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孟江  任连城  魏小林  张燕 《油气储运》2012,31(3):167-170,247,248
利用试验环道对胜利新滩含水65%稠油的W/O乳状液采用转相乳化法形成O/W乳状液的性质进行测试。3种不同方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环道试验配制的乳状液液滴尺寸分布范围大,稳定性较差;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环道流量和乳化剂加量对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影响较大;流量越大,O/W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越好;在一定范围内,乳化剂加量越大,O/W乳状液稳定性越好。在管流条件下,形成O/W乳状液和乳化剂在管壁吸附均可降低管输摩阻,乳状液的稳定性是影响管道压降的主要因素。温度变化对O/W乳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不大,同时,加剂0.8mg/g形成的O/W乳状液停输再启动不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2.
在用三甘醇脱水过程中,滞留在三甘醇中的无机盐是影响三甘醇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直接向三甘醇中加入无机盐的方法,研究了无机盐在三甘醇中的最小沉积浓度,分析了影响三甘醇流变性的无机盐浓度、无机盐类型对富三甘醇再生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无机盐在三甘醇中产生沉淀的最小浓度与该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及三甘醇的含水量有关;在多种无机盐混合的条件下,在三甘醇中产生沉淀的最小浓度与无机盐的种类、混合比例有关;影响三甘醇流变性发生变化的无机盐最小浓度远大于无机盐发生沉淀的最小浓度。  相似文献   

3.
BZ28-2S混合稠油及其乳状液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BZ28-2S稠油海底混输管道混合稠油的掺水乳化问题,测试了BZ28-2S混合原油及其不同含水率乳状液的流变性,评价了W/O型乳状液的乳化反相特性,提出乳状液反相点是一个条件性参数,分析了W/O型乳状液发生反相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混合稠油的掺水输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稠油黏度高,开采、运输难度较大,需乳化降黏输送,研究其乳状液特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单因素实验,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及含量、油水比、乳化温度及乳化强度对稠油水包油(O/W)型乳状液稳定性及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所稳定的乳状液,其稳定性和流变性差异较大。随着CAB-35质量分数的增加,乳状液的分水率先降低后趋于稳定,表观黏度先急剧增大后趋于稳定。随着油水比的增加,乳状液分水率降低,表观黏度逐渐增加。随着乳化温度升高,乳状液的分水率先降低后升高,表观黏度逐渐降低。随着乳化强度增大,乳状液分水率逐渐减小,表观黏度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综合考虑稳定性与流变性,确定了最优乳化条件,可为稠油O/W型乳状液的乳化降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对新滩KD451区块稠油O/W乳状液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O/W乳状液在中低剪切速率下,含水量小于80%时,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释性;在含水量达到80%,剪切速率超过51s-1时,表现出明显的牛顿流体的特征。在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乳状液稳定性变化所致。温度、相体分数、混合强度、油水性质以及液滴大小分布都会对乳状液的流动性能产生影响。同时针对新滩KD451区块稠油集输特点,提出了评价稠油O/W乳状液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制定了Tween80/EL-35/C2H5OH/H2O体系拟三元微乳液相图,研究温度、盐度、酸度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通过电导率法区分微乳液区域的O/W、W/O和B.C.区域,动态光散射测定微乳液的粒径和多分散度,通过改变剪切速率的粘度变化来观察微乳液流变性,并用渗析-三阶导数紫外光度法研究了微乳液对维生素E(VE)的缓释作用。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和盐度的增加使微乳区域稍有减小,酸度对微乳液区域的影响较小,表明所制得的微乳液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盐、酸性;室温下微乳液在水相大于43.4%时,形成高剪切速率下表现为牛顿流体的O/W型微乳液,微乳液粒径和多分散度分别为8 nm和0.11左右;并对维生素E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万利  张凯波  刘述忍  曹东青  范海明 《油气储运》2011,30(10):771-774,717
通过考察电场参数对吉林油田W/O型乳状液中水颗粒聚结效果的影响,发现了高频脉冲交流电场的脱水规律:脱水率随脉冲频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趋势,当脉冲频率达到4.43kHz时,达到峰值;脱水率随脉冲幅度的增大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脉冲幅度为1320V时,达到峰值;脱水率随脉宽比的增大逐渐增大,当脉宽比为85%时,达到最大值。破乳剂可以缩小高频脉冲电场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范围,包括降低最佳脉冲频率和脉宽比,但破乳剂对最佳脉冲幅度没有影响。吉林油田原油乳状液的最佳破乳参数:脉冲频率为3.86kHz,脉冲幅度为1320V,脉宽比为75%,PR929破乳剂加量为60mg/L,脱水温度为55℃,脱水时间为10min,此时,W/O型乳状液脱水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研制新城疫纳米乳疫苗,并考察其免疫效果。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配方,并考察其结构类型、形态粒径、稳定性、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新城疫纳米乳疫苗为W/O型,澄明均一,乳滴呈球形,平均粒径364 nm;稳定性良好;注射、口服接种安全;每只0.751、.0 mL免疫剂量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新城疫纳米乳疫苗安全、稳定、免疫效果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红壤对镉离子的吸附特性,分析加入不同形态的磷酸二氢盐(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钙)对镉离子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镉浓度O~20 mg·L-1范围内,红壤对镉离子的吸附量随平衡液中镉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土壤吸附镉离子后,在磷添加浓度为0-160 mg·L-1下,土壤对镉离子的等温吸附仍然符合Freundlich方程(R20.94),但磷酸盐对镉离子吸附具有明显影响;磷酸二氢钙使镉离子的最大吸附量降低了2.5%~7.9%,使镉离子的吸附率降低10%~20%,而磷酸二氢铵和磷酸二氢钾对镉离子的吸附特征无明显影响.随加入磷量的增加,3种磷酸盐下镉离子解吸量和解吸率均显著降低,解吸量降幅为15.8%~27.8%,解吸率降低了3.7%~9.5%;但在低镉时磷酸二氢钙对红壤镉离子的解吸率显著高于磷酸二氢铵和磷酸二氢钾.由于Ca2+与Cd2+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吸附,使得磷酸二氢钙对红壤镉离子吸附-解吸的影响大于磷酸二氢铵和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10.
从发酵酸黄瓜中筛选到一株肠膜明串珠菌ZLG85,对其产生的肠膜明串珠菌素的抗菌谱及生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肠膜明串珠菌素ZLG85除了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之外,还能抑制其他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的生长,抑菌普较广。肠膜明串珠菌素在低温,低pH值条件下也能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对人体常见的蛋白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抑菌活性随着无机盐NaCl、KCl、CaCl2、ZnSO4、MgSO4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一价盐离子Na+、Ka+对其活性的影响小于二价盐离子Ca2+、Zn2+、Mg2+;有机溶剂对其抑菌活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花生乳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提高花生乳稳定性的相关预处理及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花生仁用60 C, NaHCO3浓度为10 g/kg的水溶液浸泡6 h时,花生乳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花生乳中最佳白砂糖添加量为80 g/kg;乳化稳定剂的最优配方为:蔗糖脂肪酸酯(SE)1.0 g/kg,单硬脂酸甘油酯(GMS)2.0 g/kg,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1.0 g/kg,黄原胶(XG)0.5 g/kg,料水比(质量比)控制为1:15时,生产出的饮料稳定性较好;最优杀菌 条件为121 C高温杀菌30 min。  相似文献   

