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开封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选择年龄2.5~10岁,胎次为1~8次的250头健康荷斯坦牛970个乳区进行连续检测,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在不同牛舍间差异不显著;在2-4月份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和乳区阳性率均随着月份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在各胎次均有发生,且随胎次的增加头阳性率增加;随着泌乳期的延长乳区阳性率增加;日产奶量≤20 kg的奶牛的隐性乳房炎感染率高于日产奶量≥20 kg的奶牛.  相似文献   

2.
采用SMT检测法,对张家口地区108头泌乳奶牛进行乳房炎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7.33%,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为5.56%,乳区阳性率为40.99%(158/422).  相似文献   

3.
于珊 《北京农业》2008,(4):44-45
采用BMT法对石河子某奶牛场416头泌乳荷斯坦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测得该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和乳区阳性率分别为62.02%和37.58%。同时,分析了该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与胎次、乳区、牛舍、泌乳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BMT法对石河子某奶牛场416头泌乳荷斯坦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测得该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和乳区阳性率分别为62.02%和37.58%。同时,分析了该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与胎次、乳区、牛舍、泌乳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凝乳法对库尔勒市城郊一家个体奶牛场养殖的32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率41%,且乳房炎阳性率随奶牛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用挤奶机器挤的阳性率高于手工挤奶,后乳区的阳性率高于前乳区。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33头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29.33%,乳区阳性率为33.60%。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91.67%,引起隐性乳房炎发生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检出率的37.88%和16.67%。同时对发病率与乳区、年龄、胎次及日均产奶量等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乳区间发病率差异不显著;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上升(P<0.01);不同胎次组间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日均产奶量20 kg以下的牛群发病率极显著高于日均产奶量20 kg以上的牛群(P<0.01)。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疾病之一 ,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 ,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 2 1 %~ 2 3%。因造成奶量下降 ,病牛乳废弃 ;严重者 ,乳区化脓 ,坏疽、萎缩 ,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 ,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 9%~ 10 % ,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更普遍。头阳性率高达 50 % ;乳区阳性率为 2 0 %~30 %。普查结果是 :兰州乳区阳性率 2 7%(冬季 ) ,浙江 36 %~ 55%、上海 35%~ 51 % ;北京头阳性率为 6 2 .7% ,乳区阳性率 31 %。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的肉眼变化 ,所以很难发现 ,以致常不被人重视…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9):5-6
采用SMT法对某奶牛场505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的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2.38%(214/505),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为8.32%(42/505),乳区阳性率为22.02%(421/1912)。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年龄和胎次等。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次试验采用体细胞计数法,4 %苛性钠法,CMT法对北京地区 4个奶牛场的奶牛进行了乳房炎的检测。结果表明奶年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数阳性率为 4 7 2 2 %,临床型乳房炎头数阳性率为 4 86%,乳区阳性率为 4 4 4 4 %  相似文献   

10.
对洛阳市第一、第二两个奶牛场的125头泌乳牛,用HMT 和MWT 两种方法进行乳汁检查。结果表明,洛阳市奶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69.6%,患病乳区占被检乳区数的68.7%。人工挤奶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远远低于机器挤奶,差异极其显著。年龄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呈正相关。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程度与奶产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呼市伟嘉公司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防治工作进行初步调查,并参与了该牛场对乳房炎的防治工作.该牛场有泌乳奶牛200头,用加州乳房炎试验(CMT)进行检查,阳性者为97头,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48.5%,通过在饲料中拌入“乳炎散”治疗隐性乳房炎,每头1d 300g,连用9d,情况大为好转,治愈率为80%.  相似文献   

