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低酚棉修饰回交育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酚棉不仅要求高产、抗病、早熟、纤维品质好,而且还要求种仁含棉酚量低,营养品质好。研究发现,低酚棉gl_2gl_2和gl_3gl_3两对隐性基因与诸性状有连锁关系,如果只两个亲本进行简单的杂交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本试验应用修饰回交育种法,以打破低酚棉与诸性状间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低酚棉杂交后代的经济性状遗传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品种间杂交选育新品种,一直是棉花育种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低酚棉育种也不例外。我研究中心自70年代初开展低酚棉新品种选育以来,做了大量的杂交组合,经南繁加代,严格的多次选择,定向培育,已选育出一批有苗头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鲁无384、鲁无35和鲁双无462、扭转苞叶、红叶、红鸡脚叶低酚棉抗虫新类型。根据几年来在杂交育种中的实践经验,对低酚棉杂交后代的经济性状遗传与选择进行了观察,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1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少年来被人们所利用。据三年42个 F_1代低  相似文献   

3.
低酚棉若干数量性状遗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酚棉育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法,合适亲本的选用和根据各性状的遗传特性分别采取相应的选择技术,对能否育成优良的低酚棉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技工作者对有酚棉数量性状的遗传已作了广泛的研究,并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但对低酚棉数量性  相似文献   

4.
科特迪瓦的低酚棉育种始于1976年,主要采用回交方法,转育来自F280的低酚性状到优良酚棉品种上,并育成ISABC_1、ISABC_2、ISABC_3和ISABC_4四个低酚棉品种,其中ISABC_2在1984~1985年种植2.37万公顷,但由于其衣分低于有酚棉品种ISA205,影响植棉者的积极性,导致低酚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低酚棉品种间杂种产量、棉子和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分析,为低酚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酚棉种仁率与籽指无显著相关性,有酚棉则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低酚棉的籽指、种壳率与有酚棉很接近,短绒率低于有棉棉,种仁率稍高于有酚棉。低酚棉种子的平均吸水率在吸水4~36小时内始终大于有酚棉,因而萌动早,但棉籽物理性状对吸水的影响大于棉酚的影响。低酚棉的种子活力略低于有酚棉,蛋白质和蛋白质+脂肪总量略高于有酚棉,脂肪含量的差异年度间不同;低酚棉和有酚棉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幅均大于蛋白质+脂肪总量的变幅。上述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准。这说明低酚棉对棉籽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小,完全可以育成营养品质、播种品质兼优的低酚棉品种。  相似文献   

7.
连续3年对47个低酚棉品种资源的主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群体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产量性状。通过综合分析,优选出了以下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奎屯79-73gl、石河子79-264gl、奎屯85-14gl、新陆中6号、巴州5381gl、巴州8076gl、巴州8078gl、巴州7804gl、中棉所22、中棉所13、兰布来特GL-5。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着重分析了低酚棉和有酚棉在春播和夏播二种不同条件下的产量、产量性状、生育特性、抗病性、纤维品质和种子品质的差异性,以了解低酚棉由于晚播所产生的生育和生产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短季低酚棉与短季常规棉进行了比较,低酚棉品种的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衣指、子指与常规棉相当,五个产量性状差异均不显著,并且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和麦克隆值四项指标也相当。只有伸长率低于短季常规棉,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一、低酚棉保纯的意义低酚棉在经过试验示范阶段进入到大面积种植并将进入综合加工利用时期,如低酚棉的纯度降低则失去了可进一步综合加工利用的基础条件。在发展低酚棉工作中,对低酚棉纯度的要求应为,进入综合加工利用时期要高于试验示范阶段。因为在前一阶段如  相似文献   

11.
由于低酚棉含棉酚甚微,并富含蛋白质,因而多种害虫喜食。为了掌握低酚棉害虫的发生规律,为虫情测报和低酚棉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1985年我县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低酚棉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经系统调查,棉蚜、棉叶螨、棉铃虫、盲椿象、棉红铃虫等害虫对低酚棉和有酚棉的  相似文献   

12.
继省农牧渔业厅1987年下达引种低酚棉专题试验项目后,1988年又下达低酚棉与常规棉的品比试验的通知。我站在省厅经作处的主持下参加省低酚棉试验研究协作小组,承担了低酚棉与常规棉的两个优良品种的产量对比试验(实际上去年已做品比)。为了认真搞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掌握系统的数据,鉴定低酚棉在永修平原洲地“三桃”的适应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指派专人负责田间设计、观察、记载,现将年终资料理顺后简报如下:1 试验方法本试验选择在永兴乡杨柳津村植棉水平较高的余作明家,采用油菜地,土质潮砂,肥力中等,无灌溉条件的棉田,供试品种湘  相似文献   

13.
低酚棉作为棉花的新类型正在我国棉区发展,它集粮棉油于一体,对棉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低酚棉因缺乏对病虫有一定抗性的棉酚及其衍生物,易受某些害虫的为害。选育抗虫性状的低酚棉可以减少虫害损失,减少农药投入和种子内的农药残留,对降低低酚棉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有积  相似文献   

14.
显性无腺体性状对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类型的显性无腺体近等基因系与相应的轮换亲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显性无腺体性状显著增加陆地棉的铃重,子指,抗黄萎病性和纤维长度,显著降低陆地棉的衣分和马克隆值,对其余农艺和经济性状无显著影响,此外,本文对显性无腺体性状在低酚棉育种中的利用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酚棉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及产业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20多年来的低酚棉子综合利用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是推动低酚棉及其棉子综合利用发展的关键.并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并阐明低酚棉非常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详细探讨了目前棉子综合利用在生产上未能与低酚棉发展相配套的原因.最后提出5条加速我国低酚棉子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邯无339参加了2018年冀中南春播低酚棉区域试验,通过对其产量、质量等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邯无339产量水平高、游离棉酚含量低、纯合稳定度高,皮棉产量比对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1987年9月10—22日,省农牧渔业厅经作处组织宜春、南昌等地市的技术干部共三人,赴山东、河南两省考察低酚棉生产、综合利用情况,重点考察了山东省高青县,河南省郸城县发展低酚棉生产和综合利用等情况。目的是借鉴他们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地制订我省明年发展低酚棉生产计划,避免盲目性,进一步搞好我省低酚棉的生产和综台利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低酚棉生产和综合利用情况山东、河南地处黄河流域,均属我国主要棉区,也是我国低酚棉种植面积较大、综合利用时间较长的两个省份。特别是山东省高青县,种植低酚棉达25万亩,占全县27万亩棉田的92.6%,也是全国种植低酚棉面积  相似文献   

18.
低酚棉关键栽培技术①秦新敏于凤玲田俊兰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050011自1991年起对低酚棉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几年的试验与推广,基本摸清了我省栽培低酚棉的关键技术。现根据我省棉田分布和气候特点,介绍不同区域和品种的三套技术。1冀中南棉区春...  相似文献   

19.
我国70年代初引进低酚棉资源后,开始低酚棉育种研究,由于时间短,育种研究力量较薄弱,所以初育出的低酚棉品种产量低于有酚棉品种。为了迅速提高低酚棉品种的产量,我们对低酚棉育种丰产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豫棉6号(豫无1309)是1984年以丰产、优质、高衣分的低酚棉选系A_(13)[(1724×48)×(321×302)]为母本与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的低酚棉选系A_(14)[(PD0109×(606×中_(31))]为父本配制组合,经南繁加代育成。1986~1989年先后参加了省农科院品系试验和河南省品种区域试验,表现性状稳定,高产、优质、早熟、抗病、适应性强。1991年由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