12.
以水乳剂粒径、表面张力、分散性、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等为质量指标,采用高剪切制乳法研究了不同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增稠剂、防冻剂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影响.最终确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最佳配方为0.01 g·m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粉、体积比为9:1的二甲苯和甲苯(体积分数为9%)、1%...  相似文献   

13.
观察复方伊维菌素乳液的急性、亚急性毒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复方伊维菌素乳液按1.5、3、6和12mL·kg-1剂量,一次性给大白鼠灌胃;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按0.2、0.4和0.6mL·kg-1剂量,连续灌胃给药大白鼠14d。结果表明,LD50的平均可信限为4.241±1.518mL·kg-1。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除高剂量组有部分大白鼠粪便变软,食欲稍降低,白细胞数降低外,给药组鼠的行为活动、体重、血液检查及肝、肾功能以及病理学变化等,与对照组比较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复方伊维菌素乳液是一种毒性弱、反应小,安全的口服驱虫药。  相似文献   

14.
5.7%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农药新剂型水乳剂的配制方法,对5.7%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的配方、工艺流程进行了开发研究,筛选出了水乳剂的较佳配方.该水乳剂贮前、贮后的流动性好,不结块,析水率小于5%;而且化学稳定性好,热贮分解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5.
小区试验表明,每667m^2(下同)用33%施田补乳剂125ml、150ml、200ml、250、ml对以藜草等阔叶杂草为主的花生田杂草的总体防效均优于对照农药50%丁草胺乳油的200ml处理。4个剂量处理的总防效为82.6%~93.4%,较丁草胺处理高31.3%~41.9%,尤其对藜草的防效远高于丁草胺,但对猪殃殃的防效差。施田补4个剂量处理中,以150ml为最佳,对杂草防效最高,增产也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进行了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单体与淀粉质量比4个因素对反应聚合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得到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引发剂浓度0.017 5 mol*L-1、反应时间2 h、单体与淀粉质量比1.5.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为壁材,染料隐色体为芯材制备了热敏型微胶囊。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包覆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并具有良好的热敏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冷指实验装置,在油-水两相体系下,系统研究了含水率、冷指温度、乳状液温度和温度区间对W/O型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的影响,得到了W/O型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的宏观特性:在相同温度区间下,蜡沉积速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冷指温度较高时,蜡沉积速率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明显,冷指温度较低时,该趋势较平缓;蜡沉积速率随乳状液与冷指表面温差的增大而增大;在乳状液和冷指表面温差相同的情况下,蜡沉积速率随乳状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基于静态条件下W/O型乳状液中沉积物相对质量基本不随含水率变化这一特性,提出了利用沉积物相对质量预测W/O型乳状液蜡沉积速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IU/μl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室内试验结果,80倍液防治1 ̄4龄幼虫效果达80%;田间试验,70倍液防治1 ̄5龄(4 ̄5龄所占比例较大)幼虫效果在80%左右;以防治1 ̄3龄幼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玉米油乳液的稳定性和应用潜力,采用非可溶性柑橘纤维作为稳定剂构建了玉米油皮克林乳液,并对乳液流变性、形态结构、稳定性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玉米油皮克林乳液中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增多,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呈上升趋势,乳液表现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性质;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在体系中形成的网络结构导致体系粒径逐渐增大;当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为0.2%和0.3%时,皮克林乳液的电位绝对值超过30 mV,乳化效果较好;乳液的离心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随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增多逐渐增强,且当乳液中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含量大于0.1%时,乳液30 d内均未发生分层现象。结果表明,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作用,0.2%~0.3%的非可溶性柑橘纤维可以与玉米油乳液混合构建稳定的皮克林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