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现代化农业要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在自然界中,生物与无生命的环境之间通过能量和物质的转移,交换所构成的物质循环运动系统称为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是利用环境的生产,是以人类为中心利用社会资源(劳畜力、农机具、化肥、农药、资金等)对自然资源(土地、气候、作物、家畜等)进行加工的非闭合系统,称为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资源是输入部分,农产品  相似文献   

2.
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鱼猪草沼四位一体鱼塘生态养殖技术是利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使养鱼、养猪、种植通过沼气工程为纽带连结起来,从而达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多层次利用。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产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三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一、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解 在现代生态学中,生态系统被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构成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并且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及输出,接近于平衡状态,这时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比例,持久没有明显的变动,称之为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潘珍妮  刘应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75-18877
通过分析基地粮食种植、秸秆规模化养殖、农产品加工各生产过程,提出商品粮基地的种、养、加生产循环流程,并在考虑产业增值基础上协调生产系统和流通系统,从而建立以商品粮基地相对闭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非平衡热力学与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态系统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耦合系统。从热力学观点看,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物质、能量流动必然引起系统熵的变化。本文从非平衡热力学角度讨论生态系统的热力学本质;生态系统的信息熵;生态系统类比;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态系统,它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以能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农业循环的能值流,并综合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本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投比为1.18,能量产投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在本系统中投入了较多的人工能。从总的能量流动分析结果来看,该系统内猪粪尿入沼气池,产生沼渣、沼液,继而进入土壤补充土壤有机质,沼气供能做饭,结构合理,能量和物质基本得到了合理利用,这样的循环关系增加了产出,减少了废物的排放,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和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土壤可持续生产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土壤微生物也在草原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微生物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及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辞典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及其它生物资源与农业环境之间,在人为的干预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为农业生态系统。这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在一定期间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总是保持相对平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但  相似文献   

10.
对张梁已建立的生态农业村结构进行分析,视每个农户为一个庭院式农牧生态系统,通过对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生物量、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和综合效益的初步评价,认为该村具备生态农业雏形。提出在张梁村目前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下,以适当的物质能量投入为前提,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维持性,建立起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中心,加工、林果业并举,各业协调发展;以沼气池为连接有机废物纽带,形成营养物质循环利用链和加工增效链,促使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产生高效益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以指导未来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甘肃发展旱作草畜牧业生产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背景下,依据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草畜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资料,探索提出把利用旱作农业方法种植生产大量饲草的技术体系纳入现行作物-家畜产业体系之中;利用城镇化发展形成农村人口减少的机遇,试验推广依托峁、墚、沟等天然地势地形围栏建成人工草地进行放牧;充分提升现有的旱作农业、草畜产业及依此形成的循环农业优势,在该农业区构建新型的旱作作物-旱作饲草-家畜生产体系,提升综合生产效益,促使旱作农业的“甘肃模式”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农业碳计量学方法对种养复杂系统全生命周期固碳减排效果的综合评估,是从全产业链视角开展我国低碳农作制度设计和优化的基础。本研究比较了5种系统情景及其对应的种养循环产业链碳足迹评估框架,以期为国内外低碳农作制度创建提供科学、合理、可用的方法学借鉴。【方法】研究基于ISO 14040发布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框架,结合IPCC提供的农田和养殖业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在不同的系统边界下,构建种养循环农作制度碳足迹评估框架,并以华南热作区鲜食玉米-奶牛-粪便还田循环模式为实证研究对象开展评估效果验证。【结果】评估框架明确了种养循环和分离模式全产业链都包含有农资投入、农田种植、动物养殖、粪便管理、运输和土壤碳汇变化等6个核算环节,并对各环节的碳计量学逻辑及其碳足迹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案例结果表明,鲜食玉米-奶牛-粪便还田种养循环模式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比分离模式降低了34.44%,表现出更好的固碳减排效果。评估框架对种养“耦合”或“脱耦”后对上游农资生产及运输环节的“间接排放”,以及下游产业链饲料替代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替代性减排”特征能够充分体现,实景系统田间实测数据和调研数据与背景系统...