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舜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9):45-47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然而各地的非遗数据库建设差异很大。现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为例,介绍了该库的建设流程并对建设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林治德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47-50
通过例举一系列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指出了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并就数据库建设机制、建库模型、建设重点和数据库子库建设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以保定市为例.本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和目前国内及保定市的研究现状,指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作用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优势,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高校图书馆应立足自身优势。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参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采集;建立非物质文化阅览室等方面展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贤芬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0):218-221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并以奇特的风采独树一帜于中华民族之林。在回顾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史的基础上,阐明了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并结合工作实践探索高校图书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合理有效的认定制度是传承人保护的前提和首要步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明确其应享的特定权利与应担的义务责任,既是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的理论前提,也是对传承人进行监管的合理依据,建立一个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和科学长效的保护机制是保护传承人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辨析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运用大量案例解剖了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物质性,并探讨了2种文化遗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指出对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论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桂荣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9):164-166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研究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职责.探讨了图书馆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产业融合的视角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发展的融合、创新与相互促进。以寒地黑土核心区绥化市为例,概述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探讨了非遗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可行性及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从制作地旅游、旅游纪念品开发、节庆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旅游4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业与非遗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最后为绥化市旅游业与非遗产业的融合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要深入挖掘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具魅力的品牌优势,并发挥政府的引导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林晓华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12):29-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从来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文章首先介绍了两者的定义和内容,然后通过对粤西地区六所图书馆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现状调研,分析了它们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确定了数字化和共建共享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最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进行适度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强调开展节事旅游、创新旅游商品、开展体验式展销等策略,旨在促进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以黑水卡斯达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研究现状,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市场空白。根据笔者参与的黑水卡斯达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访活动,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进行黑水卡斯达温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调查研究,得出游客对卡斯达温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认知度极低;游客市场需求多层次化;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认知度低,缺乏相关宣传;游客更倾向于亲自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等结论。基于此,笔者分析了黑水县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将其归纳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从这两项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主打"卡斯达温"牌的黑水旅游开发模式,改变原有的自然景观旅游无文化的旅游现状,增加黑水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层次,从硬件上、软件上进行文化功能和文化产业布局,配以其他类型资源布局,旨在抛砖引玉,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各类旅游资源的风险等级,该文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新疆民俗、表演艺术和工艺美术3类开发较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风险评估。就整体风险和客体风险而言,民俗类风险居第1位,工艺美术类居第2位,传统表演艺术类最低,只是风险值有所不同;环境风险中工艺美术居首位(0.594),其次为民俗类(0.544),最后为传统表演艺术类(0.414);主体风险中首先是传统表演艺术类(0.475),其次是民俗类(0.432),最后为传统表演艺术(0.414),其风险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视情况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介绍了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探讨其发展对策,并建议该市:(1)收集与整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着重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领衔申报砖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实现传统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双重保护;(5)重点建设通城县麦市镇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6)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7)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8)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业;(9)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