棉花生产蓬勃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兵团棉花种植面积1995年为266万hm2,1998年扩大到351万hm2,增长32%;总产1995年为3819万t,1998年为555万t,增长453%。但是,自1995年棉铃虫在南疆个别垦区严重发生以来,发生面积逐渐扩大,种...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棉铃虫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包括:棉花地膜覆盖、科学应用生长调节剂、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田间虫卵量、强化农业耕作措施、插种诱集作物、保护利用天敌、适时用杨树枝把诱蛾灭蛾和推广科学用药技术,提高用药水平。通过示范应用,有效抑制了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的发生危害,示范区比对照区单株增铃163个,增铃80685个/hm2,增加皮棉1005kg/hm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综合治理及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市,90年代以来,棉铃虫在我市持续大发生,给棉花生产构成重大威胁.导致棉铃虫大发生的原因很多,除了气候条件适宜等原因外,主要与长期不合理使用高毒农药,使棉铃虫对农药产生抗性有直接关系.为此,我市从1995年开始对棉铃虫进行抗性监测,1997年开始对棉铃虫进行综合治理,并设立统防统治区,在统防区成立以机动喷雾器为主的植保机防队进行统防统治,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6.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性诱剂对江苏沿海地区主害代棉铃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 ,每0.13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是相同面积内插入 40个树枝把的诱雄蛾量的1.36~1.45倍 ;落卵量降低9.9%~17.8% ;幼虫量减少12.36% ;蕾铃被害量下降4.49%~10%。大面积示范与小区试验的趋势一致。室内的性比试验证实 ,棉铃虫雌蛾的产卵量与群体中雌蛾的性比比例呈负相关 ;卵的孵化率与雄蛾的性比比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8.
杨望明 《湖北植保》1996,(2):23-23,26
棉铃虫监测工作的效果及意义云梦县植保站(432500)杨望明棉铃虫监测工作是一项对棉铃虫这种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报并给予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和社会公益性工作,其“三大”效益难以定量估评,或者仅以定量的“三大”效益不能全面、公正地评价。就我县棉铃虫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江苏大丰市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及效果张吉林金中时王凤良茅永琴(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00)孙相林陈凤高(江苏省大丰市三龙镇农技站棉铃虫是我市棉旱粮地区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4代,早发年份在棉田有不完整的5代。90年代以来大发生频率增加,自1992年...  相似文献   

10.
戴小枫 《植物保护》1994,20(1):33-34
棉铃虫综合防治措施“棉铃虫应急综合防治研究与大面积示范推广”专项协作组戴小枫执笔1990年以来,棉铃虫在我国广大棉区连年猖獗发生,严重威胁棉花生产。由于种种原因,防治效果不理想,导致棉花减产。然而,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二代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取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被害率、相对取食量和严重被害率三个指标,对被害棉蕾十二个部位的解剖观测,详细揭示了二代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取食部位和侵害路径。棉铃虫低龄幼虫对花蕾各部位均取食为害,但取食量不等,嗜食性不同。花药、柱头、花丝、花柱、雄蕊柱和花冠管,相对取食量大,且嗜食性好,是低龄幼虫为害的主要部位;苞叶、花萼和花瓣,相对取食量大,但嗜食性差,是抵抗棉铃虫侵入的主要有效部位,可阻止31%的幼虫进入蕾内,其中以花萼作用最大。低龄幼虫有躲避油腺取食行为,但随着幼虫日龄的增加这种选择取食行为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96 ~1998 年3 a 的双波灯与杨树把诱集棉铃虫的结果比较分析,双波 灯诱蛾具有诱蛾数量多、蛾峰明显、雄蛾多于雌蛾等特点。可以将之用于棉铃虫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昆虫的弱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感染2龄幼虫,感染3d,幼虫体长和体重明显小于对照幼虫。病毒感染4龄幼虫,残留活虫幼虫历期延长,但取食量减少37.52%。病毒感染5龄幼虫,感染幼虫蜕皮时间延迟18h,幼虫历期延长2d。幼虫血淋巴蛋白电泳结果表明,幼虫蜕皮时间延迟主要原因是蜕皮过程延长。病毒感染5龄初幼虫,残留活虫蛹重减轻14.19%,成虫产卵量减少20.58%。结果表明,HaN-PV感染棉铃虫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国主要棉区棉铃虫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分析,结合进行全国棉铃虫预报工作的实践,阐述了搞好棉铃虫预报应重视的几个具普遍意义的问题,即使用总虫量和把握气候条件的变化对做好预报的重要性;提出各地应科学制定棉铃虫发生程度是搞好预报的基础,指出搞好数据库建设是提高测报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棉花受棉铃虫为害后的补偿效应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的试验结果,建立了以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成铃及单株产量为目标函数,考虑种植密度、果枝数、模拟被害蕾(7月上旬)和被害幼铃(8月上旬)四决策变量的数学模型。模型行为反应表明:低密度(小于2千株/亩)或高果枝数(大于16个/株)条件下棉花补偿能力衰退;被害蕾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有增产作用;被害幼铃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但相对来说,密度和果枝数是影响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模拟计算表明:允许蕾被害584—656个/百株和幼铃被害187—225个/百株,并配以密度4360—4520株/亩和果枝数14.4—15.06个/株的措施,可获取亩产皮棉95公斤以上。最后给出了不同农艺措施下棉花的损害函数。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棉铃虫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棉铃虫1a发生5代,其中第二至四代为主害代。通过对湖南省近年棉铃虫的发生情况系统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变、大区域连年大发生和天敌控制效应下降是湖南省棉铃虫加重为害的主要原因;成虫诱测技术中以黑光灯诱测较为简便易行;采用回归预测、期距预测可提前20d以上准确预报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观测,明确麦棉套作使棉花害虫种群发生变化,常发性害虫发生期推迟,为害程度减轻,偶发性害虫发生期提前,为害程度加重,天敌数量比纯作棉田大,抑控害虫能力强.并据此研究提出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作供试虫的Bt毒力生物测定感染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酵母粉、黄豆粉和维生素C是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必需成分;仅用醋酸即可达到防腐的目的。本研究确定生物测定感染饲料配方为:黄豆粉7g、酵母粉4g、维生素CO.5g、36%醋酸1.25ml、琼脂1.5g,水100ml.醋酸用量占饲料重量的1~1.5%为宜。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一代成虫在渤海海面迁飞的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1997年华北地区一代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成虫发生期间,乘客轮在渤海考察了棉铃虫的迁飞动态。在距海岸线20~80km处发现大量的棉铃虫、粘虫和龟纹瓢虫等昆虫向辽宁方向迁飞。对棉铃虫迁飞行为的观察结果表明,棉铃虫成虫于傍晚19:30左右起飞,凌晨4:00~5:00降落,共计在空中大约飞行8.5~9.5h。捕获的棉铃虫雌成虫卵巢发育1级占96%、2级占4%,交配率4%,具有迁飞昆虫的典型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抗虫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影响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我国研制的转基因抗虫棉(Bt棉)品系CK595-1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对棉铃虫1~5龄幼虫存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Bt棉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和体重抑制率有明显的器官和幼虫龄期间差异,其活性顺序为叶>蕾>铃>花,其作用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而降低。棉铃虫1~4龄幼虫连续取食Bt棉叶片和棉蕾不能正常化蛹,5龄幼虫可部分化蛹及羽化;1~4龄幼虫取食Bt棉的花及2~5龄幼虫连续取食Bt棉铃后均可部分化蛹及羽化,化蛹率随龄期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