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茶文化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梓金 《福建茶叶》2000,(Z1):12-13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 ,最早见诸南安县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 (公元 376年 )。陆羽《茶经》对福建建州等地产茶有“往往得之 ,其味极佳”之誉。八世纪福建列入全国主要茶区 ,为茶税主要来源之一。宋代采造茶叶供皇室饮用的贡焙 ,由江苏阳羡改设在福建建安 (今建瓯市 )的北苑。北苑贡茶经蔡襄等人的倡导 ,茶叶采制技艺的精湛 ,品饮的考究 ,“莫不胜造其极” (《大观茶论》)。与此同时 ,品尝 ,评比茶叶的“斗茶之风”更风靡全国。这时也是我国茶文化的繁荣时期 ,论述北苑茶采制技艺、品饮艺术的著作与诗文空前繁盛。以著名的蔡襄《茶录》 ,范仲…  相似文献   

2.
斗茶是我国古代茶叶品饮方式之一。它是在唐代煎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品茶艺术,是当时茶坛茶叶品评的最高形式。斗茶源于建安(今福建建瓯),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斗茶不仅是民间百姓寓竞技于品饮的方式,而且成为文人墨客、权贵阶层欣赏茶趣和消闲怡神的玩艺,斗条既是茶叶品质与泡茶水质的竞比,又是一种竞技,  相似文献   

3.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0,32(12):51-52
<正>斗茶,又叫"斗茗"、"茗战",它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在古茶书中经常见到。何谓斗茶?斗茶,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在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  相似文献   

4.
郑立盛 《福建茶叶》2000,(Z1):42-43
北苑茶产于宋代建安县 ,即今建瓯市。北苑茶作为贡茶源于后唐 ,盛于宋 ,经历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 4 58年 ,是我国茶业史上最辉煌壮观的一页。北苑茶文化也由此发展 ,博大精深 ,独成体系。本文就北苑茶文化作个初步探讨。一、北苑茶文化的主要形式与内容1、斗茶 宋代北苑茶品质的不断提高 ,又促进了茶叶品饮技术的提高 ,在茶人互相比试茶的品质高低的活动中 ,形成了一整套斗茶艺术 ,并为朝廷士大夫所仿效。斗茶要经过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六个步骤。灸茶 ,是把茶饼放到炭火上去烘烤。碾茶 ,把烘烤过的茶饼碾细。罗茶 ,用…  相似文献   

5.
斗茶的发展     
斗茶这是一种竞赛 ,实质上是对茶叶品质的品评。我国在唐、宋茶叶盛产时期 ,由于产制技术的发展 ,茶叶品质不断提高 ,种类繁多 ,生产与消费也随着增多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茶的文化就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产生对茶叶评比优劣之风 ,所谓斗茶。这多数是由民间产区开始发展 ,至士大夫层 ,将之吟诗作画 ,视为盛事。宋代范仲淹有《斗茶歌》 ,唐庚有《斗茶记》 ,赵孟有《斗茶图》 ,还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均为名作 ,珍品。如范仲淹斗茶歌中有“北苑将期献天子 ,林下雄豪先斗美”之句 ,还有“斗茶味兮轻醍醐 ,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  相似文献   

6.
陆留弟 《茶报》2004,(4):38-39,40
在中国,茶真正成为一种艺术,则始于唐代茶圣陆羽。陆羽《茶经》,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茶书问世,大大丰富了茶深层美学和文化内涵,茶的品饮艺术得以深化和提升,标志中国传统茶艺从定型、成熟走向繁荣发展。自唐朝以来,“茶行大道”,迅速扩展到广泛的社会层面,显示出中华民族群体的聪明智慧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斗茶始于唐而兴于宋,最初只是作为一种评比茶质优劣的方法,也许那时只是盛行于茶农之间。到了宋代,斗茶之风渐行,此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化活动形式,按其参与者身份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民间茶山或御焙,对当年新制的茶进行品尝评鉴,类似于原始的斗茶活动;二是主要由茶商在市井茶楼上开展的招徕生意的一种活动,相当于今日商家所搞的促销活动;三是由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暇时举行的一种高雅的茗饮方式,在其中可以比争水品、茶品,以及诗品或是烹茶技艺的高下,此时尤其讲究茗饮的环境或是高山流水,或是…  相似文献   

