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索道集材中,一般用一根集材杆来改变绞盘机钢索的牵引方向。为保持集材杆在集材作业中稳定,用几根绷索把它固定在附近的伐根上。正确地计算集材杆及绷索的受力,是保证集材作业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关于集材杆和绷索受力的计算方法,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支架是集材索道系统的重要组件,用以承托钢索,保证索道有足够的净空高度。但传统的南方人工林集材作业中多数采用活立木作为索道支架,活立木受其生长位置限制,难以保证最优集材路线,不适应现代小规模木材采集需求,为解决人工林索道集材中难以寻找合适的活立木作支架问题,研究设计出一种分段组合加绷索固定的可移动装配式钢管支架。通过力学和仿真分析,对承索方式、不同分段比例及绷索固定位置进行了优化。当分段位置于杆件的0.59L处时,效果最好,抗压能力是没有分段时的1.7倍。支架采用索鞍托索,使支架受力由传统的以承受弯矩为主变成以承受压力为主,改善了支架的受力条件。同时支架中间设置绷索固定后,增加了支架的约束条件,减小了支架的柔度,支架的临界载荷比无绷索固定的支架提高3倍以上。支架设计成分段可拆,降低了单个支架部件的重量,单个部件最大不超过50kg,便于在林区转移安装;支架采用标准镀锌管制造,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有利于降低索道系统成本。经试验及生产验证,可移动装配式林业索道支架转移、架设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特别适合山地林区择伐与小规模皆伐集材需要,对在人工林集材作业中推广小型索道集材,减小集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外使用较多的移动式钢架杆集材机,一般都只能集材,不能装车,作业时必须另配一台木材装载机,集材时必须架设架杆,安装绷索,不能每天开回住地,只能放在山上,由专人看守,加之价格昂贵,对我国不尽适用。为适应我国林区木材生产发展的需要,一种移动式多功能架杆集材装车机已由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鉴定后,样机已交付四川省道孚林业局投入生产使用,经过半年多的使用表明,该机工作正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该机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间伐作业中,充分利用钢架杆集材机进行有效作业,这种例子到处可见。本次就有关利用辽新RME—300T钢架杆集材机的原条集材方式,对作业特性和作业效率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往山顶伐区的试验集材索道线路所经过的地形变化是:先陡后缓,到山顶则为平缓且洼的台地。过去对于这样地势,一般是用两台绞盘机进行两段集材作业。本文的中心就是针对此种平洼台地的伐区,而改用一台绞盘机担负两段远距离集材,经试验已取得了成功。索系的架设方法如图所示。先以一段干线索道为准,架起承载索(SKL)并安装好起重索(LFL),然后在跑车的挂材滑车左挂环及右挂环上,分别与回空索及牵引索相连结。驱动中间卷筒使跑车带着牵引索回空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国家山地林区进行木材采伐作业多采用索道集材。罗马尼亚应用集材距离达一千米的自动跑车索道,也应用集材距离达四百米的简易索道(缆索起重机式)。简易索道起重量三吨,它由自行式驱动装置、跑车和钢索索具组成。它能逆坡集材,也能顺坡集材;能全悬式集材,也能半悬式集材。线路坡度达四十五度。这种索道也可以用来装车和小集中。索道的驱动装置(三卷筒绞盘机)和钢架杆装配在轮式底盘上。架杆高六米,装有穿过承载索、牵引索和超重索的滑车。当坡  相似文献   

7.
该作业现场是进行人工林的采伐,由于每年的作业现场分散,索道线路经常产生跨越幼龄林地的困难。因此于八○年的采伐作业中,采用起重索一端的增力循环牵引式集材索道,并且按直角(定向器)集材方法进行集材,因而消除了对幼令造林地的损坏。并计划改进架索安装,采用装设着侧臂导向架的跑车。但由于循环索和起重索、承载索等的相  相似文献   

8.
日本营林署1972年夏季作业中曾经使用单索循环式索道,之后曾间隔了10余年。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作业的推进,日本扁柏天然林的采伐由皆伐作业向择伐作业发展,集材方式也由架空索道集材方法改为单索循环式集材方式。1986年在日本喜良市山产品经营所又进行一次单索循环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只依靠绞盘机的操纵,就可使定位器随意移动到必要的位置并能准确的固定,而研制了定位器的空中停留固定装置(图1)。定位器集材(系确保择伐的集材,以后称此为直角集材)时,为了使定位器保持固定位置,一般需另设一根为固定用的锚结索。在承载索被架设较高的情况下,不但锚结索的设置困难,而且由于载荷的有无或大小,定位器需要停止的位置也相应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计算拖拉机平均集材距离有中问集材道折半法、集材道长度算术平均法、出材量加权平均法.面积加权法四种.由于第三种使用起来工作繁重,而且与第四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因而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值作标准来衡量第一、第二种方法计算精度。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形状和地形情况的小班分别计算其平均集材距离,便能反映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精度和确定其应用条件,应用条件为:平形四边形的小班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对于三角形及可划为三角形形状的则根据角度、边缘距离、平均集材道距离大小范围不同而采用那种方法;如果蛇形或不规则形采用集材道长度算术平均法.  相似文献   

