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优选低聚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对落叶松树皮中的低聚原花青素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液料比等4个因素对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确立了低聚原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为提取剂,在85℃、液料比10:1的条件下保温浸提2h。提取物经醇沉后,用石油醚沉淀法分离低聚原花青素,产物经正丁醇一盐酸法显色,比色法测定质量含量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松树皮原花青素的超声提取、膜分离纯化技术中试试验,考察了超声波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试验得到了超滤膜工作压力、截留分子量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强化逆流提取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最佳参数为:料液比1:12,超声温度60℃,提取时间30min;超滤膜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膜工作压力0.2MPa,截留分子量5000。试验获得的松树皮原花青素经检测含量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吉林地区野生地榆根低聚原花青素(OPC)进行了提取分离工艺研究.考察了溶剂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等6个因素对地榆根提取低聚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确立了较佳提取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 %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原料粒度为O.25~0.42 mm、料液比1:12(g:mL)、浸提温度50 ℃、浸提4次、每次1 h.浸提浓缩液加入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低温离心过滤后,用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纯化后提取物中OPC质量分数达到56.86%,OPC得率为绝干原料的3.42%.  相似文献   

4.
对吉林地区野生地榆根低聚原花青素(OPC)进行了提取分离工艺研究。考察了溶剂体积分数、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等6个因素对地榆根提取低聚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确立了较佳提取条件为:以体积分数60%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原料粒度为0.25-0.42mm、料液比1:12(g:mL)、浸提温度50℃、浸提4次、每次1h。浸提浓缩液加入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低温离心过滤后,用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得到纯化后提取物中OPC质量分数达到56.86%,OPC得率为绝千原料的3.42%。  相似文献   

5.
金海英 《沙棘》2005,18(2):29-31
研究了沙棘籽渣中低聚原花青素提取和精制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沙棘籽渣中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条件:7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温度45℃,提取次数2次(60min/次),料液比1:8(w/v);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精制低聚原花青素,实验结果表明*型树脂对沙棘籽渣中低聚原花青素有良好的精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原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综述了主要以松树皮为原料所提取的低聚原花青素的概况,包括松树皮提取物的生理功效、原花青素的生理功能和提取情况以及其在食品药品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情况,为松树皮中低聚原花青素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松树皮为原料,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云南松树皮中的缩合单宁,对提取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宜的反应条件,结果为: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60min,微波功率500W,料液比1:55。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路线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8.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与纤维素酶法相结合,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超临界CO2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脂溶性成分,采用萃取压力35 MPa、温度50℃,萃取130 min后,树脂平均得率为2.16%,然后将萃余物通过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原花青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3 g脱脂树皮粉以缓冲液为溶剂,原料粒度为150~178μm,纤维酶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0.6%,液料比14∶1(mL∶g),酶解pH值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2 h后,原花青素的得率可以达到7.3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提取树脂后的树皮纤维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促使胞内物质溶出,提高了得率,所获得的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分子中主要存在原花青定型结构单元,没有使有效成分的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郭兴  李洋  张巍  高智涛  王洪学 《森林工程》2013,(6):21-24,51
选取7个蓝莓引进品种和1个野生品种,均在伊春地区生长、产果良好.对鲜果花青素含量测定发现,品种北陆花青素含量最高;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花青素,分别考察浸提PH值、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浸提液乙醇体积分数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4个因子设计L9(34)正交试验,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为3.0,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剂乙醇体积分数为50%;在此工艺条件下,蓝莓花青素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即6.5%.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的匀浆提取及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匀浆法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原花青素,以得率和纯度为指标,对匀浆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进行了优化.确定的匀浆提取优化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5(g:mL),匀浆提取5 min,匀浆提取4次.在此条件下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得率和纯度分别达到17.33%和75.46%.  相似文献   

11.
以山葡萄籽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多酚。根据不同浸提剂在540nm处可见光吸收情况的测定,确定70%甲醇溶液为最佳浸提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的适用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70%的甲醇,料液比1:20(m/v),70℃水浴,浸提20min。山葡萄籽中多酚的含量可达18.981mg/g。  相似文献   

12.
以儿茶素为对照,沙棘原花青素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沙棘果废渣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纯化原花青素提取物。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脱脂后的沙棘果废渣中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70%(体积分数)乙醇作溶剂,料液比1∶7,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 h;D-101型树脂对沙棘果废渣中原花青素吸附能力较强,纯化后的原花青素纯度可达73.3%.  相似文献   

13.
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活性,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以葡萄籽为原料,研究了溶液的pH值、提取剂浓度及提取时间对提取原花青素的影响,并且用超声波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原花青素提取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条件为:在20~25℃的条件下,pH值为4,料液比(g:mL)为1:7,6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2h,提取率可高达4.21%;超声波法及索氏提取法均可以增加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提取率最高可达4.60%.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法优选仙鹤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仙鹤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浸提液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液料比等5个因素对仙鹤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确立了仙鹤草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液体积分数40%,液料比10:1,浸提温度70℃,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  相似文献   

15.
以酸性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黑豆皮中的青花素,先研究了提取液的pH值、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时间等单因素实验的影响,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筛选出了在各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为70℃,时间为8min。测得花青素含量为4.887mg/g黑豆皮。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黑豆花青素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探讨辽宁省鞍山市地产南果梨红果皮中花青素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南果梨红果皮中花青素提取量为技术指标,考察各工艺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南果梨红果皮中花青素提取的优选条件,为0.1%HCl甲醇溶液(pH=4.O)以1:4的料液比在50℃下浸提两次共计240min,提取量可达40mg/g。结论:检测数据可靠,提取方法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17.
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单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海英 《沙棘》2005,18(4):29-32
以沙棘籽为原料,考察了脱脂方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6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沙棘籽油后籽渣中原花青素含量要高于溶剂脱脂;从30℃至70℃原花青素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从70℃-90℃,提取率又略有升高;原花青素提取率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加,当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原花青素提取率增加的不多或者基本不再增加;乙醇浓度以70%的乙醇溶液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毛葡萄中原花青素醇提工艺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反应温度(C)为考察因素,对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醇提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经对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分析,得出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4%、料液比为1∶7、提取温度为35℃。建立的原花青素醇提数学模型为:Y=0.61-0.058A+0.029B-0.12C+0.025AC-0.013BC-0.091A2-0.095B2-0.17C2,原花青素得率的预测值为86.95 mg.g-1、验证值为85.54 mg.g-1。证明此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研究了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工艺条件为:温度30℃,压力30MPa,乙醇体积分数80%,颗粒度40~60目,得率20.6%,原花青素含量约75%。温度、光照、pH和金属离子均会对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低温、避光、弱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温度上升、光照增强、碱性增强均会使原花青素破坏加快。Ba~(2+)离子对原花青素的保存率最大,Fe~(2+)离子、Fe~(3+)离子、Cu~(2+)离子加入后原花青素含量会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20.
长节箬竹叶茶多酚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节箬竹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等对竹叶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并以浸出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长节箬竹叶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g/mL),在200 W微波功率下浸提20min.在此条件下,长节箬竹叶茶多盼的浸出率为6.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