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阳高县小杂粮生产现状与特点 阳高县小杂粮资源十分丰富,常年种植面积1.34万hm^2左右,主要小杂粮种类有谷子、黍子、燕麦、高粱、豆类和薯类。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小杂粮发展战略对推动山西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山西小杂粮的主要品种有谷子、高粱、绿豆、糜子、莜麦、荞麦等,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3.
小杂粮仅仅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种特有的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在作物栽培学分类中也没有这个慨念。在我国.人们习惯地把稻.麦之外的其他谷物叫做杂粮,又把杂粮中分布零散、栽培面积较小、总产量不多的谷物叫做“小杂粮”。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一、广灵县小杂粮产业化发展概况 1.地理环境概况 广灵县地处太行山脉北端,恒山东麓、永定河上游,西邻浑源,南望灵丘,东、北分别与河北省蔚县、阳原接壤,面积1283km^2,辖2镇7乡,180个行政村,人口18.5万,其中农业人口15.9万,占总人口86%。广灵县无霜期短,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小杂粮种植,是大同市优质杂粮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5.
1.小杂粮发展现状 乡宁县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光热充足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国土面积2029km^2,现有耕地2.88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4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0.6万hm2,小杂粮种植面积0.8万hm2。  相似文献   

6.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市国土面积9490km2,辖6县(市、区),84个乡(镇、办事处),229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70万人。谷子是晋城市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是1986年,种植面积达4.27万hm2。但近年来,晋城市谷子种植面积逐年下滑,2012年仅为0.79万hm2。导致种植面积下滑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就是间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省小杂粮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常年种植面积达133万hm2,约占全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的10%,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4%;总产量2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山西省小杂粮种类多、品质优、珍品多、产量大,其中,谷子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荞麦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燕麦总产量居全国第4位,马铃薯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随着山西省政府振兴杂粮产业的政策出台,将小杂粮作为优势作物来抓,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热情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8.
1.晋城市油料生产存在的问题(1)油料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晋城市从1985年到2000年,油料种植面积呈稳定上升趋势,2000年更是创了纪录,达到1.52×104hm2。但从2000年以  相似文献   

9.
王学林 《当代农机》2006,(5):103-104
中药材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深耕整地、种植和移栽、覆膜、收获及初加工处理技术。作为山西省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的晋城市,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25万亩,创产值达3.5亿元左右。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晋城市的中药材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相对  相似文献   

10.
沁县是中华名米“沁州黄”的故乡,是谷子的主要产区。“沁州黄”小米色质俱佳,营养丰富,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沁州黄”谷子常年种植面积在0.53万hm2左右,是当地种植的主要小杂粮作物,该产业已成为当地的农业主导和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1.
忻州市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是著名的杂粮产区,种植杂粮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全市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18.13万hm^2(包括薯类)左右,产量稳定在2.5亿kg左右。杂粮品种有120多个,被誉为“杂粮王国”。2012年,山西省全面启动实施杂粮产业振兴计划,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马铃薯、红芸豆、绿豆、高粱等优势杂粮。在此大好形势下,忻州市各级政府紧紧围绕杂粮主产区这一优势,突出抓了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壮大,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扶持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陵川县位于太行山南麓,有着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境内山大坡陡沟深,“十里不同春”的现象十分普遍。花红豆、小黑豆、绿豆、黏黍、谷子、马铃薯等杂粮品种达16个。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玉米逐渐在陵川县的粮食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杂粮种植面积大幅度萎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杂粮营养价值的重新认识,杂粮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俏销品,种植杂粮的经济效益正在逐步提升。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陵川县因地制宜,走杂粮种植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终将成为农业发展出路的普遍共识,对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同市是山西省最重要的杂粮生产基地之一,盛产的莜麦、荞麦、小米、绿豆等20余种特色优质的小杂粮,以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名扬华夏,蜚声海外。近几年来,大同市在“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中,把小杂粮确定为全市农业重点培育的四大产业之一。大同人也以“杂粮之乡”自誉自荣,并为自己的小杂粮提出了响亮的奋斗口号——香飘五洲、  相似文献   

14.
1.小杂粮的概念和分类小杂粮仅仅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种特有的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在作物栽培学分类中也没有这个概念。在我国,人们习惯地把稻、麦之外的其他谷物叫做杂粮,又把杂粮中分布零散、栽培面积较小、总产量不多的谷物叫做“小杂粮”。由此可见,小杂粮是相对杂  相似文献   

15.
谷子是榆社县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0.33万hm^2左右,产量1000万kg以上。近年来,随着大搞“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谷子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一村一品”建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谷子病虫的危害是影响谷子丰产丰收的主要自然灾害,一般年份如不防治,全县谷子受害损失在250万kg左右,大发生年则损失更重。随着谷子栽培技术的改进,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种植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市国土面积9490km2,辖6县(市、区),81乡(镇、办事处),2294个行政村,170万农业人口。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8.29万hm2,其中粮田面积14.74万hm2左右,复播大豆种植面积4.02万hm2左右。朔州市种植复播大豆面积最大的县是泽州县和高平市,两县市每年复播大豆面积在3.3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奇台县的大面积种植甜菜源于上世纪80年代奇台县糖厂的建立,每年的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糖料生产企业的扩产,2012年甜菜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7万亩。因此,对奇台县甜菜的机械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甜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2002年以来种植面积突破800万hm^2.总产量约1200万.1300万t.居世界首位。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是我国油菜生产的四大产业带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菜面积的70%以上。一在国家“十五”规划中.农业部叉把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带建设列入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9.
小杂粮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殊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小杂粮产品的需求量稳步上升、增长较快,发展小杂粮的市场前景广阔。忻州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素有“杂粮小王国”的关誉。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小杂粮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必将推动忻州农业经济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1.杂粮生产情况 阳泉市地处太行山区,立地条件较差,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日照比较充足,绝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杂粮种植。由于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特殊的地理气候,阳泉市杂粮种植历史悠久,以谷子、豆类、薯类等为主,生产相对稳定,播种面积基本维持在1.33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