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前言广西本地母水牛发情周期不规则,症状不明显,加上饲养管理粗放,因而繁殖率较低。应用同期发情技术,有可能提高其繁殖率。我国一些地区使用国产十八甲基炔诺瞩进行黄牛的同期发情,取得较好结果,该法成本低,操作简便,但用于水牛的报道较少且效果不太好。为了解用十八甲基炔诺酮等外源激素处理前后母水牛体内P和17 B-E~2的变化、探讨同  相似文献   

2.
农村饲养的水牛,一般分散饲养,多为每户1头,母水牛发情不明显,农户对母水牛的发情鉴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很多母牛不能得到及时配种,繁殖率很低。为提高农村母牛的繁殖率,加快农村水牛改良步伐,2003年10月31日,在武宣县禄新乡上堂村,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开展水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的试验。共处理本地母水牛32头,第一情期人工授精29头,受胎8头,情期受胎率27.6%;第二情期复配10头,受胎4头。两情期受胎率41.4%。  相似文献   

3.
近来已有报导(Stott,1974)牛保持在凉爽气候条件下增加了繁殖率。然而水牛方面有用的资料很有限。Roy,Sengupta 和 Mi-sra(1962)已报导在受到保护免受阳光直接辐射的一组水牛全部表现发情和受精而未受保护的只有一头表现发情。“打汪”(浸水)和淋浴对水牛发情行为的影响尚无系统资料,本试验旨在研究凉爽降温对水牛发情行为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在旁遮普农业大学乳牛场对来自印度农业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药物处理和给药方式,对不同品种水牛在不同季节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配种后的受胎效果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稳定的适合水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试验选取本地水牛(102头)、摩拉水牛(129头)、尼里/拉菲水牛(98头)和杂交水牛(326头)共655头,分为5个组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河流型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均高于杂交水牛和本地水牛(P<0.05),但同为河流型的摩拉和尼里/拉菲水牛之间没有差异(P>0.05),以本地水牛效果最差,其同期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分别为74.51%和30.39%;应用不同的药物处理时,以GnRH+PGF2α+GnRH效果最好,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为88.46%和46.38%,其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药物组(P<0.05),而用PGc的效果最差(分别为79.10%和33.21%);用PMSG肌注+PGc灌注法,其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次是PMSG肌注+PGc肌注法,PGc肌注法效果最差;在冬季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时,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最高(分别为83.75%和43.28%),明显高于其他各季节(P<0.05);水牛自然发情的人工授精受胎率和胚胎移植的受胎率均比同期发情的高,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正>在繁殖性能方面,水牛性成熟晚,虽属全年发情但呈现季节性变化,且发情症状不明显,给发情观察和适时配种造成了较大困难,影响了水牛的繁殖率。为了缩短其产犊间隔,可以通过同期发情处理使之尽早发情、集中配种,提高繁殖效率。2014年4月至10月间,我们在灵山县某规模奶水牛养殖场及一些个体养殖户开展了奶水牛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母水牛(以下称水牛或母牛)的发情特点、适时输精进行探讨。结果:①水牛发情时性欲较冷淡,从1天至几天不等,特征性表现(如黏液、外阴部的变化等)不十分明显,发情阶段的划分仅相对而言,必须结合通过直肠检查卵巢的变化,综合判断水牛的适时输精时间。②大部分水牛在发情后平均40h左右即进入发情的后期或末期,是比较理想的输精时间。母牛在发情后36~40h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达56.00%(输精2次),在发情后24h以前或发情后60h以后的配种受胎率比较低,相比分别相差41和4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水牛的繁殖力,研究利用氯前列烯醇(PGc)结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水牛群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PGc浓度、不同药物组合、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PGc对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0.6 mg的PGc注射量为宜。注射800 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PGc 0.6 mg试验组的水牛同期发情率优于500 IU PMSG+PGc 0.6 mg试验组,但低于GnRH+PGc+GnRH试验组的水牛同期发情率,且差异显著(P0.05)。GnRH+PGc+GnRH法可促进不同年龄和品种的水牛同期发情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采用GnRH+PGc+GnRH法可促进水牛的同期发情,进而提高水牛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同期发情技术提高水牛繁殖率的试验杨绍鹏,康文凯,周贤良(邛崃市畜牧局四川邛崃611530)前言同期发情的理论研究在60年代已趋于成熟,美、英、日、法等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在80年代初将此技术应用于生产。80年代末此项技术已在畜牧业发达国家的肉牛饲养...  相似文献   