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吉林省中部农区作物种植制度与气候条件特点,提出了以增加效益,降低能源和物质消耗为目的,兼顾生物与工程技术的新机械化农作制度,其内容包括秋季耕整地,土壤培肥,精量播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五项措施,涵盖十项全程机械化农作制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与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是生物体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环境中经高温裂解后形成的含碳率较高的产物。目前对生物炭的研 究仍属于起步阶段,不同学科领域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结论也不尽一致。阐述了目前生物炭对土壤结构、 土壤污染、土壤碳氮转化过程以及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酶活性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且提出目前 生物炭在改土培肥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生物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运用能值理论、方法,以植被NPP为基础,评价环境资 源系统对准格尔旗种植业系统的影响、贡献,揭示种植业系统的物质基础、运行效率和发展 方向。研究表明:(1) 环境资源,尤其可更新资源是准格尔旗种植业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驱动 因素。优化能值投入结构,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转化率,是发展准格尔旗种植业系统生 产力的战略方向。(2) 准格尔旗种植业系统的可持续规模、产量主要取决于环境资源提供的 自然资本、生态服务。推广以木本水果、木本粮油为主体的农林复合系统,推进生态建设步 伐,进而增强环境资源提供自然资本、生态服务的能力,是维持准格尔旗种植业系统可持续 规模的最佳途径。(3) 实施“农牧互促”的农业发展战略,提高农牧业系统耦合度及其整体 生产力,尤其以种植业支撑畜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能值,是准格尔旗种植业系统的重 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生态林业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生态种养是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该模式利用水稻和蛙类共生关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利用更充分,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更合理。介绍了稻—蛙种养模式的生态学原理,技术要点,以及稻—蛙种养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总结了稻—蛙种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今后应推进稻—蛙生态种养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结构访谈与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晋西北的耕地利用状况,调查了位于晋西北宁武县5个村农户的具体的种植业状况,并从自然、经济、社会、政策、技术5个方面分析了耕地利用状况形成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目前在晋西北范围内的这5个村的耕地利用状况是不可持续的,但仍保留有一些优良的传统农作方式。②自然条件差是研究区耕地利用状况产生的客观因素,种植业经济效益低下是直接原因;社会因素包括农村家庭开支加大、耕地细碎化等;政策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仍不够,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耕地流转及监管不完善等;技术因素是基层农技服务工作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9.
土壤酶活性在土壤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运转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设施蔬菜土壤内部耕作环境与露天土壤存在差异,且随着种植年限延长,设施内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平衡亦发生巨大变化,土壤酶活性也可能随之相应变化.针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不同耕种年限设施蔬菜土壤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耕种年限设施蔬菜土壤脲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土壤,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脲酶活性与设施蔬菜土壤耕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土壤,但差异不显著,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设施蔬菜土壤耕种年限未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质量比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与土壤碱解氮、全氮质量比呈显著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全氮质量比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CO(2), O(2), and related chemical species in a section across the Florida Straits and in the open Atlantic Ocean at approximately 25 degrees N, have been combined with estimates of oceanic mass transport to estimate both the gross transport of CO(2) by the ocean at this latitude and the net CO(2) flux from exchange with the atmosphere. The northward flux was 63.9 x 10(6) moles per second(mol/s); the southward flux was 64.6 x 10(6) mol/s. These values yield a net CO(2) flux of 0.7 x 10(6) mol/s (0.26 +/- 0.03 gigaton of C per year) southward.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strong sink for atmospheric CO(2), yet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 flux in 1988 across 25 degrees N was small. For O(2) the equivalent signal is 4.89 x 10(6) mol/s northward and 6.97 x 10(6) mol/s southward, and the net transport is 2.08 x 10(6) mol/s or three times the net CO(2) flux.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is today a relatively small sink for atmospheric CO(2), in spite of its large heat loss, but a larger sink for O(2) because of the additive effects of chemical and thermal pumping on the CO(2) cycle but their near equal and opposite effects on the CO(2) cy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