11.
集材——50型拖拉机是我国当前森工生产的主要伐区作业机械。它除在伐区用于集材作业外,在林业生产的其它作业中也得到了应用,现将笔者所知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以供从事生产实践的伐区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参考。一、在吊装方面的应用1、装车工队转移利用汽车搬运绞盘机、发电机、装车架杆等设备时,若没有移动式起重机械,可将绞盘机或发电机背到集材50的搭载板上。汽车则开到低于拖拉机1~1.5m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森林采伐作业中,应用着各种集材机械把伐倒的木材运到伐区装车场,而后进行装车运材。在伐区集材作业中,已往情况是木材的一端搭在集材机械上进行拖曳集材;目前一般是应用专门的抓钩装置抓取木材的一端进行拖集,但是由于木材体大笨重,而且抓钩的安装位置又处于拖拉机架边缘之外,这样容易造成载  相似文献   

13.
自一九六四年在全国开始采用原条集材方式后,为了排除承载索下面作业的不安全问题,高知林业局经过几年试验,于一九六七年末,采用了这种带有拉钩的索道作业法,并在其它林业局得到广泛使用. 这种作业法可用于增力式、循环索增力式等各种索系.它是  相似文献   

14.
J—50集材拖拉机在我区的使用中,形成“爬窝”现象较常见的原因是由于飞轮壳产生裂纹.据了解,在天山西部林业局及天山中东部林区有70%—80%的J—50拖拉机是由于上述原因而爬了窝.从集材拖拉机的构造可知,J—50飞轮壳用11个M12的螺栓和变速箱连接.该变速箱与一般汽车及拖拉机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满足集材作业的需要,专门设计了一个集材绞盘机输出轴,由链轮通过套筒滚  相似文献   

15.
朱德滨 《林业科技》1998,23(6):4-49
综合云南省自然条件及木材生产的情况,对集材作业中破坏伐区环境的主要现象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适应小径木生产而又能保护伐区生态环境的几种集材作业。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我们的林区已是经营几十年的老林区了,原始林几乎殆尽,可采资源都是远离公路的山后堵、陡山脚与零星山帽,这对木材生产的伐区准备工作和集材作业带来很多不便。为此,我局专门组织集材作业小分队,用S-195拖拉机配合畜力倒接力及平坡集材作业。这样不仅能缩短集材作业时间,而且也能提高经济效益15%~17%,把S-195拖拉机应用在短材生产中是较为理想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北林区经过多年采伐后,现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坡度15°以上地区,这对集材机的爬坡性能要求大幅增加.通过对集材机爬坡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得到集材机牵引力、最大爬坡度、爬坡速度和能耗的表达式.对三角履带式集材机ZLY-930E和轮式集材机ZLY-925D的参数进行爬坡度、爬坡速度和能耗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种集材路面上,三角履带式集材机都能保证空载最大爬坡度达到20°以上,而爬坡速度较低,一般不超过19km/h.轮式集材机不能保证在不同集材路面上空载最大爬坡度都能达到15°以上,但最大爬坡速度都在20 km/h以上.在冬季坡度过大不允许集材机满载通过的路面上,为适当提高集材机爬坡度,三角履带式集材机集材质量可降至2000 kg,轮式集材机集材质量可降至1 400 kg.  相似文献   

18.
集材索道绞盘机的动力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材索道绞盘机的同步装置是调节其中一根工作索的运行速空,使其与另一根工作索同步(即线速度相同)运行。目前在生产实际使用的固定式承载索的索系中,牵引索与回空索是缠绕在卷筒上,即负责跑车的牵引与回空,同时也起到承载的作用,其张紧力则是通过卷筒传递给同步装置。由于两根索经常保持张紧状态,所以在缠绕这两根工作索  相似文献   

19.
导言森林的疏伐作业增加成本与技术复杂性,因此需要用更好的方法来计划和监控这些工作。然而计划采伐所需要的信息,常常不是用传统的森林调查来收集的。例如,随着伐木集材机的出现,就产生关于根径信息的需要。可是伐木集材机限制了剪切和积存器的能力。这样,为了设计机械化的选择式疏  相似文献   

20.
几十年来,我国森林采伐一直使用带搭载板的履带拖拉机进行集材。这种一端在地面拖曳,另一端离开地面由搭载板支承的木材运输方式,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车辆运输。而象我国集材-50拖拉机这种通过搭载板和绞盘机钢索来支承和固结原条前端的集材,在世界上更属少见。关于这种特殊形式的运动,研究的还相对不多。我国文献上见到的只有高等林业院校教材《森林采伐学》(林业出版社、1984)上介绍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法的特点是简单地把原条重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地面支承,另一部分由拖拉机支承。地面部分的重力乘上原条同地面的摩擦阻力系数,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