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日益升级,人们对杂粮特别是优质杂粮的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目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广西一些地区忽视甚至放弃杂粮生产。在分析广西发展杂粮生产重大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发展杂粮生产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杂粮是我国特色优质农产品,无序落后的杂粮市场、名优杂粮品牌缺乏是制约我国杂粮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杂粮生产及品牌建设现状,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标准化生产、培育龙头企业、培养人们消费杂粮意识等途径创建杂粮名优品牌、推动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杂粮杂豆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赤峰市发展杂粮杂豆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旱地面积大、分布区域广,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农业是这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以杂粮杂豆为主的种植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杂粮杂豆生产、推广旱地优质杂粮杂豆生产及配套技术是引导和带动杂粮杂豆生产向高产、优质、健康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山西杂粮生产现状、前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全面分析山西杂粮生产现状、杂粮生产优势、杂粮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山西杂粮生产的四点对策: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扶持力度,整合杂粮力量;二是加强杂粮产前、产中、产后科研及推广工作力度;三是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四是加强宣传,树立品牌。  相似文献   

5.
2016 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杂粮在历史上以及灾害、战争年份曾一度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重要粮源。但一段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趋于精细化,以及受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杂粮的生产面积不断缩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杂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对于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对杂粮生产重视不足,杂粮生产面临种植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杂粮在历史上以及灾害、战争年份曾一度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重要粮源。但一段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趋于精细化,以及受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杂粮的生产面积不断缩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杂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对于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对杂粮生产重视不足,杂粮生产面临种植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程黔 《农业展望》2008,4(8):17-21
杂粮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既是这些地区的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来源。多数杂粮集药用和食用于一身,能有效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杂粮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杂粮产业的开发潜力日益显现。近两年,中国杂粮产业出现生产蓄势待发、加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流通日趋活跃的新态势。逐步构筑生产、流通、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出口产业链是中国杂粮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杂粮生产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前景的分析,提出武威市杂粮产业的发展途径是:加强优质杂粮品种的选育工作;依靠科技,提高杂粮产业的整体效益;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加快杂粮产业化建设的步伐;创新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杂粮是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代替作物和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口粮品种,他是老少边穷地区促进扶贫开发,提高农民受益的重要经济作物。谷子、荞麦、燕麦、青稞等杂粮作物种植面积近400万公顷,总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杂粮作物种植区域地形复杂多样,杂粮生产大多都停留在人工收获水平,严重制约了我国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杂粮种类众多,发展潜力较大,但消费水平较低。以河北省当前杂粮产业发展为背景,分析河北省杂粮生产的供求关系,基于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采用线性方程预测未来河北省杂粮供求情况。结果显示,河北省杂粮当前及未来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预计2023年河北省杂粮缺口达248.6万t,需要通过省外或者国际贸易解决缺口问题。最后,从加强杂粮发展政策制定,打造河北杂粮、发展高端精品杂粮,加大科研力度、促进杂粮生产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北省杂粮生产和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向日葵产业发展瓶颈调查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向日葵产业是巴彦淖尔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向日葵种植面积过大、轮作倒茬困难、许多病害发生、流行病逐年加重、市场需求失灵等,威胁着巴彦淖尔市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巴彦淖尔市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产量八连增的原因、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我国粮食总产与单产增加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统计数据,对我国粮食单产的增加规律和原理及其技术的性质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单产呈阶梯式阶段性增加规律,而粮食单产的阶梯式增加是施肥量阶段增加推动下作物品种更新的结果,而阶段施肥量的增加是农民在直接与间接接受施肥知识基础上自己摸索的结果,我国现行推广的施肥技术并不能确定阶段施肥量。作物品种更新实际就是作物品种最高产量施肥量的不断提高,只要作物品种的耐肥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中的施肥量就不会达到极限。然而,虽然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一直在增加,但近年来单位肥料的粮食增加量却在急剧下降,多数作物生产中的产量水平远低于示范产量,主要原因是现行高水肥地选育品种不适应中低产田栽培。因此,依靠新的施肥技术在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上进行平衡育种,应成为我国实现持续增产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石冬梅  佟磊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0):207-210
为了深入了解粮食产出与农地流转的协同关系,应用回归分析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流转促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不规范流转会造成粮食安全风险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在加强土地流转的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合理控制土地流转的非粮化规模等政策建议,防范由于农地流转的非粮化造成的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山西省“两区”农业开发中小杂粮的优势和潜力,对国内外小杂粮市场需求进行了战略性预测,提出了全省小杂粮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就“两区”的小杂粮产业化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茜 《农学学报》2023,13(4):93-100
为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对粮食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国家在提升粮食补贴政策效果方面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直补政策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一直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基于在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开展的实地调研,厘清了直补政策实施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补贴与粮食产量直接挂钩、增强补贴政策的导向性等建议。将为国家宏观政策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特色作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特色作物产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增长极、有机绿色食物的重要来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区域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特色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项目投资少、产业边缘化、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差、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差、知识产权少、保护意识弱等诸多问题。必须大力实施特色作物产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战略,将其作为我国发展特色作物科技产业的指导思想,重视科学制定特色作物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特色作物科技产业投资主体、构建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浙江人口增长和粮食生产的关系作了农业发展史的回顾和前瞻,指出浙江人粮关系的转折时期在宋代,当时采取扩大耕地和提高单产并进的途径,成功地缓和了人口压力,成为东南首富的粮区。到清末因各种原因人口迅长,生产条件恶化,使浙江转陷于缺粮省份。建国以来,在二千万的人口基数上起步,由于前期失控,致使短期内人口加倍。但因依靠现代农业科学和传统农业结合,在耕地渐减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单产和总产,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因人地比下降,人粮的紧张关系仍未解除。今后必须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才能应付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冉宏伟 《农业展望》2013,9(9):44-45,56
中国人多地少,保证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寻求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通过对农业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评述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及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潜在的粮食危机,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河北省粮食安全现状以及草食家畜的节粮潜力,应用2008年河北省统计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数据,计算了河北省粮食产量及消费量,并根据粗饲料产量,计算了河北省草食家畜的节粮潜力。结果表明:2008年河北省基本粮食需求占当年该省粮食总产量的45%,生猪和家禽饲养耗粮占粮食总产量的57%,粮食生产已不能满足粮食消费需求。加上工业用粮增加、人口增长、城镇化率上升和耕地面积减少,河北省粮食安全压力与日俱增。通过对河北省粗饲料供给量的统计和载畜量的计算,发现作物秸秆和饲草等粗饲料资源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在粮食产量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尚未开发的粗饲料资源发展草食家畜生产,每年可节约粮食近765万t,占河北省2008年粮食产量的26.32%,对缓解河北省粮食生产压力、优化城乡居民食物结构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To feed the increasing world population, more food needs to be produced from agricultural land systems. Solutions to produce more food with fewer resources while minimizing advers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requir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land use practices as supplementary to advanced biotechnology and agronomy. This review paper, from a land system perspective, systematically proposed and analyzed three interactive strategies that could possibly raise future food production under global change. By reviewing the current literatures, we suggest that cropland expansion is less possible amid fierce land competition, and it is likely to do less in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Moreover, properly allocating crops in space and time is a practical way to ensure food production. Climate change, dietary shifts,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drivers, which would shape the demand and supply side of food system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decision-making on rational land management in respect of sustainable crop choice and allocation. And finally, crop-specific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would play a bigger role in raising future food production either by increasing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of individual crops or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rops sown on a particular area of land. Yet, only when it is done sustainably is this a much more effective strategy to maximize food production by closing yield and harvest ga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