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梗小白菜(青梗菜)是大同地区市场鲜销蔬菜的主导产品,一般不耐贮藏,不适宜长途运输。由于本地产品比外地菜有竞争力,种植的经济效益较高,栽培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春季青梗菜必须具有良好的越冬性和综合经济性状,以避免抽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菜用短梗五加增施叶面肥试验得出结论:对菜用短梗五加进行叶面喷施植物增长素,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同时能明显提高商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越冬青(条)菜由于品质佳,普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畅销,且供应期较长,效益十分看好,是本市近年来冬、春缺期供应的主栽品种,占冬、春两季生产和供应量的80%以上。我区冬春气候多变,经常遭到寒潮的袭击,往往对越冬青(条)菜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酸苋菜     
近日天气渐冷,总感觉餐桌上少了道开胃的菜。于是,想起了国庆回家时母亲给我捎带的一大袋菜干。我在袋子里翻腾着,豆角干、茄子干、扁豆干、辣椒干……品种有十几种之多。在众多的菜干中,一小包的酸苋菜勾起了我久未满足的食欲。我把酸苋菜拿出,放在菜盆中浸泡,准备中午炒来给家人品尝。经过一上午的浸泡,原本紧缩干瘪的菜干也被慢慢泡开,梗叶渐渐分明起来。我把酸苋菜从水中捞出,沥干水,剁成细细的小段,待锅中放油烧  相似文献   

5.
毛豆在我国分布较广,北方大部分以干豆粒采收,南方主要以青豆粒作为菜用。由于青毛豆采摘期较短,集中上市导致价格过低,因此,采取保鲜手段,延长其销售时间是解决该难题的关键。经过近两年的实验验证,青毛豆通过简易气调贮藏,可保鲜2~3个月。  相似文献   

6.
镉低累积小白菜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镉(Cd)浓度处理下10个品种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及Cd累积情况。结果表明:青优4号及四季青对Cd的反应较为敏感,生物量下降较为明显,苏州青、矮脚大头青、杭州油冬儿、上海五月慢及南汇矮脚菜与对照相比生物量下降不明显;苏州青、矮脚大头青、上海五月慢、嘉兴矮脚菜地上部Cd含量较高(大于7.00 mg/kg),而青优4号及杭州油冬儿地上部Cd含量较低(小于3.00 mg/kg)。综合评价,杭州油冬儿在不同浓度Cd处理下生物量下降较少,且地上部Cd含量、根部Cd含量及Cd总累积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相对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水气浴叶菜清洗机的应用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净菜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净菜还具有干净、卫生、方便、处理快捷,减少对生活环境的二次污染等优点。但菜叶的凹凸缝隙及夹缝里聚集着泥沙,而且该处泥沙易进难出,清洗较困难。人工清洗叶类蔬菜的方法一般是先将叶菜浸泡在水中,将粘在叶菜的淤泥、沙粒、杂物等泡软溶解,用手掰开菜叶局部擦洗,然后捏住菜杆摇晃冲刷,使粘付的泥沙脱落。因此,人工清洗叶菜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低,还容易断梗烂叶。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研制了水气浴叶菜清洗机。1工作原理水气浴洗菜机是利用气泵在水下产生气体,气泡…  相似文献   

8.
<正>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葡萄除梗破碎机。1结构该机由进料器、传动装置、除梗转筒、除梗拨叉、破碎装置、机架等组成(图1)。进料器采用螺旋进料,后连接除梗转筒,在除梗转筒中安装除梗拨叉,  相似文献   