9.
利用巴基斯坦尼里水牛冻精与212头温州水牛进行不同发情时段的人工授精试验,观察其情期受胎率.结果发现,温州水牛在发情结束至结束后12 h内进行输精,其情期受胎率高达到54.38%,较发情持续期内2次输精的受胎率高10.34%,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检验发情结束后至12 h内的组间情期受胎率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时段的输精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温州水牛的冷配适宜时间亦符合"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家畜繁殖配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饲喂PEP(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剂)结合激素处理154头产后乏情母牛,以期诱导发情.结果表明:饲喂PEP 30 d组结合激素处理比未处理对照组极显著(P<0.01)提高发情率(100%比65.6%)和繁殖率(84%比46.9%),比单独的激素处理组极显著地(P<0.01)提高发情率(100%比75%);单独饲喂PEP(P)组比对照组可显著(P<0.05)提高发情率(87.3%比65.5%)和繁殖率(76.4%比46.9%),激素处理结合饲喂PEP(P-H)组可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的发情率(93.6%比65.5%)和繁殖率(78.7%比46.9%),但P组和P-H组间的发情率、受胎率和繁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激素生源2+1在水牛同期发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激素生源2+1对48头母水牛在不同季节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同期发情效果受季节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夏季(6~8月)同期发情处理22头,14头表现发情,发情率为63.6%;秋季(9~11月)同期发情处理26头,20头表现发情,发情率为76.9%,总发情率70.8%(34/48).并在不同季节进行了同期发情人工受精配种比较,发现夏季和秋季的水牛同期发情人工受精配种受胎率差别较大(P≤0.01),分别为16.7%和33.3%.[结论]"生源激素2+1"在水牛同期发情中的应用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本次试验牛只较少, 目前很难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其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水牛的原精液及冷冻后精液的质量远不及黄牛,且水牛的发情症状不明显,排卵期相对较迟不易准确掌握,卵泡发育也不明显,所以水牛冷配受胎率一直不及黄牛。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提高水牛冷配受胎率的有效方法,使其情期受胎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左右。1掌握好水牛的适配期水牛的适配期一般在发情后期或发情症状消失后不久,此时接近排卵期。一般初产母牛在发情开始后30~48h开始输精,经产母牛(壮年)在发情开始后24~36h输精,而老龄母牛可在发情开始后10~20h开始输精为好。此时发情母牛主要表现为阴门排出的粘液呈半透明状,如玻棒,短而粗,…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巴基斯坦尼里水牛冻精与 2 12头温州水牛进行不同发情时段的人工授精试验 ,观察其情期受胎率。结果发现 :温州水牛在发情结束至结束后 12小时内输精 ,其情期受胎率高达 5 4 3 8% ,较发情持续期内二次输精的受胎率高 10 3 4个百分点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同时检验发情结束后至 12小时内的组间情期受胎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时段的输精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 ,温州水牛的冷配适宜时间亦符合“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家畜繁殖配种规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1997-2005年人工授精技术、2002年胚胎移植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在盈江县水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1997-2005年盈江县应用水牛人工授精改良德宏水牛11 431头/次,受胎率50.81%;改良二品种杂交水牛660头/次,受胎率40.16%,德宏水牛的受胎率高于(P>0.05)二品种杂交水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用国产氯前列烯醇(PG)0.6mg/头·次处理后,水牛的同期发情率经产水牛高于青年水牛,(P>0.05),杂交水牛高于德宏水牛(P>0.05),体重401~530kg水牛高于体重300~400 kg水牛(P<0.05);发情明显水牛的可用率极显著高于发情不明显的水牛(P<0.01).经超排所获4枚可用鲜胚分别移植3头受体,90 d检查时的妊娠率为33.33%,但最终未产犊.  相似文献   

15.
水牛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畜,过去主要用于使役,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牛作为畜力的价值越来越低.但是,水牛在恶劣生活环境下的高产肉率、高瘦肉率,高产奶量下的高乳脂肪率,在高热环境下的良好生活力等特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发挥水牛的这些优点,发展水牛产业对发展经济,特别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水牛的繁殖方面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黄牛相比繁殖率更低,这主要是由于水牛性成熟晚、季节性发情和发情表现不明显、受精率低等.所以,研究水牛的繁殖技术、快速提高水牛群体的数量和质量成为目前国内外畜牧业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6.
从屠宰场收集了本地水牛卵巢380个,平均每个卵巢回收3.29枚可用卵母细胞。分别采用添加5%、10%自制发情牛血清和国产胎牛血清培养液体外成熟培养水牛卵母细胞,结果表明,发情牛血清影响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效果与胎牛血清的效果无显著差异(48.89%Vs51.11,52.22 Vs50.00),2种浓度间亦无显著差异。在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的发情牛血清,比添加5%发情牛血清更使卵裂率和胚胎发育率显著升高(34.85 Vs23.58,39.13 Vs31.48),差异显著。通过自主设计的两对引物扩增公水牛特有的Sry基因以及公母水牛共有的水牛1.715卫星DNA序列,采用连续多重PCR方法,能够有效的对水牛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7.
沼泽型水牛发情期血清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应用RIA法对沼泽型水牛发情期的血清生殖激素浓度进行测定,并分析了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同期发情的水牛在处理后至发情当天均有2个E2峰出现,第1个在发情前,第2个在发情后并与LH峰同时或之前2 h;②PMSG(肌注)+PG(肌注)处理的水牛出现发情前E2峰、发情后FSH峰和LH峰的时间为处理后24、60 h和63 h,而PMSG(肌注)+PG(子宫灌注)+LH(肌注)处理的水牛出现发情前E2峰、发情后FSH峰和LH峰的时间为处理后48、80 h和82 h;③各组水牛P4水平在发情后48 h内均低于0.8 ng/mL;④与自然发情水牛对比,同期发情处理可显著影响其发情期的FSH和LH内源性分泌水平(P<0.05);而对E2和P4均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8.
许多母水牛在发情期缺乏明显的发情征状,因此其发情检查既费时间,效率又低。鉴于已有对乏情或短发情期的黄牛及周期性发情的水牛成功地使用前列腺素 F_2a(PGF_2a)进行诱导发情的报道,因此作者(印度哈里亚纳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选用了29头36—49月龄可触摸到黄体的摩拉小母水牛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的方法是肌注 PGF_(2α)-三羧甲基氨甲  相似文献   

19.
我国饲养的黑白花奶牛的繁殖率较氏,尤其在我国南方饲养的黑白花奶牛因气候炎热、潮湿,其繁殖率更低。近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1 发情记录1.1发情鉴定 据观察统计,发情母牛中87.6%表现站立发情。发情鉴定应以观察法为主,为确定输精的适宜时间,必要时结合阴道检查或直肠检查。发情观察要做到早、中、晚3次,并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为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 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不发情是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使牛群参配率下降,进而降低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饲养人员对14月龄以上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