12.
TAK免疫增强剂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临床症状及应用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试验检出试验用奶牛。将确诊的泌乳期临床乳房炎奶牛 10头设为 A组 ,干奶期临床乳房炎奶牛 8头设为 B组 ,泌乳期隐性乳房炎奶牛 18头设为 C组 ,C组中另设肌肉注射组 (肌注组 6头 )、乳房注射组 (乳注组 6头 )及对照组 (6头 )。用 TAK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试验 ,A,B组的给药途径为肌肉注射 ,每次每头 10 m L / d;C组肌注组给药方法同 A,B组 ,乳注组在每个患病奶牛乳区注射 ,剂量为每乳每区 10 m L / d。临床乳房炎治愈效果以患病奶牛临床症状消失作为主要指标 ,隐性乳房炎奶牛采用称量法测定每头奶牛不同时期的日均泌乳量 ,并用 BMT诊断液检测治疗效果。治疗试验结果表明 ,TAK免疫增强剂对临床乳房炎特别是泌乳期临床乳房炎奶牛治愈率达 80 % ,对干奶期奶牛治愈率为 37.5 % ,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也有较好的疗效 ,尤其可使肌注组奶牛产奶量明显增加 ,且肌注组和乳注组乳头阳性率分别比治疗前下降了 2 1.6 %和16 .7%。  相似文献   

13.
中原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0头泌乳奶牛进行乳房炎的CMT检测、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乳房炎的头发病率为68%,500个有效乳区中,隐性乳房炎的乳区有311个,乳区阳性率为62.2%。从102个待检乳汁样中共分离出96株细菌,经生化鉴定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数的39.6%、27.1%、15.6%;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BMT法、乳汁pH检验法和体细胞直接计数法等方法相结合,对哈尔滨市3个大型奶牛场、10户奶牛养殖户选取的1 000头奶牛,400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7.7%(477/1 000);乳区发病率为27.3%(1092/4000),从477头的隐...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在奶牛中是一种多发病 ,严重影响牛奶质量。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极其复杂的疾病 ,尽管经多年的研究 ,但仍然是奶牛养殖中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畜群调查表明 ,美国 30 %~ 70 %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孙福先 (1996 )、单志贵等 (1996 )、萧乾庆等(1997)和杨章平等 (1998)报道每头隐性乳房炎乳区的头阳性率分别为 85 .7%、81.3%、5 1.3%、5 4.1%和 4 6 .4 % ;单志贵等 (1996 )、萧乾庆等 (1997)和杨章平等 (1998)报道每头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 9 %、31.9%和 2 8 0 % [1] 。李国江等 (1998)报…  相似文献   

16.
新疆集约化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分布于南北疆的4个集约化奶牛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和病原学研究.通过对不同牛场采集的1 578份奶样的检测,发现隐性乳房炎平均头阳性率为64.75;,乳区阳性率为36.6;.对两个牛场跟踪检测,不同牛场隐性乳房炎高发季节不同;在4个乳区中,右侧前乳区和左侧后乳区阳性率高于其它两个乳区;21.6;~28.5;的被检牛为一个乳区阳性,33.2;~45.6;的被检牛呈多个乳区阳性.隐性乳房炎阳性奶样的细菌分离和生化实验表明,感染细菌种类主要为葡萄球菌(45.31;)、链球菌(34.15;)和大肠杆菌(11.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29.93;、无乳链球菌为18.09;、停乳链球菌为12.83;,25.3;的奶样为混合感染,其中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混合感染比例最高.对所分的3种菌进行小白鼠致病性实验,50;的实验菌株对小鼠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采集西安市某奶牛场618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各月DHI报告中体细胞数据和兽医记录,统计分析乳房炎发病率、临床乳房炎及其患病时期对奶牛305d奶量的影响。同时另采集108头奶牛有完整记录的150个泌乳期的1 368条DHI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水平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年发病率为50.5%,临床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37%,头次阳性率为8.25%。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P0.01),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降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加重,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减少(P0.05),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P0.01)。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和乳蛋白率的影响更大,患病程度重的奶牛相对于健康牛日平均奶量显著降低(P0.05),乳蛋白率显著增高(P0.05),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8.
对3500余头的奶牛养殖园区的泌乳牛,用蓝环清按50g/天/头的剂量,连续全群拌料投喂22个月,用药期间每月用LMT法定期检查隐性乳房炎1次。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控制在11.37~0.07%之间,试验期内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平均为19.80%(7815/39475)。说明全群添加蓝环清可有效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Mastitis)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业的多发病。根据调查表明,美国30%到70%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先后对我国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乳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33.41%(9.7~55.6%),  相似文献   

20.
对信阳市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和个体奶牛户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1.81%,个体饲养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高达68.49%;从12份被检乳汁中共分离出87株细菌,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