8.
一、福建茶叶的兴起我国茶叶盛于唐,产区遍及现在南方的十四省。《唐史》载:“风俗贵茶,茶之品益众,”此际茶叶已成为商品广为销售。当时品质首推阳羡,但局处边隅的福建“方山露芽”亦已崭露头角,《三山志》载唐宪宗赐茶给僧怀晖,怀晖说;“此茶不及方山茶佳,”可见  相似文献   

9.
茶叶检验,从茶叶成为商品那时起就已开始了,早在唐宋时代,我国已有茶叶检验了,但这种检验只是对茶叶品质优次、真伪的鉴别。如唐·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分饼茶为八等”的记载,宋代的“斗茶”、“茗战”普遍成风,都说明当时对茶叶质量已有一定关注。不过,真正的茶叶检验,应该说始于1084年,据宋《食货志》所载:“元末中,宋用臣都提举汴河提岸,创奏修置水磨,凡在京茶户,擅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新石器时代,福建宁德就有彩釉陶茶具。有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镇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376),这比世界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780)间世要早404年。陆羽《茶经》记载:“福州、建州(今建瓯)所产之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人在散茶冲泡之前,一般都是煮茶吃。现今所谓泡茶,唐代就是煮茶。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晚唐的杨华在《膳夫经手录》写道:"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但仍以陆羽所说的煮茶为主。唐·陆羽《茶经·五之煮》中所说的煮茶,实际上包括"烧水"和"煮茶"两道工序。先说烧水。《茶经·五之煮》载:"其沸,如鱼目,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讯     
正杭州市举办第四届南宋斗茶会本刊讯11月12日,杭州市上城区举办第四届南宋斗茶大会。此次活动以回顾总结前三年杭州市上城区茶文化研究会对点茶分茶研究以及传承为主线,集中展示了茶研会历年来对宋代点茶的研究成果。五位南宋点茶非遗传承人与数十位茶艺新秀同场演绎,以止语茶会、点茶、茶百戏、斗茶艺、斗茶席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流传近千年的南宋茶艺精髓。在斗茶环节,每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两碗点茶,一碗绘制茶百戏,另一碗供嘉宾品饮。斗茶会评出五名优  相似文献   

13.
唐·陆羽《茶经·十之图》指的是挂图吗?这值得研究。陆羽《茶经·十之图》文字不多,抄录如下:“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偶,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5.
陆羽与湖州     
朱乃良 《茶叶》2003,29(3):128-129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6.
戴盟 《茶叶》2003,29(3)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7.
再论陆羽在湖州写《茶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钱时霖 《茶叶》2003,29(3):130-132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 (癸未年 )是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陆羽编著的世界第一部全面论述茶业的专著——《茶经》,被历代中外史学界誉为茶的经典名著 ,具有划时代意义。《茶经》问世后 ,一再刊行 ,至宋时已有数种版本流行。《茶经》对茶的起源、生产、加工、烹煮、品饮以及诸多人文与自然因素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总结 ,使茶学真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学 ,《茶经》还倡导品饮艺术 ,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活动。陆羽被后世恭称为“陆子”,陆羽茶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则被称为“陆学”,茶商们则把陆羽奉为“茶神”。陆羽的品德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缅怀陆羽 ,弘扬茶学 ,振兴茶业 ,本刊特辟“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专栏 ,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有着漫长饮茶史的国家。据文献记载,早在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已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而以茶祛病健身。被后人奉为“茶神”的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正因此,数千年未,中华民族便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茶的采、制、煮、饮等相当完备的知识,出现了诸如唐·陆羽的《茶经》、宋·蔡襄的《茶录》、明·许次纤的《茶(?)》等权威性茶著,以及著名文人如晋·左思、张孟阳,唐·释皎然、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卢仝,宋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秦观、陆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