9.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是烟草工业生产卷烟制品的重要原料,烟梗是烟叶的粗硬叶脉,占烟叶的25%~30%,烟梗梗头纤维粗硬,质地较厚,预处理的润叶工艺很难对梗头起作用,加之易发霉和含泥沙等杂物较多且所含叶片较少,因此梗头部分通过打叶阶段的意义不大,还易带入杂物。提出一种打叶复烤切梗头工艺,详细介绍了切梗头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后续的梗头清洗烘干设备的工作原理。将梗头在预处理前置阶段切割分离并清洗烘干,便于后续工序处理,提高成品烟片品质,降低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10.
茶叶拣梗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茶叶拣梗分级的重要性和茶叶拣梗机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使用的3种茶叶拣梗机的优缺点,提出了茶叶拣梗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一级打叶中打叶去梗的效率,在宣威复烤厂中,根据烟厂厂内生产线的实际试验结果,通过在一级打叶中改变打叶机的进料量、打辊转速、框栏开口3个参数,研究在不同参数试验下,一打后的大叶率、中叶率、小叶率、叶片率、叶含梗率、梗率、碎片率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出提高一级打叶中打叶去梗效率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加大进料量和降低框栏开口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出片率,提高去梗率,但同时会加大叶中含梗率和碎片率。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一打中进料量、框栏开口、打辊转速与大叶、中叶、小叶、叶片、梗叶、梗、碎片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打叶参数化控制,提高打叶去梗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特征尺寸及局部极值点的茶鲜叶方向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粗大茶鲜叶实行梗叶分离,有利于提高成品茶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梗叶分离的关键在于茶梗与叶柄的识别。通过倾斜滑槽限定茶鲜叶的方位,将其转换为两方向判别问题。首先将茶鲜叶划分为长梗和短梗,对长梗茶鲜叶,提出基于特征尺寸的识别方法,特征尺寸大的一方判为叶尖;对短梗茶鲜叶,提出基于轮廓线局部极值点的识别方法,局部极值点多的一方判为叶尖。通过对168幅随机获取的图像及1幅背景图像的处理表明,茶鲜叶的方向识别率达93.3%。每根茶鲜叶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7.8 ms,能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勤  庞月生  李彬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10):205-215
准确识别定位采摘点,根据果梗方向,确定合适的采摘姿态,是机器人实现高效、无损采摘的关键。由于番茄串的采摘背景复杂,果实颜色、形状各异,果梗姿态多样,叶子藤枝干扰等因素,降低了采摘点识别准确率和采摘成功率。针对这个问题,考虑番茄串生长特性,提出基于实例分割的番茄串视觉定位与采摘姿态估算方法。首先基于YOLACT实例分割算法的实例特征标准化和掩膜评分机制,保证番茄串和果梗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掩膜质量和可靠性,实现果梗粗分割;通过果梗掩膜信息和ROI位置关系匹配可采摘果梗,基于细化算法、膨胀操作和果梗形态特征实现果梗精细分割;再通过果梗深度信息填补法与深度信息融合,精确定位采摘点坐标。然后利用果梗几何特征、八邻域端点检测算法识别果梗关键点预测果梗姿态,并根据果梗姿态确定适合采摘的末端执行器姿态,引导机械臂完成采摘。研究和大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复杂采摘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对4个品种的番茄串采摘点平均识别成功率为98.07%,图像分辨率为1 280像素×720像素时算法处理速率达到21 f/s,采摘点图像坐标最大定位误差为3像素...  相似文献   

14.
<正>用于烟草产品加工的烟叶中约含有25%~30%的烟梗,随着卷烟工艺的日益优化,经膨胀工艺生产的梗丝按比例添加进烟丝中,不仅可以控制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卷烟焦油含量、中和烟气、改善烟支燃烧性能~([1])。近年来,烟梗已经成为卷烟工业公司广泛采用的卷烟原料之一,梗丝质量直接影响卷烟制品的质量,影响梗丝加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当生产设备及其他工艺条件一致时,来料烟梗中短梗、细梗和梗拐所占比例大小就成为影响梗丝加工质量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合肥卷烟厂压梗机生产的常见故障,即压辊积垢和光电管误报警。通过调整刮刀位置、增加压缩空气碰吹装置有效的减少压梗机堵料次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压梗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一种快速判别梨果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果梗完好与否是梨品质检测的指标之一,因而对果梗情况进行准确判别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计算机视觉系统摄取梨的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快速判别梨果梗有无的算法。该算法的识别正确率达90%,识别速度大约在20~30ms,实现了对梨果梗进行高速检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蔬菜大棚育鹅群浙江嘉善市丁栅镇农户发展薄膜大棚蔬菜,亩收入1万元。最近,我们去该镇界泾港村采访,才跨进蔬菜大棚,只见一群鹅,受惊飞扑开去,稍等片刻,一只只小鹅又恢复了安详,在棚内欢快地吃起青草。笔者同;“蔬菜大棚内养鹅,鹅会不会吃菜?”一旁的镇农技站...  相似文献   

18.
蚕豆为粮菜饲肥兼用,用地养地结合的豆科作物,也是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作物之一。稻后免耕点播青蚕豆栽培是在水稻收获后不耕翻,将蚕豆种子直接点播在稻田中的一种轻型栽培方式。蚕豆免耕栽培对保蓄土壤水分,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已成为冬季农业开发、稻一菜高效栽培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圆形模型的骏枣果梗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梗有无的判别是骏枣分级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传统的膨胀与腐蚀操作不能达到果梗识别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圆形模型的骏枣果梗检测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获取二值图像;构建一圆形模型,以目标图像的形心为圆心,以等效椭圆长半轴乘1个调整系数为半径,该圆形模型可以覆盖骏枣果肉部分图像,剩下图像部分主要为果梗;由于图像可能还含有噪声,为此进行中值滤波处理,最后即可提取果梗图像部分。对120帧图像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每个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小于500ms,本次试验果梗识别准确率93%,基本满足红枣分级系统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果实采摘中果梗激光切割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机器人果实采摘中应用激光进行果梗切断的可行性,以黄瓜果梗为对象,利用基于30 W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构建的果梗切割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了激光穿透时间与果梗直径、激光束功率、离焦量、入射角的关系实验和果梗激光切割速度实验。实验发现,激光焦斑热功率密度0.75 W/mm2即可实现果梗的穿透和切割,且对果梗直径变化、焦斑定位与入射角度误差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半导体激光器在垂直照射、零离焦量、光输出功率14.94 W条件下的最短切割时间达到23.73~28.13 s,应通过选择更高光束质量的光纤激光器等实现快速气化切割以满足实际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